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情满潇湘 (栖霞公子)



太后又说了好些深明大义,为国为民,冠冕堂皇的话。探春想的却是能够到外面看看,走出这个即将败落的家庭。

太后又留着赏了饭。出了宫后,南安太妃又让她们到南安府坐了坐,同样赏出了不少的东西。这一切对于探春来说都视为无物。

从南安王府出来以后,贾母让探春陪着自己同乘一顶轿子。

贾母拉着探春的手叹道:“我苦命的孙女,这事半点由不得我,也由不得你。才太后和太妃的话你都记下呢?”

探春微微的垂着头,自从南安太妃认下她的那天起,她就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她知道老太太舍不得让她去那么远的地方,现在却淡然一笑,反而来劝解贾母:“老太太,你放心。既然是为家里好,我也没什么可挑剔的。左右都是嫁人,不过在于远近罢了。老爷也复了职,老太太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别为我担忧。”

贾母轻轻的拍了拍她的肩膀,叹了一声:“好丫头,难为你如此的深明大义,又有见识,想得远。哎,说来还是对不住你。可苦了你,孩子。”贾母伸出那只有些枯瘦的手,替探春理了一下滑落下来的头发。

探春却是一脸的淡然,也坚定了不少。她知道自己躲不过,必须接受命运加给她的东西。

轿子已经到了荣宁街,探春轻轻的挑起一角,往外面看去,只见街道上人来人往。这也是自家的一部分,她却从来没有在这里走过一圈。她也看见了那座汉白玉的牌坊,心中默念着,别了。再有几天,这些也通通看不见了。探春恋恋不舍的看去,心中与他们一一道别。

轿子已经进了府,绕过了影壁,直到了仪门前,便换了婆子们来抬,一直进了垂花门,到了荣禧堂前的院子,轿子才停了下来。探春赶紧先迈出了步子,弯着身子又去扶贾母。

这里邢、王夫人、李纨、宝钗等已经等候多时了。

邢王两位夫人又赶着去扶贾母。

贾母看了一眼那块写着荣禧堂的匾额,似乎觉得有些倾斜,心想定是眼花的关系。大家齐至屋中。因为探春的身份不同,众人又让着她往上坐,探春死活不肯,又推说身子不好要回房歇歇。

大家便由着她去了。

贾母歇息了一会子,又对李纨和宝钗说:“你们做嫂子的和她多说说话,这孩子在家里留不了几天了。如今日子也定了下来,就这月的二十六,就得出远门了。”

王夫人听说忙道:“怎么这么快?”

贾母叹道:“要不是走水路,水面要结冰,只怕年底的时候就走了。”

邢夫人说:“如此看来是没有几天了,不过这嫁得风风光光的也好。”

贾母心里却烦,探春的事她没一点可以说话的权力,全是太后和太妃做主,探春这一走,家里就剩下惜春在跟前,偏偏与自己又不大亲近。想来想去也觉得没意思。

赵姨娘在一旁静静的听着,这个亲生女儿平时也没在跟前讨过好,再有她心里何曾又认得这个当娘的,原本也怕她,只是听见了这个日期,屈指一算,也不过就十来天的日子。赵姨娘心里只是不舍,再怎么说也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生她时还受了那么多的苦。这眼睁睁的说要分开,毕竟是骨肉亲情,她心里又哪里舍得。因此悄悄的背过身子去偷偷的擦了擦眼泪。

王夫人道:“看来该准备准备了,这事情也多。让她两个嫂子帮着料理吧。”

李纨和宝钗连忙起身应了。

不多时有管事婆子来回宝钗的话,李纨抽了空来到了探春屋里。

探春正坐于一圈椅里,一手捧了茶碗,正看着侍书和翠墨带着小丫头们,正在那里分派赏出来的东西。

“呀,三妹妹这里忙着呢。”李纨一进屋便看见了一副忙碌的样子。

探春连忙起身,迎上了笑容:“大嫂来了,快快请坐。”又赶着让座。

李纨站在那里抿嘴笑说:“这给郡君娘娘贺喜了。”说着又福了福身子。

探春羞得满脸通红,急忙说道:“大嫂也来取笑我,什么郡君娘娘,那名儿我还不愿意听呢。到了这屋里难道还不能和大嫂亲近亲近么。”

李纨拉着探春上下打量了一回,探春被她瞧得有些不自在,忙问:“大嫂看什么呢?”

李纨笑道:“你还记得宝玉生日那次,姐妹们在一起抽花签,当初三妹妹抽了个什么来着?”

探春猛然间便记起来了,又满脸通红的与李纨道:“大嫂还要取笑我呢。”

李纨点头说:“我哪里敢取笑你呢,只是觉得如今也应了那签上的话。阿弥陀佛,你不是得了一个贵婿么,这下难道不好?”

探春轻轻的靠在李纨怀里,与她道:“大嫂,我到现在都还记得你刚进我们府里的那天。你穿着一身喜庆的衣裳,真是好看。我跟着奶妈,四妹妹更小,好像才两三岁的样子。只怕她都忘了。你来我们家也十几年了,如今兰儿都那么大了,老爷还说他好,比二哥哥都好。要是大哥还在世的话,该有多好呀。”

李纨听了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强忍着自己的情绪,不使自己落下泪来,强扯了一丝笑容来与探春道:“都好些年的事了,你倒还记得,那时候你才几岁吧。”

探春笑道:“是呢。只是可惜了大哥,不然大嫂也不这么难熬。好在兰儿懂事。”

“唉,这个孩子也命苦了点。”李纨揉了揉眼睛,对探春道:“本来说你的婚事来着,怎么又扯到我身上来了?”

探春又笑说:“我见兰儿还说,比环儿强。以后必定是有成立的,大嫂还会有后福。”

李纨点点头:“但愿都应了你说的话吧。”

姑嫂俩说了一阵子,素云又来找李纨回去用药。

这里将东西分派好了,侍书请探春过目。探春点点头说:“除去我们自己用的,余者都分房送去了吧。”又拿起了一串红麝手串,看了半晌突然笑道:“我记得二嫂子有这么一串,还时常见她戴来着。这个就给她吧。自从宝姐姐成了二嫂子,可没少操心,这个家也不如以前了,接手的是个烂摊子,以后还得多靠她帮忙扶持呢。跟了二哥一辈子,只是二哥哥他……”

探春正说着,宝钗却走了来:“我们郡君娘娘说什么呢?”

探春红了脸娇嗔道:“才大嫂来了是这样说,二嫂子来也这样说。看来还真是我们家的人,才进了这个家门。”于是又将那串红麝香串放到了宝钗的手里,笑道:“这个给二嫂子吧。”

宝钗连忙放下,笑说:“这是娘娘的东西,我怎么敢要呢。”

“去你的,偏偏你也说这些。我还没问你呢。当初在蘅芜院住着的时候还是我们的的宝姐姐,我问你怎么就成了我们的二嫂子呢?”

宝钗飞红了脸,也不与探春分辨,默默的不语。

“二嫂子拿着吧。我记得以前你还有这么一串呢,怎么不戴呢。珠子虽小,却到底是我的一片心意呢。”说着并亲自给宝钗戴上。

宝钗笑了笑,又不好当着探春的面撸下来,只得接受了。又对探春道:“太太让我过来看看这边还缺什么不成?”

“缺什么,什么都不缺,二嫂子费心了。”

宝钗见探春倒是一脸的轻松惬意,心里又想她是和亲,嫁那么远的地方,她怎么也不难受呢。这兄弟姐妹一别,还不知什么时候能见面呢,隔着山隔着海,几千里的地儿,宝钗想着心里很是不舍,便对探春说起了以前的事来:“我们都夸三妹妹能干,才智精明。只是要去那么远,还真是不舍。”

探春道:“不舍又能怎样,罢了,我的命如此,半点不由人。说到底也没做成过什么事,当初还和两位嫂子商议着怎么兴旺大观园,也没闹多久,到底也没多大的起色。二嫂子看看,现在园子不是还锁着么。说不定有一天这园子就换了姓名了。”

侍书插了句嘴:“不能吧,这是当初为了贵妃娘娘省亲时预备下的,怎么又可能换了姓名呢。难不成会是别人的园子。”

探春略略一沉吟:“你懂得什么,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富贵又能几代呢。我们家现在苦苦的撑着的这个架子,以前外面看着还风光,现在就是外面看去也不好了。过得个几年几十年,这里又是谁家庭院?素日我说家里的这些当事的人竟没一个有远见的,亏得个个还读那么多的书。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倒想看看这个家到底还能撑多久。”

宝钗静静的听着,觉得探春的话说得很在理,就是又透着那么一丝凄凉,不免有些悲观。倘或真到了那么一天自己又该何处呢,宝玉还是那样的性子,自己不能多劝,若真有一天萧条了,日子总还得过下去。

宝钗又对探春道:“三妹妹救了我们家,是我们家的救星呀。”

探春却冷笑道:“我一个女人能做些什么呢,看来也是回光返照呢。这个家就交给二嫂了,要说能力说手段,二嫂子也不输给琏二嫂子,或许还有点希望。”

宝钗脸上有些讪讪的。

等宝钗走后,探春身边的奶妈与她说道:“姑娘糊涂。如今宝二奶奶也戴不了红麝香串了。这不是两年了都还没消息嘛,太太也心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