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又如何呢?比起未来的一桩好姻缘,对此的她而言,还是保住薛家的产业更为重要些。
叹了口气,想起哥哥,宝钗此时却鲜有的有些欣慰。
至少无论哥哥多么的纨绔不着调,至少对于她还是信任的,对她掌权这件事也没多少非议,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订婚的风波刚过,没等宝玉美滋滋的过劲儿,东府里就出了一桩大事。
东府贾蓉的妻子,所谓“蓉大奶奶”,过世了。
邢、王二位夫人自然过去待客坐镇不提,因那府里当家人尤氏又病了,于是贾珍又额外请了王熙凤代为打理家事一个月,凤姐便日日早上坐车过去,愈发的意气风发了。
但这些和由仪也没大关系,她这里仍然是三春的小聚之地,因贾府有事,湘云自然打道回府,宝钗却时常过来点个卯。
她也诸事缠身,但有些事情并非一时可成,在家里又要听母亲念叨,于是便也时常到由仪这里来讨个清静。
贾兰的课业倒是愈发进益了起来,贾政闲来考较两句,对他愈发满意的同时,对大他两岁的宝玉也愈发不满了起来。
再说这边贾代儒竟然点头说他县试、府试无虞,这可让贾政大喜了,当下就要点了人送他回金陵,还是王夫人出面拦住,只道县试还早,明年开春再做打算。
其实王夫人在里头也是有些小打算的,一则贾兰功课好她也骄傲,但到底宝玉才是她的心头肉,想到贾兰考中对宝玉将是多大打击,她心中就不大乐意。
这事就这样被暂缓了下来,但贾政对贾兰自此更是看重,时不时就要叫过去考较功课,又给些旧交引荐。实在是他当年科考无缘,现在见孙子如此就十分激动。
十一月,贾政生辰自然是大办的,但宴上一条喜讯传来直让贾府宗祠青烟冒了三日。
贾母喜得合不拢嘴,日日夜夜念叨着“光复有望”,王夫人从此更是挺直了腰板很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她是贵妃之母。
于是贾府之中又加紧筹办起了贵妃省亲之事,园子开始了加紧修建。
只是贾府中银钱不称手是常有的,虽然宁府也出了一份子,还是有很大的缺口。
王夫人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自己好妹妹,当下就往薛家的院子去了。不想宝钗早早料到王夫人必定要来这一趟,叮嘱给薛姨妈开药的那大夫动了些手脚,让薛姨妈日里犯困,能昏昏沉沉地睡上几日。
于是王夫人过来就是宝钗接见的,她对着个小辈,难免有些抹不开脸,但见薛姨妈已起不来床了,只能对着宝钗开口了。
宝钗只是取了个小木盒出来递给王夫人,道:“妈早说:这府里要修建园子,银钱上或有不称手的。咱们家这些年全靠你姨丈姨妈照看,如今有了这一件事,必定要出几分力的。便已从铺子上调了三万两银子来,日后若是贵府宽裕了,便还来,若是不宽裕,只当是送的罢了。”
又苦笑着道:“还请姨妈见谅,不是不想拿更多,实在是如今不如往前了,我哥哥是个不省事的,我这个女孩儿家出面理事难免有人不服,手下产业看着多,也都是虚的,拿出这些已是尽了全力了。”
这话说得好听,王夫人听着也叹了口气,拍了拍宝钗,道:“我的儿,难为你了。”
于是接过那盒子,道:“我改日再来看你母亲。你若是哪日闲了,就去那头走走,你三个妹妹是时常在你大嫂子那儿的,过去走走,你们姐妹们一处,也热闹。”
“是。”
宝钗柔柔一笑,应了。
于是王夫人带着三万两银子回去,剩下的缺口还有个十几万,各家借一借,又打国库里支了两万两,回来还缺个三五万两。
晚间定省时,王夫人与王熙凤说起此事来,由仪迟疑着道:“太太,府里若是实在紧张,媳妇嫁妆里也有个小庄子,紧巴紧巴,也能拿出万八千两的银子来。”
“你的钱不必动用。”王夫人想也不想开口回绝道:“你寡妇失业又带这个小子,手里存些银钱才好,府里再紧张也紧不到你那一点子东西。”
——她再如何的不喜李纨和贾兰,大家闺秀的教养也使她不会要由仪这一份。
贾母也道:“珠儿媳妇,你存这些东西也不容易,就留着吧。若是实在不够,我这里还有些银钱,先拿去用。”
前头是对由仪,后一句是对王夫人说的。
“哪里好动用老太太的私房呢?”王夫人忙道:“实在不好,媳妇嫁妆里还有两处空余田庄,左右也没那个闲心打理,出手了也好。”
黛玉在那里坐着沉吟半晌,第二日早上定省时便将一个小锦盒双手递给了王夫人,在众人面前略含歉意地表示道:“父亲生前将家产大半充了公,嫁妆中的东西我不好动用,只有这个一万两银子是父亲留下给我傍身的,家中若是在紧张,暂且拿去用吧。”
由仪听到这儿随意扫了黛玉座位后站着的那位老嬷嬷一眼,眸中含着些笑意。
以黛玉之天真,实在不像是能将事情做成这样的人,只能是后头有人出谋划策了。
这林如海临终前给女儿留下的人,倒也有立得住的。
王夫人闻言稍愣怔了一下,忽地拥住黛玉,道:“我得儿,难为你做到如此了。”
贾母闭了闭眼,当做默许。
王夫人便将那盒子接过,对黛玉保证道:“你放心,等日后家中宽裕了,定然先还你这一份。”
黛玉连道:“这不急的。”
王夫人私下又将金陵祭田出手一部分,总算凑够了银子,这省亲别宫总算是轰轰烈烈地建了起来。
————
我好像把宝钗描写成了一个野心家。
但是比起原文中那个温婉含蓄的宝钗,我还是更喜欢这样的她。
野心勃勃、缜密沉稳,她终将拥有无尽的财富伴身,比起作为一个男人的附庸,还是这样的她更为美丽。
第31章 李纨第八 李纨。
有了贵妃省亲一事,荣府的年也过得忙忙碌碌的,不得安宁。
由仪的留芳庭倒是仍旧安静宁和的。掐丝小熏炉中一炉沉水香静静地燃着,由仪握着一卷书歪在榻上小憩,听见外间匆匆的脚步声猛地睁眼,瞬间冷冽凉薄倾洒而出,又在不久之后化为旭旭一声叹息。
她随意将书卷放下,抬手揉了揉眉心,唤道:“碧月,怎么了?”
只见那淡蓝轻纱裁制的帘子被轻轻撩开,进来的却不是碧月,而是素云。她笑道:“是琏二奶奶和薛姑娘来了。”
“倒是稀客。”由仪意味不明地叹了一声,吩咐:“让她们在外头稍坐坐,我换身衣裳就来。”
“唉。”素云答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不多时碧月便带人捧着水盆巾帕等物进来,又将妆台上的妆盒捧来,服侍由仪梳洗装扮。
片刻后,由仪抬步出门,就见王熙凤与宝钗在小厅里坐着喝茶,二人说笑着,其乐融融的。
王熙凤自然是一派的辉煌华丽不说,只说宝钗,她乌黑的倾髻上簪了碧绿碧绿的一支翠玉百合步摇,细碎米珠穿成的流苏垂在鬓边,衬得面容温婉柔和。一对儿的嵌珠百合绒花簪在发髻的另一边,小巧精致,与那步摇相得益彰。
身上是颜色素净的水蓝色如意云纹对襟长衫,下搭葱绿色折枝堆花曳地裙,腰间一条碧绿宫绦紧紧系着,比之王熙凤,又是另一种温柔绰约。只是身材消瘦的厉害,精神头倒是不错。
唯独与从前不同的,是胸前只襟领下垂着一块如意云纹的碧玉佩,而非从前那黄澄澄的金项圈。
“大嫂子。”见由仪出来,宝钗含笑起身见礼,王熙凤也道:“这些日子忙,可有许久没见大嫂子了。”
由仪笑了:“刚还说你们两个是稀客的,怎么今儿有功夫到我这儿来了?”
王熙凤道:“这不是要往太太屋里去,正碰上宝钗妹妹,她说要过来,想着许多日没见你了,就跟来看看。”
“这话说得,那宝钗要是不来,你就不来了?”由仪轻笑一声,让了让桌上的几碟果品,道:“旁的都好说,唯有那一碟柿饼,虽是乡村野味,比不得贡上的,却是我奶嬷嬷亲自做的,与外头的不同,别有一番滋味,你们可得尝尝。”
王熙凤闻言笑了:“合府上下谁不知道大嫂子的口味挑剔?能让你点头的,定然是极好的。”
说着她伸手拣了一块略尝尝,笑道:“果然滋味不错。”
又问:“不知大嫂子这儿可多?若多的,还请割爱,让我带回去给我们大姐儿尝尝。”
由仪欣然应允,道:“我让云心装给你。”
倒是一旁的宝钗道:“大姐儿也四五岁了,怎么也不取个正经名字?就大姐儿大姐儿的叫着?”
王熙凤闻言苦笑:“哪里是不想取,只是算命的先生说:姐儿命格奇特,一般的名字恐压不住,老祖宗给取了两个,用上不到两日,保准病了。这无奈之下,才一直大姐儿大姐儿地叫到今日。”
“这也是无奈之举。”宝钗闻言叹了口气:“且慢慢等着吧,日后总有一番机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