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七五]这届妖怪超凶的 完结+番外 (山海十八)


  “这是黑炭咬破的。”言不周再度复查母狗尸体,其腹部的一小圈牙印正对上了刚刚黑炭蜷缩的位置,应该是找不到奶喝后本能地下嘴啃了。
  此处确实残留了一丝几乎能忽略不计的怪气,恐怕再晒半晌太阳就完全感觉不出了。
  这下,言不周又看向另外夭折的两只狗崽。
  那是两只土黄色狗子,从体格上来看比黑炭要肥一点点,可能在母狗肚子里抢到了更多的营养,但出生后没东西吃还是让它们送命了。
  所以,为什么是小黑炭活了下来?
  黑狗辟邪,小黑炭或许吸收一些古怪之气充饥,好似年绯吃祟大补一样。或是它能扛得住怪气的冲击吃到了一些母狗的奶,但它的兄长却是没这样本领。
  “月半,你觉得有无这种可能?”
  言不周说出了这番推测,得到了年绯地赞同点头,可是一人一年兽都没法再从小黑炭身上寻出怪气。
  张龙怀里的小黑炭眼皮半张未张,根本无力去看有什么人在观察它。显然一天一夜过去,那些残存无多的怪气之力都不够狗崽填牙缝的。
  荒树林里,暂且未见更多线索。
  不过,每一具尸体都呈现出的烧伤,以及烧伤部位四周不见腐烂,这一个疑点就值得好好深究。
  最先要弄清楚:这些烧伤是怎么来的?
  五天以来,公孙策解剖了九具尸体着重检查死者烧伤处,却没能获得更多的线索,烧伤的部位与范围都不相同。
  唯有一只手臂有一不明所以的痕迹。
  那是被野狗啃食到一半的小臂,在靠近肘关节位置有过烧伤。这一部位的骨头上发现了两个黑青小点,十有八/九是尖锐器物扎刺所致。
  “如果是金针刺穴的失误,怎么会有黑青色痕迹?”
  公孙策盯着这根骨头好久,也排查了尸体的情况,不曾推论出什么病症能使得骨头生出黑青小点。
  包拯刚一下朝回府衙,就见公孙策举着一根白骨对太阳喃喃自语,这场景非常符合开封府日常。他也是照理随口提醒,“先生别忘了把骨头收好,可别带着它去食堂,当心被弄混了。”
  这种差点弄错的乌龙事件真的发生过。公孙策定购一批死尸动物来进行验尸实验,差一点当做食材送到后厨去。
  “恩,恩恩。”公孙策压根没听清楚就应和了两三声,正与包拯擦肩而过还在念叨,“骨头上怎么会有黑青色,这颜色像是墨水的颜色。像包大人一样皮肤黑不奇怪,骨头上有黑点……”
  包拯听到这一小声嘀咕脚步停了停,难道拿他的脸色举例后很容易接近真相?“公孙,你手里拿的是陈桥埋尸案死者的骨头吧,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说出来听听。”
  想不通的地方?那可真不少。
  骨头黑点是其一,九具尸体的致命死因是其二。
  公孙策将白骨递给了包拯,“尸体死亡时间太久远了,外部没有致命伤,相关的毒物检测进展很慢。迄今为止,我还没能发现死者有过明显的中毒迹象,从内脏情况来看,九个死者都像是自然老死。”
  “老死?”包拯看着这一根白骨,以他的验尸经验也能看得出,如此骨头并不属于老年人,该是青壮年的骨头。“先生的意思是,死者年纪未至而立,但体内脏器却似老年人了。”
  公孙策微微颔首,他也没法解释这种情况。还是那句话,那九个人死得太久了,死亡时间越久尸检就越困难。
  “九具尸体,烧伤处不腐烂,骨骼显示其为青壮年,但内脏却似老年人。最怪的是脸部,所有死者的脸部皮下都没什么肉,那一张张脸瘦的与他们身材情况极度不合。”
  这些古怪之处,恰是与一点符合。
  九位死者都曾沾染过怪气,只是因为死得太久了,那些怪气全都消散殆尽了。
  包拯也对太阳举起了白骨,忽而灵光一闪想到一个人。“对了,狄青!这骨头的情况和狄青很像。”
  啊?公孙策疑惑地等下文,一根骨头怎么和狄青有关了。
  “公孙先生难道忘了狄青脸上的刺字?”
  包拯说的正是前些年在宋夏边境中一战成名的狄青。狄青早前因罪而受黥面之刑,那位在大宋非常出名。“一朝刺青,就再难玉面如初。黑青色的小点正似刺青墨迹,有没有可能是雕青师本事不到位,一下扎到了骨头里。”
  公孙策两手一击掌猛地想到更多可能,刺青这个推测或也能解释为何九具尸体都有烧伤。
  “九具尸体的脸部奇瘦,本就为辨识出死者身份制造了困难。如果烧伤的部位原本是刺青所在,那么烧伤更是毁去了旁人认出图样的可能性。”
  埋尸者不想让旁人认出死者的身份,开封府就偏要查出这九个人是谁。
  追根溯源,先查刺青师。
  言不周听闻死者很可能都有过刺青,是对尸体上的怪气来源有了一点想法。
  刺青一事颇有忌讳,诸如最常听的关公邪龙不可纹,佛像、动物看八字等等。哪怕是不怎么讲究风水的后世,这些纹身规矩还是传了下去,却是不知大宋的刺青行情如何?
  “我知道参军的人多半会刺青,有说那是为了方便在战场上辨识尸体。”
  言不周随着展昭穿过了条条街巷不由问到,“除此之外,坊间的雕青喜好者也很多吗?我倒是没怎么留心这些。”
  展昭暗道没留心才好,对刺青见多识广的前提,可不是见过许多赤/身/裸/体。不过就事论事,这些年来大宋盛行刺青之风,江湖人自是不必谈说,渐渐发展到普通百姓都以此为美。
  “不限男女,鱼龙飞仙、鬼神花卉、诗词歌赋,都可以往身上刺。汴京有不下十家规模较大的锦体社,就是一群刺青喜好者的社团。今年夏天还联手举办办了锦体大赛,选出十大刺青之最,得胜者有百两纹银可拿。
  当时,你不在京城无缘一见那种盛况。很多人买票入场一观,将自己手里的票投个最合心意的那位。现在我们要去找的刺青师,就是本届锦体赛选出的雕青圣手冯黄。”
  原来如今已经形成纹身风尚了。
  联系曾读过的水浒传所记燕青的一身雕青,看来那不仅仅是话本故事,而真的与大宋风土人情相吻合。
  言不周想到这里不由隐晦地打量起展昭,这人了解地如此详细,应该不会也刺过一二吧?
  看展昭的样子是不会喜欢被扎上几针,但是一个人的衣服下面究竟有什么,必须要扒开衣服才能确定真相。
  展昭只觉身后的目光仿佛快要让他背部烧起来了,一回头就忍不住敲了敲言不周的额头。他保证这次不是故意伸手,谁让那种眼神快要穿透他的衣服了。“阿言,你又在胡思乱想些什么?”
  言不周摸了摸额头,立即就端正表情给出标准微笑,“你又冤枉我了。我哪有胡思乱想,只是在欣赏这套红色官服。今天才发现它很美,你穿着它更美。”
  也许不穿更美,这话绝对不能当街说。
  “仅此而已,纯属欣赏。”言不周特意再补了八个字,则做了一个请的姿势,“展大人为何停步不前?别耽误时间,继续带路,我们去会会冯黄。”


第48章 它是一个成熟的刺青了,所以……
  展昭看着言不周一脸的正经与无辜,心说小骗子又哄他。只是,他除了继续带路还能做什么,难道要争辩清楚纯欣赏的眼神该是什么模样?
  “你少和老刀学,那木鸟不是正经鸟。要不怎么会走背字,一鸟身毛全掉了。”
  “哦,我知道了。”言不周应答得爽快,但知道又不等于承诺听话照办。
  当下又偷瞄了展昭几眼,别以为她没发现某猫勾起了嘴角,可不就验证了甜言蜜语谁都喜欢听。
  有的话,说出口不觉有何特别。
  然而,如果把那一句话刺在身上呢?
  穿过重重小巷。
  西北瓦子,某条死巷尽头,隐蔽的小铺门前正飘着「丹穴山社」的旗帜。
  言不周见着这四个字就微微一愣,在展昭敲门后,里面就传来一道慵懒的声音。
  “手酸不想动。外面的随意就好。”
  等进门一看,闭眼倚靠在躺椅上的那位是够随意。
  一袭五彩华服松松垮垮地不曾系牢,露出了白皙的胳膊与腿,黑色长发披散着半遮半掩着胸膛,隐约能看到胸肌练得不错。
  这些却还不足让人惊叹。
  只见冯黄的脖子上刺了一个‘德’,左右手臂上纹有‘义’字,前胸绣着‘仁’字,视线向腹部移还能见到‘信’字。
  这些刺字或隶书或金文或大篆,并非普通的黑青色纹身,而是浓墨重彩近乎一幅幅神秘图画,加之其头上斜插了一支点翠短簪,整个人就四个字可以形容——五彩炫目。
  若非冯黄一张棱角分明的脸俊美无俦,挑不出一丝瑕疵硬是撑起了这一身的色彩斑斓,还真难寻第二个人美得华丽张扬而不沾染半丝艳俗。
  饶是如此,言不周还是不自觉看向多看了展昭一会,只求洗去这样强烈的视觉冲击。
  “你背后还绣了礼字吧?”言不周努力缓过劲来就单刀直入地说出了猜测,“你一身的刺青凑齐了仁义礼德信,唯独缺了一个智字,所以起名都那么敷衍叫冯黄。丹穴山来的凤皇,我说的对不对?”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