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最佳导演 (江边一只橙)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江边一只橙
- 入库:04.09
她是谁?
究竟是谁?
当然,这个问题很快便被揭晓了。
因为今日稍晚些的头条新闻便是——“普莱瑞思·克兰德——行走的华伦天奴女郎!”
普莱瑞思火了,连带着这日凌晨的《走近伊拉克》首映售票也顺利窜升。
未等12点,《走近伊拉克》的售票处前便排起了一道长龙。其中有普莱瑞思的影迷,也有埃迪的影迷,但更多的是看到新闻临时起意来凑个热闹的群众。
普莱瑞思换了身衣服戴着口罩与埃迪和保罗混在售票处的人流里。
保罗有些紧张,忐忑的问。
“他们会喜欢吗?”
“当然。”普莱瑞思答。
方才说完,便瞧见售票处又来了一群人。
即使他们都全幅武装,但是但凡同好莱坞有些联系的,都能看出。
他们分别是大卫·芬奇、吕克·贝松、昆丁·卡伦蒂诺、马丁·斯科塞斯、以及奥利弗·斯通。
保罗直接哽咽住了。
“.......他们.......会喜欢吗?”
而这次,普莱瑞思并没有回答。
目送着他们取了电影票走入了影院。
直至售票大厅只剩下了他们三个。
埃迪已经面带疲倦,他明日还有在柏林的通告。
看了看表,已至凌晨1点。
索性让他们都回了宾馆,自己在影院大厅等候。
同埃尼奥发了条信息,表示自己回晚些回来。
坐在影院大厅的普莱瑞思等待着第一手的影评资料。
未等一刻钟,便陆续又一些人走了出来。
随即是更多的。
而他们大多都面带不耐。
那是对电影不满的眼神。
普莱瑞思的手心冒出了一层的汗。
索性,在开场20分钟后,这如潮水涌出的趋势渐渐止息。
离场处又恢复了平静。
这才如释重负的吸了口气。
此时影院的上座已经不足一半了,她甚至听得到售票小姐在那儿窃窃私语。
“这部电影是怎么回事?开场20分钟就走了一半,要烂成什么样子才会把排了几个小时的观众烂走?”
握紧了拳。
但她无法辩驳。
因为观众离场是事实,观众面带不满也是事实。
只是........
有些不甘心。
她坐在影院的大厅。
空荡荡的,吹着许久未曾吹过的冷风。
第77章
两个小时前, 大卫·芬奇在私人的推特账号上发了一条自己想去看《走近伊拉克》的推特。
一个小时后, 大卫·芬奇便与好莱坞一众大佬、外加一个吕克·贝松一拍即合来到了威尼斯电影节《走近伊拉克》首映场。
而两个小时后........大卫·芬奇后悔了。
李安邀请入围的电影........骗人的吧。
不能说烂........但至少称不上惊艳。
全无《萨冈》带给他的触动。
大卫·芬奇看过普莱瑞思的《萨冈》, 甚至可以说他对于普莱瑞思的执导风格的印象就起源于《萨冈》。
在他的印象里, 普莱瑞思的电影应该是精致而优雅的, 带着欧洲哲理与美学的共融。
可在现在这部电影里,他全然感觉不到那些让他在《萨冈》中折服的美学元素。
毫无波动。
平凡、太平凡了。
平凡到近乎颓长和无聊。
十多分钟了, 就讲了一件事, 那就是有一个战地记者来到了伊拉克, 这儿发生了战争,至于其他的信息, 他就再也捕捉不到了。
除了颓长的剧情发展,电视般糟糕画质也让他有些无奈。
在《萨冈》中对于细节锱铢必较的性格到哪儿去了?
大卫·芬奇简直无法形容自己现在的心情。
失望、太失望了。
再看到影片第14分钟时, 已经陆续有人退场,不会儿的功夫, 影院便空了大半。
大卫·芬奇也有了几分打退堂鼓的心思。
看了看身侧的奥利弗, 发现他也在瞟着自己的方向。
眼神相交, 不言而明。
大卫·芬奇抬了抬下颚,示意奥利弗·斯通询问他身侧的昆丁·卡伦蒂诺, 而自己则凑到了吕克·贝松和马丁·斯科塞斯身侧。
“走吗?”大卫·芬奇小声问道。
“再等会儿。”马丁·斯科塞斯答。
“都拍成这样了,还有什么好看的。”大卫·芬奇挑了挑眉。
马丁·斯科塞斯并没有理会大卫·芬奇, 仍然认真的看着荧幕。
大卫·芬奇又看了看马丁·斯科塞斯身侧的吕克·贝松,发现他也一脸认真严肃的看着大银幕。
“.......”
大卫·芬奇突然觉得, 自己似乎跟不上时代了.......他真的没看出来这部电影有哪里值得留步的。
与此同时, 奥利弗·斯通耸了耸肩, 表示昆丁也不打算提前离场。
“.......你走吗?”吕克·贝松看向身侧的奥利弗。
奥利弗看了一眼不动如山的昆丁以及沉默观影的马丁·斯科塞斯、吕克·贝松三人。
踟蹰了会儿,答。
“......走吧。”
大卫·芬奇与奥利弗·斯通离开了影院。
看着他们背影的昆丁·卡伦蒂诺哼了一声。
“他们会后悔的。”
下一秒。
普莱瑞思似乎就与昆丁心有灵犀的放上了大招。
亡人、离者、被炸成碎块的孩子。
即使画面依然粗糙,可这并无碍于画面由内而外的深刻情愫。
贫民窟——战场——巴格达。
这是一趟绝望的旅途。
明知众生皆苦,却只能无能为力。
炮弹划过耳侧。
炸裂。尘埃四起。
碎裂的摄像屏幕就像是这个苦难国家的微弱缩影。
岌岌可危。无能为力。
当最后一个镜头出现的时候,满场寂静。
导演讽刺的将空袭的声音用作了片尾的音乐。
昆丁沉默的看着屏幕,沉默的聆听着炮弹轰炸而过。
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
直至十多分钟的花絮放完,整个影院也是安安静静的。
没有人起身,没有人言语。
寂静而沉默,一如伊拉克沉默的天空。
许久,马丁·斯科塞斯站起了身,鼓起了掌。
随即是吕克·贝松、昆丁·卡伦蒂诺.......然后是全场。
两个多小时的沉默后,这个已经走了一半、近乎空了的放映厅爆发出了轰鸣般的掌声!
掌声传到了放映厅外。
售票小姐不明所以看了看放映厅。
“.........不是说这部电影糟糕极了吗?现在这闹到这儿的掌声是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道。”
一会儿全都退场.......一会儿掌声轰鸣.......
这部电影怕是疯了吧。
胡思乱想着,售票小姐随意瞥了一眼,然后她愣住了,因为满脸被征服表情,从影院慢吞吞走出来的,可不是那个大名鼎鼎的昆丁·卡伦蒂诺???!!!
售票小姐刚想大喊出声,便又哽住了喉咙。
因为随着昆丁·卡伦蒂诺走出的那两个男人,分别是好莱坞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以及那个拍了《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吕克贝松!
集结了好莱坞与欧洲两地的著名导演!这部叫《走近伊拉克》的电影究竟是何德何能!
然而很快,她便知道了答案。
昆丁走到了她面前,痞气的挑挑眉,问。
“《走近伊拉克》的观影表在这儿拿?”
“对.......”与偶像近距离接触的售票小姐的大脑已经失去思考的能力,糊里糊涂的拿出了一沓观影表塞到了昆丁手里。
“三张就够了。”昆丁抽了三张出来,分别递给了身侧的马丁·斯科塞斯以及吕克·贝松。余下的放回了桌上。
抽出口袋里笔,快速填写,随后将填完的观影表递还给了售票小姐。
售票小姐恍恍惚惚的分别接过来自昆丁·卡伦蒂诺、马丁·斯科塞斯、吕克·贝松的亲笔观影表。
愣着神,坐在原地。
直至同事问。
“怎么了?”
方才恍恍惚惚的回答。
“昆丁·卡伦蒂诺、马丁·斯科塞斯、吕克·贝松..........我疯了。”
“???”不明所以的同事古怪的看了一眼售票小姐。
然而沉迷于喜悦的售票小姐并不在意同事的古怪眼光,继续抱着这三张纸发呆。
许久,才想起来看看这上面究竟写了些什么。
售票小姐打开了这三张观影表。
马丁·斯科塞斯给《走近伊拉克》打了10分,理由是“实验巅峰,艺术之歌。”
对实验片的印象停留在《战舰波将金号》的售票小姐选择性掠过了马丁·斯科塞斯的评论,转而看向了下一条,吕克·贝松的。
“沉默的史诗,无声的哀鸣。”
.......
不愧是吕克·贝松,评论都这么有深意。
售票小姐拿起了最后一张,这张是来自她的偶像昆丁·卡伦蒂诺的。
他会写什么呢?
期待着偶像高深见解的售票小姐虔诚的看了下去,看见昆丁·卡伦蒂诺刷票似得在可以选的选项上全部划了10分,并且如是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