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夸夸群 (吃吃汤圆呀)


  只不过他不好在黛玉跟前说老师的坏话,黛玉当然知道什么缘故,她心里暗笑,父亲还是那般有些读书人的头巾气,偶尔迂得可亲。
  林如海有些不大自然的把话题岔开:“林家私塾的确是好事,族里的人不管各怀什么心思,总是希望孩子能上进读书的,自然会赞同这件事。想必推行起来不会太费力。”
  他倒想起另外一件事:“若是其中有合适的孩子,不若以后收在我膝下,做个祀子,玉儿可愿意?”
  黛玉听都不要听:“爹爹快别说了!爹爹正春秋鼎盛,以后玉儿还会有弟弟妹妹的。”
  林如海也不多提,父子之间还是有天然的界限,这些话题他能与黛玉谈起已经是极为不易了,自然也不多提。
  今天见黛玉一番谈话下来表现得颇有见地,他老怀大慰,自觉女儿长大,跟黛玉商量起一些大人的话题:“玉儿,家中你管着帐,到年底可以凑出三万两白银?”
  黛玉乖巧的掐指头算:“如今账上就可以腾挪出来。”
  林如海吃了一惊:“如今?马上?”
  黛玉点点头:“这还是晴雯的主意呢,她说府里开着钱庄,若是遇上有人刻意暗算,散布不良信息,引起人们恐慌,个个都想从咱们这钱庄里挤兑走存在这里的银两,那我们如果银两不济,只怕转瞬就会被挤兑关门大吉,,进而影响林府别的买卖。”
  “为了不一败涂地,她设计了一个名为存款准备金的账目,规定整个林府每笔收入都必须预留一小部分钱在账上,这笔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动用的,其余的钱才可以拿走再去经营或给下人支取俸银。”
  林如海啧啧称奇:“这个丫头真是神了,脑瓜子这么好,多少积年的钱庄就因为被人刻意谋害一时挪不出来那么多银两给上门的人,结果败落了,她居然就明白这个关窍。”
  黛玉也与有荣焉:“那是,那个丫头机灵着呢。爹爹要那笔钱做什么?”
  要是晴雯知道这夸奖肯定会心里想,哪里哪里,这全是从央妈那里学来的雕虫小技。
  林如海面色凝重起来:“还给朝廷。”
  “什么?我们林家还欠着朝廷的钱?”
  作者有话要说:  因为写一篇言情,男主拿着紫藤糕向女主表白(不要笑话汤圆脑洞),所以今天吃了紫藤糕。
  紫藤花,取花瓣捣碎成泥,与糯米粉混合加热,凝结成浅紫色布丁样糕。
  然再取白凉粉,其中加入细碎紫藤花,浇灌在刚才做好的布丁上,等凉了再切片。
  感觉很好。晚春的食物。
  今年春天吃了很多属于春天的食物:紫藤花、雷笋、苜蓿芽儿、刺老芽、桃花,下次要见到要明年春天啦。


第29章 还旧账畏惧御史参奏 看大宅感慨祖上有财
  那是自然。
  不单林家, 便是颇有点体面的勋贵家里都有欠朝廷的钱。
  这钱怎么说呢,其实是得宠的臣子为皇上办私事的开支。
  臣子自然不能向皇上开口要钱,要钱不是伤感情么,但皇上不从自己的私库拨钱不代表皇上就让臣子吃这个亏, 那么抠的话, 下回谁还替你办事?
  所以就兴起了这么一个办法;从国库里借钱。
  好比皇上要南巡, 要住在亲近的臣子家里,那这个接待费用臣子出, 皇上就发话了,允许你从国库借钱。
  大臣们也乐意啊, 花一万两借两万两。
  反正皇上在那里撑着, 哪个不长眼的御史敢来催你还欠款?
  长此以往,本朝祖上曾经阔过的人家大都都欠过朝廷的钱粮。
  这谁会主动还?大家都乐得糊涂。
  就算新皇继位,总要给太上皇几份薄面, 不能急赤白咧的收拾自己老子的心腹吧。
  可是万一呢?
  这就是林如海所担心的。
  如今新皇根基不稳, 太上皇虽然让了位, 但总有些恋栈权位, 在背后暗搓搓搞事,将皇上当作他手里的提线木偶。
  往往一件政事,是皇上前脚下了政令, 后脚太上皇下个圣旨出具完全相反的意见,皇上一则仁孝,二则羽翼未丰, 自然是听太上皇的。
  可忍让的次数太多,脸面被太上皇摁在地上摩擦得久了,心里难免不有些怨气。
  毕竟堂堂一国之君,在那个龙椅上坐久了自然有几份睥睨千古之概的气性, 哪里甘心就这样做个傀儡呢?
  若是秋后算账,只怕一众人家都要遭殃。
  林如海当然不怕皇上对自己动手,他这般战战兢兢拿着性命在江南清理盐场,可不就是将自己绑上了皇上的战车?
  可怕就怕在被殃及,若是有一天太上皇势力不再,皇上要算旧账,那么以此为借口一一处置那些勋贵人家时,有人冒出头强辩“林家也有,为何不处置林家?”
  到那时候便是皇上也不好保林家,相反,为了使得众人信服,说不定还会更加秉公,毫不徇私。
  没办法,这就是帝王,当你跟他讲忠诚时他跟你谈法度,而你跟谈法度时他跟你谈忠诚,活学活用,总归剑在他手里。(此时汤圆开小差,想到朱烟寒这个无赖皇帝……)
  因而林如海便想将这笔钱还了。
  他跟黛玉交代:“这是林家祖上跟朝廷欠的钱粮,因朝中诸家皆有欠款未清,我们不想做那出头鸟,是以就一直未归还。”
  黛玉很是乖巧:“既然如此,爹爹做主便是了。我回头便让账房里盘账。”
  林如海私下里写了一封奏章给皇上,道如今虽然河清海晏,但朝中四处要有用钱的地方,林家不能为皇上分忧,只能归还曾经的欠银,使皇上少些忧心。
  又在扬州城中大肆变卖了一座田庄,故意闹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如此一来,便让皇上知道这银子也是林家不算倾家荡产吧也是动了大筋骨才出的起的。
  这也是林如海的安排,皇上并非中宫皇后所出,生性多疑,若是被他知道林家轻轻松松就拿出了三万两白银,只怕又会思虑林家为何这么多钱财。
  黛玉自然是满口应是。
  因着变卖房舍的缘故,黛玉和晴雯也有了机缘能在扬州城走动,这可是难得的自由。
  两个人却不急着去逛街市,反而去看林家的一处房产,要说这房产也是一桩奇闻,虽然院子里只有几个房间,可奇就奇在居然全部用檀木制成,夏天进得屋去不觉炎热,冬天在屋里不觉寒冷,更不用提屋中檀香四溢十分迷人。
  这是林家一位祖母的陪嫁,房舍全部采用檀木所制,极为难得罕见。可林家历代想的是要低调,并不想张扬此事,因而居然无人知道此事。
  黛玉也是在盘账的时候发现了这一座宅子,小孩子心性,自然是想看个究竟。明嬷嬷觉得小姐在闺中时多看看名贵之物开开眼,有助于培养“泰山崩于眼前而面不改色”的大家气度;白先生也不阻拦,觉得风雅之事;晴雯纯粹是想观赏下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而林如海是觉得黛玉的性子活泛些,倒有助于黛玉身心健康,因而促成了这一趟古宅行。
  只有一对夫妻在那院子里看院子。他们事先收到消息,洒扫庭院静待黛玉。待到黛玉一行人进得院中,守门人开了锁头,开启了屋门。
  晴雯忍不住“哇”的一声出声。
  屋中并不是简单的檀木结构,而是整体全部用檀木,屋顶和墙壁皆用紫檀诊所制作,如果不是四角的铆接束腰、上袅之物,几乎要以为这屋子是从一株檀香木中雕刻截取而成。
  房中桌几摆设几样古玩,桌、几都是紫檀木制作,甚至古玩底部都用紫檀木座。
  房中有通道通往隔壁的房间,进去以后,一墙的多宝格先印入眼帘,多宝格自然也是檀木所制成。
  只是设计者审美格外高级,多宝格本是橘色和金黄色,他又在旁边的桌面上做了描金黑漆。
  这样黑色与隔壁房间的紫檀木底色同色系,不显得房间杂乱,而描金的花样灵动,与金色的格子相呼应,显得华丽而不土俗。
  晴雯瞧得目瞪口呆。
  心里极为惋惜,我中华文明五千年,这些高级审美为什么没有遗传下来?!!!
  别的不说,光说金器吧。穿越到古代,她这个在现代嫌金子俗气从来敬而远之的人居然忍不住一次次赞叹古代妇女佩戴的金饰之美。
  有间接的线条美,有彰显宝石本身形态的圆润感,还有各种奇趣动物,想想现代那些造型,真是糟蹋金子。
  晴雯在这里上演捶胸顿足的内心戏,黛玉却一眼瞧上了描金黑漆案几前的湘妃竹椅子,那椅子选用上号湘妃竹编织,米黄色的底色上斑斑点点,彷佛有人泪撒其中。
  黛玉对那椅子的念念不忘直延续到众人到附近的街市上逛街,直到大家都找了家清净的茶楼坐着喝茶,还念念不忘:“市面上这些椅子都俗不可耐,回头我们搬那老宅的竹椅家去。”
  晴雯正在感慨富贵人家就是不一样,去茶楼歇脚还自己带茶、带茶具、带沏茶的丫鬟,那么这茶楼收的就是场地费?不知道茶楼掌柜乐不乐意之类的沙雕问题。
  回头听见黛玉这么说就不乐意了,哎,说什么好,林妹妹为什么要和湘妃竹扯上关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