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因为世子之死,多尔衮故意恶心李朝的那位仁祖,宁可自己掏银子,也要给昭显世子国王的规格下葬。那么胤禩大张旗鼓的过去祭拜,估计李朝那些人心里头不会太舒坦。
“现在这位国王年事已高,朕记得,他的那个世子,是……是张禧嫔所生,当年还很是引发一阵争端?”
“回禀皇上,世子确是张禧嫔所生,那女人因为诅咒王后而被处死,当年为了他的世子位,朝廷和李朝那边很是折腾了一阵子。不过世子因为是长子,名分还是保住了。”
“如今他们国王膝下只有三子,世子李昀体弱多病,其母之死对他影响不小,如今年将而立,尚无世孙。”胤禩就详细解说,“而世子以下诸王子中,长成的只有延礽君李昑,延龄君李晅。”
胤禔点点头:“李朝一向颇受本朝礼遇,可是先帝在时,他们在图门和一线与我们几次因为领土而冲突。朕想,是不是也该让李朝明白,什么叫属国了?”
“……皇上想让他们将世子送到京城来?”胤禩揣度着对方的心思,试探着说道。
“你不是说那世子身体虚弱,快三十岁的人还没儿子吗?那要他来干什么。万一他死在京城,那可真是说不清楚了。”胤禔笑道:“让那个二王子李昑过来,他才十几岁吧?朕要他来京城。”
胤禩仔细一琢磨,就有点摸到了皇上想法的边,一旦手里捏着一个王子,世子体弱,日后李朝必定是永无宁日。说不定这位被他们捏着的王子,有成王的命呢。
“八弟在想什么?”
胤禩闻言抬头,就见皇上走到自己眼前,问道:“是否想到一个王次子说不定都有帝王之份,而你八贝勒怎么瞧也比他强些,居然只能屈居人臣之位了。”
老八的脸色一下变得惨白,胤禔打量着他,忽然摇头笑道:“弟弟,你知道先帝是怎么评价你吗?八阿哥颇有才气,但耳根子太软,谁说点什么话,他都会放在心里使劲琢磨。”
“所以,佟国维说什么你往心里去,算命先生说什么你也记在心里……你啊,罢了,这么远的路你也辛苦,早点回去歇着罢。明儿路上,尽可和弘旺、讷甘说说话。”
“至于李朝使臣,明儿朕趁便见他们,然后就让他们把两个王子都送过来出使,朕想见见。”
李朝使臣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不在京城,而是在清国皇帝的南巡途中觐见。啧,果然是胡人,毫无体统,没规没矩,哪怕已经三代相传,还是脱不去野味儿。
而这位新皇帝的开场白更是惊人,先帝好歹还会和他们寒暄一二,这位爷居然开口就是“朕令皇弟八贝勒前往东朝,尔等礼尚往来,是否也该派宗室显贵来京城觐见。八贝勒自幼得皇太后抚养,与朕如一母同胞一般,尔等是否也该令一身份相称之人前来?”
下国派使臣前往上国,在上国已经派遣皇弟出面,且明确提出要求的情况下,下国的人选可就有的斟酌了。考虑到现在的国王是先王的独子,他连个兄弟都没有,若是派人,身份上就得是王子最合适。
但,世子是万万不能来的,他们世子那个身体,有个好歹谁也担待不起。
“你们回去禀告国王,朕也不为难他,就让他将王次子、三子派来好了,听说世子体弱,朕也不强求。”胤禔最后道:“礼部,循例赏赐李朝使臣,派礼部侍郎随他们返回,将二位王子带来。”
使臣都傻眼了,在通译将皇帝的圣意告诉他们之后,皇帝已经离开了帐篷,他们才反应过来,叽里咕噜的希望通译帮他们转告皇帝,求他改变心意。
一路上到底略熟悉些的八贝勒很悲悯的看着他们,叹道:“你们还是回去转告国王,否则皇上就要令世子前来觐见了……”别给脸不要脸,赶紧的吧,皇上改主意对你们更没好处。
使臣们失魂落魄的离开了,在他们离开之前,听到了八百里加急的西北战报,清军又取胜了。看起来他们回去还真得好好劝说国王,接受现实罢。
“八弟也不必回京,就跟着朕一道南巡去罢,正好,朕也打算召见何焯,你们相交多年,也可一见。”
胤禩其实很想回京,他想探望自己的额娘,可是孩子都在南巡队伍里,自己也干脆从了皇上算了。希望福晋不要因为生气而忽略宫中,他们夫妻一场,胤禩还是不希望和福晋有什么冲突的。
“臣遵旨,谢恩。”
八贝勒随驾简直是个风向标,皇上对弟弟们到底还是宽容的,不管是老三还是老十三,都觉得前途还是明亮的,爵位还是有希望的。
胤禔接见李朝使节的时候,弘晗也跟在他身边,大阿哥很不喜欢他们。他甚至觉得很奇怪,如果小国,有什么资格对上国心存芥蒂。
“前朝与本朝,也是朱家和爱新觉罗家的事,和他们有什么干系!若是真有骨气,他日后再碰上倭国入朝,不要向朝廷求援才算真有骨气!”
胤禔心道儿子你还真说着了,人家日后还是会求援的,不会和你客气。不过,年轻人看问题也不要那么狭隘,他又一次开始给儿子上课了。
“过去的高丽还对元朝念念不忘,李朝起初与前朝也是多有摩擦,与本朝也是如此。何况,当年高祖一边做着前朝的官,一边又和李朝眉来眼去,”皇帝微笑着看儿子怪异的表情,道,“所以,谁知道日后会如何。”
“你不要用冷战……朕是说,你不要用‘总有人要害我’或者‘他们总要害我’的眼光看待问题。当年他们的使臣去盛京,高祖和文皇帝明知道他们看不起我们,不还是要好生招待,面子上过得去。”
“你将来、将来会面临更复杂的局面,处理更繁杂的问题,我们讲究的是怎么将自己人变得更多,将敌人孤立,而不是非此即彼的战争想法,那样是不会长久的。”
“在暹罗西南边还有个叫莫卧儿的国家,他们死去的那个帝王,一辈子就从不妥协,从不和解,听上去很有气魄吧?”
弘晗点点头,就听父亲继续说道:“可那个帝国要处理的问题也很复杂,以他的治国方略,哪怕他把一辈子都耗在了战场上,结局依然是众叛亲离,被其子软禁而死。”
“我儿要切记,我们要做很多事情,不要把自己变成斗鸡。当然了,如阿拉布坦那种人,谈不拢,该打还是要打的。你还有很多时间,慢慢学就是了。”
南巡给了弘晗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而另外一边,三阿哥弘昸满心失落,大哥回来了,汗阿玛的时间自然更多的给了他,上面还有大姐姐,下头还有弟弟们,自己似乎很难被注意到。
第285章 扭转世界线(十六)
“大姐姐, 苏德留在京城,你不想他吗?”
苏日格骑在马上漫步,而弘昸带马跟在姐姐身后,忽然问道:“把苏德交给阿山统领照顾……苏德才半岁, 姐姐就算说不来, 阿玛也不会不高兴。”
“阿玛当然不会不高兴, ”苏日格奇怪的看着这个小兄弟, “汗阿玛还说, 苏德太年幼, 要不然把他带出来了。还道, 若是我担心孩子, 下次带我出来也是一样的。”
“那姐姐……”
“三弟觉得, 因为有了苏德,所以姐姐就得围着他打转吗?”苏日格倒是没有任何不悦,实际上她略奇怪, 当年阿玛和额娘随驾,冬冬就跟着她留在府里, 如今怎么想起这一茬了。
弘昸摇头:“弟弟没那么想,就是……可苏德和我不一样, 苏德是长子, 应该养的更……精心点吧。”
“唔, 姐姐我倒是觉得,长子反而该养的略粗糙, 这样对孩子也好。”
她笑道:“我和弘晗小时候, 阿玛还带着我们到处跑马, 夏日游泳、冬天冰戏,甚至春明园刚刚建起来的时候, 因为听说阿玛当年跟着先帝去长白山,还看松花江冬季捕鱼,阿玛就带着我们看冬日的湖面怎么被凿开,怎么将鱼捞起来。”
弘昸听的满脸向往,又带着羡慕的眼神,就听他的长姐突然道:“等到来年汗阿玛要东巡的时候,你也有机会跟着一起去啊。”
“会吗?”弘昸的兴奋劲儿忽而消失了,“汗阿玛之前说要带着大哥,或者干脆让大哥哥代他祭祀长白,弟弟恐怕是没那个机会的。”
“……冬冬。”
苏日格心中叹气,她已经隐隐察觉了幼弟郁郁不乐的因由,可就像当年弘昱对毓庆宫的处置不当回事,自己并没有多说什么一样。如今对待弘昸,他隐约的对于自己没有受到更多关注的郁闷,和可能引发的后果,苏日格依旧没法多说什么。
如今的苏日格已经足够成熟了,她明白阿玛对于弘晗和她的安排,竭力希望在不引起极大波动的情况下,让他们都有一个发挥才华的空间。但她能对还年幼的弟弟仔仔细细分析这些吗?
难道让她告诉弘昸,弘晗是长子,汗阿玛属意他也竭力培养他作为继承人,采取稳妥的方式来处理大统承继的问题,所以汗阿玛最关注的必然是弘晗。这并不是你拼命努力就能扭转的局面……
且不说这个话题过于敏感,就是姐弟情份足够,苏日格也不能保证弘昸听明白之后,是会自暴自弃,还是动些不该动的心思。于是,大公主也只能和弟弟干巴巴的转移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