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灯会,东关街上人头攒动,妙龄女子和书生公子,相约赏灯猜谜,三五孩童聚在一起,手里举着兔儿灯,仗着身子小,到处钻来钻去躲着大人,活像是泥鳅。
黛玉和李长安领着紫鹃三人才到了街头,李长安看了一眼热闹的人群,从怀里掏出几两碎银:“你们算着时辰在这里等我们就行。”
“姑爷,我家姑娘可交给你了。”紫鹃和雪雁对视一眼,会意一笑。
黛玉嗔道:“你们俩倒是见钱眼开,答应得倒是爽快。”
旁边李长安给赵青使了个眼色,让他看着紫鹃和雪雁,别让趁着灯会溜出来的小毛贼给欺负了。
望着三人离开,黛玉忍不住道:“你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李长安一挑眉:“到了你就知道了。”
☆、第二十五章
层层阶梯之上,两层的阁楼飞檐下悬挂着的华灯,抬头看去,竟是比平时要亮许多,连灯上的纹饰都比以前精致。
几盏花灯映在地上,投出几道影子,让街上的热闹衬得有几分闹市中的静谧。
墙内的楼梯两道身影一前一后走着,能听到爬楼后喘息声由远至近,伴着声音两道身影绕过拐角,手撑着墙小作休息,打算一鼓作气爬完最后的一段台阶。
黛玉抬眼看向四周,除了这座阁楼外,别的什么都瞧不见,只能听到从街上传来的声音。
李长安跟在黛玉后面,脸上是一脸宠溺的笑,走到她旁边,伸手虚扶着黛玉,生怕她站不稳。
“这是哪?我怎么不记得有这么一处地方了?”黛玉好奇道:“我以前也在扬州住过些年,竟是毫无印象。”
“还有一会儿就到了,到了上面再告诉你。”
撇撇嘴,黛玉回头看一眼李长安,忍不住道:“你又卖关子,仔细数数,你都欠下我好些事了。”
从刚才就卖关子,现在竟是还藏着掖着,弄得黛玉挠肝挠肺,恨不得一口气爬到最顶上去。
盯着眼前的十多道台阶,黛玉拍了拍着胸口,竟然还有这么多,她有些爬不动了。
“我背你上去。”看出黛玉的心思,李长安走上前刚要蹲下,就让黛玉一下拉起来。
松开拉着李长安的手,黛玉扭头看着那些台阶,仿佛看到了贾家那些人的嘴脸,眼里冒起一簇火:“不要。”
嫌她身子弱,嫌她无依无靠,嫌她……
母亲早逝时,贾家待她还有几分真心实意,怎么到了父亲离世后,贾府这些人便把她当成了累赘。
黛玉想也不想的拒绝,拍开李长安的手,深吸一口气,扶着墙往上走。
她不想成为李长安的累赘,这世上,有的事,总要自己来的。
诧异的看一眼黛玉的背影,李长安忍不住笑了一下,突然觉得黛玉在一些小事情上,固执得有些可爱。
慢慢跟在黛玉身后,手上随时准备上前扶一把,免得脱力时不小心往后仰倒,这地方要摔下去,伤筋动骨是小,要摔着什么地方那才得不偿失。
想着,李长安忽然有些后悔让黛玉来这里。
“你看,我比你上来得快。”黛玉站在最后一层台阶上,转身看着李长安,歪着头一笑:“这回,算我赢你一筹?”
“是,娘子厉害。”
闻言黛玉噗嗤笑了一声,朝李长安伸手,还不等她说什么,手便被李长安紧紧握住。
其实中秋的晚上已经有些凉,可和李长安走了这一段路,手脚都是暖呼呼的,让黛玉自己都惊讶。
手脚冰凉这事她早都习惯了,不管春夏秋冬都是这个样子,难得有手脚这么暖和的时候。
“这里是文昌阁。”
“恩?”
她知道这处,只是想不到居然还能上来,看来李长安小时候一定没少在城里瞎跑。
正想着,就被李长安拉着走到了墙边。
“这里离巡盐御史衙门很近。”
巡盐御史衙门……
黛玉不自觉的跟着念了一遍这几个字,陌生又熟悉的感觉,下意识寻着衙门的方向看去——快十年了,原来,都过去了这么多年。
“小时候,我去过衙门,是父亲领着我去的,那是母亲刚走的时候,我闹着不愿意待在家里,王嬷嬷也哄不好,父亲只能把我带在身边。”
黛玉垂下眼:“后来,总是去衙门也不是办法,刚好外祖母听闻消息,差人接我到京城,父亲便想,外祖母是疼惜母亲的,便答应了。”
这一去,就是好些年,再回扬州时,已经是贾琏陪着她回来料理林如海的后事。
那时从扬州离开,黛玉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还能再回来,便想着,从此后,她除了姓林,和林家怕再无什么关系。
等她死时,林家的族谱上都未必有她的名字。
这世上,真就是这样,亲情在权势面前,显得一文不值。
李长安松开握着黛玉的手,走到黛玉身后,拦着她的肩,低声道:“你不是问我带你来这里做什么,马上就知道了。”
闻言黛玉一怔,不由一笑,配合的闭上眼。
“你要做什么?”
“当然是哄你开心。”李长安小心带着黛玉走到墙边,朝下面看去,不由扬起唇角:“逛灯会是玩,可看灯,还得在这里看才好。”
心让李长安的话惹得痒痒的,黛玉抬手去拉李长安的手,微张着嘴想问什么,就听耳边传来李长安的声音。
“睁开眼吧。”
黛玉缓缓睁开眼,下意识超前走了一步,视野豁然开朗,连热闹都比刚才更靠近。
十里长街一片火树银花,街上熙熙攘攘,男男女女三五作伴走在一起,放眼望去,灯火阑珊,整座扬州城笼罩在灯火中。
走至黛玉身边,李长安盯着灯海,缓缓道:“每年的灯会,都有我陪着你。”
“……相公?”
“喏,还有这个。”李长安转身蹲在地上:“放天灯时可以许一个愿,老天爷一定会看到的。”
鼻尖一酸,黛玉盯着李长安的背影,眼泪不争气往下掉。
分明李长安说的话平时也听过,可为什么,偏偏她这么不争气,大好的团圆日子还哭了。
一抹光在黑暗的城墙上亮起来,李长安拿着灯回身看着黛玉,却见黛玉泪眼朦胧盯着他,顿时有些恍神。
“你别哭,我最怕你哭了,我——”
“傻瓜。”
黛玉一下握住李长安的手,两人隔着灯对视一眼,黛玉吸了吸鼻子,垂眸盯着已经点燃的灯。
放灯许愿,老天爷会听到吗?
“要你不喜欢——”李长安还未说完,便见黛玉闭上眼,立即停下。
灯火映照下,黛玉眉目比平时更温柔,萦绕着一层让人心动的生动,李长安不由一笑——他喜欢的人,必定是世上最好的。
“我愿,疼我爱我的人,一世——长安。”
一世长安,一生无虞。
扬州的夜空让灯火点亮,街上依旧热闹,黛玉和李长安却已经穿过热闹,直接回了李府。
“相公,你还未告诉我——”黛玉拍了一下李长安的肩,抬眼便见听风水榭外赵青站在那里,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赵青等在这里,肯定是有事。
李长安看着赵青,蹙了一下眉,小心把黛玉从背上放下:“紫鹃和雪雁可回来了?”
“恩。”赵青点头,看了一眼黛玉后道:“金水镇传回消息,怀尘少爷让那大盗掳走,下落不明。”
什么!李怀尘出事了!
黛玉立即看向李长安,见李长安脸色瞬变,心一下提了起来。
李长安看着黛玉,正要说话,就见黛玉朝他一笑。
“你千万小心,我在家等你。”
李长安点点头,看一眼赵青:“备马,连夜去金水镇。”
待在院子里的紫鹃和雪雁见李长安离开,走到黛玉身边,不免担心起来——才成亲半月,李长安就离开扬州去金水镇,这要是出了事,可怎么办?
望着已经不见李长安身影的石径,黛玉的手攥紧了又松开,半晌才转身往里走。
“姑娘?”
“他会回来的。”
☆、第二十六章
中秋后,天气越发的冷。
早上醒来,还能瞧见草上挂着的白霜,短短几天时间,一阵秋风吹遍扬州城,让扬州染上了秋色。
街上原先还能瞧见绿意的枫叶也一夕间全红了,往来行人身上衣裳全换上了秋衫。
雪雁端着刚熬好的药膳从小厨房里出来,风一吹,头发乱飞不说,从树上刮下来的叶子尽往脸上飞,连累这几日打扫院子的丫头,每天都要多扫一回。
绕进房里,扭头朝书桌的方向看去,雪雁不由看向紫鹃。
“姑娘,你先把粥喝了,这天,凉得快。”雪雁朝黛玉那边喊了声:“刚才夫人还差人来问,今天的药膳可做好了。”
“放着,我把这一行抄完就过来。”
提腕抄书的黛玉听到雪雁的话,随口应了一声:“交代你办的事情,办了吗?”
“姑娘你说的事,我哪里敢不去办。”雪雁笑着走到黛玉身边,看了一眼黛玉正在写的东西,愣了愣后道:“老爷和夫人那边都知道了,明天早上,府上备了轿子,挑两个好手跟着一块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