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夸夸群 (吃吃汤圆呀)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吃吃汤圆呀
- 入库:04.09
要不是傅云飞拦着,陈思聪就要去当面理论了,还好傅云飞拽住他,陈公子坐在隔间又听了半天。
本来选择听下去是想找出其言语间的纰漏,然后出言反驳,拿出国子监先生引经据典舌战群儒的做派,将那女子反驳的哑口无言心服口服。
可是听着听着,他倒觉得对方说的颇有道理。
再仔细回想自己的论据,不外乎是“女子应当贞静”之类,压根儿不具有说服力。
因而他对那女子极为佩服,想当面交个朋友,可惜被循规蹈矩的傅三公子给拦住。
他却不气馁,悄悄尾随其后,只见一行浩浩荡荡一群女子,也不知道是哪个。
等看着对方进了绸缎庄,他才眼前一亮,这可真是瞌睡送来了枕头,那绸缎庄,正是齐国公府上产业。
他得意的一撩袍脚,就要进去一探究竟。
却没有新的,自己先来了个英雄救美。
救是救了,可对方只简单介绍过了是林府姑娘,而且那林家姑娘的声音丝毫可不是侃侃而谈的那个女子,难道是亲戚家的?思聪少爷踮起脚尖,直勾勾盯着她们一行人消失的门帘,闷闷不乐。
傅云飞一把板正他:“非礼勿视,不许你窥视林家姑娘!”
陈思聪才不稀罕呢:“我又没盯着她,肯定是她身边的小娘子,应当是亲戚家的姑娘。可惜也无人引荐,让我交个朋友。”
傅云飞白了他一眼:“君子坦荡荡,总是琢磨人家姑娘算什么回事。小心我写信告诉你爹。”
他这一番话陈思聪是一个字儿都没有听进去,他踢踢地上,忽然想起了什么一样喜出望外:“你刚才说要去登门拜访!我也要去!”
傅云飞头都大了,又恐黛玉一行人从内室出来,他忙拖着陈思聪一路离开绸缎庄:“反正你也没什么事情找掌柜,不如我们现在去收拾住处。”
却说黛玉一行人回家后,却有府里有人来传信:“宁国府蓉大奶奶的兄弟秦钟病重,京师那边庄子上问要不要送礼探望?”
秦钟,黛玉要想一想才想起这个人。哦,是秦氏的弟弟。
她想起书里秦可卿尸骨未寒,还在停灵之时,秦钟就迫不及待在馒头庵寻了小尼姑智能儿搂着亲嘴,嘴里说些“好妹妹,我要急死了!你今儿再不依我,我就死在这里”的混账话,不由得心生厌恶:“不用!不必送!”
明嬷嬷不知究竟,还劝黛玉:“姑娘可是认得那秦钟?贸然不送礼,只怕亲戚家议论我们失了礼。”
能在亲姐姐刚去世时就有心思做些脏臭之事,能是什么正人君子,何况他和宝玉还有些不清不楚,黛玉思及此,心里一阵阵反感。
明嬷嬷打量她的神情看的清楚,问黛玉又不说,只好说:“姑娘,秦家家势弱,若是我们不打发人上门,只怕外人会传林家傲慢。”
“要知道世人最喜欢讲某家恃强凌弱势利眼的故事,他们可不会深究到底是秦家做了什么不妥当的事,他们本意也不是想为谁分辨区直,只想在其中投射自己好恶,如此一来最后吃亏的还是林家。”
罢了罢了,黛玉听到这里还有什么可违抗的,她挥挥手:“就打发那边管事的去给秦家老太爷送些礼,上门问候一下,算是我们尽了亲戚的心了。”不给秦钟,就给可怜的秦老太爷吧。
明嬷嬷这才点头:“须知人至察则无徒。”
却说外书房里,林如海却正在对着案头上一桩密报惊讶。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吃了烤鸭。
烤鸭是一种神奇的食物,第一口脆皮蘸白糖那简直是人间美味,第二口皮肉+葱丝+酱那是爆炸快感,第三口饱了,第四口:什么玩意儿这么腻赶紧端走。接下来半年我都不想看见它。
但是过了半年吧,又挠心挠肺在饿醒了的半夜苦苦思念这一口。
有时候中午吃烤鸭,晚上啥都不想吃,于是会把鸭架打包回家,然后炖汤,小火咕嘟,最后撒一把香菜,晚饭只喝汤,假装能抵过中午吃了那么多脂肪的罪恶。
求个作者收藏,求点个文章收藏吧,汤圆喝着鸭架汤求大家了………………
第32章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林管事送礼在京师
原来早先林如海做完那个梦之后, 便派了探子在京师,专为打听贾家。
这回探子将密信报上来。
是贾府的当家少奶奶王熙凤做下的好事,包揽诉讼。
这件事情林如海自然也知道,案子本身也简单: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李少爷看上了张大财主家的金哥, 但金哥已受了原任长安守备公子的聘定。张家欲待退亲, 守备家偏不许退定礼, 就打起官司来。
王熙凤借着贾琏的名义,写一封书子给长安节度云老爷, 云老爷自然要卖贾府面子,就此错判官司。
本来是民事纠纷, 可是金哥和守备儿子双双自杀殉情, 事情闹得大起来。最后在贾府势微时,不但成为了官府降罪的证据,也成为了击倒王熙凤的有利一环。
林如海知道王熙凤向来对黛玉的百般回护, 当然也许是因为为了巴结贾母, 也许是因为黛玉不理世事嫁进贾府后不会跟她争权, 但不论是何种原因, 她百般照顾黛玉这是事实。
因而林如海也想帮这王熙凤一把。
可如何帮起?贾府长幼不分,贾赦性格中平,不理家事, 老二贾政为人才干平平,但深得贾母喜欢,居然直接就住到正堂。
贾琏本是大房长子, 却在贾府做一些不入流的行当,不是跑腿买办,就是处理家中杂务,活脱脱一个管家。丝毫不见他诗文应酬, 更不见他对外结交友僚。
林如海本来对贾琏也颇多微词,要知道他自己身故后,就是贾琏来扬州办的事情,贾家的家财被吞没也少不了贾家的谋划,可是到底他也只是遵循贾家长辈们的叮嘱办事而已。
贾琏娶进来的王熙凤更是等同于睁眼瞎,就连认识几个字也是平日里看账看多了才学会的,虽然会些管家算账的才干,但同丈夫一样,两口子都是只看得眼前,鼠目寸光,以为把持些贾家内务便是天大的事情,压根儿不关注朝中别人家如何。
林如海思忖片刻,还是让黛玉给王熙凤写信,他自己也提笔给贾琏书信一封。
却说京师。
各事冗杂,亦难尽述,因此忙的凤姐茶饭无心,坐卧不宁。
到了宁府里,这边荣府的人跟着;回到荣府里,那边宁府的人又跟着。
凤姐虽然如此之忙,只因素性好胜,惟恐落人褒贬,故费尽精神,筹划的十分整齐,于是合族中上下无不称叹。
管理内事历练老成,凤姐越发的得意洋洋,又收了张家孝敬的三千两银子,人不知鬼不觉,正是春风得意之时,却收到扬州府送来的节礼。
自然是扬州的林府送来,凤姐微微一笑,林姑父如今势大,贾府自然乐得结交。
饶是分派料理的分身乏力,她还是叫来林府压货的管事和颜悦色聊两句,又请人家去老祖宗跟前走一趟。
老祖宗自打玉儿回了扬州就昼夜思念,每次有扬州的节礼和书信送过来她老人家都格外高兴,是以王熙凤每次都让林府管事去贾母跟前回话,讲一讲姑爷和黛玉的琐事,也让老祖宗高兴一二。
没想到那管事另行拿出一个包裹:“这是我家姑娘给琏二奶奶送来的扬州新出的布料,另有一封信件。”
王熙凤和平儿对视一眼,这可奇了怪,两人倒从未书信往来,王熙凤点点头:“知道了,谢过你家姑娘,你先去老祖宗那里回话,我这里也有回礼给林姑娘,你吃了饭再过来一趟捎回去。”
王熙凤和平儿在屋里抖开那布料,果然在屋中都波光练练,可以想见在户外阳光下当是如何抢眼,平儿捂嘴一笑:“林姑娘这可是送礼送到点子上了,谁不知道二奶奶爱张扬。”
王熙凤笑着白了她一眼:“你这蹄子,尽倒编排上我了,可见是平日里对你太纵容了些。”
平姑娘也不怕她,笑着凑到她跟前:“也是奶奶仁慈,我才这么没大没小,要是别人,我可不敢。”
主仆两人说笑着,将那信件拆开,平儿完全不识字,王熙凤因着管家多了,所以识得几个字,黛玉写的信似是照顾到她们,简洁明了。
一封画着连环画,却是一位囚犯正在菜市口问斩的画面,他头上写着“驸马”二字。
两人俱是一愣,这是何意?再看另外一张信纸,写的短短几行字,凤姐只依稀认得几个字“大清律法”
她主仆二人不解,平儿将信件收起来:“不若二爷回来时问他,总归林妹妹写的信也没什么可避讳二爷的。”
王熙凤心里也是此意,嘴上却说:“你个蹄子,是不是巴巴儿盼着他来?”
平儿一噘嘴:“我可是好意,奶奶把我当什么人了?再说我可不依。”
王熙凤对平儿多加宠爱,自然纵着她,过一会儿林家管家从贾母那里过来了,平儿也早收拾好了回礼,王熙凤斜依在软塌上道:“这是我娘家送来的金陵白枫露,说是抹脸可使皮肤光丽,你带去给林家妹妹。”
管事应了是。又抬头说:“回二奶奶,我家姑娘有几句话让我捎给二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