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台是早两天就搭好的,用红毯子铺着。上面除了摆着几张供鼓笙师傅坐的椅子再无其他。这样的演出舞台与现代的舞台颇为相似,只不过少了些扩音器、灯光之类的物什。说实在在古代娱乐设施实在少的可怜,逢年过节最大的乐趣就是跟家人团坐在一起聊天磕磕瓜子什么的,平常陶莞实在闲得无聊了就会领着家里三个毛孩子到处玩来打发时间。
她站在戏台下面抱着小宝,身边还跟着大宝和牛牛,她凑到小宝的耳边轻语:“等会上台怕不怕?”
小宝双手叉腰鄙视地瞟了自己的大姊一眼,哼声说:“我是红大王,哪个会怕。”
陶慧对小宝吐舌头,逗弄他:“是个尿床的红大王!”
小宝气急瞪她一眼:“大姊说了,尿床没什么了不得的,你小时候也尿,大姊还说给你洗尿布了。”
陶慧伸出手指在脸上作势上下蹭,嘴里嬉笑着说:“羞羞羞,牛牛都没要大姊抱,你还要人抱,走,牛牛我们去玩不要理小宝。”
“大宝不要牵着牛牛走远了,等会小宝就要开演了。”
“大姊放心,我就在附近逛逛,不能走丢。”
又过了好一阵,村里的人陆陆续续都来了祠堂,一个村的三百多口人都挤在了祠堂边上搭起来的篷子里,乡人们坐在长板凳上等着花戏开演。唱花戏的师傅从后台掀开布帘子探出脑袋一看,台下已经座无虚席,再听听族老的意思就准备上台。
台下眼尖的人看出来刚刚探出头的是今晚要唱花戏的领班师傅,率先鼓起掌来,接着底下就是一阵接应的掌声与喝彩声。陶莞还是抱着小宝在台下,不过已经找好位置坐上了。她来得早挑了个正对戏台的位置,还帮家里的大人占好了位置。她挑的地方不会太靠前要仰着看戏台,也不会太靠后以致于看不清戏台上的人脸。
寒冬腊月的冷劲将要过去,到了元宵节这一天的时候白日里太阳烤得大地暖烘烘的,可到了夜间温度就降得快了,人群里接连传出了打喷嚏声。
陶莞抓过小宝的手放在脸上试了试温度,还算暖和就吩咐他把手放在口袋里别拿出来。她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时不时低头跟小宝说话,没注意到身后坐了一个一直看着她的人。
“吃麻糍不?”青年打开帕子,里面露出了一个油纸包,油纸里面包着的是香喷喷的麻糍。
陶莞有些奇怪,这人怎么这么唐突,自己与他又不相熟,怎么就随便来搭讪,这在农村是很轻浮的行为。于是她转过身继续抱着小宝不打算搭理他。
小宝听说有麻糍小身体扭七扭八像条小缠蛇,最后才吞吞吐吐嗫嚅着指着陶莞身后说:“大姊,我、我想吃麻糍。”
陶莞严厉地睁大眼瞪他,他才蔫气不吭一声。陶莞见他在自己怀里闷闷不乐又心软地压低声音在他耳边说:“等回家大姐给你剥桔子吃。”小宝喜欢吃桔子,但民间土说法是吃桔子会咳嗽,于是家里都藏着桔子不让他吃,生怕把他给吃坏了。
“真的?”小宝的小眼睛扑闪扑闪。
“真,大姊啥时候骗过你?”陶莞说这句话的时候一本正经,神情无比真诚其实在心里早就腹诽了万千遍:小屁孩哪那么多话,等你唱完花戏估计早就忘了,到时候哪个还记的桔子不桔子的。
安抚好怀里的小缠蛇陶莞继续安静地等待着开戏。
后面传来低低的憨厚笑声惹得陶莞心里一阵不爽快,要不是后面那个多事的自己哪用撒谎来骗小孩。不过这个人怎么没见过的样子,似乎不是东塘村的本村人。她在脑中思索着,注意力也就渐渐偏向了身后的人,然后她听见身后传来的对话:“周哥今儿这么早就来了啊,我还打算来帮你找座呢。”
周继觑了一眼姗姗来迟的陈二志,淡淡说:“能不早些么?再晚点来就没座了。”
陈二志挠头嘿嘿一笑,然后看了下前排坐着的居然是阿莞,对周继不怀好意一笑:“哟,这位置找的不错啊。”说完还促狭地拍了拍周继的肩。
周继皱了皱眉,给陈二志送了个眼神示意他坐下来别挡了后排人的视线。
“你们村今儿也热闹吧?去年我去你们村的时候你们元宵灯会闹的也欢畅,我们村比不得你们村,小地方,小打小闹罢了。”
周继微笑着回道:“是热闹,你们村也不错,我瞧着请的唱花戏的师傅也是老手,铁定会博得满堂彩。”
他们二人你一搭我一搭说话间台上的锣鼓就敲了起来。第一个节目是唱花戏的老师傅的单人戏码,跟男童子的合作节目被放到第三个,于是陶莞也干坐着看了两场花戏下来。看演唱会还行,陶莞对着文绉绉还听不懂唱词的花戏、娘娘戏根本不感冒,听了没几分钟就已经耷拉着脑袋昏昏欲睡。
恍惚间小宝推了推她:“大姊,我要上台了。”
陶莞突然惊醒。
作者有话要说:第三更,一更怡情二更伤身三更吐血,作者阵亡内伤遁走。
☆、31第三十一章:看花戏
恍惚间小宝推了推她:“大姊,我要上台了。”
陶莞突然惊醒。
原来第二出戏已经唱了大半,周围的掌声迭起,她茫然地往台上望了一眼,看着师傅兢兢业业的演出又纠结自己实在是听不懂就把小宝放到地下,对他说:“刚刚大姊带你看过后台,晓得走不?”
小宝点头道:“嗯,我知道。”
陶莞揉揉他的头道:“你自个去后台,这时候肯定有很多童男子在那里,后面都是看戏的人大姊出去挡了别人的视线不好,大姊就在台下看着你,你上台的时候记得往大姊这边看。”
“好,我回头要吃桔子,你别忘了。”小宝的语气一本正经。
陶莞干干地心虚一笑:“那是当然,你下来大姊就带你买桔子去。”祠堂旁边的摊点上有卖桔子的,难怪这小鬼头惦记上了,原来早有打算。
小宝笑着跑开,有点怯生又停下往陶莞这边递了个无措的眼神,陶莞赶忙给他竖一个大拇指哄他他才转头跑到后台去。
打发走小宝陶莞显得越发无趣起来,好不容易强撑着等到小宝的花戏上演她的上下眼皮又打起架来。
看见大姊在下面低着头老也不往他这边看,小宝急了,小脸憋得涨红,水汪汪的眼珠子眼瞅着就要落下泪来,这时周继在陶莞身后推了推她,尴尬提醒道:“台上的是你弟弟罢?”
阿莞恍然回神,立刻如同打了鸡血一样抬起头,目光往台上搜罗,果不其然看见正可怜巴巴望着她乞求回应的小宝,她马上露出春花一笑安慰他,小宝见自己的大姊瞧见他了,心里的底气立马足了,小身板顿时挺起来,露出小男子汉的坚强。
看见小宝专心演出了陶莞松了口气,回过头感激地望了一眼身后的男子,这才看仔细他的长相,肤黑、长眼、高鼻梁,一口白牙炫得她的眼都有些晕了,总体来说是个线条刚毅的青年,约摸二十岁左右。想到他刚刚轻浮的行为,陶莞只是简单地表达了一下谢意就回头继续关注小宝。
周继知道陶莞在看他,本想低下头对她友善一笑,不料她刚转过头就转回去了,心里晃过一阵淡淡的失落。旁边的陈二志不怀好意地用肩膀搡了一下他的肩,在他耳根子旁暧昧说道:“周哥,有戏。”
周继不置可否,握拳轻咳一声说:“专心看戏。”他心里还在仔细回味陶莞刚刚回头是什么意思。前二个月他娘帮他说亲,说是看上了陶家的姑娘,他娘说话的语气坚定似乎这门婚事是板上钉钉了,他心里就有些不大乐意。但婚姻大事还得由父母做主,于是他就找来东塘村的陈二志详细问问这家的姑娘咋样,毕竟是要过一辈子的,总不能稀里糊涂地填上一房乌七八糟的媳妇不是?
陈二志以前常来他们村里卖洗涮用的丝瓜丝,跟他差不多年纪,他自己也是出外走商买卖小商品,这么一来二往也就说上话了,陈二志一听说周家看上了自个村里的陶姓人家的女儿,一猜就知道是阿莞。这姑娘在十里八乡都是出了名的,模样生的俊俏不说,村里没一个不夸她勤劳懂事,心灵手巧老是鼓捣出新鲜玩意闹得大家满怀欢喜。陈二志原觉得周家家境忒好,陶家的门户跟周家的一比差了十万八千的,周家能看上陶家是陶家的福气,但令他瞠目结舌的是陶家居然把这门顶好的婚事给推了,真不知道陶家人是咋想的,十里八乡多少闺女想攀上这门婚事都没这个本事啊。
本来周继跟他打听的时候他就把陶莞往死里吹,能说多好就往更高里去说好,周继听了他的话似乎对陶家这门婚事也默认许可了,谁知道后来媒婆上门说亲没说成,周继就彻底来了兴趣。一盆冷水兜下来没熄了周继心里的火苗,倒引来了更大的熊熊大火,陈二志暗地里揣测周继的意思就挑了个日子请周继到村里看自己手里存的货,美名说是看货倒不如说是来考察未来媳妇来了。
陶莞那天穿着米黄色的花袄子,单侧梳着一条长辫子,辫子上还绑了一朵淡绿色的布花,这丫头天生模样好,穿啥都有一股俊俏的意思,十里八乡到适婚年纪的男儿几乎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人。那日一见,周继是没有说什么,只是淡淡地觑了几眼正在院子里晾衣服的陶莞,但他眼里擦出的火苗陈二志可是看得仔仔细细、清清楚楚,这样的姑娘就算是他这个刚结亲的小子看了也是会心动的,陈二志当下就摸准了周继的心思,也知道这陶莞的福气真是不小,料想她将来必定是周家的长房媳妇了。
相似小说推荐
-
[甜文]宠妃 完结+番外 (沾衣) 创世中文网VIP2014-02-20完结+番外莫名穿到个架空,气都没喘匀,就摊上一堆破事儿。什么?前身是炮灰龙套?连女配都...
-
[种田]青梅小娇妻 (郝薇香) 2014.3.7正文完结穿越到小山村,有酒喝有肉吃,还有忠犬竹马骑。古代生活如此惬意,何必努力奋斗?还是抓紧上炕生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