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唯我煌煌大唐 完结+番外 (无法忘记的遗憾)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无法忘记的遗憾
- 入库:04.09
李林甫轻笑一声,带着三分不耐地解释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镇国公主是一般的女人吗?她可是凭着自己的本事灭了回鹘。若是别的女人知了朔方,还真的跟摆设没什么两样。可是镇国公主会甘愿做这个摆设?若是她会,那她也做不了这大漠的霸主!”
“父亲的意思是,公主殿下会把朔方牢牢地抓在手里?”
“不错。王忠嗣曾经一度挂四镇将印,就是他把朔方和河东都让了出来,可是他在这两个地方经营日久,就是他如今不领着朔方军和河东军,可这又有什么差别?他又是良将,陛下信赖他。我就是要扳倒他,也要找寻机会。”
没错,李林甫忌惮的,不仅仅是王忠嗣是不可多见的良将,还因为皇帝对他的信任。
王忠嗣跟皇甫惟明不同,王忠嗣本来是忠良之后,他父亲战功赫赫,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甚至连命,也丢在了战场上,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又一场战功。那个时候,王忠嗣还叫王训,因为年幼,被抚养于宫中,被唐皇收为假子,后来改名为王忠嗣。
王忠嗣从那个时候起,就跟当时的忠王,也就是如今的太子李亨的关系极好,也是太子李亨非常重要的一条臂膀。所以,李林甫要扳倒太子李亨,就必须先扳倒王忠嗣。只是李林甫深知唐皇对王忠嗣的信任,所以他只能等,因为他知道,他必须一击必中。
——看起来,韦坚接触皇甫惟明一事,对陛下刺激不小呢。
李林甫很确信,韦坚接触皇甫惟明是他自己的意思,就跟他想要官、想往上爬的野心一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谁让韦坚是太子的妻兄呢?太子这边已经有了王忠嗣,而当时王忠嗣身佩四镇将印,要知道,大唐如今总共才十镇,王忠嗣已然挂了四镇将印,就等于说,天下十停的兵马已经有四停归了太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太子的妻兄,韦坚还接触同为十镇之一的河西节度使皇甫惟明,皇帝不跳脚才怪!
所以,皇甫惟明非死不可!
不过,皇帝既然对太子起了疑心,那么,这疑心就不会轻易消除。即便王忠嗣交出了朔方和河东两镇的将印和节度使职位,但是,只要他推一把,皇帝就会继续削减太子的羽翼。
而他李林甫要利用的,就是这一点。
而且,王忠嗣一倒,那就意味着,陇右、河西、朔方、河东四镇全部空缺。而作为宰相,到时候,向皇帝举荐贤能,便是他一句话的事儿了。
就在李林甫暗自得意的时候,他的儿子,在将作监任职的李岫也急匆匆地赶来,道:“父亲,父亲,儿子听说,镇国公主将知镇朔方?”
李林甫当时就跳了起来:“说你迟钝,你还真是迟钝啊!连消息都比你弟弟知道得晚!”
李岫赔笑道:“可是父亲,这,儿子这不是在将作监试着烧玻璃吗?”
“然后呢?成了吗?”
李岫摇了摇头,道:“不行,虽然情况是比之前要好很多,可是得的,还是以琉璃居多。就是少数有几块有几分样子,还是绿色的,不如镇国公主售卖得来得通透。”
李林甫翻了一个白眼。
对于这个喜欢在将作监泡着的长子,他都快没辙了。
“将作监这是也得了消息了?”
“是,是的。儿子听人说,王将军本来知四镇,如今万岁这一安排,就等于在是在陇右、河西、朔方和河东四镇之中拆下一块来,还断了河东和陇右河西两镇的联系。”
李林甫这才高兴起来:“你虽然迟钝,可心眼儿倒是比你弟弟强些。”
李岫见他高兴,连忙道:“父亲,陇右、河西、朔方、河东四镇可不比别的地方。这四处几乎就是长安洛阳两地的屏障。而且镇国公主跟父亲不睦,她都是大漠王了,却从来没有给父亲送过任何礼……”
“若是她给我送礼,我才要提防着她呢!”
“父亲!”
“我跟她之间的恩怨由来已久,她是王皇后益寿养大的,我是惠妃娘娘一手提拔上来的。她记着王皇后的恩情,我也不能让人觉得我背信弃义。更何况,世人皆知,三庶人事件,我出力甚多。三庶人乃是惠妃娘娘的心头刺,却也是她的手足。我帮着惠妃娘娘害了她的手足,她若是不记恨我,反而试图交好我。我才要担心,她是不是想要做什么呢!”
“那父亲的意思是……”
“意思很简单,她不来交好我,自然是因为她已经下定了决心,要留在大漠了。而她要雄踞大漠,只要她继续握着她的那支兵就好了。要不要讨好我,根本就无关大碍。”
李屿道:“可是父亲。您说,陛下如今把朔方军交到了公主殿下的手里,是不是陛下想看着镇国公主把这朔方军的兵员补齐,然后摘桃子呢?”
李林甫一思量,立刻给了李屿一个肯定的眼神。
没错,这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公主殿下,等我收拾了太子殿下,就轮到您了。
您,就等着接招吧!
李林甫才不会容忍自己的政敌一直在他面前晃荡,他不动手,也只是因为他觉得时机未到而已。
第314章
长安距离鹰堡可不近,当高力士奉命来到鹰堡的时候,李嫣已经生了,正在坐双月子。
她生了一个女儿。
虽然孩子才刚过满月,整日昏睡,可毕竟玉雪可爱,高力士一看就喜欢上了:
“诶呦!小郡主果然招人喜欢,跟公主小时候更是像到了九分。”
李嫣听了,更加高兴:“当真?”
“自然当真。就是不知道,小郡主的父亲……”
高力士说这话的时候,有些迟疑,生怕冒犯了李嫣。
“她是我一人的孩子。”李嫣盯着高力士道,“如果你想知道的话,要不要我让女官把彤史拿出来?”
“哦哦哦,不用了。是小臣冒犯了。”
李嫣答道:“好了,我就不逗力士了。父皇可有给我儿赐名?”
高力士连忙道:“有有有。陛下说了,若是小世子,就取名光义,若是小郡主,就取名荣宜。”
“荣宜吗?倒是个好名字。”
高力士笑而不答,反而把李嫣知朔方的任命说了,还拿出的兵符和相关文书。
李嫣迟疑了一下,让左右把女儿抱下去,这才轻声道:“高力士,你跟随父皇多年,最了解父皇的人,莫过于你。你告诉我,父皇是不是对王忠嗣生了嫌隙?”
高力士苦笑:“还是瞒不过公主殿下。”
李嫣道:“王忠嗣不仅仅是一位将才,他还知人善用,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若是他有二心,哪里还用等到今天!”
“殿下?”
“高力士,你告诉我,是不是因为三哥的缘故?”
“是的,殿下。”
高力士的嘴巴里面发苦。
陛下在自毁长城,连远在大漠上的公主殿下都知道了,陛下怎么还不醒悟呢?
李嫣道:“唐人,有二心的,也有忠心的。胡人,有忠心的,也有二心的。我不知道父皇为何会变成如此,但是,王忠嗣毕竟姓王,出身晋中,乃是太原王氏的旁支。他又是从小养在宫中的,虽然跟我不亲近,可母后十分赏识他。看在母后的面子上,我也不忍看他遭遇不测。高力士,麻烦你转告父皇,就说,我这里缺了一员大将。若是将来有一天,父皇要贬谪王忠嗣,就让他来我这里吧。”
“是,公主殿下。”
王忠嗣也是高力士看着长大的,他对大唐的忠心,高力士从来就没有怀疑过。可是李林甫的手段,高力士也是知道的。他清楚皇帝对李林甫的宠信,也清楚李林甫对太子的忌惮,加上李林甫的手段,高力士一点都不怀疑,如果李嫣不出手的话,李林甫就是不能明着弄死王忠嗣,他也会派人暗杀被贬谪之后的王忠嗣。
所以,这天底下能救王忠嗣的人,有且只有李嫣了。
事关王忠嗣的性命,高力士终究是没有在鹰堡多留,就急匆匆地坐着雪橇冒着大雪,踏上了归程。
对于他的归来,朝堂上下都非常惊讶,李隆基甚至在金銮殿上就问他:“高力士,你该不会得罪了阿嫣那丫头了不成?怎么竟然在这个时节回到长安?”
没错,外面大雪纷飞,冰天雪地,长安还算好的,气候温暖湿热,不像几百年后遭遇了小冰川期的赵宋王朝那么寒冷,可是这不等于说,长安的冬天就不冷了。虽然不致于泼水成冰,却一样不好过。因此,不是特殊的原因,大家也不会出远门。
更别说,高力士还比李隆基大上几岁呢。
高力士回到长安,已然知道了李林甫还没来得及对王忠嗣动手,因此只能道:
“陛下,公主殿下,这不是给陛下和贵妃娘娘备了厚礼吗?您看,这是北海出的大珍珠,光滑圆润,径足一寸!竟然还有黄金色的!公主殿下说,这样的珍珠,也就陛下跟娘娘能使唤,因此让老臣代为献给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