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夸夸群 (吃吃汤圆呀)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吃吃汤圆呀
- 入库:04.09
这已经算是很厚的礼物了,两位嬷嬷忙谢过,收下礼物。
晴雯虽然看不懂宅子里妇人们的手段,但也隐隐约约猜测这是贾母表达对两位嬷嬷的器重,为的是他们住进来这几天贾府上下给嬷嬷一点薄面。
这倒也重要,特别是在看人下菜碟的贾府。若是少个针头线脑,或是下人们跟贾府下人起了冲突,自然是嬷嬷们出面,她们受贾母爱重,在府里说话也理直气壮些。
贾母拉着黛玉的手,笑吟吟道:“我的儿,你这一去想得祖母心肝肺疼,现在回来了可得住在外祖母这里。”
黛玉忙推辞:“我是个淘气的,真住在祖母这里可得侵扰了祖母清净,少不得要被父亲责骂。”
贾母:“别怕,你老子那里有我对付呢,你只管踏实住下。”
黛玉如今可学得圆滑些,笑眯眯:“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父亲这回进京还带了姨娘,我不在家姨娘正好自在些。”
这话说得高明,因而贾母皱了皱眉头:“家中没有主母,妾室自然抖起来。”
当下明嬷嬷忙开口:“老太太放心,我们家那个姨娘最老实不过,不敢欺侮姑娘的。”
贾母别了别嘴,明显不赞同她的说法;“都是一样狐媚的人物,天下哪有老实的妾室?”
又说:“我的儿,那你住几天便走,本想留住你多住,可家中既然这样,还必须你得在家中,府中有姑娘主子镇压着,那起子小人才不会生了作乱犯上的心思。”
这是把二姨娘当作赵姨娘那样的人物了,黛玉哭笑不得,但也是她的本来计谋,因而老老实实答:“横竖离得近,我时不时就来瞧老太太,只怕您老人家到时候嫌弃我。”
贾母笑着将黛玉搂在怀里,说:“你这回来就住在家里园子内,娘娘省亲时我们家建了一个大观园,回头让你们姊妹带你好好去逛逛。”
旁边的鸳鸯凑趣:“前些天园内工程俱已告竣好,德妃娘娘来省亲时又题了匾额对联,如今园子里诸姊妹都住进去,正热闹着呢。”
黛玉心里是知道大观园的,自然点头谢过。
贾母毕竟年纪大了,少坐片刻就开始打盹,黛玉忙说:“不惊扰老太太休息了,我去见见舅舅舅妈们。”
贾母挥挥手:“去罢。一会再让鸳鸯带你去瞧瞧房子,看着可还衬意?”
黛玉拜别,先往邢夫人那里去,她带了茶叶、丝绸这些扬州特产,见到邢夫人,说话亦是落落大方:“大舅母,京师繁华,我自不知道带些什么过来,因而就带了些扬州土物来。”
邢夫人素来不得贾府人敬重,瞧着黛玉来探访,自然满眼的高兴,一边打量礼物一遍啧啧矿浆:“这茶叶真是新鲜,绸缎样子也是京师没有的花样。瞧瞧!”
黛玉只做充耳不闻:“舅母皮肤白皙,正好配这碧水绿,如今五月穿了出去正清爽呢。”
黛玉说话讨巧,邢夫人很是开心,她这里素来没有什么人气,恨不得拉住黛玉多聊几句。
黛玉坐一会就告罪要离开:“大舅母见谅,我还要去二舅母那里拜望。”
“不怪,不怪,你是该看看你二舅母。”邢夫人不但不生气,反而一脸发自内心的笑意。
要知道那起子踩高捧低的小人瞧不起她,每每来贾府拜会,总是直接往王夫人那里去,谁认得她?
便是老太太也偏心,圈中有人往来交际,也总是让老二媳妇出面,让外人只知道有二夫人,而不知道有她这个大夫人。
没想到黛玉居然尊重她,先来看她,当下就夸赞:“不愧是林家出来的,是个知礼守礼的。”
黛玉抿嘴一笑:“那我就先走,大舅母留步。”
邢夫人目光扫过去,一眼就看见黛玉院子里侍立着的丫鬟手里捧着的托盘。
托盘里也盛放着茶叶和绸缎,想必是同样物件,只是一瞬间的功夫,邢夫人已经敏锐的数出那盘子里的东西只有两层,而自己所得有三层。
她心里顿时美滋滋的,暗暗想:这才是长幼有序。
因而对黛玉的好感更多了几分。
黛玉自然是瞧得到她神色变化的,出了大夫人院子,才只在心里暗暗叹息:邢夫人也是个可怜人,小家碧玉嫁进高门大族,婆婆瞧不上、丈夫不爱重、妯娌心眼多、儿子不是亲的、儿媳妇不搭理,真是苦命的紧。
几步就到了荣禧堂王夫人处,黛玉将礼物奉上,又毕恭毕敬的行礼。
不管王夫人心里想什么,面上仍旧若无其事的热情,又是问她一路来的风土人情,又是说去住住有什么不合适之处。
明嬷嬷在旁边冷眼瞧着也没有瞧出什么不妥,心里又笑话自己草木皆兵 。
也是,上次林大人身体不好,姑娘又远道而来,贾母还一心想保媒,自然处处招王夫人不满。
可是如今林大人官位显赫,姑娘又是皇上亲封的乡君,真真如烈火烹油一般,王夫人又何必与姑娘为敌呢?
于是在她们回大观园后,明嬷嬷就理所当然的说:“紫鹃和晴雯跟着姑娘去用晚膳,我和喜嬷嬷还有几个雪收拾下院子。”
说起这院子,正是潇湘院,黛玉没想到兜兜转转自己还是给分配到了这院子,想必是贾母觉得离怡红院近,是以如此分配?
只不过她是小住,也不讲究那些。
当下她笑道:“也是,外祖家又不是第一次来了 ,满满当当带一众人倒惹得亲戚家不快。”
晚上吃得热热闹闹,晴雯在隔间外面远远侍立,也一眼瞄见主子们上的菜。
没办法,别说贾府了,就是如今世道的规矩都是下人要伺候主子用膳后才能吃饭,封建社会就是这么没有人性。
好在黛玉体恤,用膳时也不叫太多人伺候,便是偶尔去别人家也都让自己家丫鬟们先吃些点心垫底。
也许是下午塞了几个艾窝窝的原因,晴雯瞧着那些端上去的饭菜都是大油肥鸭子,酱满油糊的,若是饿了好几天或许真的觉得是美食,可对黛玉这种喜好清淡小食的人,可真是稍微夹几筷子就饱了。
就在这时候听得王夫人的声音。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太热了!
汤圆没胃口。
先后吃了圣代和曲奇冰淇淋!还不解渴,恨不得抱起冰箱,一天入夏,真是不习惯。
第52章 晴雯机智解难题 紫鹃忠心诉冤屈
晴雯还在心里嘀咕贾府这些菜式瞧着花里胡哨的, 可真是不怎么健康。她琢磨着回去以后找小厨房给黛玉做些清淡有营养的美食。
这时候饭已经用毕,漱口的茶水端上来,正是饭后闲聊的时机。
这时候听到内堂里一声“从前老太太身边的霜婆婆是个会讲笑话的,这次林家进京不知道可带了她来?正好来拜会老太太。”
这一番话说得贾母也有些想头:“很是呢, 那还是我赏给敏儿的陪房, 如今只怕也老了。”
晴雯一听就皱皱眉, 这个霜婆婆不就是前段时间黛玉理家时候拔除掉的贾家陪房吗?
王夫人忽然提起这个人是为着什么?
存心挑衅?
晴雯敢肯定她没安好心,且听黛玉怎么应答, 若是情况不妙少不得要自己挺身护主。
她竖起耳朵听下去,其实不用她特意竖起耳朵, 贾家外堂里伺候的婆子们本来就鸦雀无声, 此时听得有奇闻,各个都动静越发的安静下来。
就听得黛玉款款答话:“想必是老迈了,这回跟着的人并未听说有这号人, 回头寻寻。”
这话说得艺术, 晴雯听完就恍然大悟, 黛玉是怕贾母年纪大了。听了这霜婆婆的所作所为被气倒, 所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本想着这般含糊过去就可以了,贾母老迈,过一会就会忘记这样小事, 抛之脑后也省的淘气(引起生气的意思)。
谁知道王夫人还不依不饶:“是吗?怎的我听说那霜婆婆前些日子被撵出了林府呢?”
黛玉抬起眼睛,不卑不亢目视着王夫人:“舅母这哪里来的消息?对林府的消息如此灵通,要是外面不知道的人听说这事, 还以为舅母专门派了人巴巴儿打听我们府上动静呢!”
外面的丫鬟婆子们虽然面上不露,可都听出了机锋,晴雯更是笑眯眯,自己家姑娘也算是一张巧嘴, 一点都不逊色呢。
好端端的,你关注亲戚家奴仆做什么?莫不是别有用心?
当下贾母也听出了不对劲,她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事情,但还是想息事宁人,因而打圆场:“不过是一个奴才罢了,既然没来也就算了。”
却听得王夫人说:“老太太为人慈悲心肠,却不知道这样惹得外面对我贾府议论纷纷。”
“噢?”事关贾府声誉,贾母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王夫人得意洋洋说:“那霜婆婆已经五十岁,却因为年纪老迈被主家赶出,无依无靠,一路乞讨才从扬州跋涉到了京城,来贾府寻到旧时伙伴,才引见于我。”
王夫人瞪大了眼睛,一脸的不可置信:“哎呀呀,说出去真是没人信,我年轻的时候也是见过霜婆婆的,最是利落的一个人儿,如今满脸尘灰,衣服褴褛,瞧见我只会哭,作孽哦,也不知道受了什么苦才挪到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