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唯我煌煌大唐 完结+番外 (无法忘记的遗憾)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无法忘记的遗憾
- 入库:04.09
李嫣这才笑道:“见到故人,难免欣喜,竟然忘记了。如今,我的故人,可不多了呢。”
惹得那几位金吾卫又抬头多看了她一眼。
“看我,都忘记了。王将军千里迢迢地来到博望城,舟车劳顿,一路辛苦了。我已经为你准备好了寓所,你先去休息,晚上我为你接风洗尘。”
王忠嗣只得拜谢李嫣,然后告辞而去。
高力士为他送行的时候,就告诉过他很多事情。而关于唐皇李隆基的事情,他们两人也隐晦地交换了意见。就连高力士都觉得唐皇糊涂了,王忠嗣也只能尽力而为。
侍奉镇国公主,等待时机。
这是高力士送给他的话,王忠嗣会照做,因为这是他名字的由来,也是他存在的全部意义。
第316章
作为大唐名将,王忠嗣就不可能没有听说过博望城,或者说,不可能没有听说过博望城之战。这一战,成就了李嫣的暴君之名,也让原本轻视她的各族纷纷打消了轻视之心,开始了向她纳贡。而作为一位将领,比起李嫣在大漠上的权力,王忠嗣则更加关心李嫣在这一战中的战法。
那种把整座城市都化为焦土的战法,老实说,就连王忠嗣本人都异常好奇,甚至还想过,若是皇帝一心要攻打石堡城的话,要不要用这个战法。
只是这个战法的杀伤力太大,一旦投入使用,就有可能是不死不休的结局,加上王忠嗣派去跟李嫣的公主府接触的人回来说,李嫣封存了这个战法,不会轻易使用,更不会出借,就连唐皇开口也不例外,他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只是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世事变迁,他竟然会在天宝八年来到新博望城!
世事难料,莫过于此了。
王忠嗣心绪翻腾,可是表面上却是一丝儿都不露,甚至还有心观察这一路上的景色。
他现在正在小吏的带领下,前往自己的住处,唐皇配给他的这一什金吾卫就是他以后身边得用的人了。
当然,也不能说观察,因为新博望城跟长安的任何一座城市的区别实在是太大了。虽然一样是坊街制,虽然一样是每个城区都设置了坊官,虽然一样把每个城区都跟独立的战争堡垒似的,可是举目望去,那一扇扇玻璃窗户反射着阳光,让他有些睁不开眼。
这能值多少钱粮啊?
这是王忠嗣的第一反应。
他的第二反应就是,这些玻璃窗户换成钱粮,能养活多少将士啊。
王忠嗣停留在这些玻璃窗子上的视线有那么一点长,立刻让负责引路的小吏注意到了。这人便道:“大夫见笑了。以前这条街上还有雕花玻璃窗,如今都换成了这一整面的钢化玻璃。通透是通透了,可终究是少了几分雅致,让您见笑了。”
这小吏也不是什么无知的人,他当然知道,不止博望城,还有新月城,等诸多城池,大家用玻璃盖房子、修建大大的玻璃墙,这都是很平常的事儿,尤其是作为首都的鹰堡,几乎家家户户都修了玻璃花房。
问题是,在他们看来很平常的事儿,可在头一次来大漠上的人来说,如此行为,就跟暴发户没什么两样。至少这个小吏已经不止一次听到有人酸溜溜地在背后感慨了。
不过,那又如何?玻璃墙,已经新朝的标志了。
王忠嗣大奇:“这博望城里已经不用雕花玻璃窗了?”
他当然知道什么是雕花玻璃窗,长安的权贵们就喜欢雕花玻璃窗,一来是小块的玻璃价钱要低些,二来是可以拼出各种图案,长安如今流行的时尚之中,就有一项,那就是通过雕花玻璃窗的构图和工艺来展现主人家的品味和财力。
可是现在,新博望城竟然……
“也不是都不用,喜欢雕花玻璃窗的精致的,可以在自家安装那么一扇点缀点缀。可是对于商户们来说,没有这样的玻璃墙,他们就比同行们矮一截,连带着他们的客人也跟着丢脸。所以,无论如何,只要有能力的,都会把街面的那一面墙换成玻璃的。再者,”那小吏干脆把他知道的、想到的,都说了出来:“大夫见笑了,这是没办法的事儿。一般的玻璃窗子若是被打碎了,那碎玻璃,就跟尖刀一样,掉在地上,容易割伤了人,若是从高处往下掉,只要足够高,就是插进了脑袋,也不是不能。所以,为了安全,殿下就让大家全换了钢化玻璃窗。”
“哦?这么说来,这钢化玻璃就没有这样的坏处了?”
“是的,大夫,这钢化玻璃的工艺特殊,别说是砸,就是用加工一般玻璃的切割法切割,也是如此:要么一点儿刮痕都没有,要么就直接碎一地,变成一地的宛如石子一般大大小小的玻璃渣子。”
“当真?”
“自然是真的。你要是不信,回头到了地儿,小人叫人搬些钢化玻璃,让您砸砸看?”
王忠嗣立刻皱眉,道:“这不好吧?这跟作践财帛又有什么两样?”
“大夫言重了。如今,将作监那边正在研制更加坚固的钢化玻璃,正需要人帮忙测试呢!如果您有兴趣,小人替您报个名字?”
一位唤作苏瑾的金吾卫卫士看不下去了:“你这厮!是故意消遣我们将军吗?”
锵锵锵。
一串的刀剑出鞘声。
这些卫士们已经把手里的刀剑拔出了一半,如果不是王忠嗣拦着,他们绝对会要这家伙好看。
“小将军言重了。”那人笑眯眯地道,“日后诸位将军就知道了,替将作监测试钢化玻璃的强度也是军中非常规训练之一。”
王忠嗣奇道:“竟然有这样的事儿?”
“是的,大夫。”
伴随着玻璃和火铳等新事物的出现,就连战争的模式都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这是李嫣及其治下不少人共同的认知。
那苏瑾还不信,道:“这将作监这么折腾做什么?玻璃跟陶瓷一样易碎,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吗?”
“可谁让各城越发喜欢用整面整面的玻璃墙呢?尤其是各家商铺,没有个玻璃墙,就好似矮了对手一层一般。因此,殿下也只能让将作监研制更加坚固耐用又不容易伤人的玻璃了。”
“难不成,你们还想造能防得住*屏蔽的关键字*的玻璃墙不成?”
“有何不可?在钢化玻璃出现之前,谁还想过,这玻璃渣子还能不伤人。”
那苏瑾当时就愣住了。
王忠嗣的军事技能全点满了,政治点数虽然十点点了八点,也不算差,可是这方面,就不及格了。可饶是如此,王忠嗣还是隐隐觉得,李嫣会这么做,背后必定有深意,只是就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又是什么样的情况下能用得上了。
正在王忠嗣心思翻转间,那引路的小吏忽然站住了。
王忠嗣很奇怪,一抬头,立刻怀疑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
怎么前面有那么老大的一块冰?定睛一看,不觉愣住了。
那不是冰么?
巨大的,长超过六尺,宽超过四尺,巨大而透明的冰块,而冰块里面,似乎有什么东西?
那小吏道:“哟,这不是裴相公府上的车子吗?”
“你知道?”
“谁不知道,裴相公偏爱这北海的白虾啊。因此,每旬两次,都会有这样的车子,往裴相公府上送虾。”
“北海白虾?”
“对。那虾又叫钩虾,活的钩虾是半透明的,甚至能看到青色的管子。据说,最早吃这个的正是公主殿下,不想,裴相公与诸位大人尝过之后,也喜欢上了。托赖诸位大人的洪福,如今北海到鹰堡已经修建了一条新路。”
王忠嗣道:“新路?听着,不像是官道。”
“自然不是官道,是粮道。各地的百姓缴纳官粮能走,还有商队们,只要缴纳一定的费用,一样能走。”
有人嗤笑道:“天地这么大,谁乐意个个付买路钱?”
那小吏笑而不答,反而道:“看起来,裴相公家的车队是堵着了,我去说说,让大夫先走。”
第317章
换了一般的斗升小民,最多看一个热闹,可王忠嗣在第一时间想到的,却是昔年秦始皇的车同轨以及车同轨带来的一系列意义,政治上的、军事上的、经济上的。
——北海?那可是远在极北之地啊!修建从那里到鹰堡的粮道,那岂不是说,北至北海,南至鹰堡,都在这位殿下的掌握之中?!
既然王忠嗣能领四镇将印,自然是不凡的,起码,这北海在哪里,他一清二楚。可以说,整个西域和北域的舆图,都印在了他的脑海里面。现在,在他心中的这份地图上,确认了北海的位置,再确认鹰堡和新博望城的位置,他几乎是浑身一震。
这岂不是说,如此广袤的疆土,都在这位镇国公主的掌握之中?
连裴冕这样的人,都可以利用粮道,把北海的白虾,活着,运到新博望城来,那岂不是说,只要这位公主殿下愿意,她随时都可以把军队调遣到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