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骑士夫人模拟器 (冻京橙)


体质差,疾病多,寿命短,人口就无法增长。
没有自然的人口增长,光靠外来劳动力,并不是正道,况且,外来人口也是有限的,其他地方的领主会管。
那么相应的,人口问题会影响到地区各个方面的发展。
目前领地里有的耕地远远无法满足这一点,即便是要开垦剩下的五千多亩,一时半会儿,也没有那么多劳动力。
所以,她目前唯一可走的路,就是提高亩产量。
若是主食的亩产能够平均在六百磅一亩,那么只需要两千亩地,就能供至少一千六百人饱饱的吃上一整年了。
粮食充足,价格就低廉,普通人的生活越有保障。
现在的普通居民,如果家家户户都能不愁主食。
那么每个家庭都会放开手脚生孩子,一串串的给她造人,也都能养活。
只要过个几年,这些孩子都长到了不容易夭折的时候,自然人口就会倍数增长。
等这些孩子有六七来岁,能开始干一些简单的活儿,劳动力也就充足了。
她脱离系统的个人计划是,今年基本城建完毕。
明年在吸引外来人口的同时,尽力完成每年一百五十万磅的粮食产量目标。
至少把主粮的价格调到一苏里左右。
目前劳工一天的薪水,刚够卖一磅多主食回家煮粥。
要是粮食价格到了一苏里,劳工一天的薪水就能买四磅主食,够两个人吃一天干饭。
五年之内,她的计划是,将这座城市的繁荣度打满,开垦出至少七千亩直领耕地,种五千磅主食,亩产达到平均三百磅。
只要能达到这个数字,再严格管控一下本地的私人粮商,将这个镇的粮食进出口税率调整好,不让粮商钻空子倒卖,也就行了。

第81章 ◎八月上旬◎
八月初八, 这是北方一年中最舒适的日子,头顶上阳光充足,气温宜人, 河畔边微风冷冷, 出门只需要穿一件亚麻长袍。
距离埃因威顿城外二十里地,位于德拉乌伦河谷沿岸良田的庄园里, 贾格布正站在直领地中耕地规模最大的庄园中。
他正在趁着秋收前夕,督促佃农开垦荒地。
只见河水一片蓝色,附近的田地上长满黄绿色小麦, 风吹麦浪,河面上是扬着帆的木船。
而田埂附近,曾经荒芜的灌木丛里,佃农们把灌木割下来, 连根拔起, 晒了两天, 此刻一把熊熊烈火烧光了。
田地冷却后, 佃农们拉来十来头骡, 背上了犁耙, 开始深耕荒地。
佃农们跟在犁耙后面捡石头。
贾格布站在远处的河边,手里拿着一本账。
他最初接手这庄园时,原本的耕地是一百三十亩, 这几个月开垦,已经垦出了六十亩荒地, 最后还剩下十亩地需要开垦。
直领地里, 归贾格布管的十个庄园,每个庄园都至少在年内满足实际主粮耕地面积有两百亩的目标。
五月份时,直领地只有三百多佃农, 分拨到十个庄园,每个庄园才三十个劳力。
六月份,七月份,北方霍布斯郡陆陆续续来了二百个流民,直领地里的佃农人数扩充到了五百人。
眼下这五百人,平均分拨下来,每个庄园大约五十人。
按照他的方法精耕细作,每个人的精力最多能耕作四亩地,五十个人,一年刚好只能管的出来二百亩地。
贾格布这里的账本记录的清清楚楚。
一开始每个庄园的耕地数量大小不一,有的才一百亩,有的却两百多亩,合计一千五百多亩耕地,耕地附近的果树,灌木荒地不计其数。
这几个月,他挨个庄园监督,送来骡子帮忙耕地。
八月份,最后一百多亩地开荒完毕,两千亩主粮耕地就足数了。
贾格布负责管理的这十个直领庄园,是河岸边占地位置最好的地方,土地肥沃。
他能预计,今年的一千五百多亩麦子,精确产出是二十万磅到二十五万之间。
已经开荒的四百亩地,前后种了黄豆和其他豆类,预计产量为十万磅。
今年把黄豆留足了种子,明年再往麦子地里种一千亩黄豆,往黄豆地里种一千亩麦子。
这样两两交换之后,明年这两千亩地的产量,争取粮食总量达到五十万磅。
五十万磅粮食,均价两苏里,价值一百万苏里,也就是一千个金币。
这些钱,如果发五百六十金币给五百个佃农做工资,还能余下四百多金币。
他深吸了一口气,心里已经十分开心了。
这剩下的钱币,通常公账又拨回来了九成做农业开支。
刚好又可以拿去买大量的果树回来栽种,又买更多的骡子耕地。
明年计划每个庄园多开荒五十亩地,这五十亩,就可以用来种果树和麻料了。
他心里盘算着,不一会儿一个佃农就从庄园的仓库里跑了过来。
说来也巧,这佃农在战乱之前就与贾格布认识。
后来清点人口时,这佃农看贾格布在男爵身边过的这么好,也就去山上同胞藏身的地方传信,把人从深林里叫了出来。
现在,他又被分到了贾格布手下来种地。
走到了跟前,这佃农赶忙说道:“男爵夫人派人给你送来了几袋东西,还有信。”
“哦?”贾格布想了想,就跟着去了仓库里一探究竟。
到了仓库里,负责从港口运送过来的两个人也没打开麻袋看过,他们不知道这里面是什么。
贾格布先开了磨坊主的信,才知道这口袋里的东西是土豆,一共是六百磅。
他也为这离谱的产量愣了半晌,立刻掐着手指算了起来。
这六百磅土豆,是没有什么外壳损耗的,是净亩产。
假如种上一千亩,那一年就能产六十万磅,要是种两千亩,那就有一百二十万磅。
一百二十万磅,是目前年产量的四倍。
这事可真是非同小可!
贾格布立刻就叫人把土豆好好的封进仓库里,又叫人去牵马来,他骑着马带着两个仆人一路往港口去了。
这庄园距离港口最近,不一会儿,他就进了正在施工的城门。
他顺着已经清理出来的城内主道往工坊区走。
前两个月,高斯里和伊森,还有科琳娜父女,带着一大堆人手,一起去了山区勘矿。
他们不止在埃因威顿,还去了邓佛姆林,两个镇的山都翻遍了,也寻到了矿脉,以及大量烧陶瓷需要的黏土和岩石。
虽然没找到盐矿,也没找到铜矿铁矿,但是在邓佛姆林到埃因威顿的边界的山崖找到了一处有煤的地方,这主要还是科琳娜发现的。
高斯里带人深挖过,这煤矿很浅,只在地下十米,揭一层土就能看见了。
他四处凑了二十个工人,正在慢慢的开发这处矿。
如今,他人已经回来了,正在港口的造船坞催进度。
所以,贾格布一进城,就直接去了港口。
海港上的设施建设都是最优先级,如今已经算是完善了,这一角的城墙也是最先造完的。
从靠近港口城门开始,就要过一道营门,这城门前面就是守备营,住着几十个士兵,日夜负责安防,又要负责查船舱里的货物与报税的数量和种类是否一致。
目前船商们交靠船费,过港税,就是在守备营交的。
凡事在埃因威顿港口卸货装货的商船,都要根据货物的价值来按比例交税,每个月林林总总几十个金币。
这笔钱用于港口养护和守备营开支。
交了税的商人,载货离港时,会有两艘兵船护航,直到离开海盗出没的水域。
贾格布一路骑着马畅通无阻的穿过守备营,穿过了城门来到墙外的海岸,视线忽然开阔。
长长的口岸停满了降了帆的船舶,大小不一二三十艘,来来往往的工人从船上搬货。
他顺着岸边的大道往德拉乌伦河这一侧走去,那里有一处半围木板起来的船坞,就建在石头堆的坡岸上,占地有三四亩。
在大门口,有两个穿甲的士兵专门守在这里站岗。
他下马进了船坞,立马就能看见地上有一个巨大的斜坡深槽,深槽的尽头就是河面,但眼下被巨木闸门挡着水。
而深槽宽十米,长五十米,底部有一圈船墩子,船墩子上架着正在组装大船的底部龙骨。
数十个工人或坐在脚手架上,或站在船墩旁边,都在往船底或者船壁敲铁钉固定龙骨,沉重的金属噪音震耳欲聋。
眼前的船足足可以载重五十万磅,最宽处八米宽,最长处三十米。
这样的巨物摆在贾格布面前,显得人渺小的像蚂蚁,他不由的震撼了半天。
专用的松木是船用木材商提供的,工人和初步技术是造船商提供的,其他钢铁材料是高斯里从锻造坊拨来的。
至于船的样式,也与一般的商船不一样,更加圆润,甲板面积没那么大,使用了大量的高硬度铁钉来固定而不是鸠尾榫。
这是高斯里与船商一起改良的款式,最适合用来运货,他们给这种样式的船起名为弗鲁特式。
贾格布看了半天,才想起来自己是来干什么的。
他立刻揣着信件往船坞一侧的一排物料仓库走去。
门口的士兵刚刚说了,男爵大人和管事们来看船了,他们正与高斯里和造船商在仓库里看结构图。
贾格布揣着信带人找了过去。
这里的第三间仓库里,仓库大门开着,库房里摆满长桌,桌上铺着设计图。
旁边站了一堆人,包括港口守备乔治,管商贸的莱蒂伦,伊森和亚当,以及造船商,他们都在关注这最重要的项目。
而中间的凯撒神情毫无波澜,听高斯里叙述着这种船的优势。
高斯里眼眶上夹着一只单片眼镜,手里拿着一条工人们使用的铁钉,说道:“...表面蓝化过,有防锈的作用。”
“现在锻造工坊在材料跟的上的时候,每天能造一千颗这样的钉子,用来固定船壳。
用铁钉可以尽量节省工时,因此也可以使用更容易得到的松木。”
凯撒知道,对于传统的造船行业而言,使用橡木是主流,因为橡木坚硬,适合拿来开槽做榫卯,也不会影响结构的质量。
这是松木这样的软木所不能达到的。
经过高斯里的反复实验,他使用了含碳量极低的熟铁,锻造出了又容易锻打成型,且无论韧性还是密度都最合适的长钉。
有了这种钉子来链接,就可以放弃费时费力的鸠尾榫结构,自然也能放弃适合做榫的橡木,改使用普通松木板。
就是整条船需要用几万颗钉子,相当考验锻造能力。
但可以说,这种船的优势正是在于铁钉的质量和廉价的木料。
节省工时,不需要经验丰富的船匠,只要一个普通工人稍加培训,就能开始钉船。
莱蒂伦也一听就知道,这样的船,恐怕能让现在所有的造船商呕出血,全都改行去打铁。
高效快捷,廉价还高质,这些都是男爵夫人最喜闻乐见的。
凯撒看着清晰明了的结构图,对这东西能带来的好处有了预估,只点了点头,喜怒不形于色的问:
“造完需要多久?”
提起这个,高斯里就两眼放光,一脸骄傲地说道:
“这正是最重要的地方,我们使用的是木材商手里已经干燥两年的松木,原材料从林场运过来只需要几天,比橡木便宜很多。
到了船坞里,工人把松木加工成组件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安装龙骨,肋骨,铺设船壳,甲板总计的时间才不到三个月。
像眼下这艘船,到十月末就能下水舾装。
最快最快,十一月下旬就能装完出海。”
从木材进入船坞,到成船出海,这其中的时间不过半年。
相比起同载量的传统木船,这制造速度快的不是一星半点,可以说是四分之一的工时。
这必须要在材料充足,标准化施工,规律组装,高度细化分工情况下才能顺利进行。
也意味着,仿制的门槛不小,如果传统造船商人想学,还要先烧出来能用的铁钉,这期间甩个三五年不是问题。
而这三五年,等他们造出来差不多的船,埃因威顿的港口恐怕都下饺子了。
听到这里,贾格布已经挤到了跟前。
凯撒注意到本应该在开荒的贾格布,询问他来是有什么事。
贾格布清了清嗓子,说道:“拉沃森来信了。”
凯撒即刻提起精神,询问他这信里是说什么。
贾格布说道:“土豆,是土豆,夫人让磨坊主送信和土豆来了,去年种的一亩,今年竟然收了六百磅。”
在场的人皆挠起了头,第一反应是六百磅?开玩笑吧?
可是他们一想,这消息的来源肯定不会开玩笑,况且地是贾格布种的。
贾格布看向高斯里和莱蒂伦
“我来这里,正是为了找你们,等商船造好了,一定先往大陆东南部的海岛去一趟,这土豆,据说就是商人从那片岛上带回来的。
我刚刚听说商船十二月就能出海,那么多久能到东南海岛?
要是能在三月份之前带回来就刚好催芽。”
高斯里闻言,点头说道:“我算过,如果沿着大陆附近航行,风向适合,空船航行四周就能到东南海岛。
如果是满载情况下,回程需要六周。”
高斯里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因为用了太多铁,吃水深,所以速度上要比别的船慢一点。
不过,十二月初就走,紧赶慢赶,三月也能回来。”
高斯里做了保证,贾格布也估摸着自己这里要的工序。
那么,剩下的事情,就是找到这种作物的原产地了。
他们几人齐刷刷的看向了莱蒂伦。
作为在场唯一一个走过路上商队,船队也走过的人,这以后自己有了商船,势必是要他带着手下出去做生意的。
莱蒂伦眨了眨眼,反应了一下,说道:
“没问题是没问题,土豆这东西,拉沃森其他人家也有种一点,都说是从东南海岛来的,既然有,那我肯定就能找到带回来。
不过,找作物虽然重要,出海可不能空船啊。
我刚刚替工坊接了一个大单,正好是卖到东南的珈拉穆国的订单,总共五千一百件瓷器。
五百套青釉瓷餐碟,八百套红釉瓷花瓶,五百套白釉瓷水盂。
半年的工期刚好做完,都指着这艘船送过去呢。
既然进口土豆的事情不能耽搁,送货也不能耽搁,那来去的过程自然是没法子省。
我看,造船的工期就还得压,现在造船的人手是不是少了?
不如忒休斯先生你再培训一些工人吧。”
于是,压力又给到了可怜的造船商忒休斯。
凯撒主持着公道,他想了想,也只能这么做。
于是叫这忒修斯去邓佛姆林招人,把钉船壳的工期再压缩三分之一。
现在埃因威顿最缺的就是劳动力,哪里的生产都少不了人,只能去问家里招了。
相比起五湖四海的劳工,这些户籍就近的人更能放心的用。
忒休斯原来只是个小造船商,现在作为船坞的管事,自然是没有什么话语权,只能听吩咐。
好在,男爵和这些管事不仅提出问题,也能找到解决办法,他很多时候只需要跑腿,干安排好的活儿。
商量好之后,凯撒叫乔治把他们议论的事情挨条记录下来一份加急送去拉沃森,要等到回复同意之后才能去做。
过后,众人在船坞议完事,趁着空闲,干脆就去工坊看瓷器的新样式了。
到底是什么样的东西能卖这么大一笔数量,除了负责营造的,大家都还没仔细瞧过。
瓷,这是大货样品送回拉沃森之后,奥利维娅给定的名字。
在她替这种高温瓷化器皿命名之前,工坊还是叫陶。
而在莱蒂伦的营销之下,已经将这种美轮美奂的瓷瓶卖的比铜胎珐琅彩还贵了。
这笔大订单,要送去珈拉穆国。
这正好在大陆的东南角上,与东南海岛带隔着几天的航程。
珈拉穆是一个产橄榄和橘子,天气炎热,有天然海绵和葡萄,还产玻璃的地方。
由于这里的橄榄油和葡萄酒十分出名,所以国家十分富裕,而珈拉穆的王都也在海边。
那里来的大商人,其实也就是国王的亲朋,是王室的买办,所以才出的起这么多钱。
这几样釉色丰富的瓷器,是在工坊搬迁到埃因威顿才开始大规模试验并烧制的。
都是营造三人过去半年琢磨好的配方。
烧制出样品后,伊森就派人送了拉沃森等指示,看做什么器型。
拉沃森那里有了指示,工坊才做大货。
大货做出来之后,把第一批货送去新城店铺里时,莱蒂伦就嗅到了巨大的商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