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夸夸群 (吃吃汤圆呀)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吃吃汤圆呀
- 入库:04.09
她说起傅云飞明显要亲近些,陈思聪心里越发闷闷,不过想到今儿个居然在大街上遇到了朝思暮想的人,可见两人有缘,心里复又高兴起来。
他向前作揖道:“我家小厮带府上车夫去修车,我陪姑娘小坐片刻。”
晴雯犹豫,这么好说话的公子哥?除了贾宝玉她不觉得这世界有第二个少爷能如此耐心跟下人讲话。
当下心里警铃大作:“不用,谢过公子,我便在这里等着就是了。”
她一脸警惕,陈思聪不好勉强,便说:“那我也在此处等候便是。”
说着便跟晴雯聊些闲话,什么苏州风物、林大人其人、白鹿书院趣事,陈思聪性子素来活泛,说得活灵活现,晴雯嘴里有一句没一句应付着,却觉得有些异样。
此处为城中不算僻静的大道,人来人往颇多,她一个女子生得美艳站在树下,旁边又有一个衣着华贵的公子哥立在旁边,过路的人少不得要好奇的多打量他们几眼。
晴雯心里焦躁,她觉得自个儿是个奴仆,又是去自己长大的贾府,就没带帏帽,哪里想到遇到这种事。
因而咬牙道:“陈公子,我还是去旁边的茶楼等着罢。”
陈思聪立马道:“是我思虑不周,应该先想到你这样人家不便抛头露面。”说罢,恭恭敬敬跟着她去了茶楼。
晴雯心里叹了一口气,这便是做奴婢的无奈了,既要回绝人,又不好回绝的太绝情,伤了主子的体面。
她索性就径直往茶楼里去,却不和陈公子共处一室,只在人少的二楼寻了个角落,自己安安静静面壁而坐。
陈思聪也上道,坐在隔壁桌,并不过来,却仔仔细细给晴雯倒茶。道:“从前听在下偶然听姑娘论调,道一样的事情男君做来就是外攘夷狄,女君做来便是穷兵黩武;男君任用法家官吏就是内脩法度,女君做就是居心疑忌、秉性残酷,说得颇有见解,让我耳目一新。”
晴雯皱皱眉头,她真不想起来还有此事,陈思聪见状心里苦笑,看来是早忘了,又说:“从前姑娘还说,湘妃们不应当为夫婿殉情,若真爱夫婿更不应该殉情。”
晴雯一愣,啊,那个!她还真说过。
作者有话要说: 做了芝士蛋糕吃。
奶油奶酪加黄油软化
蛋黄+糖+玉米淀粉+牛奶
分两次加入上面拿的奶油奶酪中,最后放模具,用水浴法烤熟
但由于我懒得打蛋清,所以蛋糕没有太发起来,不过也很好吃,适合夏天
买的韩国泡菜就快到了,到时候做无色荞麦冷面。
新书求个收藏鸭,计划是每增加十个收藏就更一章,结果到现在还差一个收藏,所以我在想是不是第二章又可以鸽一鸽了咕咕咕
第83章 陈大少偶遇俏晴雯 傅云飞荒野飞战歌
晴雯看陈思聪一脸受教的表情, 就收起对他的轻视,认真说:“妻子若心里没有丈夫,丈夫去世,自然要好好儿过;若是心悦丈夫, 那当为丈夫好好打理府邸、照看家人, 延续其生命。”
陈思聪沉思不语, 半响才低头喟叹,却不说什么, 只走到晴雯身边,作揖:“受教。”
晴雯一头雾水, 却也不懂为何。
接下来他却再无任何过激行为, 只问晴雯一些生活琐事,譬如,家中还有什么人, 自幼怎么读的书, 平日里都读什么书。
晴雯也卸去一脸警觉, 老老实实作答, 家中再无旁人,自幼也未读什么书,只陪着家里主子读些书籍, 因而认得几个字。
至于平日里都读什么书吗?她狡猾一笑:“当然是《汜胜之书》和《齐民要术》。”
陈思聪一愣,这两本书啊……这不是农书吗?
晴雯快嘴快舌:“书中不少教人如何种地的知识,我家林大人寻来那唤做地生之物的稀罕粮食, 大家都不懂怎么种,还是从这本书上找些想头呢。”
地生?那是何物?
晴雯少不得要给他讲解半天:“此物类于芋头,根茎长于地下,等成熟时可食, 是穷乡僻壤里养家糊口的好物件呢。”
陈思聪讶异,他在苏州读书期间并非闭门造车,也跟着林大人走访乡间地头,自然知道些百姓的疾苦。
“若真有此物,可不是造福黎民百姓?”他一脸激动。
晴雯也就细细讲这些讲给他听,她是个地位卑微的丫鬟没错,可越多高阶层的人注意到土豆,那么就意味着距离它的大规模推广更近一步。
两人一个说得眉飞色舞,一个听得津津有味,很快林苍头便来报:“回姑娘的话,马车已经修好。”
晴雯和陈思聪对视一眼,咦,一瞬间就好啦?
他俩又齐齐觉得不好意思,还是陈思聪大方些,拱手道:“今儿个受教,待我送姑娘回府。”
既然不顺当,晴雯便想回府,改天再看金钏,于是晴雯就在陈思聪护送下回了林府,说是护送,也只是陈思聪骑着马远远的相送。
待进了府,跟黛玉汇报完今天的见闻,黛玉听说宝玉无事,道:“可总也改不了那毛病,只怕以后还要吃大亏。”
黛玉不想她过多思索贾宝玉,赶紧说:“回来路上马车出了岔子,遇上陈家公子,说了两句,不知为何他颇为想知道湘妃应当在大禹去世后继承家业的事情。”
黛玉也是无从头绪,还是旁边的明嬷嬷道:“齐国公公子应当有个外嫁大同总兵的姐姐,后来鞑子围了大同,总兵也殉了职。他那姐姐也跟着去了,只留个外甥。”
原来如此。
黛玉心想,上次见到陈思聪姐姐陈念的时候,丝毫看不出任何波澜,只觉得她方正端平。
便是陈思聪,也看着跳脱得很,哪里想得到他们家出过那种惨事?
黛玉又问晴雯:“怎的那陈思聪刚来京中不去父亲跟前拜访,却先寻你说话?”
一句话把晴雯闹了个大红脸,屋里丫鬟们憋不住嘻嘻哈哈的笑起来,明嬷嬷气得责怪“姑娘跟前没规矩”,但眼底带着笑意,显然没打算惩治她们。
晴雯想了一下:“我们是街上遇见,他的马冲撞出去倒也巧,谁知道哪里就碰上我去忆江南。”
雪凤挤眉弄眼,故意拖长了声音:“怎的就那么多巧——正好只是你在马车上;本来要回府的,又忽得起意去忆江南;又正好被陈公子冲撞……可见戏文里说的对!无巧不成书,姻缘天注定。”
晴雯恼得去追打雪凤,雪凤笑着往雪鸢身后躲,雪雁指着她们俩笑得说不出话来,只一个劲儿的捂着肚子。
闹了一会,还是晴雯自己主动说:“我还是那句话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咱们女儿家活在这世道上处处是陷阱,总要自己的心要端方了,万一不好便是被万劫不复。”
想到前几天莫名其妙被逐出来的金钏儿,众人皆是沉默,是啊,贵公子的一时起意,便是一个天真烂漫女儿家的前程全毁。
压抑的气氛中,喜嬷嬷忽得莫名其妙冒出一句:“齐国公府倒没那些个规矩,齐国公多年守着夫人恩恩爱爱,不然也不会养出念大姑娘和陈公子那般坦荡荡的性子。”
黛玉想如今有熟知宫内外贵门里私密事的明嬷嬷在身边,可真是大助力,要不然骤然搬到京中,怎知道谁家底细?幸而得了明嬷嬷指点。
想到这里,黛玉问:“两位嬷嬷,如今未有什么大事,可想去家乡转转?”
两位嬷嬷的故乡都在拱极县,黛玉不知那里在何处,还是明嬷嬷指点她:“就在京南,不远。”
许是说起家乡,喜嬷嬷多了几份欢快:“京中有句俗语,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拱极县的奶妈一串子,说的就是我们拱极。”
黛玉恍然大悟:“譬如我们苏州,人说起来就说产茶叶和丝绸。”
明嬷嬷也笑起来:“可不就是这么个理儿,说起来我们拱极县没什么特产,还好临着京城,便不少人家来京中讨生活,一来二去倒有了不少人做奶妈,宫中采办宫女时也会来。”
黛玉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些,因而听得津津有味,问:“那家中可有什么人?”
两位嬷嬷俱是摇头:“父母早去了,其余的亲眷零零散散也早亡了。”
黛玉听得唏嘘不已:“父母坟茔总在吧?不若哪天我们去趟那里,一则我们其他人顺势游玩,二则你们也可给父母扫墓上香。”
说得两位嬷嬷感激不已,就要谢恩,黛玉忙扶起来:“既然您两位来外头帮扶我,就不必讲这些个虚礼。”
于是黛玉兴致勃勃研究京南有什么好去处,恰好槿姐儿来府上玩,听得黛玉说起来,格外有兴致:“何不带我一起?我哥哥可以护送咱们,我家还有个远房亲戚在那里做个把总,咱们一路上也好有个太平。”
明嬷嬷甚是赞同,姑娘跟着自己出去,能有人护卫安全,那自是稳当不过,因而去问过林如海,总算得了应允。
不但如此,还带来话,家中在永定河河畔有一座田庄,黛玉若是要去,可住在那里。
黛玉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又下帖子给陈念、邓宝宁、安媚儿等,邀她们同去。只不过安媚儿不爱出游、邓宝宁家中不允,皆谢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