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同人之良缘 金推完结+番外 (梦里梧桐)


  贾琏自去安置那石呆子,而贾琮则回梨香院,也不回内房,这种腌臜事体他自不会让黛玉知道,只在书房中,一夜未眠,仅平生所学写了一道密折,将自己的凛凛畏惧与耿耿忠心表达得唯恐不尽,写好了,天也方亮,换上朝服,坐等上朝。
  贾雨村的案子被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一干人犯都从轻发落了。雨村只落了个革职待勘的处分,家产除了有据可查的赃证,也大多发还了,还够做个富家翁,众人都说皇恩浩荡,只林嘉蕤等几个内阁重臣知道,皇上还是很喜欢贾雨村这种善于投其所好的臣子的,只是因为他的手伸得太长了,才不得不拂拭拂拭,若是有机会还会启用此人,因此此案也就不再株连,石呆子一案更是连提都不再提。
  那王夫人联络了宫中的贵妃和自己的兄长王子腾,原本指望借此案将贾赦一举打倒,顺势夺取了世袭的爵位,却是柴火架起来了,没了火焰,竟连烟都熄了,未免怅然若失。再加上听宫中人说,贵妃月份已大,而劳心太过,竟有胎象不稳之迹,越发懊悔,自然是连日里吃斋念佛,只盼着贵妃生一龙子,也好稳固地位,以图后手。
  然而说到底,圣心如海难测,过了几日,忽然有内廷总管夏太监来传旨,赏赐了贾琮一处房产,却是前番抄检贾雨村入官的一处小小园林,名叫红果园。贾琮平白得了这样的赏赐,连忙战战兢兢接旨,又进宫谢恩,皇上却很是安慰了几句,只字不提前日的谢罪密折,只让他好生安排好家室,等入冬就到值办理河务,贾琮心中方定。
  回过头来,他方才醒悟,这是皇上让他从贾府里脱身的好意,他本已是官身,按例应该分居,然而却一直一处住着,这也是很多勋贵家里的安排,图省事,或是图省钱,然而一旦得罪,则被一网打尽,因为总是说不清瓜葛的。
  黛玉的嫁妆丰饶,原本另治一处宅院不是难事,可是因贾母心疼黛玉,这话却也说不出口。因此一向混住着,此次有了圣旨,正好搬出。于是这些日子贾琮便不再去东宫,而是白天在内阁与林嘉蕤一起研讨治河的策略,晚上回来便与管家商量红果园新居的装修,倒也忙碌快乐。
  红果园位于东城金鱼胡同,青砖灰瓦,构造精巧别致,有江南园林的风致。那贾雨村向来以高雅自诩,对于自己这处别业是用了十分的心思。屋少院大,庭院松萝荫深,池清亭秀,除了入门的两进庭院做宴客之所外,住处便全掩映在庭树之间,有墨香斋、漪澜榭和听风楼三大处,林婶娘此时便当仁不让地派了伙计、仆役过来帮忙,只不到一个月的功夫,就把红果园里里外外装修装饰一新,贾琮本想改个园名,不想黛玉听了“红果”二字,随口吟出“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的句子,觉得“红果园”三字质朴不俗,可以不改,贾琮才想起来雨村曾做过黛玉的启蒙老师,师生情谊在,而黛玉并不知雨村后来的所作所为,况且雨村其人颇有才气,所拟的匾额联语皆有可圈可点之处,也就罢了。
  入秋之后,趁着天气凉爽,便选了吉日,贾琮一家人便迁入了新居,原有的梨香院便空了出来。恰好薛家为了赎买薛蟠出狱,典卖了房屋,竟至要赁屋居住,王夫人便做主,请薛姨妈带着家人住进了梨香院,一来薛家如今人丁稀少,只薛蝌里外支撑门户,而薛蝌为了躲避夏金桂的骚扰,平素不敢进门,家中只有薛姨妈一人,常常被夏金桂闹嚷得不堪,宝钗也实不放心,虽知道此举不妥,也只得依了。薛姨妈便住进了梨香院,而那夏金桂大哭大闹了几次之后,见薛姨妈势必要去倚靠亲戚,自己又摸不到薛蝌的影子,便灰了心,竟一顿卷包,将家中的金银细软打包起来回娘家去了。薛姨妈只庆幸走了这个搅家精,自顾搬去了梨香院,每日里还是与王夫人为伴,或与女儿宝钗闲坐,只是如今却不比往日,一应进项全无,靠着变卖身边仅有的头面首饰和衣物度日,难免手头拮据,打赏下人再也不能与往日相比,贾府上下俱都是一双富贵眼,自然明里暗里生出些口舌。薛姨妈有时生气落泪,宝钗便打叠起百样的言语来安慰。
  贾母原本不愿黛玉搬出去居住,只是圣旨已下,谁敢违拗,好在红果园与贾府离得也不是很远,只是来往自是没有原先那样方便了,虽不能像原先那样晨昏定省,黛玉还是隔两日便到贾母这里来陪坐承欢。
  其实无论是黛玉还是贾琮,都情愿搬离贾府的,因为如今宝玉虽已成亲,可是痴心不改,时常想要与黛玉私下倾心详谈,黛玉虽然躲避,究竟是住在一处,难免遇见,如今虽说宝玉已成年,不在内帏厮混,然而仗着贾母疼爱,时常还是直入内堂,况且他既不好好读书,又没有别的营生,闲极无聊的人,如今除了偶尔去北静王府外,就是在家中与那些小姨娘们胡闹,宝钗时常规劝还好些,然而宝钗事多而繁杂,总有照料不到之处,贾琮唯恐他哪日疯病发作,闹出事端,于黛玉的名声有碍。如今这样最好,黛玉每次回去,都是仆妇成群,自然可以摒避外男,可保无虞。
  转眼中秋已至,诸事安妥,贾母心中稍定,只盼着贾妃能顺利生产,无以释闷,便叫来邢王二夫人、凤姐、宝钗等人,商量着中秋节热闹一番。邢夫人是无可无不可,王夫人却是不喜热闹的,然而自然不敢违拗了贾母,便笑着说:“都听老太太的。”宝钗便计议道:“今年秋天天气晴朗,那园子里的桂花开得正盛。依媳妇看来,倒不如去园中的凸碧山庄,既有大月亮可赏,又有上品的桂花可看,倒不用请那些小戏,没得败了清兴。”贾母知她为了省钱,却也无可辩驳,便勉强笑道:“也好,那就多多地请来亲友,一起热闹,山上倒也不用听戏。”
  

  ☆、第四十二回 议庆中秋姨妈受气

  却说贾府诸人正在贾母房里商议八月十五中秋节的事,丫鬟便禀报说琮三奶奶来了,贾母便喜形于色,连声快请,一时黛玉进来,后面跟着四个婆子,捧着一色的嵌螺钿红漆捧盒。黛玉向贾母、邢夫人等请安,又与众人问好。
  邢夫人如今只见了这个儿媳妇就眉开眼笑,问道:“琮儿媳妇,你在红果园那边可还住得惯?”黛玉忙笑道:“谢谢太太关心,一切都好,跟我的丫鬟把家具陈设都安排妥当,跟家里也没有差别。”贾母叹道:“那就好,只是远了些。”众人忙都抚慰道:“这不是来了吗?老太太也是的,这样反而显得琮儿媳妇孝心虔,每次都是特特来看望老太太。”贾母方笑了。
  黛玉便吩咐那四个婆子将盒子打开,说道:“我住过去才明白为什么叫‘红果园’了,原来后院里有十几棵红果树,入秋以来结的累累坠坠,颇可入目,妙在还可入馔。我让人选了最上品的红果,去核收拾干净了,又让青芷用上好的蜂蜜和桂花糖一起熬制,做了些红果糕,请老太太和太太们品尝。”
  丫鬟婆子们便一样样一碟碟摆到桌子上来。贾母看时,只见一色三寸大小的白水晶碟子上摆放着切成方胜图样的红果糕,晶莹剔透,红艳可人。熙凤先就笑道:“哎呦,怎么我这还没吃呢,嘴里就全是酸水了?”贾母便用小银叉子先叉了一块放入口中,果然酸甜细腻,惹人食欲,心中很是适意。
  那邢夫人吃了两块,也觉得受用,就笑道:“前些日子大天暑热的,我就一直没有胃口,这东西倒是不错,红果向来可以健胃消食,只是太酸,吃不了两个,这样一做,蛮好吃的,只是又有些甜。”黛玉便忙又捧了一碟霜糖红果放在邢夫人面前,道:“太太尝尝这个。”邢夫人看时,却见官窑白瓷碟子上放着油纸花笺,上面放着一个个独立的裹霜红果,便笑道:“这不是市面上卖的糖葫芦吗?只是没有串起来。”宝钗便笑道:“大太太说的是了,定是颦儿学那糖葫芦的做法,裹了霜糖,略减酸味,却不影响红果本身的滋味,单独摆在碟子里,也可以一口一个,不似那集市上的顽童,手中擎着一串,谁能吃得下那么多呢,没的糟蹋了东西。”众人都笑了。
  李纨也尝了一个裹霜红果,却细看那垫在下面的花笺,斜印着一枝红果,并两句古诗:红绿分佳果,丹青让好辞。便笑道:“这琮儿媳妇便是吃个点心,也要如此雅致。”鸳鸯却冷不丁在旁边说道:“老太太便最喜欢这样的讲究,只是如今凡百的事都自己减了,不让当家人为难。”王夫人、宝钗皆低头不语。
  黛玉便笑道:“这算得什么,也所费无多,只不过我是最清闲的一个,才从这些细微处寻乐子罢了。老太太喜欢这些,我便有了孝敬的地方。青芷还做了好些不同的点心呢,老太太留着慢慢品尝。”说着让丫鬟交给鸳鸯,鸳鸯接过去出去了。
  黛玉却又向邢夫人说道:“太太那里也备了一份,已经派人送到那边了。”邢夫人满意地点点头,又喝了口茶,才笑道:“你这孩子,就是规矩大,做什么一直站着伺候?娘母子面前,不用立这些规律,你身子又不好,快坐着吧。”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