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大了难免多想些,更何况他又不是她亲生的,冯氏晓得他心里的顾虑,唯独用更切实的关怀来打消儿子心头的顾虑。
坐在一边的常欣听说哥哥要出门去表姐家,连忙跳起来嚷着:“我也要去,去年我在表姐家还种了桃树,今年该结果了!”
陶莞喷笑,这去年栽的树苗哪有那么快就结果子,顶多长得跟人一般高,还想吃桃子呢。她忍俊不禁道:“是是是,桃子该结果了,欣欣去看看正好。”
常欣得意地冲她挤眉弄眼,嘿嘿地挠头笑了。
陶大友讷讷出声:“啥时候种上桃了?还没到三月开不了花更谈不上结果,你要想吃桃等来年姑丈家里的园子结出了果姑丈给你送一箩筐来。”
谁都看出来这是打趣的话,唯独陶大友还当真了,就惹得在席的人又是一阵开怀大笑。陶莞扯过李德仁的袖口,凑在他耳边低声说:“爹,我们说笑呢。”
常欣也乐着说:“姑丈,我爱吃你家种的杨梅,姆妈去年还用你送的杨梅酿了杨梅酒,可甜可醉了。”
冯氏一听瞪得眼珠子都要出来了,佯装怒火中烧冲常欣发问:“大囡,你啥时候去灶房偷喝酒了?女孩子没个正样,传出去要被说小酒鬼的。”
常欣调皮地吐吐舌头,低头缩着脖子小声嘀咕:“一时说漏嘴,说漏嘴……”
李德仁插话:“大囡爱喝酒像我,我三岁的时候还在后院偷喝娘亲手酿的米酒,结果醉了足足两天才起的,我娘到现在还爱说我哩。”回忆起童年往事,李德仁不禁轻笑出声,看来这爱酒也是女肖父。
送走了阿莞父女,冯氏拉过李昀到身边说了一会体己话,直到夜深了一家人才散开各自回房。冯氏望着李昀离开的背影没由来地叹了一口气,儿大不由娘,她可算体味到其中的心酸了。
李德仁上来揽过妻子的肩,劝慰道:“愁啥呢,儿孙自有儿孙福,我已经想好了对策。”
冯氏作吃惊的模样回头对上丈夫的炯亮的眼睛,迫不及待问道:“什么对策?”
李德仁故作神秘地笑而不语,实在招架不住妻子的不依不饶只好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她听:“我们拿欣欣的婚事做饵,他这个大哥不娶嫂子进门哪有妹妹先出阁的理。我们就说已经给欣欣定好了人家,就等他这个大哥把自己的婚事办了好让欣欣出阁。”
冯氏一听有些不大乐意:“我还想欣欣多在身边呆个一二年,我舍不得。”
李德仁“啧”一声,“又不是真给欣欣说人家,只是拿这件事当幌子,不过话说回来,欣欣也十五了,是该留心着说一户好人家。”想到这李德仁叹息一声:“阿莞今年也该十六了,孩子们都大了,我们也该老了。”
李德仁的沉厚的声音刚从头顶消散,冯氏一下就从他的怀里挣扎出来:“对呀,阿莞今年也十六了!”
☆、28第二十八章:宗祠审案(1)
李德仁的沉厚的声音刚从头顶消散,冯氏一下就从他的怀里挣扎出来:“对呀,阿莞今年也十六了!”
“怎么?”十六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比阿莞年岁大没出阁的姑娘多了去,李德仁对着妻子过激的反应有些摸不着头脑。
看出李德仁面上的不悦,冯氏知道他想偏了,“嗳”了一声:“我是说阿莞也到了适婚的年龄,你瞧昀儿跟阿莞,不是一个宜娶一个宜嫁……”
话还没说完就被李德仁坚决打断:“不成,他们是表兄妹,结亲不得!”
冯氏横剜了他一眼,恨道:“你怎么这个时候犯糊涂了呢?他们有表兄妹的名分可没有表兄妹的骨血啊,再说了,我瞧着阿莞稳重,模样也好,比一般人家的姑娘不知道好到哪里去,我前头只顾着到处找姑娘配我们家昀儿,倒一直忘了身边就有一个现成的好媳妇。”
李德仁还是不同意,“不成,这事不能由你胡来,阿莞的心思我还能不知道,她对昀儿只有兄长之谊没有男女之情。”李德仁觉得自己大姐的女儿要是成了自己的媳妇,心里别提有多硌了,阿莞就跟自己的女儿一样,这女儿跟媳妇能相提并论吗?
李德仁的脾气倔上来是二十头牛也拉不回来的,他认死理,冯氏这么多年下来早摸清了他的脾气,于是也不打算跟他逞一时之快。冯氏的眼珠子滴溜了一圈,佯装妥协道:“这事先这么说,我只是挑个话头,至于日后怎么样还得看孩子们自个的意思。”
要说夫妻情分,他们夫妻二人还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掀红盖头的那一刻才知道对方长得是龙是虫是花是泥。夫妻之情本就是在婚后的磨合中建立起来的,现在他们不也是恩爱非常?冯氏也瞧出来阿莞面上是个软趴趴的柿子,八面玲珑,但骨子里却硬的很,而李昀也是个不咸不淡就由着自己主张走的主,这两个说到底都是同一性子的人,逼不得,只能任之由之,偶然间一撮合,说不定事就成了。
及此,冯氏回想起前几回阿莞来家里的情景,李昀也是以礼待之,没有仗着自己的年岁虚长又读了点子书就看轻这个表妹,反而处处维护,跟亲妹妹一样疼着。冯氏这边有了主意,心里就悄悄开始盘算起如何让这二人互相看对眼。
**********
夕阳西下,星辰踱上天幕,陶莞和陶大友走完亲戚也回到了家中。陶家静得分外出奇,屋里暗得让人有些瘆,陶莞走进门试探性地叫了声:“何姐。”
没有人应答。按说年初三,应该都在家里才对,天又黑了,家里的人能到哪里去呢?陶莞放下手里从娘舅家带回来的物什,又踱步到另外几个屋子里叫了几声,才确定家里是真的空无一人。
“爹,你先坐着,我去看看锅里的饭炊好了没。”说着陶莞走到灶房,铁锅冷冰冰的,就连灶台后面生火的地方也凉飕飕。陶莞突然想起别屋里还住着张细花,平常她是不怎么去别屋的,这下家里的人都不在了说不定张细花能知道他们的去处。
她刚走到别屋门前就觉得不对劲,寒冬腊月的,怎么能把房门敞开?果不其然,陶莞加紧步伐走到别屋门前往里探头一看,除了刺鼻的腐臭味,里面哪里还有张细花的影子。整个屋子乱糟糟的,好像还被人砸过。陶莞的心揪了一下,慌忙叫过陶大友来看看。
“爹,你快来,张姨不见了。”她病都还没好全还能去哪?天寒地冻,这化雪天就更加冷得刺骨了,张细花又不是没脑的,现在出去不被冻死才怪。
陶大友急匆匆赶到别屋,往屋里不耐烦瞅了一眼,挥手嫌恶道:“没了好,呆在这个家日日让我憋屈,要不是你奶奶硬是要吞下这口气,我也不能让这骚蹄子住下来。管她死活,就算死了也不碍着我们陶家啥事。”
陶大友正在气头上,陶莞知道与他说理是徒劳无功的,但现在的重点是为什么张细花不见了一大家子也跟着不见了,而且屋里似乎还有打斗的痕迹。
“爹,我去隔壁张婶子家问问,我瞅着桌上还有两块千层糕,你先吃着垫肚子,我回来再做饭。”
“去吧。”
陶莞揣紧衣角,快步走到了张翠桃家门口,冲屋里喊了声“张婶”。
屋里听见门外的叫喊声立马有了动静,张翠桃连袄子都没披好就走了出来,“阿莞啊,快进屋里,你家三个小滑头在我家睡着了。”
陶莞搓着被冻僵的手走进了屋里,呵了口白气问:“张婶,我何姐跟我奶奶咋不在家?”
张翠桃往地上狠狠啐了一口,狠劲骂:“张细花这个骚贱货,姘头都找上门了。”她转而又讽刺:“你们家就这么不声不响地养着这□啊?你们老陶家真是善心大发了,要不是今儿那姘头找上门,全村人还真就给你们老陶家捂过去了,这是天大的事呀,就是闹到族里也得给判个说法,这样的女人容不得!”
陶莞忽略了她的尖牙利齿,总算明白了今天白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是张细花的姘头找上了门,纸包不住火了。“那我奶奶跟何姐她们现在在哪儿?”
“都去族里了,族老临时召集了几个壮汉把那个姘头和张细花一起捆了,这闹事还敢光明正大闹到东塘村来,你说这姘头还真是有那么几分胆量。”张翠桃啧啧感慨今天陶家上演的这出戏码。
“婶子,大宝他们呢?”
张翠桃领着陶莞走到自己的寝房,三个孩子并排睡在老床上,陶莞可算松了一口气。她轻手轻脚走上去拍陶慧的脸,轻声呢喃:“大宝,该回家了。”
陶慧迷瞪地睁开眼揉了揉眼睛,见到是自己的大姊连忙推了推旁边的两个弟弟:“小宝、牛牛,大姊来了,我们可以回家了。”
三个孩子还没彻底从睡梦中醒来就被陶莞接回了家,拎着三个小家伙上了床给他们盖好被子,陶莞就哄着他们继续睡。等孩子们睡稳妥了她才无奈地把这件事跟陶大友说了。
陶大友还没听完二话不说就气冲冲地往宗祠里跑,任陶莞在身后怎么追怎么叫也不回头。
“爹,等等我啊……”陶大友平时是个闷葫芦,可是一爆发起来谁也挡不住,再加上他行事鲁莽不顾后果,陶莞真怕他爹会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来。
陶莞在陶大友身后一路追着跑到了宗祠,也顾不得天黑路有些看不精准。她还没跑到宗祠就已经远远看见了宗祠里灯火通明,外面还站着许多看热闹的乡人。她深吸一口气挤到人堆里,从人堆里钻出一条空道跑到了宗祠里。
相似小说推荐
-
[甜文]宠妃 完结+番外 (沾衣) 创世中文网VIP2014-02-20完结+番外莫名穿到个架空,气都没喘匀,就摊上一堆破事儿。什么?前身是炮灰龙套?连女配都...
-
[种田]青梅小娇妻 (郝薇香) 2014.3.7正文完结穿越到小山村,有酒喝有肉吃,还有忠犬竹马骑。古代生活如此惬意,何必努力奋斗?还是抓紧上炕生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