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回宫之时,女眷们自是不舍,抱头痛哭,依依惜别,好在这人都忙着伤离别,倒也没人在意一旁有些漠然的黛玉。这省亲一毕,贾府中忙着收拾残局,王夫人和凤姐不得空,可贾母闲了下来。次日来了赏赐,果然却是黛玉同宝玉的一样,而宝钗却与三春同例,元春之心,昭然若揭。
黛玉接了赏赐,倒也没表露什么,好在这两日贾政不知为何又将宝玉带了出去见客。黛玉倒也不好说这省亲一结束就往家里去,又多住了两日,正要告辞,贾母好似看穿了她的心思,便说黛玉既然来了就多住几日,她忙了这一场,身上不得劲儿,昨儿夜里还梦到了贾敏,如今见了黛玉,想着膝下祖孙和乐,她也宽心。
张、荷两位姨娘在旁伺候,听了之后心中暗骂不已,居然都搬出先夫人来,凭他红口白牙,谁也不可能真往贾母梦里一探究竟,她是否真的梦到了贾敏。二人退到屋外,正想着是否有什么对策,却见一个有些眼生的小丫头往这边跑来。
“夫人,宫中来了旨意,叫林姑娘今儿往宫里去!”那丫头黑瘦黑瘦的,穿的也不体面,想来是不在这院子中做活的,这日忙着收拾东西,就连贾母身边都只留了两个丫头伺候,宝玉房中除了晴雯,都被支走了。
荷姨娘见状,不由得‘噗嗤’一声笑了,料想是这丫头认错了人,别说她这张姐姐在林家理事那么些年,行事又大气,再加上姑娘给她们做衣服的料子,首饰,也尽量往好的挑。仔细一看这张姨娘倒是真的比王夫人还像是夫人,难怪这小丫头会认错。
这她们还没来得及说话,却见这黑瘦的丫头被周瑞家的一把捉了去,推推搡搡往廊角那边去了,那周瑞家的边走还边狠狠在这丫头的胳膊上掐了几下,不多时那周瑞家的敛了神色,掀了帘子进暖阁去了。
贾母听说宫中有旨,先是暗喜,想着是不是元春的意思,可惜那小丫头也没说清楚,是以她们也弄不懂是谁的旨意,既然是宫中,瞧着元春省亲时和黛玉还算投机,而且天家之人,说话比他们贾府更有分量,贾母也就让黛玉去了,临行前还嘱托黛玉若是方便,不妨去找元春说说话,免得她宫中寂寞。
黛玉倒是觉着,这多半不是贤德妃的意思,心中隐隐又想起那安乐王来,出了贾府一问,居然是皇后娘娘!这下黛玉也有些懵了,这皇后娘娘特意强调让她今日即刻进宫,一大早就来了旨意,这么匆忙,究竟是何故?
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作者有话要说: 啦啦啦,感谢省亲一事,贾府被掏空得差不多了,现在还做着把黛玉的嫁妆据为己有的美梦呢!
狗急会跳墙,好戏就要开场啦~
刚刚发现营养液多了,谢谢读者的营养液,抱歉手机端看不见是谁灌的,不过相信在营养液的灌溉下,我的文会茁壮成长的~( ̄▽ ̄~)~
以及,感谢梧桐的地雷,送给各位读者一个爱的么么哒,大家周末愉快!
第36章 旨意
黛玉入了凤仪宫, 由着宫女指引, 进了皇后娘娘的卧房, 彼时柳皇后正斜倚着在竹塌上,着一身青袄, 随意挽个髻, 正读着手中一卷书, 见到黛玉进来,倒也不挪动, 只微笑道:
“你来了, 倒是让你急急跑一趟, 可有什么缺的, 只管与莫邪说。”
莫邪正是刚才给黛玉引路的宫女,她搬了个脚踏放在柳皇后的塌边, 示意黛玉往那边坐下。
“可知本宫为何急急叫你进宫来?”柳皇后放了书, 将桌上一只小巧的手炉递给黛玉。
黛玉接了手炉,欲将她往皇后的毯子里掖。
“这是给你暖手的, 我自有我的!”柳皇后笑得有些促狭,如今身上好了许多,气色也没那么苍白,这一笑倒是显得人都明媚了不少。
柳皇后拿起另一个手炉, 将手放到上面暖了暖, “刚刚那泰宁宫才传了道旨意出去——如今你那表姐正住在那边。本宫也没什么法子,这皇宫虽深,但好歹也是一道壁垒, 对付那些手伸得有些长的人还是绰绰有余。”
“多谢娘娘回护!”黛玉这便要向柳皇后行大礼,这元春的旨意多半是可惜那园子今后要被封存,要宝玉和姊妹们都搬到哪园子里住的。
可如今的宝玉和黛玉,且中间又分别了这么些年,并不是当年的年纪了,如何能不避嫌,这元春这一片好意,真是阴险得很啊!
“哪里用得着这般,这是应该的。”柳皇后连忙将黛玉扶起来,“你不在的这些日子,本宫又得了几本奇书,这便与你看看。”
话毕,柳皇后便拉了黛玉,欢欢喜喜去看自己新得的书去了。
却说寿安宫这边,如今才是正月底,这太后早就不在沁源纳凉了,才入了秋便迁回了寿安宫。这太后如今虽然不理诸事,以养生为主,可不代表她就瞎了眼睛,聋了耳朵;当初她无子无女,照样把一干妃嫔弹压得死死的,如今只要她想知道的自然能知道,于是就在黛玉进宫后不久,这贤德妃传下口谕让家中姊妹入大观园,以及柳皇后急召黛玉入宫两桩事,王太后都知晓了。
“阿古,哀家还是将你派去吧!镇一镇那些牛鬼蛇神也是好的。”太后放下手中的手炉,对在一旁添香的古嬷嬷道。
“娘娘,怎的你也这样……”古嬷嬷有些无奈,先时太后问过十一殿下的意见,想把自己派到黛玉身边服侍,可十一殿下却说古嬷嬷终日板着脸,怕去了之后反让黛玉不自在。且太后断然将此人派到黛玉身边,却不知有心之人会怎么想,反而会招来不少事,太后这才作罢。
只是如今才消停了多久,却又有人作妖了。
“就这么定了,待此次承安回去,你就同她去吧!免得终日在这宫中,也当真无趣!”太后不可置否,做了决定。
却说黛玉入宫的第三日,正好是正月三十,因为皇后身子不好,所以如今后宫之主,也只初一,十五,或是当月最后一日,诸位妃嫔才有来凤仪宫晨昏定省一说。
柳皇后挑了件华贵衣裳,由着侍女给自己输了个髻,带上快压断脖子的九尾凤钗,画好了精致的妆容。她去到凤仪宫主殿之时,妃嫔们都齐聚了,这皇后虽然不理事,当时明帝虽说曾是庶子,如今得了大位越发注重嫡庶之分了,是以若是有谁敢触皇后的眉头,今上的责罚肯定比皇后娘娘的责罚还重,所以妃嫔们就算心中不服,面上也不敢错了半分礼仪。
柳皇后在凤椅上坐定,这凤椅的放置和殿上的龙椅有些类似,专门修了一个高台,是以这柳皇后坐在此处,看着阶下的诸位妃嫔,到有些俯瞰众生之感。
她瞧着下首那些故作乖顺的脸嘴,心中生出几分快意,如今这天开始回暖,自己的身子渐愈,倒不如仿着旧例,三日一会;想来阶下诸人,因得自己无子,不晓得有几人生出了将她拉下这后位的心思,又有多少人在背地里咒她鸠占鹊巢,只求她早死。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她就是皇后,那些人再怎么眼红,也只能憋着!
待众妃嫔规规矩矩行礼之后,柳皇后也十分和蔼可亲的让诸妃平身,赐座赐茶。
“那?可是何美人?”柳皇后眯了眯眼,看着自己左侧倒数第三把椅子上的人问道。
“正是妾下。”那人起身行礼道。
“本宫不是说了要以皇嗣为重,免了你晨昏定省吗?这大冷天的,何苦来,不必多礼,快快坐下吧!”柳皇后道,虽然她不能生养,倒也希望后宫人丁兴旺些,毕竟人越多越乱得起来。
“是,”何美人又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还不忘抚了抚自己有些显怀的肚子,这位何美人已是有孕五月了,只是她先时身量就瘦小,如今衣物又厚实,不仔细看倒也看不出来,虽然皇后宽仁,她有孕头三个月的时候也不敢挪动太多,可如今这何美人一切尚好,再不来凤仪宫,何美人也怕今上责备她不敬嫡妻。
“今儿贤妃姐姐怎么有些心不在焉的?可是哪里不适?”坐在元春下首的景昭仪发话了,同为国公府出来的姑娘,景昭仪是大房嫡子的嫡女,明帝还未继位时她就入了王府,如今育有一子一女,却依然只是昭仪。可这半路杀出的贾元春,不过是荣国府二房家的姑娘,爹爹这么些年也只是一个员外郎,却一来便封了正一品贤德妃。
当朝按例应设四妃,可是如今明帝也只得三妃,分别是贤德妃,良淑妃,还有安宜妃,宫人多称贤妃、淑妃、宜妃。景昭仪明明有着最好的家世,却只能屈居昭仪排在第四位,还不能入四妃之列,怎能甘心?若是淑妃因为子女多,宜妃因为资格老,排在景昭仪之前倒也没什么,可也不知这贾元春凭的什么。
因为贾元春原是皇后凤仪宫中之人,这后宫妃嫔对这元春还是有几分忌讳,说不准这元春就是皇后娘娘推出来的,今上一来就予她高位,约莫少不了柳皇后的推波助澜。
昨儿这皇后娘娘的旨意先一步压着贤德妃的旨意出了宫,为的都是与贾家有关的人和事。这后宫之中,都是人精,稍微一琢磨,就觉出味儿来了。这贤德妃和皇后娘娘之间,并不如她们想的一般亲密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