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薛善禾与梁家两兄弟(一米花)


那么大的人,曾经抱着他与阿兄一起哭笑玩乐的人,到最后竟变成了两只沉甸甸的小盒子和两条窄长的灵位木牌。梁邺与梁邵,一人一只盒子,一人一条木牌。他们坐在县祠的门槛,从天亮等到天黑。暮色四合,有人骑着马,风尘仆仆从大道尽头赶来。他说:“我是你们祖父,跟我回密州吧。”
马背上,梁邺和梁邵前后坐着,一个轻声抽泣,一个放声大哭。梁老太爷牵着缰绳,悄悄抹掉眼泪。
十二年过去,他们皆已长大,梁老太爷也到了该变成小盒子与窄长木牌的年纪。
泪水滚出眼眶,梁邵忙咬住手背,不让自己哭出声。不知何时,善禾已站在他身边,轻轻将手搁在他颓唐的肩。
“阿邵……”
梁邵猝然转身,紧紧抱住善禾,将头埋在善禾胸前,脊背一抽一抽地低声呜咽。
善禾慢慢地抚梁邵的头,却克制不住泪流满面。

第11章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善禾与梁邵挤在罗汉榻上。因此榻窄长,不足容纳二人同睡,善禾只好趴在梁邵身上。
晨光熹微,第一缕阳光漏过窗隙,善禾率先睁了眸子。她透过窗看了天色,忙支起身,推了推梁邵:“快醒,天亮了。”
昨夜梁邵是悄悄回来的,未曾事先报知陈大人。故此,他需趁陈大人尚未醒转速速赶回去。
梁邵慢慢睁开眸子,见天光已亮,忙坐起身子,理理衣裳就要走。
“照儿……”梁老太爷坐在床沿,两手支着床榻边,笑吟吟望着他。
梁邵脊背一僵,转过身时泪已坠下。善禾不明所以,愣愣地看着祖孙二人。
梁老太爷冲他摆摆手:“不哭,不哭啊。去了京都,要记得克己为公、克己为民,爹在密州等你回来。快去吧,啊。”
梁邵只觉浑身僵硬,腿动不得,话也说不出,只有泪汩汩地往外涌。
三月初二,梁老太爷睡下后再也没有醒来。
善禾与梁邵跪坐在床边的脚踏,看着那白天与黑夜皆抖个不停的右手慢慢停住,而后陡然坠在床褥上。
善禾捂住嘴,想起那晚郎中说的话:“哪天夜里手不抖了,说不定就好了。”
梁邵抽噎着从枕下抽出一张字条,是昨日梁老太爷回光返照时写下的,字迹歪歪扭扭,但尚能辨认:
不哭,你们要坚强。
二门上云板连叩四下。挂在廊下的红灯笼变为写了“奠”字的白灯笼,善禾与梁邵也换上了粗麻孝服。
外头涌进来一群人,指挥着梁邵给老太爷换寿衣,又将老太爷的尸体抬进早已备下的棺木里。
一时间,寿禧堂正屋成了停灵之所在,那些弥漫在空气中的苦药味、老人味陡然间都不见了,人们进进出出,忙里忙外,只为送老太爷最后一程。
善禾与梁邵跪在蒲团上,麻木地给每位前来吊唁的亲眷好友磕头,麻木地听他们诉说老太爷年轻时的旧事。到了次日晚上近三更时分,最后一位来吊唁的亲眷离开。善禾与梁邵由晴月和成保扶起身,成保小心开口:“还有几个京都的远亲没通知。”
善禾与梁邵对视一眼,梁邵唇线抿直:“先不说。等过了三月十二,阿兄考完会试再说。”
因一整天未曾阖眼,且白日哭得几乎晕厥,梁邵与善禾只得回漱玉阁休息,将守灵交给几位本家弟兄。回去路上,晴月扯住善禾衣角,恭恭敬敬道:“账房那边支东西搭孝棚,这会儿闹不清楚,请二奶奶过去看看。”
梁邵揉了眉心,脸色登时沉下来:“糊涂东西!这点子事也弄不明白,白养了一起子人在家里浑吃白饭!爷亲自去看。”
晴月赔笑道:“实在是这遭事情多。”她悄悄拉了下善禾袖口,微微摇头。
善禾明白她的意思,道:“阿邵,家里好多事全仰仗你。何况我本管着后宅对牌,我去就行,你去了,也不一定清楚。快回吧。”她一壁说着,一壁领晴月往账房去。
刚穿过影壁,善禾停了脚步,拉住晴月:“究竟是什么事?”
晴月抿唇道:“二奶奶请随我来。”
晴月将善禾引到二门外,只见长长的甬道内,唯有两只挂在檐角的“奠”字灯笼幽幽地亮。善禾与晴月刚在灯笼下站定,甬道尽头立时亮了一盏昏黄的灯,慢慢靠近。
等那盏昏黄走到近前,马车停住。车辕依次跳下两人,正是吴天齐与米小小。
善禾大惊,不由问:“你们……你们怎知……”
吴天齐道:“今儿白天来吊唁老先生,见你跪在灵前磕头,我们就都知道了。”她顿了顿:“画,成了吗?”
善禾垂眸咬唇:“成了。”
吴天齐走近一步:“先给我吧。接下来你忙家里的事,我们也不给你派活。等你忙完家里的事再说。”
善禾低着头不应,指尖不停绞着衣服。
“怎么了?”吴天齐急问。
米小小也走近,拉住吴天齐:“她家里经了这事,哪有心思画。何况等那梁大爷回来了,她也画不成了。”
米小小还欲说什么,善禾已抬了头,胸膛起伏,说得焦急:“吴坊主,我现在把画给你,一定能录上吗?”
吴天齐慢慢勾了唇角,一把搡开米小小:“你一定行。”
善禾攥紧拳头,咬牙道:“好。”她转头吩咐晴月:“你回漱玉阁把我搁在衣裳箱笼里的雕花匣子取过来,别教二爷发现。要是他问,就说在忙搭孝棚的事。”晴月点头去了。
不多时,晴月抱着一只匣子小跑过来。吴天齐接过木匣,打开,里头整整齐齐摆了几十张画纸。善禾望着最上头“杨妃懒起梳妆”的画,道:“共三十二张,都是我这个月画的。”
吴天齐点点头:“辛苦。若录上了,我怎么来找你?还这样?”
“你找个小厮或丫鬟过来,就说找漱玉阁的晴月姑娘,就成了。有什么话,有什么要带的东西,都交给晴月。”
吴天齐收了匣子,与米小小一道坐马车离开。善禾回到漱玉阁,彼时梁邵已阖目睡着了。善禾坐在床沿,心底又烦又乱。晴月立在旁边,压低声音问:“姑娘,真要走么?二爷如今待您和气许多了,大爷也是极宽容的人。”
原来当日梁老太爷救下善禾后,知她家破人亡,甚为凄苦。故而找到从前伺候善禾、抄家时被放出去的小丫鬟晴月,买下她,仍旧让她伺候善禾。因此,晴月如今奴籍虽存在梁府,实则一心向着善禾,善禾的许多心事,她也都知道。
善禾抿了抿唇:“正是因为他们对我好,我更不能留在这耽误他们。而况……”善禾顿了顿:“和离书还收在二爷那儿。”
晴月跺足叹道:“都这样了,二爷还要跟姑娘和离?这真的,教人如何呢……”
善禾扬起笑:“这原不怪他。正因为我的缘故,害他考不成武举,只能缩在密州一辈子当个提刑官,否则他该同大爷一样,去京都轰轰烈烈挣番功名回来的。原不怪他。”
晴月不觉流下泪来:“真真都是命数,若咱家老爷还在,姑娘岂会受这么多委屈……”
善禾捏捏她的手:“不说这话,日子总要向前看的。我如今有了新的际遇,到时候,应当能把你一起带走。”她怅惘低下头,看向瘪瘪的腹部:“原本想生个孩子,好歹教老人家高兴一场。如今也好,没有孩子,倒干净了。等老人家下葬,我们就走。把密州撂开,我们还回金陵去,我们俩仍旧做个伴。好不好?”
晴月答应着,自回屋就寝不提。善禾在床沿坐了一会儿,将漱玉阁正屋的角角落落重新打量了一遭,方闷闷地钻入被窝。
三月十二,正是梁邺考完会试的日子。天光初亮之际,小厮成保骑马赶去京都。四日后,梁邺与成保星夜兼程终于赶回密州,方入灵堂,梁邺便伏地恸哭。梁邵与善禾本皆跪在蒲团,木木地给老太爷烧纸。但见梁邺归来,梁邵喉间迸出哽咽:“阿兄。”说罢,梁邵含泪起身,行至梁邺跟前,二人抱头哭在一处。善禾扶着膝盖起身,也是擎着帕子垂泪。
待哭了好一阵子,梁邺抹掉泪,躬身敬了三炷香,又磕了好几个响头,才换上粗麻孝服,擎着哭丧棒,与梁邵夫妻皆立在廊下,听灵堂内的族中长老商议何日发引下葬。只听得里头长老高喊一句:“二爷,你进来瞧瞧出殡那日的路祭单子。”
梁邵应声掀帘而入,廊下只剩下善禾与梁邺两道素白影子。善禾眼睛哭得红肿,此刻垂头立着,只觉得眼睛发涩,忍不住想揉。
梁邺侧过脸,瞥她一身素装立在身旁,不由温声道:“莫揉了,仔细伤了眼。”
善禾应了声,抬眸,正与梁邺四目相对。她想起那晚的窘迫来,忙又垂下脸屏息不说话。倒是头顶落下一声轻笑:“这些时日多亏了善禾。”
善禾心口咚咚直跳,胡乱答了句:“阿邵也辛苦得很。”
梁邺冷笑道:“只盼他肯多回家望望祖父,别的倒罢了。”
善禾忙答:“他如今已改了。”
梁邺见善禾如此急匆匆维护梁邵的模样,一颗心不觉冷了半分。他忽而很想开口问问她,那封和离书是否作数。但话到嘴边,梁邺又觉得好没意思。就算善禾不是阿邵的妻子,他也未必会娶她。而况阿邵是他的弟弟,亲弟弟啊。从梁邵出生到如今,他每时每分都记着,梁邵是他在这世间最亲最亲之人。从京都到海陵县,从海陵县到密州,再从密州回到京都,他走了很多路,见识了很多魑魅魍魉似的人,在某些差点被同化的瞬间,梁邺始终记着,他肩上还担着一份照顾弟弟的责任,他是阿邵之表率,他得替阿邵照亮前路。正是这份责任,让他在半月前的科举舞弊案中急流勇退,避免酿成千古之错。他从来都是将家族前程与阿邵排在己身之前的,他怎可能辜负阿邵。
梁邺忽然想起来,回密州的路上,成保告诉他,阿邵办了件极漂亮的案子,密州府衙的陈大人赞不绝口,已上书将此事报与朝廷。那个乖张淘气的阿邵,终究长大了。
梁邺敛了眸子,望向手背正慢慢愈合的伤口,将话头引到梁邵身上:“听成保说,阿邵今次查出一名连杀七人的凶犯,陈大人已上报朝廷了。”既然上报朝廷,那必有赏赐。不拘是什么,只要是朝廷的赏,总归是长脸面的好事,于梁邵仕途、于梁家前程也更为有益。
善禾闻言浑身僵滞,她怔了片刻,扯开嘴角自嘲笑道:“是,阿邵查出凶犯,还破获了月坨村三十年前的一桩悬案。可是……”善禾头垂得更低,指尖不住地绞着袖口。
梁邺听出她话里有话,居高临下看向善禾,只见她蹙眉抿唇,似是极为两难的模样。梁邺不由问:“怎么了?”
善禾顿了顿,鼓足勇气似的:“陈大人说阿邵年纪轻,家世也不光彩,就算报给朝廷,也难升官加爵。于是,陈大人就把这次月坨村案的主要功劳记给了衙里的张提刑。”
“不光彩?”梁邺气得额角青筋倏然蹦起,“我祖父生前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我父生前乃吏部员外郎,因治疫殉职,何处不光彩?!”
善禾慢慢抬起头,望进梁邺眼底,她轻声道:“对不起。”
梁邺愣怔,心口豁然通明了。他忘了,善禾是官奴,薛寅是三皇子谋反的主要罪臣之一。纵使祖父买下善禾,纵使朝廷官员皆知薛女无辜,可官府文书上写得明明白白。只要薛家背负着谋反罪名一日,阿邵在仕途上就受阻一日。
梁邺唇线抿直:“那……阿邵如何说?”
若是依阿邵的性子,碰见此等不公之事,早该气得抻背跳脚,不说闹个翻天,至少这阵子他也不会让陈大人与张提刑好过。梁邺有些担心阿邵会惹出祸事。
善禾怅怅吐纳出一口浊气:“他说,蛮好的。张提刑补了他近五百两银子,他收下了,是以吊唁祖父的名义送的。他还说,日后阿兄去了京都,他留在密州,虽说帮不上阿兄,但守着梁家祖祠,阿兄也无后顾之忧了。”
一瞬间,梁邺只觉心口绞痛,道:“蠢货阿邵……”
说话间,梁邵捏着路祭单子打帘而出。善禾与梁邺抬头看去,只见梁邵原本高大挺拔的身姿,此刻颓唐了许多。梁邵勉力冲他们挤出个笑,却掩不住眼下青黑。
梁邺忽而觉得喉间滞涩,究竟是从何时开始,他那个张扬肆意、要平等要快活的阿邵开始学会藏起心事了呢?
作者有话说:
----------------------
傲娇小狗在慢慢长大。
善禾与梁邵都是成长型的。

第12章 他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
从始至终,梁邵都没有怪过善禾,也没有觉得是因为她,自己的前程被耽误。
写下和离书,是因为“盲婚哑嫁,殊为陋习”。
考不了武举,他浑不在意。毕竟,他最初的梦想,是应征入北川军,去真正的战场上历练。那时才十六岁的梁邵觉得,好男儿志在四方,只有真正地杀敌,才算真正地报国。
可祖父不准,阿兄也不准。他们说沙场危险,梁邵不该去。甚至藏起梁邵的名碟和红缨枪,防止他悄悄投军。
于是,梁邵只能用与薛善禾成亲作为筹码,与梁老太爷做个交换。那会儿,梁邵便筹谋计定,先娶善禾安稳住祖父,等祖父病逝,他立即和离,往北川去。
只是,他没想到人心易变。当善禾同他说“生个孩子”的那刻,当善禾颤着手环住他脖颈的那刻,有什么在他心里碎掉了。和离后,善禾该怎么办?她经历了抄家那样的事,亲人朋友要么死了,要么久不往来,她该怎么办?他不肯承认自己被善禾吸引,可目光总忍不住追随善禾。从前祖父与阿兄没有教会他家庭的责任,在善禾这里,他头一次开始思考,如果他死在战场,祖父怎么办,阿兄怎么办,善禾怎么办?如果他一时的快活、他自己的功名,要用他们余生的痛苦来换,那他宁可不要。还有,那个他与善禾的孩子,该怎么办?像他一样,小小年纪没了父亲吗?亦或是说,认了别人做父亲?
有心有肺的人真是麻烦,连死都要考虑别人的感受。
那晚梁邵坐在漱玉阁的石阶上,把月华握碎在掌心。
梁老太爷的丧事有族老主持,有事也先紧着梁邺、梁邵兄弟,善禾这个外姓的、官奴出身的二奶奶,自然鲜少被族老们记起。自梁邺归来,到老太爷发引下葬,梁老太爷昔日门生从五湖四海而来,纷纷吊唁缅怀,皆由梁邺兄弟陪同作伴,除非带了女眷的,才请善禾出来会客。梁邵每至晚间将近三更时分,才忙完当日诸事,拖着一身疲累回漱玉阁。
善禾因此有了许多作画的时间。
那次吴天齐拿走她的《长生殿》绣像,一旬之后派小厮来,只说了两件事:
其一,选中善禾的画共二十四幅,插入书中作绣像。以二十四幅结账,善禾挣得一百四十四两。吴天齐换作一百五十两的整银票,多的六两,算作下次活计的定金。
其二,吴天齐有意脱离书坊,单由丹霞画坊出一本只有画的书。吴天齐让善禾闲时不妨构思自己想要画出来的故事。
因此,善禾无事之时,便开始构思画书的内容。这比给书配绣像难了许多。绣像是在已有书中所述情境的背景下,画师完善加工。而作一本画书,则要求画师独立构思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她一壁瞒着梁邵,一壁画废了十余张画稿,仍旧是没有思绪。
那天,梁老太爷下葬事毕,梁邺、梁邵及善禾从梁氏祖坟归家。马车停在梁府二门,梁邵已下了车,善禾刚扶着晴月的手要下去,便听得车帘外响起一道颇有些陌生的男音,应当不是梁家人。善禾便顿了顿,先候在车内。
她听见那人同梁邵道:“二爷,吏部传了文书过来,上回月坨村一案,教某即日赴任京畿县县令一职。后日启程,明日某在家中设下饯别宴,二爷是必须要来的。”
京畿县县令,天子脚下做官,来日仕途自是平步青云。
善禾扶住车窗栏杆,指节泛白,她低下眸子,心头波涛汹涌。
又听见外面默了片刻,梁邵才涩声道:“好,恭喜。明日必定赴宴。”
张提刑听了自然欢天喜地,朝梁邵拱手:“此番实在是多谢二爷。来日若有用某之处,某定在所不辞。”
等张提刑离开,善禾扶着晴月手走出。甫一打帘,便见梁邵立在马旁,单手抚着马鬃,垂了眼睑默默不作声。梁邺立在十余步之外,唇线绷直,拧眉望着梁邵。善禾知道,梁邵心里头是有气的。这些日子他一直闷闷不乐,不仅仅是因为梁老太爷的病逝,还有这件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