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晴雯重生记 (司晨客)


  这年梅姨已满二十五岁,论例可放出宫外与家人团聚。只是她一心想着谋一场大富贵才好光耀门楣,故而迟迟不愿离宫归家,听说义忠亲王千岁有这档子风流事,便主动请缨,将差事揽下。
  梅姨因奉了义忠亲王千岁的手谕,江南当地官员自是把她奉做上宾。探视之时,那有孕的美人已是怀胎六七月。再三请名医诊脉,又往回推算日子,确信是义忠亲王千岁的血脉无疑。
  原本依照义忠亲王千岁的意思,此时便可回返,禀明王妃,再做处置。但那美人久闻王妃悍妒之名,生怕羁留后宫之后一尸两命,性命不保,苦苦哀求,她家人也在旁卑辞厚礼,只说女子生产时候是鬼门关,求梅姨这个上使拖延些时日,等到诞下孩儿,诸事尘埃落定后,再禀明不迟。
  梅姨被众人捧得忘乎所以,慨然许诺,果然在江南守到美人临盆之时。那时候屋里瑞气千条,红光满室,诞下一个男婴,就是后来的平哥儿。
  美人一家自是喜不自禁,都道从此便是皇亲国戚,无限尊荣,便是梅姨也暗自雀跃,只当这次是立了大功,急命人向义忠亲王千岁通风报信,说恭喜他又添麟儿。
  谁知义忠亲王千岁的口谕未曾等到,倒是等来了义忠亲王妃的训诫之语。
  义忠亲王妃信中说,若果真是千岁在外有了什么要善后的,也该将怀孕的美人带回宫里,交给她这正妃娘娘盘问看视,待辨清是否是皇家血脉,再做区处。
  如今梅姨在江南盘桓数月,孩子已然生下,期间究竟发生过什么,却是无人知晓,便是胡乱拿了别家孩子充数,亦是难以查清。
  总之说来说去,就是不肯承认这个孩子是义忠亲王千岁的血脉,而且以梅姨办差不利、又已届出宫年龄为由,直接抹去了她的宫女身份。
  这下莫说梅姨,便是美人一家,却也傻了眼。
  江南当地官员起初不甘心,反复奏告,谁知义忠亲王仰仗妻族之力甚多,竟是个畏妻如虎的,并不吭声,只任由义忠亲王妃逞威。那官员见势不妙,讨好献媚没献着还惹了一身骚,转头变了脸色,将梅姨并那孩子齐齐扫地出门。
  那美人一家本是淮扬一带知名的厨师世家,家中颇为殷实,养的小姐也是千娇百媚,知书达理,本该有美满婚缘,不合被这虚妄的荣华富贵迷了眼,巴巴把小姐献了出去,反倒遭了这场羞辱,只气得七窍生烟。
  其实若是这个时候携了小姐和襁褓之中的孩子上京城,设法奏明太上皇严查细访的话,这个孩子或许还有认祖归宗的可能。但小姐一家和梅姨皆是气性大的偏执之人,心中又有算计,只恐孩子太小不认得他们,献出去以后赤手空拳失了凭借,故刻意不曾走这条路。
  小姐一家只道皇家血脉乃是金枝玉叶,必有不凡之处,纵使一时明珠蒙尘,也必然能重见天日,脱颖而出。便是梅姨,也自觉受了老大委屈,暗中存了留在这户人家,养大这个孩子,待养出感情有了亲近之心后,再携了他进京告御状的心思。
  双方只当奇货可居,都梦想着日后靠这个孩子飞黄腾达,于是一拍即合,虽是挨了一记闷棍,却更加咬牙不肯服输,平日里对这个孩子呵护得无微不至。虽这淮扬名厨之家只是寻常富户之家,却也是倾尽所有,如同养凤凰一般悉心养着这个孩子。
  这样子每日里锦衣玉食,尽心呵护,养到这孩子九岁十岁上头,突然噩耗传来,义忠亲王一家犯了谋逆之罪,贬为庶人。
  小姐这辈子已是被家人的贪慕虚荣和义忠亲王的荒.淫好色给毁尽了,未婚先孕,有个倒霉孩子拖着,欲要改嫁,家人哪里肯?她平日里只好以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的精神暗暗勉励自己,梦想着有朝一日父子相认,自己苦尽甘来得封侧王妃,甚至有他日自家儿子夺得皇位,奉自己为皇太后的荒诞之梦,如今竟是什么都没了。于是万念俱灰,自缢而尽。
  小姐的父母亦是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没过了两三年,便相继离世了。虽有哥嫂掌家,但哥嫂最精明势利不过,怎肯再养着这没有来历、前途无亮的私生子?平日里冷茶剩饭,极尽苛待,自不必说。
  又拖了一两年,梅姨和平哥儿在这家实在混不下去了,只得离开,仗着平哥儿早年玩耍时候学到的一点厨艺和那点子天赋聪明劲儿,在扬州城里寻了个厨子的差事,勉强维生。
  平哥儿从小被捧着长大,周围人皆说他身份尊贵,说的人多了,他自己也觉得自己不凡,便不知天高地厚起来。因他天性里于厨道确实有几分天赋在,人又聪明灵活,在扬州茶楼不过数月,又得了一大堆赞誉之声,更加飘飘然,便觉得自己必然是庖丁转世,易牙重生了,听闻东平郡王每隔几年便举办饕餮之宴,只当这必然是晋身之阶,便辞了扬州茶楼的安稳差事,和梅姨径直进京而来。
  梅姨比平哥儿多见过许多世面,心中知道平哥儿虽于厨道有几分天赋,但这里头的水甚深,原没指望他在饕餮宴上出头。
  她肯应承平哥儿进京,原是存了一番进京告御状、扬眉吐气重新做人的心思,岂料进京打探一圈,从前的至交好友一个不在,禁宫门禁不知道换了多少辈人了,不由得又急又悔,急悔交加之下,竟得了一场重病,差点便没了,幸得平哥儿不离不弃,又有胡家御医进京谋职,机缘巧合之下,才缓了过来。
  因了这些往事,其实梅姨心中对平哥儿是存了一层愧疚在的,做梦都怕梦见平哥儿埋怨自己当年贪功,若是将怀孕的小姐径直带到京城,说不定早上了宗谱,堂堂金枝玉叶便不必受那江湖颠沛流离之苦了。
  此时见平哥儿言语里颇有自贬之意,流着泪道:“哥儿莫不是在怪我?如何竟说出这样丧气的话?”
  平哥儿道:“不是丧气。梅姨含辛茹苦将我拉扯大,我感激还来不及,又怎会去怪你?只是我从小被人捧着,众人皆说我不凡,我便信以为真。如今细想起来,却是大谬了。那惠丰堂掌柜有意许婚,我自是对他家姑娘无意,婉拒便可,又何必说配不配的?除却咱们两个人,无人会认为那姑娘配不上咱们,都说是咱们配不上那姑娘。你私下里说我身份应该高过那国公府贾家的小少爷,私下里说说便罢,若是传出去,保准被人当疯子笑话了。现有例证,国公府里出来的家奴,都觉得嫁与那贾家小少爷当姨娘是无上尊荣,是高攀,嫁给我当正头娘子反是俯就,是下嫁了。人人皆作如是想,我纵有不服,也不过是螳臂挡车,徒增笑柄罢了。”
  梅姨听平哥儿这般说,又是愧疚,又是心酸,那眼泪更急更凶,道:“原来你虽嘴上不说,心中依旧介意那个叫来顺的过来劝你那件事。既是如此,何不去寻那裘家说明身份?他们前些年参与了那次的事,据你说来,便是到了如今,仍旧是心中惶恐的。若你过去寻他们说明身份,他们必然肯喜出望外,奉你为主,到时候还有什么心愿,竟是完不成的?”
  平哥儿摇头道:“那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跳梁小丑而已。若果真成事,也不过拿义忠亲王千岁遗孤当成汉献帝罢了。再者,若我果真能轻易自证身份,你早设法禀明太上皇了,何必等到这时候?”


第91章 推荐
  梅姨道:“那也未必。如今不比从前。你方才不也说, 太上皇老人家年岁已高,对昔年义忠亲王之事仍难以释怀吗?若走了裘家的路子,由着他们禀告太上皇老人家, 细细盘查之下, 未必不能还你一个公道。”
  平哥儿依旧摇头:“人家都说龙生龙, 凤生凤, 我却不这般想。天下岂有生而知之者?那些皇子王孙之尊贵,其实不在血脉,而在于后天悉心引导。听说禁宫中皇子皇孙, 四五岁即令读书, 每日寅刻早起,至书房苦读, 文有饱学之大儒从旁答疑解惑, 武有沙场百战之兵授其弓马,这般从小养到大,礼、乐、射、御、书、数是样样精通的。我又拿什么和他们相提并论?当个万民谩骂昏庸无能的傀儡, 又有什么意思?”终究不肯。
  梅姨无奈, 只得罢了。
  且不说梅姨暗自饮恨,晴雯在胡家娘子的细细调理之下,身子却一日比一日轻便,人比先前更添娇妍之色。
  这日她在院中与胡家娘子闲聊, 偶然间说起:“胡家姐姐用药如神, 我平生竟从未曾见。只怕常在贾府里走动的那些太医, 医术也是不如你呢。”
  胡家娘子笑道:“这却是谬赞了。许多时候他们并不是医术不如, 不过, 为富贵人家医病自有许多臭规矩,被那些额外的规矩束缚了, 人也就束手束脚起来。医女眷之时,连相看病人面色也做不到,为病人用药之时,也有许多讲究,那些药力猛的力道足的,竟然是不敢用的,怎有我无拘无束,来得爽快惬意?”
  晴雯听了便道:“正是呢。其实似胡家姐姐这般,便是出入深闺浅闺也是无碍的,正该大展身手,好为后宅众女眷解病患之苦。”
  胡家娘子忙摆手道:“这却是难了。富贵之家延医问药,最重医者声望。一个个皆以请宫廷御医为荣,似我这般名不见经传的,况且又是一介女流,他们怎肯信我?倒是我们家老头子,固然酸腐呆板了些,但只因是个男的,便可名正言顺在外行医,日子久了,自有人愿意信他,慢慢在乡下也有神医的名声。虽不如那些心思活络懂变通的,慢慢日子也就好过了。我和家里一对小的也只得仰仗他。”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