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之这一代/平淡年代 (大脸师太)



还有就是她现在正在练习的力度问题,她发现力度的大小跟字的笔画有关,譬如有时打‘一’字手重了,就很容易‘力透纸背’;‘藏’字力度轻了,根本印不上去。所谓外行用臂力,内行用腕力,最近卢秀贞就在尽量找感觉,找手势,现在只要有人朝机关门口一进走廊,所有人都能听到“咔嗒咔嗒”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最后就是油印的问题,你打的再轻重适宜,排列设计的再大方美观,油墨调不好,就像女人脸上没抹匀的胭脂,不忍直视。单位现有的油墨粘稠有余但透劲不足,有一次卢秀贞在市里国营书店买书时发现一种油墨,质量却颇为上佳,试验时无意发现如果再调入点做饭用的菜油,同时注意控制转筒的转速,一张蜡纸竟然能印出400张,真是让人大喜过望。

从进入打印室到现在独当一面(基数也只有她一个),卢秀贞用了半年,最初她担心油墨更换的问题会不会让她初来乍到便树敌,但事实让她看清,这个年代领导干部和工人都是以公家利益为先,真是全心全意一心搞建设,她一提出这个问题,行政科长竟然还向领导提出了对她的表扬,说她在工作中能够发挥能动性,主动找出提高工作的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被感染到这样的工作热情,卢秀贞不自觉也有了表现的欲望,她利用空余的时间,把打字机的说明书和图纸反复吃透后,有把握的拆卸研究,发现打字机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就是靠几个关键齿轮的带动操作。

之后的工作里,只要不是需要更换零件,一般的故障卢秀贞都能手到擒来。这也一定程度出了点小名,之后石油勘探系统里的打字机有了毛病,第一个想到的都是江淮岭矿的小卢,就这样,在日益熟练的打字技术下,她也逐渐成熟,工作性质决定了她的脾气也慢慢地变得耐心细致,不自觉下她身上多了一些热情、激情,少了一份冷清自持,当她的速度达到每小时1600字时,打字员小卢成功的凭借技术口碑、为人处事在机关站稳了脚跟。

第17章 世事无常

1973年夏,注定又是个横生波澜的季节,矿区正在为了10年来的第一次高考文化考试组织选拔人才。选拔基本类似于“公/审”形式,由厂里的领导干部、一线的老师傅、劳模组成了选拔小组,对各部建议推荐的考生提出一道道问题,问题主要是诸如:“如何合理设置钻井深度”、“如何确定地层岩性和各个汽、水层位置”、“欠平衡压力钻井中,井筒液注压力如何计算”之类的生产日常问题,回答记录后,再由选拔小组打分鉴定“合格”再选出最优的三位推荐考试(一位本地青年,两位知青)。

曾文鑫和张磊得以脱颖而出,在多年的求学无望下,终于透出的这一丝曙光让二人非常激动。薄薄的入场证上盖着“革/委/会”文教办公室的公章,捧着这张不大的纸,上面承载了无数人的希望和光明。现在的问题就是,离考试还有一个月,哪里能弄到复习资料?

这一年的大学招生考试是开卷,算是让大家可以在较为公平的环境下竞争,对于曾文鑫来说,他被选上更大的原因是因为他在勘探队工作作风扎硬,实际上他的岁数和卢秀贞差不多,属于现在说的“新/五/届”,这届学生因为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实际上真实水平也就是小学,初中有的上了一年就下放了,后来知青返城生活不如意、下/岗的“新/五/届”在其中就占了很大的比重,话扯回来,所以他的心理挺没底,机会难得,把握不住那罪过大了。

张磊则比他强,他51年生人,是市八中学“老三届”高中生,虽然高中只上了一年,但之前的底子打得很好。小伙子家里条件不行,自打来到钻井队从来没回过家,又因为他爱钻研,头脑好,在井队就给装建技师打下手,专门负责安装、竖立井架,几年下来这门非常难得手艺也算是吃透了,可以称得上是技术人才。他也非常着急找些课本来看,毕竟很多年没有摸书,他相信自己只要有材料,短时间内是可以提高一些的,对他来说,这次考试太重要了,人生很可能就会因此走上不一样的拐点!

矿区的知青不算是很多,大部分来自上海,加起来约有20出头,跑了一圈下来小说倒是有,课本太少了,看着手上的初中语文书,两人有点灰心,实在不行只能请假去县城转转了。敲开这一排第一家,果然还是没啥收获,还剩下五家,早点敲门早点给个干脆的。

卢秀贞正在屋里看书,她打算把初、高中阶段的代数、物理、工基课都做了知识要点和例题的总结然后多抄录几份,她记得好像听说过高考的参考资料是非常难买到的,如果真是这样弄好可以寄给哥哥、姐姐一份,到时候考试资料不齐的情况下,看看这个总比干瞪眼强。听见有人敲门,还以为是隔壁运输队王叔的老婆,两家住得近,平时多有接触,卢秀贞还问她要过点蔬菜的种子,没成想打开门是两个不认识的小年轻。

“你们找哪位?有什么事?”

“同志你好!是这样的……”个子矮点的那个把事情说了一遍。

卢秀贞琢磨了一下,这可是人家的人生重大事件,自己并不着急整理,“那你们进来吧!我这有几本理科书,你们可以先借去复习,只要小心保存就好了。”

说完,卢秀贞把他们让进院子,自己进了屋子拿书。曾文鑫和张磊欣喜若狂,没想到这么容易!两人走进小院,张磊抬目一扫,院子规划的很有条理,水槽边上放着一个木桶和扫帚、簸箕,不大的院子里面种着些黄瓜和葱、姜,院墙上还攀着丝瓜秧。回头看看小杂物间,里面也是整整齐齐放着些煤饼,还有一个小煤油炉和一些碗筷,看上去就是个挺会过小日子的。

没一会儿,书到了两人手里,这时双方才寒暄几句,了解下对方都在哪个队上班。卢秀贞打量了下这两位,都挺健壮,个子大概177左右在,曾文鑫要矮上一些,皮肤都带着野外作业特有的小麦咖。曾文鑫对卢秀贞特别有好感,谁插队落户还带着课本跑来跑去啊!这肯定是个要求上进的女同志!张磊不好意思多看她的脸,直觉挺秀气,手上的书都仔细地包着书皮,给人感觉非常舒服,双方说好了考试完就过来还书。

“以后有什么体力活、木工活就叫我们一声,我们宿舍在东门左面那排,一般的活我们都会。”临出院门,张磊回头说了一句。

“祝你们顺利!”

考试如期而至,考前县城就聚集起了考生,大家都在相互交流,期望能不经意多学到点知识加加分。看着手上的语文试卷,张磊的心落到了肚子里,后来的政治,开卷则更没有什么难度,数学多是初中内容,附加部分是高中题(20分),等全部结束后,张磊觉得不出意外,自己可以上大学了。

曾文鑫感觉就很一般了,政治应该行,可是数学几何题他没做几道,语文的拼音什么应该都对的,但是什么状语、主语自己分不清的,化学就别提了,从来没上过课,不知道最后能得什么名次。

一个月不到,县里就传来了消息,他们矿区三个人,张磊的分数最高,排位在县里都是头几名,曾文鑫分数在中下,还有一个本地人也是中游分数。要好的工友得知都嚷嚷张磊请客,张磊爽快地在食堂请了几个人一顿,大伙儿都在猜他会被分去哪儿?

那年大学在县城招生的学校和专业都贴在公社的办公室墙上,中专不提,大家都知道的名校:复旦有5个名额,交大、同济、华师大都有数个、中医学院有1个名额,这么看的话,进哪个都很好。

时间进入了8月,通知还没来一张。三个人都有点着急,去县城打听了下,得到了报纸上刊载的张铁生的消息,刚刚进行过的考试已经无需宣布失效,昙花一现的梦想又一次被无情地撕碎,命运再一次对渴望学习的知青开了一个玩笑……

第18章 拨云见日

顾廷恺伸出左手臂给面前这位女大夫,血压计显示出压值是110,拆下来换了另外一个胳膊,这次显示出160。女大夫大概20出头,看着相差颇多的压值,她蹙了蹙眉头:“再量一下”顾廷恺又伸出了胳膊,这次是150,,还是不太满意,“最后量一次”,没想到是138。

“你这个血压我没法给你量”,女大夫非常恼火的站起来。

“为什么没法量?”

“你自己晓得!”

“我只晓得我现在天天在家荡着,你说吧!怎么量!”被一个跟自己差不多岁数的同龄人这样斥责,顾廷恺的血液一下就冲上了脑门,他瞪着眼睛看着这个年轻的女孩。

沉默了一会儿,女孩子柔声地说:“那我们再量一次好伐!”这次她脸上的气愤明显变成了怜悯。

走出地段医院,顾廷恺往十六铺赶,他回上海已经4个月了,准迁证明还没有办下来。这些天他被要求天天去复查,量血压时,在医生给血压计加压的那一刻,他就拼命地把十个脚趾往里抠,提肛收腹,让肌肉紧张起来。可能是因为没有血压计平时训练的缘故,所以他现在还无法很好掌握住肌肉的紧张程度对血压的影响,才会出现刚才忽高忽低的那一幕。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