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有心奉让着贾母,席上一片和和乐乐的,偏因一个小旦闹出些不快来。
湘云一片娇憨之态,被宝玉使了个眼神便有些生气,席上一直闷闷不乐。
黛玉晚间又听到宝玉安慰湘云脂玉,更是大不乐意,迎春少不得做个和事佬一一安慰,倒是宝玉,在里头受了夹板气也没人想起他。
还是第二日,三春、宝钗、湘云坐在由仪房中说笑,那头黛玉拿着张纸过来,笑呵呵地给众人看,说是宝玉写的。
众人一一看去,都笑了。
探春道:“二哥哥这是要参禅悟道了吗?”
宝钗拧眉叹道:“好端端的,他怎么看起了这个。”
又拧眉探了一番,只含笑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让湘云大松了口气。
那头黛玉一笑,给众人使了个眼色,道:“跟我走,我保准让他收了这话。”
由仪只摇头婉拒道:“我就不去了,你们过去玩吧。”
于是众人和她道别,柳依来思上来撤了桌上的残茶,碧月见由仪眉宇间懒懒的,抬步又要往屋里走,于是劝道:“院儿里的梅花开得好,奶奶不妨出去走走。”
由仪挑了挑眉,倒是点头:“也好。”
碧月大喜过望,忙取了一顶厚厚的羽缎面料、白狐毛勾边儿的斗篷来,道:“这衣裳还是妈年前给您做的,这个时候了才有机会上身。”
由仪笑了,又问:“兰儿呢?”
碧月笑道:“天儿冷,哥儿也不爱动弹,屋里温书呢。”
“在院儿里亭子上支个暖炉,让兰儿也出来透透气儿。”由仪捧着小手炉抬不出门,吩咐道。
碧月便笑着应了,走到东厢房下就开口唤了一声,果然不多时贾兰就披着大氅出来,先给由仪行了礼,然后笑道:“年前先生留下的课业,年中耽误了许多,如今正好补上。”
由仪了然:“那个不急,不是也没差多少吗?”
贾兰一笑,自然和由仪坐在亭中赏花说笑。
不多时却有个贾母院中的丫头过来,对着二人一欠身,道:“宫里娘娘赐了灯谜,老太太让兰哥儿过去猜呢!”
贾兰闻言看向由仪,见她轻轻点头,便起身对着她行了一礼,告退后随着那丫头离去了。
贾兰去了一番回来,将元妃拟的灯谜与由仪说了,又将自己写的灯谜说与由仪听,母子二人说笑一番,贾兰见由仪似有些疲态,便道:“儿还有功课未完,先去了。”
“去吧。”由仪欣然应了,摆了摆手让他去了,自己在亭中小坐一会儿,也回了屋里,又补了一觉。
晚间宫中内侍来传谕,又给猜着了的赐下赏赐。迎春虽没猜着,但众人都知她阔朗,也无人为她揪心。
贾环却不同,看着贾环郁郁不乐的样子,探春拧眉,悄悄儿过去低语两句问他答了什么。那贾环见姐姐关心,忙将自己所答说了,探春听了后微微拧眉,好半晌苦涩一笑,轻轻安慰两句,又道:“老爷赏了我一部新书,回头给你送去。”
那边贾母又命人开了夜宴,这回贾兰倒在,贾政命他与自己、宝玉和贾母一桌,因在年里,也没考较功课,只问了两句白日里做了什么,又叮嘱他劳逸结合。
贾兰也说了想要下场一试的打算,贾政果然颇为欢喜,当即应了。贾母拧拧眉有些放心不下,到底儿子点头,她也答应了,只叮嘱贾兰身体为上,又说等天气暖和再动身,还要派些有身手的人跟着。
贾兰对二人的嘱咐一一答应了,这话题说完,屋里也安静下来。
——全因贾政在此,众人便觉拘束。
由仪和王熙凤在里间坐着,见王熙凤也全无往日妙语连珠的样子便笑了,抬手敬她一杯酒,低声问道:“大姐儿怎么没来?”
王熙凤道:“那丫头这两日闹觉,睡得早。”
正说着,外头贾政已带头猜起了灯谜,由仪和王熙凤在里间坐,听外头贾政离去之声,王熙凤虽有些疑惑,却也长长松了口气:“我的天,不怪宝玉怕老爷。”
由仪轻笑一声,就听外头宝玉清脆动听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听着就知道主人是如何的兴高采烈。
于是二人都笑,凤姐儿起身出去打趣两句,贾母又唤由仪,让她和众姐妹说笑,屋里的气氛一时间也就轻松了起来。
一时天色晚了,贾母觉着身上疲倦,便命众人散了。
再过些日子,宫里元妃下了一道谕,说让众姐妹与宝玉搬进园子里去住。
贾母又道:“素来是珠儿媳妇陪着姑娘们针凿诵读说笑玩闹的,姑娘们也离不了她,就让她也搬进去住吧。再有,我还寻思着另一件事。”
王夫人忙问:“您吩咐,是什么事?”
贾母沉吟片刻,道:“如今兰儿要下场科举,日后少不得有些花用,珠儿媳妇虽有些嫁妆家底,也得留着日后大用处。何况咱们家的孩子,全用娘的嫁妆算什么事情?不如就公中出银钱,给她置办些田地,让她取租子花用。”
这对王夫人来说是不痛不痒的,当即点头应了:“您放心,儿媳回去就操办起来。”
贾母忽然笑道:“我还真喜欢这珠儿媳妇,处处不争不抢的,和姑子妯娌们和睦,和你年轻时真像。”
这本是夸赞的话,王夫人心里咯噔一声,面上仍笑道:“是,媳妇也喜欢。”
贾母一笑,画风突转:“我现在啊,就盼着黛丫头早早嫁进来,好给我再添一个重孙子,定然和兰哥儿一样聪慧省心。”
王夫人讪讪陪笑,连声称是。
好半晌,王夫人方说起另一桩事:“姑娘们的住所可定下来了?旁的还好,稻香村一处可不好安排。”
贾母听了,道:“那是他们小孩子家家不知道好处,要我说,那稻香村才好的,虽没个什么精巧楼台的,但都说返璞归真,那个地方养气颐神最好!”
王夫人听了就笑:“瞧您这话说的,他们几个小孩子,哪有您这般的识见呢?”
贾母索性道:“就让珠儿媳妇住那儿吧,地方大,她带着兰儿也方便。”
王夫人于是点头答应了,回头众人分派园子里的住处,果然是由仪往稻香村住了。
第34章 李纨十一 李纨。
贾政命人取了二月二十二宜动身的好日子,贾母早早吩咐人进去打扫各处,又命人拣得力的丫头婆子分派往各处侍候。旁人倒好些,她是最怕心尖尖上两个玉儿在园子里,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受了委屈。
王夫人也知道贾母的心意,到底儿子也是头一次搬出去,于是也分外用心地准备,也是怕宝玉在里头住不惯。
就这样匆匆忙碌着几日,到底到了日子。贾母是依依不舍地,又是拉着宝玉,又是抱着黛玉,眼泪流了不知多少,只哽咽着说:“你们两个在我身边长到这么大,如今就要搬去旁处住了。”
黛玉、宝玉自然是百般安慰,但贾母的话说的剜心,黛玉听了眼圈儿红彤彤的,泪珠顺着脸颊往下滚。宝玉更是伤心的厉害,已经没了刚知道要到园子里和姐妹们住的兴高采烈,铺在贾母怀里哭着。
还是贾母住了眼泪,拍了拍两个孩子,劝道:“好了,时候不早了,别耽误了吉时。”又道:“乘辇也不过三四刻钟的路程,不哭了啊。”
王熙凤也上来说些个俏皮话劝解,由仪带着贾兰与三春、宝钗站在一旁,看着三人依依不舍,倒觉得自己多余了。
终究到了算好的时辰,贾母看着众人上了轿,拄着拐杖站在院门口看着众人没了踪迹,方才徐徐一叹:“当年,我也是这么看着珠儿和元儿离了我身边的。”
这话无人敢接,鸳鸯捧了一顶斗篷来为贾母披上,仗着有脸面,劝了两句,只说门口风大,回去歇着。
又说晚上自然过来用膳。
贾母听了,摇摇头,叹了口气:“走吧,回去吧。”
且说那边,踩着鞭炮声,众人入了大观园,早有大小婆子、丫头应候着,等引众人各处阅览。
如李纨记忆中的,宝钗住了蘅芜苑,黛玉住了潇湘馆,宝玉住了怡红院,迎春住了缀锦楼,探春住了秋爽斋,惜春住了蓼风轩。
由仪饶有兴致地随着众人的脚步处处览阅,行李包裹自然早被安置到稻香村,碧月已带着大小婢女过去安置,她身边就是素云与来思陪着。
待到了稻香村,正值是杏花花期,那稻香村附近几百株杏花开的如喷火蒸霞一般,甚美。
宝钗赞道:“这地方果然极美,真站在这儿,看着这花儿,读过的多少诗词都念不出来了——觉着不配呢!”
众人于是往上走,一路踩着小径,见那一圈儿篱笆便笑:“这东西倒是有意趣。”
又往里,见那简简单单几间青砖小屋,纸窗木榻,淡青纱幔,一色枕衾都是极素净的颜色,家具的颜色也都是浅浅淡淡的。
旁人还好,黛玉见了就止不住的喜欢,道:“这地方虽不华丽,却简朴雅致的到人心坎儿上。”
宝钗就笑道:“左右咱们也时常在大嫂子这儿聚会,也少不得你待得。”
后头又是稀稀疏疏的房屋,都是乡村样子,进去看却也收拾的齐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