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了一下现实情况,现在他在队里当个副队长,如果跟殷兰在一块以后没有什么家庭负担,殷兰这个人看起来也很好相处,从阶级门风上讲,两人也很门当户对。唯一会出现矛盾的地方就是双方籍贯一南一北,生活习惯可能会有相悖,不过这个相互体谅一下还是能够磨合的。
想起小妹在火车站说的话,卢秀鸿多少心里还是有数的,打算丑话说在前头,就是如果以后有机会回城,他作为长子是一定要回上海的,殷兰如果能同意以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那么再无问题,结了吧!领证以后在领导眼中也不是小年轻办事不牢的毛蛋了。
殷兰琢磨了一下,觉得卢秀鸿说的都不是什么大问题,返城想的到美了,他父亲是天津印刷二厂的领导,她还不是照样下乡到这里,几年了也没法调回去。卢秀鸿这个人外刚内柔,在队里领导那名字也能排上号,老三届高中生出身有文化,看着就知道是个疼老婆的,以后日子一长,家里听谁的还不知道呢!老婆婆远在千里之外,一个在身边的妹妹性子也好,家庭负担不重,上海男人又都特别会过日子,婚后指定是谁舒服谁知道。
这事就这么商量定了,各自都写信回家报备下日子。卢秀玉作为妹妹当然没啥好说,给卢秀贞去信通知了一下阿嫂已有的既定事实,就开始帮忙准备一些东西。
——————————————————————————————————————————
卢秀贞正由公社领导带队和马店其他六个生产队派出的骨干参观小叶园,这是近期最轰动全国的大新闻了,《人民日报》72年夏天刊出一则新闻:安徽省利辛县小叶园生产队养猪不用粮食,发明了醣化饲料。消息一出,除了出行不易的偏远地区,大批的学习团体来到了这儿取经。如果是真的,那全国得省下多少粮食啊!
走进去就入目一个大水塘,里面长满了水葫芦、水花生还有其他的水生植物,有很多已经打捞出来的水生物就一摞摞堆在岸边,据说这就是饲料的主要原料。
再进去到打麦场上一眼就能看到几个展示台样的矗立物,上面介绍着如何用水生植物、麦秸、麦秆、玉米秸、山芋藤叶作为原料开展醣化饲料或者盐化饲料喂养猪的事情经过。同时现场还有生产饲料的机器,有人往里面放入原料和盐还有一些‘生长素’,参观的人在旁边啧啧称奇。
接待的人等看的差不多了又把参观团直接带到村外,那里有用土胚垒的猪圈,一排排的分隔开来,猪在里面争先恐后的抢食。卢秀贞暗暗点头,不管这个小叶园是真功夫还是假把式,就冲着这个养猪用圈养的方式就挺值得称道,更别提前面打麦场上的现场演示,那可是后世都非常有效的营销推广方式,噱头十足啊!
看完这些简单地又说了下区域情况,接待的人指了专门给参观团安排住宿的地方后又特意告知了上厕所的指定地点后就告辞了。他走了以后,马店公社六个大队七个人就坐下来开了个碰头会,主要是各自谈谈收获,总结一下这次学习的成果。
轮到卢秀贞发言也就是谈了自己觉得小叶园的养猪方式非常科学,现在农村大多时候猪都是和鸡,鸭,鹅,狗,羊一块放在村子里面散养,到处哄跑,粪便随处排泄也就不提了,有时还会跑到庄稼地里去霍霍。现在把它们按数量隔开后,管理明显方便,粪便收集包括卫生消毒都很简单,所以养猪的方式可以吸取经验。
最后大家商量下来现在最大的问题焦点就是,小叶园单用饲料喂粮食就真的能喂出肥猪么?
其实,今天看下来卢秀贞还发现参观团都是外地人,这就有点匪夷所思了,按说小叶园在全国一炮打响,县里得到莫大荣誉应该非常重视这个事啊!但是现实就是本地的干部、本县的干部一个没有!她并没有打算做这个出头鸟,这次的派出任务只要安分的做好参观笔记就算圆满完成了。
第二天上午活动了下又去村子转悠,村子外面的空地上非常热闹,有大巴、吉普、卡车,总之络绎不绝的有车开进来。在空地的另一边就干脆形成了个小集市,你能想到的东西这里大多都有,而且各个摊子的老乡生意都非常不错。看来树立小叶园典型的人真是非常有营销天赋,不但宣传了自己生产队,切实的改善了队员的生活质量,还把能够利用的资源都用上了,昨晚就听说小叶园充分抓住大量参观人员来这学习的机会,连他们的粪便都算计上了,这也是一大笔肥料啊!
回到马康庄,跟马振东没什么好隐瞒的,马队长倒是称赞她鬼灵精,里面肯定有猫腻啊!一点粮食不喂能长出大肥猪真的不太现实,但是小叶园都搞到《人民日报》去了,就算戳穿也不能是他们公社。
到了秋天果然就传出有一个河南去的参观团因为真心想学习喂养方法,就自带帐篷在空地那里安营扎寨帮助老乡喂猪,半夜有个团员起夜时听到猪圈有声响,跑过去一看原来是小叶园的人偷偷地在猪圈里给猪食里掺豆饼。此事一出,人家当然不干了,可惜强龙压不了地头蛇,这事打到最后竟然不了了之。
时间一长小叶园就恢复到以往门口罗雀的境况了,但整个生产队这半年来可是落下太多实惠了。
这事又让卢秀贞长了一智,工作干得好不算好,要会宣传干得好才是真的好!
第12章 喜结良缘
决定结婚后日子飞快,举行仪式是十月二十二日,团里的领导给定的,年月日都是双数,逢双逢对,其他寓意真没有。提前两天殷兰和卢秀鸿去革/委/会领了结婚证,一式两份的双联纸,左面写着:“指导我们的思想是马克列宁主义”,右面写着:“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底下还有团结友爱的字样,其他就是双方姓名、年龄和几幅太阳升起、拖拉机耕作的图画。凭借结婚证可以去领给予照顾的购货券,两人拿着去买了些食糖打算办酒时用上。
早在一周前殷兰的妈妈和卢秀鸿的妈妈就到了东北,两人一个是家中长子,一个是家中独女,所以双方母亲都给予了高度重视,现在正在他们结婚新分的宿舍里给帮忙收拾收拾。
殷妈妈看着卢妈妈利索干活的身影,暗自叹了口气,小卢这个小伙子斯文有礼,婆婆能干脾气又温和,小姑子接触几天感觉也不是刺了吧唧的人,这就可以了!原先总想着闺女插队几年,让老头子到时想法弄指标回来进厂子,再搞个本市对象,离家近,父母能照看。没成想她自个儿找了个外地的,近点北京、河北也行啊!这要是以后有了矛盾,连娘家都没法回!算啦!孩子只要自个儿愿意,当父母的也只能看着怎么才能帮衬点。
卢妈妈挺喜欢殷兰,她自己在家呆着做家庭妇女,就比较欣赏大气些的年轻姑娘,原先她的婆婆就不太管她和卢爸爸的事,她也觉得小两口过日子还是看他们自己,她这个婆婆隔了十万八千里,还是不要干涉他们的事情好,说白了,她儿子喜欢谁,她就对谁好!
等正日子那天,卢秀鸿穿着从转业战友那里淘换来的一套八成新的军装,殷兰则是穿着卢秀贞寄来的一件灰色薄呢上衣,两人都佩戴着主席像章,屋子里的桌子上铺着一块红布,上面摆放着团支书送的一个主席半身像,和双方的结婚证书,婚礼就开始了。
婚礼有点像开会,屋子里挤满了人,但并没有人闹腾。支部书记和大队长、民兵连长等一些干部轮番上来讲了一些话,无非就是‘听毛主席的话、跟着dang的指示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些。讲话结束后,新婚夫妻带头所有人合唱了一首《大海航行靠舵手》,婚礼就算差不多结束了。
两人开始发硬糖、烟、还有些上海带过来的饼干和奶糖,同时也接受了战友和同事的一些心意。
这时上班的工资都差不多20多块钱,随礼大部分礼金都是三角左右,还有一些是送毛主席语录、毛主席选集、搪瓷脸盆的,殷兰的同事集资送了一面半身镜,右侧上方用红笔写满了赠送人的名字。为了结婚两人前后一共掏了110多块钱,好在总算是圆满地办完了。卢妈妈给殷兰的是一块上海牌全钢手表和一个金戒指,手表花了卢爸爸四个月的工资,还拖了人情才买到的。殷妈妈则是弄来一台北京牌的电子管收音机,卢秀鸿后来还奇怪为什么天津产的收音机要叫北京牌!卢秀玉则是送了两个暖水瓶和带牡丹花图案的枕套和床单。
等尘埃落定,两个母亲也该回去了,走时卢妈妈拉着殷兰的手,叮嘱她不要光顾着照顾儿子,自己也要保重身体,殷兰非常感动于婆婆的通情达理,告诉婆婆以后会把秀玉也照顾好。
送走婆婆就是丈母娘,卢秀鸿让老两口要注意身体,允诺等再过一年就带殷兰去天津过年,殷妈妈非常欣喜于他的开明,在北方年三十都是在婆婆家,只有初二姑爷才来,看来南方男人果然如传言中的体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