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斗]农女当家 完结+番外 (络缨1231)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络缨1231
- 入库:04.10
“仲秋啊,你娘在家没?”于氏挎着蓝子进了院子,看着仲秋正在院子里收拾,便开口问道。
“我娘在屋里呢,二婶,你啥事啊?”
“哎,我这不是上镇上扯了几块布,都裁好了,想着你娘手艺好,帮着我做做。”于氏说着,扭身进了屋。
仲秋冲着于氏撇了撇嘴,这是想着做完了再回去,是防着高氏吧。
去年一家子没有一个人穿一件新衣服的,今年仲秋说啥也不干了。
她现在可是小孩子,名附其实的小孩子好吧。小孩子过新年一定要穿新衣服的好吧。
仲秋也没和方氏商量,反正家里的钱都在她这里。别人就是想偷都偷不去。拉着两个姐姐叽咕了一阵子。三姐妹加上子滨和子汐,兄妹五个就上了镇上的布庄。
探春会裁衣服,半夏手艺也不错。加上有仲秋出主意,剩下的两兄弟只要负责挑颜色就好。花了五两银子,把做衣服该用到的东西都买了回来,还买了对联红纸。今天她们准备好好地过一次好年。
家里有巧手姑娘在,这活儿干的就快。
连于氏的在内,总算是在过年前两天把衣服都缝完了。
于氏自然是高兴地拿着衣服回家,当然,来的时候还没忘了给拿了两把松子糖。
仲秋自然不会稀罕这松子糖,但于氏这点心思倒是让仲秋多瞧了一眼。真要是白让她姐妹娘亲的白忙,那么,就肯定没有一下回。瓜子不饱是人心。
再有两天就过年了,王兴文在这天晚饭后,期期艾艾地说想要到老宅去过年。“爹说了,让咱们家回老宅过年去。”王兴文看着方氏,眼神有些乱飘。
仲秋没动静,依旧吃着她的瓜子。屋子里静的,就听到她磕瓜子的啪啪声。
王兴文见一家子都不说话,有些绷不住劲了。
仲秋乐了,把手里的瓜子丢进笸箩里,对王兴文道:“爹,你是想今年去还是想着年年去?”
王兴文愣了一下,才道:“今年不是咱们家刚搬出来吗?你爷不放心,所以才让咱们家过去老宅过年,明年咱们就自己过。”
“嗯 ,那行。咱们家今年就在老宅过吧,以后就在自家过年。”仲秋点了点头,理解王兴文的意思。
不过,在老宅里过年,她还真心的没觉得会过得好。到时候可别再出什么夭娥子,不过,这个愿望肯定是实现不了了。要是去老宅能消停地过年,那才叫不正常呢。
腊月二十九这天,方氏把准备给方老爹家的年礼拿出来,摆在炕上。
这也是仲秋的意思,年前送年礼,也免得姥娘她们再去镇买了。
白米二十斤,兔子(杀好的)五只,另外还有松子,榛子等山果,还有四样糖果,这是仲秋在镇上买的,各一斤。另外红糖二斤,糕点四样,每样一斤。因为仲秋家还做了香肠,仲秋又把香肠和血肠都各装了十斤,算在了年礼里。而两个舅舅家,除了兔子少了三只外,也没有了糕点。不过白米也只有十斤。
东西都装进了麻袋里,这才放到了平板车上,让子滨和探春两个拉着送去方老爹家里。
第81章 吵吵闹闹好过年
至于老宅,当初仲秋家能够那样的分家,仲秋这回除了年礼上用了四两银子,其他的一份都没有多花。
当然,过年那天,仲秋他们家也不能空着手去。面子总是要给老爷子足足的。
仲秋特意到镇上买了两坛子酒,是专门给老爷子的,不管如何,老爷子还是照顾过她们家,这一点仲秋不会忘记的。
大年三十这天,仲秋家一家子从王兴文开始算起。
王兴文提着两坛子酒,大红的酒封,真的让村子里的男人都看红了眼。那一坛酒可是十斤装啊。看到的都说王兴文家大方,汉子平时也都喜好喝两口,只是好酒辣酒钱都不少,哪一个过日子的人家肯去买了来喝。大多数家馋酒的,也不过是用自家的粮食酿些米酒自己喝罢了。
方氏跟在王兴文的身边,依旧是往年的那身旧衣服,不过洗的很干净,也没有补丁。手里提了个蓝子,蓝子里装着新鲜的菠菜和黄瓜豆角,紫亮亮的茄子都能晃花村人的眼。
这个其实是仲秋空间里的,可是仲秋却说成是武公子过来时送过来的。不多,所以,对于蓝子里只有一把菠菜,两根黄瓜,一大把豆角,还有四个茄子,王兴文是真心没啥好说的。
这些东西都装进了方氏挎着的蓝子里,这自然是有人问的。
方氏不好说,可仲秋一直就跟在身边呢。就把武公子送新鲜蔬菜的事都说了,末了还说:“这东西就上京才有的,武公子是感谢我们家帮忙,所以,就送了这些,我们也得孝敬我爷奶不是。”
冬天有绿色的蔬菜,可是红了全村子人的眼,只是,武公子村子里的人还真见过,那绝对是上京的贵公子,大家也就是眼红一把羡慕一把就完事了。
探春和半夏都穿了新衣服,耳坠子也都戴了起来。说不得,是两朵姐妹花,一个温柔一个泼辣,一静一动。手里各拿了两双新纳的布鞋,还有两双鞋垫。想来是给老爷子和高氏的礼物。
子滨也是一身的新衣服,不过不是短袄而是长衫,看上去就跟镇上读书的学子一样,全身都透着一股子书卷气。一手提了两条鲜鱼,一手拉着子汐。
全家人就仲秋一个人空着手,仲秋可没觉得自己有啥不对。反正她小啊,过了这个年才七岁是吧?
仲秋一家人招招摇摇地走了半个村子才到了老宅,别说仲秋家是故意的,老宅在村子的中间儿,而仲秋家可是住在村子的西头的那一大片的荒地间。虽然也可以说是村子里的地,那也只是地而已。说严重点,那就是有些离群索居了。
一家人在村子里人的指点下,羡慕下进了老宅的门。
子沣和子泊早是就等在了门口,看见仲秋一家进来,尽快着笑着招呼往里去。
子泊更是拉着仲秋一路叽咕到了上房才罢休。
有了老宅的情况,仲秋笑着把口袋里装着的糖果抓了一把给子泊,让他带沣子汐去玩儿。
仲秋还有更好的东西没有拿出来呢,这个得等到晚上才成。子泊这个小间谍作用不小,值得她花这些小钱来收买。
一家子人进了屋,仲秋早在进上屋的时候,把方氏挎着的筐拿到了手里,交给了正在外屋收拾菜的于氏。
于氏看到绿色的蔬菜,眼睛都瞪大了:“哪儿来的?”
仲秋得意地笑道:“二婶儿,今天都要做了,咱们吃个好的。”
“嗯,那是当然。”于氏瞧了一眼东屋的门,小声地对仲秋道,“亏着你拿过来,不然的话,让你奶看到,咱们就吃不成了。”
“噢?不吃留着不就放坏了?”仲秋一脸不解地看着于氏。
“你大姑初二回娘家,这些菜还是留得到那时候的,你奶能让咱们吃,不给你大姑留着?”于氏说着,嘿嘿地笑了起来,把筐提起来,对着仲秋道,“一会儿叫你姐姐们过来帮忙,先帮着我把刀改了,这样就算是你奶看到了,想留也留不下了。”
仲秋也跟着呵呵地笑起来,她就是这样意思。这菜她可没想过要留给大姑吃的,想吃?去京都买呗。当然,那也要有银子才行。
京都新鲜的蔬菜还真有,不过品种就不算多。仲秋筐子里拿来的东西,基本上都有。
听说,京都还有西瓜吃呢。大冬天的啊,西瓜,那得多甜啊。
仲秋想想就馋得流口水,早知道古代冬天也有新鲜菜吃,她当初也种些瓜果啥的啊。
仲秋和于氏搭了话儿,就回了东屋,见了老爷子,说了些话就拉着两个姐姐去厨房帮忙弄菜,方氏自然也不会在屋子闲着。高氏第一个就看她不顺眼。
仲秋看着她奶那眼神,盯着大姐和二姐的耳朵,再看看两姐姐耳朵上银亮亮小巧好看的耳坠子,仲秋就觉得心情一下子就好得太多了。比她赚了银子都感觉得好。高氏这种气在心里却是说不出口的感觉,她看着真是太爽了。
方氏带着姐妹三个在厨房里帮着于氏弄菜,菜单子于氏早就由王家老三写出来了。
原来没有仲秋家拿来的新鲜菜,就都拿干菜顶了。现在有了新鲜的,于氏也是个好吃的,自然是都做了。
这一忙活,就到了晚上。
整整一大家子四张大桌子都拼到一起,放到了炕上,老爷子的意思,过年让全家一起吃,算是团圆吧。
高氏和王秋月自然是不会出来干活的,而老爷子也没说什么。在炕上带着大儿子和二儿子及五个孙子说笑着。不时的老三也和子滨和子沣说两句话。
自从到了县城里,老三倒像是开了眼界一样,原来对几个侄子都是不理不睬的,现在倒是能说上几句话了。
只有高氏和王秋月坐在炕头那边低声地不知道说些什么,多少显得有些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