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朋友圈[红楼梦] (外乡人)


  至于她自己,这一点楠笙到不担心。
  楠笙这段话,确实说到了林如海的心坎上。他早前也不是不担心黛玉一个人在荣国府生活的处境。但想着林家三分之一的财产都由着贾琏带到了林家,看在那些财产上,荣国府一时半会儿的也不应该对黛玉太坏。
  只要给黛玉一个成长的时间,林如海相信他的女儿不会让他失望。当然了,林如海这种笃定是从楠笙身上看到的。
  要知道当初楠笙来林家的时候也才十岁上下的样子。
  那时的楠笙小小的一个人,就能在丧母之时派人远下扬州千里求救。来了扬州又能在身怀异宝之时还能半点不透隐藏多年不是林如海自夸,黛玉虽不及楠笙稳重,但在聪慧程度上却比楠笙好太多。
  楠笙都能在那样的情况下杀出一条活路,林如海又如何不相信自己的女儿呢。
  “那不一样。乔家糟心事多,我也是历练过的。林家只有您和舅母两位长辈,我刚来时玉儿才四岁,跟个糯米团子似的。我疼她如亲妹,她敬我似长姐。不提舅舅待我如何,舅母大气贤惠,待我客气和善,从不在吃穿用度上多做计较。待我极尽教养之责不说,但凡有出府的机会,也会想方设法带我出去见世面。
  同是寄人离下,但林家人少,是非少,下人守规矩,是难得的清静之地。而荣国府却是个是非之地。这两年我冷眼看着,那府里的勾心斗角虽不似朝堂撕杀,却也是硝烟弥漫。
  老太太把持荣国府,拉一个打一个,玩的一手朝堂平衡权术。那府里长幼无序,大房二房明争暗斗,兄弟虽未闹翻却已经隐隐可见兄弟阋墙之危。家里三个姑娘都跟玉儿年纪相差无已,还有个薛家表姑娘也住在那里”
  总之就是别拿她给黛玉做标准,那是坑死人的节奏。
  林如海:“”
  楠笙从实际出发为林如海讲了她现在嫁人是件多不靠谱的事,林如海心下警醒,却又觉得楠笙有些危言耸听。
  林如海也是经过朝堂论辩,与各种人物打交通,言谈有物的人,楠笙从实际困难出发,林如海则是从展望未来着手。
  在林如海的观点里,现在成亲可能真的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但也不能就真的拖到黛玉成年。他虽然是黛玉亲爹,但也不能为了黛玉好就生生拖得楠笙误了花期。
  再一个,唯有楠笙嫁的好,黛玉的生活才更有保证。于是林如海在充分考虑了楠笙说的事后,仍是希望楠笙先将成亲的对象挑出来。之后具体如何操作,林如海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其实说白了,林如海能有什么计较。他不过是想要先帮楠笙定下亲事,再叫楠笙以守孝的名义再陪黛玉在荣国府住上一两年。舅甥的孝期不长,等楠笙出了孝期,黛玉又长了一两岁,正好一个可以独自生活,一个也可以放心出嫁。
  两不耽误。
  至于被选择的那个书生,楠笙既是你师妹,又是你师傅的外甥女,守的还是你授业恩师的孝,定了亲事多等两年那是事儿吗?
  那就不是事儿。
  (→_→)
  楠笙说不过林如海,又觉得这事也不是没有转圜的余地。于是仔细看了一回刚刚林如海给她的五份‘征婚简历’,从中挑了一个年岁最大的,然后告诉林如海。
  她其实不需要知道那人有多好,只知道那人年纪比她大就好了。
  这年代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说,更是个提倡早婚早育的时代。
  人家年纪大了,林如海这个舅舅又没了,她还是个坚定按在室亲女守孝,等不及退婚也是有的。以这种理由退婚也不会太伤了彼此脸面。
  楠笙还是将这件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除非大利益在前,光是冲林如海这个授业恩师的面子,楠笙也不会因守孝被退亲。
  同门师兄妹,做得太难看,怕是会落个忘恩负义的名声。但若是楠笙有了什么不妥的举止,或是坏了名声,那就另当别论了。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虽然心里都知道不到盖棺定论的那一天,万事都脱不了一万和万一。
  此事暂且定下来后,楠笙便回了自己的院子。而林如海则是一边准备开派授业琐事,一边准备搬家迁府与朝中新派来的巡盐御史进行交接。
  也不知道是不是人之将死,林如海做事大多只求稳妥,不敢再有侥幸心理。
  林如海当初不是没想过殉职于任上,可人走茶凉,他这么做对姑娘们不会有什么帮助,说不定还会害了她们,因此林如海才会提前病退辞官。
  巡盐御史权力不小,还是个肥差。其中更有不少不可言说的惯例和约定熟成的规矩。
  不出事,大家都好。一但出了事,总要有人顶祸。担心自己死后再出现各种黑锅,让自己这个死人没办法为自己辩护,林如海认认真真的做了交接,又将交接时几方所签的交接文档妥善保存。
  除吏部户部,扬州巡盐御史府和扬州府衙等必要之处都留了交接文档,为了以防万一,他自己手中也留了一份。
  搬家不是个小工程,好在林家如今的家产只是原来的三分之一。楠笙和黛玉在管家等人的帮衬下,很快便将所有东西都打包,然后运至位于扬州城的林家私宅。
  那宅子收拾的不错,不比巡盐御史府的内宅小。
  搬家时,楠笙和黛玉主内,贾琏带着人主外。家里有什么没什么,贾琏那么个油锅里捞钱的人又怎么可能心里没个数。
  只要他有数就好。
  扬州这些日子,林如海对贾琏也算有了些许了解。
  目光短浅,有着世家子弟的纨绔习性。好色,贪财,但却不是胡作非为,任意妄为的浑人。心中尚存几分良善,也有想要功成达就的野望,不过却是个没甚长才,也不肯吃苦钻营的性子。
  试探的为贾琏介绍了几回人脉后,林如海又发现了贾琏一些优缺点。
  优点就是长袖善舞,交际应酬很有大家风范。但缺点就是自持身份,眼高手低。
  最后林如海悟了,这就是一个守着祖宗旧日荣光,自己不肯上进,只想靠祖宗却不想让自己的后世子孙有依靠的庸碌之人。
  想到这就是荣国府长房嫡长孙,再想到楠笙说的宝玉等人,林如海不禁疑惑难道贾家只专注在培养女儿?
  想到自己的亡妻,再想到自己那两位舅兄林如海沉默了。
  算了,有这么个人在扬州,他也能省下不少心。就,就先这样吧。
  林家私宅后院住着黛玉和楠笙。中院住着林如海和贾琏,前院则成了待客和写实画派教学的地方。
  此时男女大防甚重,为了楠笙和黛玉以及几位出身良好来学画的姑娘,林如海特意让人改造了学生读书的地方。
  一间极大的厢房从中间用竹席做薄墙隔开,竹墙有成年男子身长那么高,上面中空通风,不过竹墙两边却都挂了一片帐幔。
  帐幔不是全然素色的,印染的水墨山水上写满了论语
  林如海的案几在厢房的最前面,他上了年纪,也算是将死之人,又是个授业恩师,所以并不需要避讳男女大防。他坐在最前方,男学生和女学生都能看到他。
  男学生在靠外的地方落座听课,女学生在靠里的那一半听讲。课毕,女学生直接从那边专门开的一道门离开前院,从后院女眷侧门进出。男学生则只能留在前院,只能走前院进出的侧门。
  所以哪怕那位被林如海看重,并且暗示了一番,写了家书请家中长辈上门说亲的楠笙准未婚夫,与楠笙隔着一道竹编席墙,也不曾见过楠笙。
  男方还有些好奇心,楠笙却半点没将那位师兄放在心上。最近她的所有注意力都在寻找西洋大夫和陪黛玉熟悉那几位师妹上。
  男弟子的选择上,林如海用了极大的耐心,方方面面都考虑了一回后才定下来的。女弟子这边,林如海虽说也用了心思,但大多的心思却都用在了这些女学生的父兄家世上。
  能有机会学画的姑娘在这世上是极少数的,所以被父兄送来的姑娘家世最次也是当地乡绅家的女儿。
  林如海选择女学生,一是不想让楠笙和黛玉太突出,二一个也是想要彻底的保护楠笙。
  如果姑娘里不单只有楠笙会画,那楠笙就不是那出头的椽子。危险性也就大大的降低了。
  再一个姑娘们家世良好,只要不出什么意外将来也都是名门贵媳。多结交一些人脉,于黛玉和楠笙百利而无一害。
  毕竟楠笙的亲事解决了大半,黛玉总之林如海很不满意宝玉就是了。
  贾琏一直留在扬州,他留下的目的,好吧,主要目的就是等着给林如海办后事。
  所以每次看到贾琏,黛玉和楠笙的心情就特别的复杂。
  楠笙已经收到了京城那边的信,也看了一回石玖信中说的消息。
  乔家那位清温道人很有两把刷子,在净虚的帮衬下已经成功在凤姐儿那里挂上了名号。
  在知道清温那边的进度后,楠笙便想着要不要借着秦可卿临死前的托梦再刷一回存在感。
  最后在看到贾琏按时给林如海请安并且帮着林如海做些迎来送往琐事的份上,楠笙又给石玖去了封信。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