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目光一沉,道:“弘昀太年轻,如何比得十四弟?更无法与当年的大阿哥相提并论。皇额娘若认为十四弟没这个本事,便叫十四弟亲自与朕说,朕定然成全他。朕记得先帝曾言,十四弟乃勇武之人,十分欣赏,想必十四弟不会辜负皇阿玛的期望。”
说罢,大步离去。
太后气得险些晕过去,直喊“逆子”,最后吩咐人叫皇后来。
雍正到永寿宫,拉了武静蕊的手坐下,揉着眉心。
“太后愈发不像样了,朕好心给允禵个机会,她竟反对。哼,朕还没说,太后便知道了,可见老十四仍是不愿为朕效力。”
第374章 有失体统
允禵不是傻子,岂会轻易答应?
雍正本就是为了坑这位十四爷的,哪里就是好心了?
但武静蕊没戳破他。
她觉得这样挺好的,她早就看不顺眼那个允禵了,又能让允禵带兵,又能坑他一把,何乐而不为?
总的来说还是让允禵得了便宜的,总比一辈子被圈在京城,无所事事的好。
允禵早晚会答应的。
毕竟他那样的可不乐意一辈子被圈着,最多耍耍脾气,挣扎一番。
无论如何都斗不过雍正的。
武静蕊安慰他,“十四爷真要痛快答应,就不是十四爷了。但臣妾相信他会答应的,身为一个有血性的皇子,宁愿血战疆场,也不愿被圈养。”
康熙的儿子个个都是不差的。
只是生在了同一个时代,成王败寇,再来几年,十四爷就是那个连打胜仗的大将军王。
现在,只要雍正给这个机会,允禵依旧会是那个大将军王。
雍正脸色缓和,“说的不错,老十四别的不好,却是极骄傲的,当初皇阿玛曾夸赞他,是最直爽傲气的,固然他不愿向朕低头,却也没有缀了皇子的身份。可惜,他错信了老八,执意与朕作对。”
顿了下,看向她,“你一向看得起他,也明白他的傲骨,老十四若知晓,不知该如何感受。但朕却有一言,不许再夸他。”
武静蕊愣了下,旋即失笑,“皇上又小气了。”
雍正拽她入怀,“只许说朕一人,不许夸赞旁的男人,这是朕的骄傲。”
哟,什么骄傲?不就是吃醋嘛。
“朕不愿你或是讨厌,或是好感,付诸任何一男子身上,这意味着你对那个男人的关注过于了。多放些心思在朕或孩子们的身上,不许再想旁的人或事。”
如此直白地诉说他的嫉妒和不满,雍正的态度愈发强势了,对她的占有欲也比以前更加强烈。
“好好,就依着皇上,臣妾不说了。”武静蕊顺着他的话。
老了老了,愈发固执了。
……
瑾妃见不着雍正,转而到永寿宫求见。
武静蕊让她进来了。
“瑾妃可有何事?”武静蕊看着瑾妃淡定从容的气度,不禁佩服。
多次见皇帝吃闭门羹,到她这儿还能淡定如斯。
瑾妃浅浅一笑,“臣妾的确有事相求。”
武静蕊好整以暇,“哦?何事?”
瑾妃低头默了默,然后抬眸,清亮的眼眸看着她,“臣妾的二哥在四川任巡抚多年,兢兢业业,但他自幼熟读兵书,时刻惦记着为朝廷效力,希望有朝一日到战场上立功,为皇上解忧。所以臣妾特来求娘娘为二哥求个恩典。”
武静蕊默默听着,然后问,“为何不自个儿去求皇上?”
她明知故问。
明知瑾妃见不到雍正。
瑾妃嘴角浮现苦涩,“臣妾多次求见,奈何皇上忙于政事,臣妾始终不得见,才来求贵妃娘娘。”
此刻的瑾妃姿态比以往更低了。
谷阎那些傲气也隐隐消失,不复存在。
她做好了被贵妃拒绝或刁难的准备,然而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对方竟然很痛快地答应了。
“既如此,本宫答应你。”
瑾妃很是意外,怔怔地看着她。
武静蕊莞尔,“怎么?不相信?”
瑾妃忙摇头,起身,谢恩,“臣妾替二哥,替年家谢过娘娘。”
武静蕊摆摆手,“不必,你只要记着,你欠本宫的人情,早晚是要还的。”
反正不用她去说,雍正已打算给年羹尧一个机会。
但不影响让瑾妃欠她一回。
瑾妃微笑,“臣妾定然记着娘娘的恩情。”
记不记的无所谓了,她记着就成,有欠有还,很公平。
翌日,众嫔妃到景仁宫请安。
皇后又又又当着众人训责她了,“贵妃,近些日子皇上一直歇在你那儿,你身为贵妃,该明白雨露均沾的道理,不必本宫次次教你。宫里该添几个皇子了,你应多劝着皇上,不能冷落了新人。”
先前有些薄宠的纳喇贵人、李常在等人神色愤愤,无奈不敢与贵妃叫板。M.
此刻有皇后提起,立刻都打起了精神。
武静蕊瞟了眼几位年轻的贵人常在,微微一笑,“皇后言重了,不是本宫不劝,而是皇上要来臣妾的永寿宫,臣妾实在没法子。不然皇后去向皇上说说,您贵为皇后,说话定然比臣妾更有分量。”
皇后大怒。
纳喇贵人立即道:“贵妃此言差矣,皇后娘娘有管理后宫之责,但身为嫔妃,有责任劝皇上雨露均沾,而非占着恩宠不放,这才是后妃之德。”
咦,好大胆的纳喇贵人。
武静蕊轻轻瞟她一眼,“纳喇贵人,你在教本宫做事?”
被对方眼睛一扫,纳喇贵人瞬间慌乱,忙低下头,“臣妾不敢。”又不服道:“臣妾只是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相信也是在座所有嫔妃的心里话。”
心里却想,一个老女人,凭什么作威作福?
其余人都不说话。
皇后慢吞吞喝着茶,乐得见此情景。
武静蕊笑,“纳喇贵人勇气可嘉,不过,本宫做事还轮不着你来教训。有胆子说此话,却没本事留住皇上,究竟是谁之过?难不成你没本事留住皇上,本宫要帮你不成?本宫可没那个闲心。”
纳喇贵人顿时涨红了脸。
皇后适时咳了声,“贵妃,纳喇贵人是新人,难免不懂规矩了些,何必计较?不过,话不能这样说,你前些日子与皇上闹脾气,本宫不是不知,这就是你的过错了。哪有嫔妃霸着皇上,甚至闹脾气不让皇上临幸旁人的?你好歹是宫里的老人了,年纪也不轻了,怎能与年轻的嫔妃争风吃醋?有失体统。”
呵,拿她年纪说事?
她年纪不轻依旧恩宠不减,堂堂皇后却遭冷落,就好看了?
她有失体统又如何?她就乐意了。
武静蕊冷着脸扫了纳喇贵人等人一眼,那几人纷纷垂下了头,面露惧意。
她又看向皇后,嫣然一笑,“皇后从哪里听的闲话?臣妾何曾与皇上闹脾气了?说话要凭良心,臣妾一向谨守宫规,对皇上尊敬有加,可不敢胡来。皇后听信流言,随意给臣妾定罪,才是有失体统了。”
第375章
再次被贵妃的伶牙俐齿怼了回来,皇后脸色极为难看。
武静蕊再看向纳喇贵人,挑起眉梢,“还有你,纳喇贵人,既然是新人,就守好嫔妃该守的规矩,做好自个的事儿,上下尊卑,不用本宫教你吧。”
皇后都怼不过,旁人更不敢说什么了。
纳喇贵人面色难堪,憋屈地应了声是。
眼见着贵妃愈发不将自己放在眼里,皇后萨克达氏的耐心逐渐告罄。
待嫔妃都走了,不由揉了揉眉心,“皇上虽偶有临幸新进宫的嫔妃,却始终无人有孕,除了端亲王与五阿哥,其余皆是贵妃所生,唯有端亲王为储君,本宫才能熬出头。但贵妃如此得宠,就怕不如本宫所愿。谁也不知皇上秘密立储,立的是何人,万一是……”
萨克达氏不敢想,也不敢赌。
她绝不能坐以待毙。
握了握拳,吩咐宫女玉珠,“告诉本宫的阿玛,务必要想想法子。”
玉珠应了是。
萨克达氏又道:“对了,瑾妃近日跑养心殿跑的勤,本宫倒是忘了,她还有个哥哥,任四川巡抚多年了,有些本事。皇上对年家还算是倚重的。此次西北一事,皇上怕有用得着年羹尧的。代本宫送些赏赐给瑾妃。”
……
不到十日,允禵那边果然进了宫,向雍正应允了出征一事,态度极为恭顺。
想来是体会了雍正的强势,换了态度,认了命。
但也求了个恩典,打胜仗后希望做个闲散安逸的亲王。
雍正自然允他,倘若他真有这个本事。
十月,雍正封允禵为大将军王,出征西北。
纵然太后不舍,还是拗不过大儿子,允禵刚走,太后就气病了。
但这病依旧没大碍,不过是气雍正来着。
眼下除了西北,朝中大事没有,小事不过是隆科多仗着皇帝舅舅的身份有些猖狂,愈发没个规矩。
雍正渐渐烦了这个名义上的舅舅,却不好处置。
武静蕊就提了个由头,“听说隆科多宠妾灭妻,那小妾还是隆科多岳丈曾经的侍妾,被他抢了去。为了这个小妾,不惜残害发妻,皇上不妨查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