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斗]农女当家 完结+番外 (络缨1231)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络缨1231
- 入库:04.10
晚饭过后,方老爹和仲秋及王兴文商量起明年他们三家也想跟着一起种水稻的事,仲秋自然是乐得答应了。
大家有白米吃,为毛还要吃那种粗拉的高粱米饭啊,何况,想吃的话,用卖了白米的钱可以去镇上随便挑着买呀。
又把事情地商量了一下,仲秋答应了方老爹和两个舅舅,明年她出水稻种,然后再让方老爹育秧苗。到时候有什么事两家再说,反正也离得不远。
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第二天一早,两个舅舅就帮着仲秋家舂起了米,一直干到快天黑了,这才告辞离开。仲秋家的米也剩下不多了,留着王兴文有时间再舂也不迟。
村子里的人看见仲秋家的院子里终于有了人影之后,这才提着小口袋来仲秋家商量着要买白米。
仲秋也兑现了之前许下的诺言,每家最多只给五斤,多了没有。
不过,仲秋也不傻,只卖给村子里一百斤的白米。
这次种水稻,仲秋家一共收了2150多斤的稻米,去了壳,也就剩下净米一千五百多斤,她家又卖了一千斤的精米。剩下的也就是五百来斤,仲秋可不想辛苦一年得来的白米再去卖钱。
她可是最得意吃白米饭的,没理由把白米都卖了,自家却没有吃的。
剩下五百多斤,老爷子那里二十斤,方老爹和两个舅舅又去了六十斤。剩下的只有三百多斤,她都留着自家吃的。
仲秋的打算已经和家里的人都说了,自然大家都听仲秋的。不过,方氏觉得自家留下三百来斤的大米吃有些过福了,还想着再卖些。
仲秋掰着手指头和方氏算帐:“娘,我们一家子就七口人,每顿饭吃得三斤多米吧?就算是我和小五吃的少,可一家子一顿饭也要三斤米的吧。”看着方氏点头,仲秋又道,“这样一算来,我们家就只能吃上一百顿啊,何况,要是来个客人啥的,我们还让客人吃玉米面?”
方氏和王兴文一样,宁可自己吃不好的,也不可能让客人吃孬食。
仲秋总算把唯一反对她留下这么多白米的方氏给说通了。不过,仲秋最担心的还是老宅那边的人。
方老爹和两个舅舅都拿了白米回去,老宅那边的人要是消停了那就奇怪了。
不过,这回仲秋可没打算再给老宅那边送米。不是她不孝敬老人,而是这一年来,她给老宅送的东西,算起来都够一年的礼钱了。脾气是不能惯的,越惯她越压服你。
仲秋家米卖完了,基本上没有啥人说闲话,最多的就是议论着明年都想着跟仲秋家种水稻的事。
老爷子在家里也在想着这件事,仲秋家种水稻的收成虽然和玉米相差不多,可是收入的银子可是种玉米的一倍还多,大家难免眼红起来。
老爷子现在有个儿子在县城里读书,开销更大了,就家里这些地来讲,供一个孩子上学还是可行的,只是,老爷子节省惯了,自然想着手里能多有点也好。
有了主意,老爷子就想着过年的时候,老大一家肯定是要过来过年的,到时候再说也不错。
只可惜,老爷子的打算是不错,不过世界的变化太大了。
第80章 又见秦管事
仲秋这边还没等到天冷,去年来她家办事的那位管事的就来了。
“仲秋,仲秋,你家来客了,赶了一辆大马车,可气派了。”同村的小伙们儿们,虽然仲秋一直就是带着子汐,很少和村子里的孩子们玩儿,但不可否认的,仲秋在村子里的大小孩子里,算是个王。
她能有好玩的主意,比如丢沙包跳格子。她有能耐,比如她家的人都听她的。连自己的爹娘说话都能说起她来。
仲秋出门看时,就看到去年的秦管事的正从一辆大马车上跳下来。看到仲秋笑着上前,行了半个礼:“姑娘好啊。”
“秦管事好,请进。”仲秋把秦秋事请进了家门。看来,京都里的货现在就打算要了?
把人让进了堂屋里坐下,探春正和方氏及子滨忙着在仓房里统计白米还剩下多少。除了仲秋家在河滩地种的,仲秋还把她在空间里种的也都拿出来一大半儿,剩下的准备做种子。
不过,这事就王兴文知道,这些白米都是以水稻的形势出现的。自然,卖了多少,家里的人也没问过。
仲秋说这些是在仙界培育的种子,让家里的人吃,但是,唯一的一点就是不能给外人,实在是空间里的人东西和外面的不一样啊。
王兴文也是半信半疑的,好在后来仲秋也是让家里的人开开荤,着实地吃了两顿全白米饭,前后一对比,还真不太一样。连王兴文这么一个粗心的人都尝出来了。
仲秋在空间种的水稻还真没有多少,拿出来的也不过是二百来斤,若是都舂出米的话,也不过是一百四五十斤。
而方老爹家和舅舅家的米都是出自这些米中,老宅那这本来也想从这里米里出的,可是,仲秋想了想,最后还是河滩米和空间米一半一半一掺和着给了二十斤。
仲秋把人让到了堂屋里,就让子汐去田里请王兴文回来。
其实早在秦管事进村的时候,就有腿快的孩子往地里跑了。把王兴文叫回来,报个信儿,仲秋那儿肯定能给他一点糖吃。这在村子里都成小道儿消息。
仲秋也是,村子里有个风吹草动的,她都儒第一时间知道。自然,也少不了这些小跑腿的。仲秋大方着呢。
秦管事把自己的意思说了一遍,今年是最后一年和仲秋合作。还是去年的价:一百文一斤的香肠,另外,血肠他们也要,不过价格要低些,七十文一斤。还是先预付了一百两银子,他们送猪。
仲秋都答应了下来,告诉秦管事,她们家已经在做准备了。请秦管事在三天后送来第一批猪,每天六头猪的量就成。
秦管事和仲秋都把事情写清楚,也签下了破约,这时候,王兴文才从地里匆匆地回来。
土豆是种下了,可是王兴文心里没谱,所以,有事没事的都会去地看看。
洗了手脸,王兴文坐下和秦管事的说话,这说着说着,就说到了王兴文家种水稻的事。
说到水稻,仲秋才想起来,这水稻是要给武公子他们送些才对。这一年来,没有武公子的照顾,只怕她们家也不会这么快地周转过来。这做香肠的生意,明显就是在帮她嘛。
到了仓房里,仲秋把想送武公子他们大米的事和方氏说了一遍,方氏想都没想就点头:“武公子也算是咱们的恩人呢,你说了算,看看送多少,我们也好把白米称出来。”
现在仓房里都已经搭好了架子,几个米屯子里面都是玉米和少量的高粱。白米现在都放在小筐子里,每一筐是二十斤。
“就送五十斤吧,送新舂出来的。”新舂出来的是空间米,仲秋倒是不怕出什么事,反正没有对比。
现说,明年她家就打算种空间的种子,比起镇上的种子在空间培育要强的多。
方氏和探春便忙了起来,找出干净的布袋子,称出了五十斤的白米装好。
方氏看看空空的仓房,今年她们家还没有干菜什么的呢,再过些日子就可以到山里去采松子什么的山货了,可是今年她家还是要忙的,只怕未必就能采得到。
本来想招呼一下秦管事的,可是秦管事是真的很忙。了解了一下仲秋家种水稻的事,秦管事就带着契约书告辞。
仲秋和王兴文送到门口,仲秋指着车上放着的一袋子白米道:“秦管事,这是送与武公子的白米,请公子尝尝。今年收成不多,所以,就送与公子这些了。”
秦管事笑着道谢,车夫赶着车渐渐地驶出了村口。
这回灌香肠的事已经定下来了,自然,仲秋家就要开始忙起来了。除了去年来帮忙的人家外,又有两家过来说想帮忙的,仲秋听方氏的意思,这两家女人也是干净利落的,便也就答应了。
香肠事业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期间,土豆地里的事就交给了仲秋。
仲秋就开始家里地里的来回跑,连带着子汐子滨也跟着不时地忙着。送货什么的,现在已经由着子滨来算帐,就这样,一直忙到了腊月二十三小年的前一天。
仲秋给帮忙的人家给足了工钱,又每家人多给了二十文,算是辛苦钱。香肠和血肠却再也没有送,于氏那边今年同样出了兄弟三个人。
兄弟三个在这边干的热火朝天的,当然,仲秋给子汐买的零嘴儿,自然也没有少进三兄弟的肚子。
仲秋今年的这一动作,于氏是最得意的。除了每天的工钱给高氏一半,其他的,她都存了起来。
一直到腊月二十三,于氏竟然拉着老二王兴武带着三个孩子上了镇上去逛街。
回来的时候,五个人全都是笑得脸上都开了花。王兴武手里提着的蓝子里,于氏可是整整给自家五口人买了五块布,而且还不惜花手工都裁完了。这才带了回来,当然,于氏和王兴武带着三个孩子回村,没有直接回老宅,而是拐了个弯,往北走,进了仲秋家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