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秦穿]公子世无双 (好大的雾)


  
  整理了一日的朝务,加上晚上又去了趟丞相府,扶苏早已疲惫不堪,想到明天又是一整天的忙碌,他脱了斗篷叠放到大迎榻上,褪去衣衫在床上躺下。
  
  宛宁跪坐在铜镜前,往手背上涂了一层护手的精炼海棠花油。收拾完毕,她绾起垂地的青花纱幔,兀自端了一杯宁神茶,坐在床榻一边。
  
  青白色的纱幔轻舞着,盈盈拂地,似有荧光飘落,床台上的烛火已熄灭,扶苏平躺床上,上衣已褪去一半,看起来孔武有力的肩膀裸露在外,手臂上带着醉人的男子香气。
  
  宛宁身着件薄如蝉翼的长裙,喝尽一盅宁神茶。
  
  她静静望了扶苏一会儿,回想起小皇孙的睡相,说道:“那孩子不愧是你亲妹妹的骨肉,长得竟和你有三分相像。”
  
  “嗯……”扶苏仰面在床上躺着,可能是困极了,他面目柔和,声音如游丝一般断续虚弱,“是随了父皇的相貌……”  
  
  “那倒是。”她绞着发梢躺下,头刚挨上枕头,困意瞬时袭来,嗓音渐低像是从胸腔里憋出来来的一样。“我瞧着胡亥公子身上也有你的影子,就是过于顽劣了些,不如你沉稳大气。”
  
  刚要昏沉沉地睡去,紧接着有温热从腰间传来。她微微睁了睁眼,扶苏的半只胳膊压在腰腹间,一张俊脸抵在自己肩上。
  
  他张口轻声言语,连带着一阵暖风在耳边鼓起,丝丝缕缕透着绵密的温情。
  
  “今日看你在相府逗玩孩子,我就想着,居然李桓都升格做父亲了。从前在蒙将军家中修习骑射和诗书时,他处处不及我学得快,常年在我之下,怎么偏就在成家这一事上让他占了先?”
  
  宛宁拨开他的胳膊,问道:“方才你不是累极了吗,这会儿又有精神说话了?” 
  
  扶苏沉默了下,最后问道:“父皇早已过了不惑之年,我身为长子,是不是该抓紧添一位长孙了?”
  
  宛宁不料扶苏语出如此,一时竟也语塞。
  
  良久,她定了定神,眉目里隐含着一丝喜悦,恍惚间仿佛有流光涌出眼眸。
  
  她偏头望了一眼更漏,已过三更,便打趣着推辞道:“又不急在这一两日,你没看荷华公主生子之后虚弱成什么模样吗,有朝一日我也面黄体胖,万一你看着心生厌弃,再去纳个侧夫人怎么办?”
  
  扶苏来了精神,支起身子逗笑道:“侧夫人?我看你府中那名侍女就不错,不仅模样生的漂亮,而且……”
  
  她一听,背过脸去故作负气状:“我不与你说了。”
  
  扶苏伏在她耳边轻声道:“我记得你还要把她许给李桓做小妾呢,怎么?以前给别人牵线拉绳的时候痛快,事情一但到了自己身上就行不通了?”
  
  “是c你自个儿说过绝不二娶的。”
  
  宛宁嘴角含笑,有些事本就是说起来简单,叫自己碰上就难办了。
  
  扶苏无话可答,她静默地躺了一会儿,在不知不觉中睡去,倚在扶苏手臂间,乌黑的长发散落在他胸膛上,如同蜿蜒柔顺的海藻。
  
  扶苏拨弄着她身后的长发,油亮的乌丝在指间反复缠绕,又徐徐滑开、垂下,长发如丝,逶迤了小半张床榻,他看在眼里,只觉得煞是动人。
  
  他兀自出神看着,想起曾经听她说过的一句话——“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作者有话要说:  




☆、宋洵

  咸阳宫中的日子总是一贯的风轻云淡,朝野上的时局却是风云诡变。
  
  宫人们在深宫中隅居的年头长了,不免要生出一对尖利耳朵和长舌头来,这也使得前朝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深宫里便闲言四起,宫女侍从们都跟着嚼舌头。
  
  近来最为引人瞩目的一桩事,还要属徐福出海归来。
  
  徐福此次还朝,带来了一好一坏两个消息。好的消息是已经为始皇帝找到了海外仙山的所在,不老仙药唾手可得;坏的消息是山神怨怪始皇帝祭献的贡礼太轻,不肯让徐福带着仙药回咸阳。
  
  在寻常人眼中看来,神仙精怪的故事只存在于传说里,这次能亲耳听徐福讲起,自然是既敬畏又向往。
  
  虽然始皇帝不是寻常人,但是皇帝也不能免俗。听闻寻找长生仙药的事情有了眉目,始皇帝一连数日神采焕发,拨了大笔的金银钱财交托于徐福,命他数月后再度出海,并且务必要取回仙药。
  
  始皇帝酣睡在徐福一手编织的长生梦里,久久不愿醒来。
  
  宛宁在祈年宫里守着平静过日子,偶然听宫女们议论起徐福之事。
  
  徐福这人在长生之事上忽悠了始皇帝多年,手腕翻转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把天下人骗得团团转,这次要足了银两再度出海,她脑中忽而闪过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徐福东渡。
  
  她想,徐福从陛下手里捞够了钱,他这次一走,十有八丨九是不会再回来了。
  
  假如这次出海不归是早有预谋的,那么,国师和徐福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他势必是要和徐福一同出海的。
  
  不过其余的事情对她来说都不重要,一直以来最叫她揪心的,还是将来扶苏的命途。
  
  此时她又想起国师那天捉摸不透的行为,心中隐隐感到不安。
  
  这日天朗气清,宛宁不想闷在祈年宫里,干脆带着云意去宫中四处转转。
  
  相传,陛下扫清六国之时,每灭一国便让工匠照着那国的宫殿建造一处更宏大、更气派的宫殿群,天下一统之时,咸阳内外共有二百七十余座宫殿。
  
  登台远望,目光所及之处尽是亭台楼阁。远处,尚在施工中的阿房宫已经初具雏形,亭台掩映,茂林修竹,仙云雾横,渌水荡荡。乍一眼看去,犹如仙境降临人间,让人不禁心驰神往。 
  
  宛宁仰头望了望天,蔚辽的碧空下,朗日清风,白云悠悠,有希微的日光洒向眼底,真是个难得的好天气。这样好的天气,正适合去阿房宫这种天外之境散心。
  
  她对阿房宫的印象仅停留在那篇《阿房宫赋》中,杜牧的笔下,阿房宫是极尽奢华的皇家宸宇,现实中,阿房宫的一砖一瓦都极具神秘的色彩。
  
  此时的阿房宫虽已初备形制,却因为骊山皇陵的缘故不得不暂停施工。
  
  天下初定,正该是休养生息的时候,始皇帝却反其道而行之,大兴土木。以至于人手不足,在万里长城、阿房宫和骊山皇陵三项大工程上,拆了东墙补西墙,时常大规模调动人员。
  
  好在阿房宫里有一处刚刚完工的湖心小汀,尚可供人驻足游览。宛宁和云意乘着小舟向湖心靠近,今日天气晴好,水波潋滟,船工一篙撑下去,引得鱼虾成群聚来。
  
  船工谈起阿房宫之壮阔,瞬间被打开了话匣子,满嘴的赞不绝口。
  
  宛宁认真听着,心想后人果真没有夸大其词。
  
  小船划到近岸处时,宛宁才发现这块宝地已经被人抢占了先机,又往前划了几篙,才发现汀中的人是国师和胡亥,再仔细瞧瞧,其中竟然还有赵高。
  
  她对赵高避之不及,立刻命令船工掉头。
  
  可是,这会儿返航已经来不及了,汀中仅有一座金顶小亭,国师坐在亭中和胡亥、赵高论事。国师不经意朝湖中一瞥,正巧看到宛宁,他一嗓子叫住掉头欲走的船工,亲自到汀岸接她下船。
  
  宛宁被国师请到亭中共坐,她想不透这三人怎么会聚在一起,且又是在这样隐秘的地方,于是不敢多言,只本分的坐在一处,支棱着耳朵听三人寒暄。
  
  国师望着她,目光深邃的作解道:“几日后我随徐仙人出海,胡亥公子和赵大人特地挑了个清净之处为我践行。”
  
  这话显然是说给宛宁听的。
  
  她心道,赵高是胡亥的老师,他俩出双入对并不稀奇,可是国师素来和胡亥没有交集,何必用他来践行?
  
  赵高见她不回话,又阴阳怪气地补充道:“胡亥公子听闻国师此次对仙药志在必得,硬是要为国师践行添福,以保国师顺利取回仙药,陛下万寿无疆。”不愧是陛下近身的侍臣,区区几句话说的既漂亮又客套。
  
  宛宁应付地笑笑,回道:“公子真是孝心可嘉。”
  
  她脸上在笑,心里却暗诽,多好的孩子到你手里也难免被领上弯路!胡亥天性纯良,怎么就摊上这么一位奸阉之人做老师。
  
  才坐定不久,远处的湖中又驶来一叶小舟。
  
  小舟越驶越近,宛宁看清了船上的人,此人年轻貌俊,风华磊落的站在船头,身着一袭内宫劲装,腰挎三尺长剑。那人虽然只是挎剑站立,但是难掩一身的凌然傲气。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