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夸夸群 (吃吃汤圆呀)


  这种花花公子,并不是爱金哥多深,本来就是爱好巧取豪夺。可如今碰了钉子,瞧着其中水深,自然不敢贸然踏入,索性收手,这官司便了了。
  张家本是被李少爷权势胁迫而已,如今李少爷收手,怕夜长梦多,赶紧将女儿依照原婚约嫁了过去,金哥本就心悦守备公子,两夫妻和和美美,这是后话不提。
  却说水月庵净虚老尼出逃的消息传到扬州林府,黛玉先是一愣,后才想起前因后果,这忍不住嘴里念了一声佛。
  晴雯好奇,问了几句,才知道王熙凤和贾府的事情,原来黛玉虽不是佛教徒,但事情牵扯到佛门子弟,总有几份不安。
  晴雯撇撇嘴,她倒通透的很:“姑娘莫要担心,这不是作孽,反而是助佛门扫清门户。您想想,从前咱们在贾家住的时候,那水月庵里的尼姑们都做些什么?”
  黛玉愣了一愣,才说:“呃……蒸馒头?”
  晴雯“噗嗤”一笑 ,林妹妹这嘴上俏皮的功夫可真是不改,贾府怀有偏见,说三道四把这叫做刻薄,可晴雯从后世来,最欣赏女子富有幽默感。
  水月庵还真是蒸的一手好馒头,因而获得了馒头庵的诨号。晴雯倒不是说这个:“从前那水月庵的尼姑师傅们没回来都跟府里化缘,初一十五的月例香供银子贾府那可是每回都断不了的姑娘可知道?”
  黛玉点点头:“贾府那个婆子叫余信家的,专门管着往各庙里布施银子香火钱,有时候余信家的跟水月庵的师父咕唧半日,便是合计这事。”
  晴雯笑道:“如此一来我们便可知道水月庵并不缺钱,本来宁荣二公当日修造铁槛寺,现今还有香火地亩,以备京中老了人口,在那里停灵。馒头庵和水月寺一势,也算是贾府的家庙了。”
  这在贾府不算什么秘密,稍微有些灵通的婆子丫鬟们都知道,黛玉不懂晴雯要说什么,侧耳倾听。
  “姑娘可知那水月庵的尼姑和小尼姑智能儿常去寻那惜春姑娘说些似是而非的佛法教义,明面是宣扬佛法,暗地里却给诱拐几个小丫鬟使唤,便是周瑞家的明里暗里骂那些尼姑秃歪剌一般。”
  黛玉叹息:“这些人待在佛门净地,不想着修行,却竟然存了这等龌龊心思,可真是……”
  晴雯深以为是,她前世里便遇到过这种人,假托教派名义,打着修行人的旗号,实际上却是邪教徒,总是盯着高门大户,或是企业高管、或是名校教授,要么劝那些人捐钱,要么劝那些人断发修行。
  若只是修行也算是劝人向善,却偏偏让人家捐了家财;若是捐家财给宗教或是行善事也行,却偏偏让人家把钱财给他,之后拿那众多钱财,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
  晴雯前世作为一名单身女性高管,自然也被这帮骗子给盯上,一开始晴雯以为是修士讨论会,便欣欣然前往。
  没想到去了以后才发现牛鬼蛇神,自己个儿建立了教主、教义,与官方已知的宗教毫无任何关系,偏偏引得那么多人上当。
  可惜晴雯长在红旗下,自幼就信奉“一切可靠自己双手努力获得”这一套朴素的价值观,那些人嘴上传播的“构建健康的全息之网”、“回归幸福天性”只能让她忍俊不禁。
  她闲闲问对方:“你可认为菩提流支版的《金刚经》比鸠摩罗什版的如何?”
  好一个田雯,小小一个问题,将来劝她的邪教徒们打得落花流水,对方脸红一阵白一阵,半响才说:“我们只听教主所让我们通读的教材。”
  好么,打着人家的旗号骗人,却连人家的经典都没读过,田雯当下就告辞。
  没想到穿越后居然也遇到这种人,真是古今都有这等骗子。想到那净虚师太逃亡异乡,晴雯忍不住的乐:“她留在京师只会给惜春洗脑,看中了惜春名门贵女的影响力,又看中了贾家的财帛,若是惜春在她那里出家,贾家肯定会多加供奉,便是惜春本身应得的那份嫁妆也少不得了要落入那几个假尼姑的钱袋里,如今她逃亡异乡,惜春可躲过一劫。”
  黛玉被她勾起了心事。惜春的结局她是知道的,贾府龌龊肮脏,女孩儿能有什么好名声?又无人真心实意为她的未来筹谋,出家倒真是一条清净路。
  可惜出家却没找对庙,生生进了假尼姑窝,以后不知道还要被怎么磋磨。
  惜春和黛玉交集不多,可在贾府的时日里,黛玉觉得她还有些活泼天真,万万想不到以后她会变得孤僻寂冷。唉,在贾府那般泥淖里,孤僻些才能不同流合污。
  不管如何,黛玉此番还想改变惜春的命运。
  作者有话要说:  现在汤圆在全职写作,也不知道所做的对不对。
  因为自己不像是有天赋的人啊。
  不管怎么样,想去为自己活一次。
  之前一直在为别人的目光而活,努力学习,考到好学校,找到好工作,拿到高收入,可是不管是所学专业还是从事的工作,都不是我自己喜欢的。
  活着是为了什么呢。
  所以现在想即使走在一条磕磕绊绊的路上,也想不枉此生一样的走下去。
  就当是经历一个晚到的叛逆期吧。


第35章 陈大少贪婪扫点心 傅小姐好奇养白兔
  黛玉这边厢盘算如何营救小姐妹出火海, 那边下人来通报,道是镇南侯府上三公子来府里拜会。
  原来是傅云飞来了,黛玉摆摆手:“爹爹还在衙门没有归家,派人去跟他说一声。你们先把人迎进外书房等候, 上都匀毛尖, 让爹爹身边的门客去陪坐。”
  那下人唱了个喏要走, 黛玉想了一想就叫住:“嘱咐厨房做几个配茶的点心,来客从京师来, 可做一两道北地的风味。”
  过一会儿下人又来报:“客人将那茶点都吃尽了。”
  黛玉“咦”的一声。
  下人又补充:“是他一起来的同伴吃的,名帖递了是齐国公府里的陈少爷。”
  屋里站着的丫鬟们想起可不就是那天在外面仗义帮忙的那个少爷, 黛玉也想起来, 她抿嘴一笑:“吃完了便让厨房再做,我们林府还能饿着客人不成?”
  小厮讨好的道:“那我可要问问客人想吃什么?好让厨房对症下药。”
  黛玉摇摇头:“不可,想必是离家远了, 一时想念家乡吃食而已, 到底是公侯府里的少爷, 若是当众在别人家点菜, 总有些伤他们面子。你让厨房做些京师风味就罢。”
  那人唱个喏自去布置不提。
  却说傅云飞正在外书房里暗暗白陈大少,好你个陈少爷,早上我出门时你软磨硬泡非要跟着我, 结果进来以后看见点心就跟不要命一样死命塞,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俩是讨饭来的。
  陈思聪可不管他那个,开开心心吃着粉彩小碟里盛着的小块驴打滚儿, 边吃边摇头晃脑:“这块子正,有那德胜门外大街上罗瘸子家做的那味儿。”
  傅云飞瞧着更糟心了,索性踱步走到离他远远的窗边,以示这个人我不认识, 心里只盼着能赶紧见到林大人。
  向晚林如海才从衙门回来,镇南候府上向来不站队,只做纯臣,两家原先没有什么往来,但因着先前镇南候老夫人照应了黛玉一路,林如海心中感谢,多次派人送去各种礼品,是以两家也慢慢走动些。
  镇南候生了两个儿子,二儿子战死沙场,也就留下大儿子一根独苗。大儿子又生了三子,傅云飞排行第三,这个孙子自小调皮捣蛋,却深得他喜爱,可惜孙子长大了坚持要弃武从文、科考举仕。
  自打知道自己家老妻跟林府搭上了关系,镇南候就起了心思,这林如海可是士林中的领袖一般人物,要搭上他,岂不是可以大大助益自己的孙儿?
  不是镇南候势利,实在是他家在南边镇守多年,要论起军中的盘根错节自然当仁不让,可是要说在文官里面,那可真没有什么建树。
  历来文臣和武官泾渭分明,何况镇南候家还是侯爵之家,压根儿就谈不上跟文人有什么交情。
  一个为自己的孙儿有心结交,一个感激对方仗义扶持幼女,所以两家关系倒也融洽。
  这不傅云飞要往南边去读书,镇南候立马想到:“扬州林家不也是我们认识的么?”,被老太太白了一眼:“你个老头子可别老着脸皮求人家照看你孙儿,那林家我留着有用处呢”
  镇南候想破了脑瓜子也想不到老妻心里的盘算,他一向直来直去惯了,居然就给林如海写一封书信,求对方帮自己孙儿进白鹿书院。
  林如海翻看了书信才知道来龙去脉,他有些愕然,这还真是熟不拘礼,但很快就了然,老镇南候在军中历练惯了,因而也没有文人圈子里那些头巾气,想找你帮忙就直接提出,也不拐弯抹角转圈子。
  虽然与自己一贯打交道的那个圈子不同,林如海也置之一笑,这般同嵇康一样有名仕之风的做法也深得他心。
  本来这活计如果不是熟悉的人万万不可接手,不然孩子落榜了,那要是小气的人会不会埋怨你推荐的老师不好?
  不过镇南候行事大开大阖,林如海也决定不辱使命。他问傅云飞:“为何先前去国子监读书,又为何来扬州读书?”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