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唯我煌煌大唐 完结+番外 (无法忘记的遗憾)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无法忘记的遗憾
- 入库:04.09
冯力士还想再说什么,却被李嫣以她累了为由,请出了寝宫。
冯力士无法,只能去找张裕。
张裕听说,更加无奈:“力士,你也很请出,殿下,这是失望至极才会如此。当年的王皇后是一次,三庶人事件又是一次,如今又轮到太子殿下。偏偏陛下还下了诏令叱责殿下。你说,殿下能不伤心吗?”
冯力士也无奈,他只能告诉张裕:“大人,不是小人多事。而是来之前,义父已经说了,这李林甫怕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您可知道,因为这次的事件,宰相李适之被贬谪为刺史,可是他才到任,就遭了毒手。就连李丞相的儿子,也叫李林甫杖毙于河南府!”
张裕当时就跌了茶盅子。
“你说什么?!”
冯力士道:“小人方才说,李林甫叫人,把李丞相的儿子杖毙于河南府!只是为了杀鸡儆猴,建立威信!义父说,李林甫昔日拥立寿王殿下,结果万岁偏偏立了三殿下为太子,李林甫接下来,只怕会愈发猖狂!为了大唐社稷,也只能请公主殿下援手。”
简单的说,就是单纯的话,李隆基已经听不下去了,就连高力士都不得不找外援找到了李嫣的身上。
张裕一听,当时就跳了起来。
他背着手,在屋里转了好几圈,这才道:“你且等一等,待我求见了殿下,再给你答复。”
张裕求见李嫣,李嫣又能如何呢?不是她说。若是她有这个本事,她还用和亲?
李嫣经过仔细的思考之后,给出的方案也只有一个,那就是结交杨国忠,联手把李林甫给摁下去。
得到这样的回答,张裕忍不住道:“可是殿下,这个杨国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相反,他喜大好功,若是他上位了,对百姓,对天下,皆非好事!”
李嫣道:“然后呢?我又能如何?张卿,你还不明白吗?症结,不在于李林甫的狠毒,也不在于杨国忠是不是好人,事情的关键在于我的父皇,他现在就是一个昏君!他是不把大唐糟蹋干净,他就不会醒悟!”
张裕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发出清晰的响声。
他这才明白,唐皇的愚蠢,李嫣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问题是,她没有这个能力改变这个现状,因为,唐皇李隆基防备着她!
“殿下息怒!”
李嫣深吸一口气,道:“好了,张卿,你起来吧。”
“殿下?”
“不是你的错。”李嫣道,“他年老昏聩,可他终究是我的父亲,就跟他是大唐的皇帝一样,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与其在这里生气,还不如想方设法渡过此关。也许不久之后,我,就要正式成为父皇的政敌了。”
张裕犹豫了一下,道:“可是殿下,那杨国忠秉性贪婪,又觊觎玻璃日久。臣担心……”
李嫣叹了一口气,转身派遣了一位使者去问将作监,少时,将作监大匠就让使者回禀李嫣,根据李嫣提供的钢化玻璃技术,将作监已经成功生产出了钢化玻璃,成功率,大约在三成左右。
得到这个回答,李嫣笑了:“三成?已经很够了。”
张裕一愣。
李嫣就道:“寻常的玻璃碎片容易割伤的人,可是这钢化玻璃的碎片,却宛如石子,要碎就碎一地,反而不容易伤了人。这成功率虽然才三成,不过,想来那些买得起玻璃的人家并不会介意这里头花费。而且,不拿出足够的理由,我怎么能让父皇相信,我跟杨家翻了脸呢?!”
那音调里面,说不出的讽刺,听得张裕更加不安了。
李嫣道:“好了,别在意这些小事。张裕,这件事情,由你来办。记住,办得漂亮点。”
“是,殿下。”
底线都放在这里了,张裕自然知道怎么做。
当然,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否则,张裕是不会让玻璃方子流出去的。而且他也看得出来,事情也没到那一步。
他先请冯力士带话给杨国忠,表示希望跟李林甫联手。果然,因为妹妹杨玉环而日渐显赫的杨国忠早就被荣华富贵和皇帝对杨玉环的宠爱给迷昏了脑袋,加上玻璃的价格实在是高,即便李嫣允许他分期付款而他也只付了十分之一的价钱的情况下,那价格依旧让他肉疼得紧。杨国忠果然提出了要玻璃方子。
这件事情,很快就通过高力士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面,杨玉环也知道了。
杨玉环虽然深受李隆基的宠爱,可是她一直没有儿女,这也是她最担心的地方。她很清楚,自己的娘家哥哥姐姐们已经把公主们都得罪死了,而唐皇的年纪也越发大了,她剩下皇子皇女的可能性越发来得小。在这个时候,她哪里能得罪了李嫣这位大权在握的公主殿下?
杨玉环只能跪在李隆基面前请罪。
如此乖巧又楚楚可怜的杨玉环,李隆基如何不爱怜?
他就道:“珠玑这孩子也真是的。她如今已经是大漠上的霸主,北域的君王,怎么眼皮子还是这么浅薄?一张玻璃方子都舍不得?”
杨玉环不敢接口。
高力士不得不道:“陛下,大漠苦寒,物产贫瘠,多年以来,公主殿下都是靠着玻璃从大唐收购粮草以养活子民的。如今国舅盯上了公主殿下手里的玻璃方子,公主殿下能不恼吗?”
李隆基就道:“就你知道!珠玑那丫头到底给你灌了什么迷汤!你净帮着她说话!”
说着,就撇下高力士,去逗弄杨贵妃的那只白鹦鹉去了。
李隆基不在乎,可杨玉环哪里不清楚的,她派出了使者,把自己的哥哥一通好骂,责令杨国忠不许打李嫣和玻璃方子的主意。
这件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长安,那些公主、驸马们在背地里暗暗高兴——你杨玉环是什么身份,要不是珠玑给你撑腰,就是出身弘农杨氏又如何?你真能坐稳这贵妃之位?
可是杨国忠并不服气。
他特地进宫来见杨玉环:
“妃君又何必在意一个和亲公主!”
“你住口!”
“妃君!珠玑公主势大,已经惹了万岁的眼,要不然,万岁如何需要抬举安禄山?还不是为了防备她?如今安禄山已经认了妃君为义母,比起珠玑公主,安禄山与妃君,还有我们杨家的关系可不是更近些?妃君,亲疏之别,还请妃君明察!”
杨贵妃听说,沉默了。
天宝三年,安禄山认她为母,做了她杨玉环的养子。并且每次进宫朝见皇帝都先拜望杨贵妃,唐皇觉得奇怪就问原因,安禄山回答说:“臣是胡人,胡人把母亲放在前头而把父亲放在后头。”皇帝听了非常高兴,于是命令杨銛以下的杨家兄妹们一起同安禄山结为兄弟姐妹。
这也是杨国忠会说安禄山跟杨玉环和杨家的关系更近的原因。
第312章
看杨玉环不说话,杨国忠越发来劲。他道:“妹妹,我只是你的族兄,可是有些话,我压在心里很久了,不吐不快。外面都说,您能坐稳了贵妃之位,多靠了她。可是在我看来,却是她利用了您,处处占您的便宜。别的不说,就说您得陛下的宠爱,这跟她有什么相干?靠的还不是您跟陛下想得?!可是看看她,攀咬着您,这些年,光从长安、洛阳两处就弄走了多少钱?又得了多少的好处!安禄山还知道奉承这你呢!”
杨贵妃抬起了头,怒道:“那你可看到灭亡了的回鹘?如果不是她,大唐的北疆能如此安生?陛下能高枕无忧?”
好大喜功的杨国忠万万没想到杨玉环竟然说出这样的话,当时就愣住了。
杨玉环道:“你盯着的,不过是钱财二字罢了。可是你可想过,如今外面是如何看我们的吗?是,珠玑的确跟我没有什么关系,我与她也从来没有见过面,甚至连她长什么模样都不知道。可当初我刚成为贵妃的时候,就是她主动示好,给我送了贺礼。因为有她,有她的大军在背后撑着,以咸宜公主为首的诸位公主才不敢放肆。你盯上了她手里的玻璃方子,外面的人看到的,却是我,忘恩负义!”
北疆地域广袤,可土地贫瘠,出产不多。无论是军队还是人民,都需要贴补。而玻璃,就是李嫣的重要财路,也是她贴补手下的军民的重要财路。杨国忠紧盯着李嫣手里的玻璃方子,不是挖李嫣的根是什么?没了军饷,李嫣拿什么养着她的军队?没了钱粮,她的军队不哗变吗?这跟要了李嫣的命又有什么两样?于公,李嫣不但灭了大唐北方的强敌回鹘,她还是大唐天然的盟友,就是因为她的存在,大唐的北方才如此安生!若是没了她,北方若是出了新的异族怎么办?大唐本来就缺领兵大将,可偏偏这样,李林甫还容不下皇甫惟明!
杨玉环不傻。她当然知道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可是她什么都不能说!因为皇帝忌讳后宫干政,所以她不能说。但是史书上的故事,她就是没有读过,也听人说过,她知道,一旦出了什么事情,最后背负骂名的人,肯定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