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苦一些不重要,对她来说,夫妻间能互相理解,互相扶持已经足够了。
还有一点,她男人还提到他的军功已经攒够了,说不定领导会把他往上提一下。
如果升到团级,以后就不用再出那么多任务,能有更多时间兼顾家庭了。
所以蓝嫂子很认同季如梦说的话,日子已经在逐渐变好了。
从筒子楼里出来,季如梦路过秦家的时候,进去跟胡金凤聊了一会。
胡金凤拍了下大腿,“瞧我最近忙的,都忘记把这事跟你说一下了,最近宣传科和我都去过蓝嫂子家里做动员工作,不过她态度很坚决,所以原型可能要换了。”
她跟季如梦说了声抱歉。
“其实有没有原型,对作画来说已经没有太大差别,我收集了很多素材,可以直接开始画。”
不过关于评选模范军属的事,季如梦就不好发表意见了。
如果妇联坚持要评选蓝嫂子为模范军属的话,那就是他们单位要自己努力的工作了。
胡金凤闻言,有些诧异,“没有原型也能画?”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要原型了,你自由发挥吧,宣传科那边我去说。”
“至于评选的事,回头我们妇联内部再开个会商量商量就行了。”
别人不愿意的事,总不能强求,那就太不尊重人了。
随军生活并不如外人看到的那么轻松光彩。
现实中会有部分苦情色彩,但妇联想要宣传的不是这一部分,而是体现出一家人的团结,体现家庭是军人温暖的港湾,是支持他们保家卫国的力量,体现出后方的意义。
季如梦以巧妙地方式融合了二者的冲突之处。
她的画主题大概是,归家的战士心中的灯火,以军人的视角打开家庭。
出完任务归来,看到温暖的灯火,母亲在仔细的为自己缝补军装,孩子在书桌上认真的学习,妻子穿着围裙从厨房里端出一壶热茶,迎接归家的丈夫。
家庭气氛温暖祥和,侧面体现出妻子的操持和付出,也展现了母亲为儿子感到自豪,同样时时牵挂远在外地的儿子。
最后以孩子这个细节,点亮了整幅画,新一代的努力,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
主题内容不失现实色彩,也饱满的展现出宣传核心。
令妇联上下的领导都十分满意。
他们觉得季如梦的宣传画都快赶上以前看到的那些艺术品了。
画上的每一处细节都很有灵气,一片片的小细节汇成了完美的作品。
所有人看到这幅画都赞不绝口。
终于知道之前另一个单位的高美华为什么会向所有人强烈安利季如梦了。
因为她的实力,确实不容小觑。
如果放在过去,绝对会是个扬名全国的艺术家。
画刚完成的时候,杨淑芬和朱翠英都看到了。
她们看不懂艺术,但都有同一个感受。
这画的太好了,细节太多,把随军的生活以及军属的心境都完美的展现出来。
她们甚至从画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杨淑芬还自发的给季如梦宣传了起来。
虽说现在不能随便的搞艺术,但这样好的画,值得让更多的人看到。
所以杨淑芬经常拉着大院里的嫂子们上门做客。
然后再不经意间提起画,让她们看。
看完后还得问详细的观感和感受。
季如梦觉得杨淑芬很有一个当画家经纪人的潜质。
如果她去画展上当推销员,绝对能成为销冠。
这下,大院里几乎人人都知道,季如梦受到了妇联的邀请,为军属们作了一幅画。
看过的人就没有不夸的,快把她给捧到天上去了。
季如梦一个劲的想要低调,结果真的架不住大家热情太高。
她便只能又恢复了宅在家里不出门的生活。
家里客人来得多,宋春秀就会格外注意,把她的画当宝贝疙瘩一样,生怕被人碰坏了还是咋的。
直到胡金凤把画拿走,宋春秀才算是放下心来。
一个月后,妇联的领导亲自上门,给季如梦发了表彰信。
这次模范军属的评选以及宣传得到了一个,令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好效果。
他们上报了组织,决定将这幅宣传画登报,让各地区的军属都看到。
跟艺术意义不同,这是以妇联和官方名义登报的。
旨在宣传意义,跟‘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核心有一些相似。
不仅宣扬了热爱,还有温暖的守候。
这是正向的宣传,蕴含了一定的政、治意义。
得知这个消息,宋春秀和雷丽娟激动的唰一下站起来。
“要、要登报了?还是全国人民都能看到的,人民日报?”
“我嘞个乖乖……小梦你这也,太厉害了。”雷丽娟感觉自己舌头要打结了。
才送走妇联的领导,季如梦淡定的点点头,“不出意外的话可以登报宣传的。”
宋春秀咔嚓一下把萝卜切断了,激动的手都在发抖。
“这下子岂不是全国人都能看到你的画!?”
天啊,她上辈子到底做了什么好事,居然有一个这么能耐的儿媳妇。
简直是给老裴家添了一份大大的荣光啊。
家里祖坟怕不是都开始冒青烟了。
等晚上裴铮野回来,听说这个消息,同样也吃了一惊。
“媳妇,你怎么这么厉害?”
去年才登了县城当地的报纸采访,今年直接就登上了人民日报。
裴铮野一时间与有荣焉,觉得十分光荣,心里自豪感满满。
“我媳妇真是太有出息了,你是我的骄傲!”
裴铮野高兴的抱着她转了好几个圈圈。
安安和宁宁听不太懂大人们在说什么。
他们坐在裴铮野专门打的儿童座椅里,拿着勺子,好奇又懵懂的看着爸妈。
宋春秀在一旁不停的笑,很是欣慰。
这个好消息,让全家人都高兴了好几天。
妇联上报过后,得到批准,动作非常之迅速。
不出半个月的时间,就已经把季如梦的画登上报纸了。
还配了很长的宣传文章,功底扎实,内容令人动容。
虽然季如梦的名字只占了很不起眼的小小角落,连字号都小一倍,但她这下是真的出名了,至少在梧桐县,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她的名字。
新华报社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想再给季如梦安排一次采访,这次是个人专访。
不过季如梦和裴铮野商量后,还是拒绝了。
现在人民日报的热度还没过去,再来个个人专访,她感觉怎么看都有种借机炒作的嫌疑。
如今形势不对,为了个人利益炒作只会死的很惨。
能让她的作品登报,已经是组织给的一份殊荣了。
她懂得审时度势,不会不识好歹。
最开始,没人注意到报纸上这个小角落。
但很快就有大院里的家属注意到,报纸上的那幅画很眼熟。
她们都见过!
仔细一想,那不是季同志的画吗?
之前他们就是在季如梦家里看到的。
现在居然被人民日报报道出来了!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轰动了整个家属院。
所有人都知道了,每天都有许多人来家门口看季如梦。
杨淑芬和朱翠英都没想到,当初一次不经意的宣传,居然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她们知道季如梦不喜欢这样,便又开始自发的帮她解围,把围在裴家外面的家属们都劝了回去。
尽管如此,每天依旧还是会有人假装路过,来来回回的走,把季如梦当名人一样盯着看。
结果现实并没有如她的愿。
在这个年代能登上报纸绝对是一件,让祖宗十八代都能跟着沾光的光荣事件。
更别说还是影响力覆盖全国的人民日报。
季如梦现在在梧桐县已经受到很多关注了。
如今又正好是热度最高的时候,大院里的人也会跟外界来往,这一传十,十传百,普通的老百姓们都知道了这作画的人是谁。
不同于上次新华报社的集体采访,那次的影响力只局限于在本地。
登报的头一天,就有不少电话打过来找季如梦。
有在省城的蔺主任和马主任,还有在川市的杨娇娇和杨镇山,连杨义鑫都借用单位里的电话打了过来,对她表示恭贺与赞扬。
季如梦觉得自己好像突然变得特别忙了。
说起杨家,还是杨镇山最早在报纸上注意到季如梦的名字。
身为广播局的领导,他早已养成了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紧跟时事的习惯。
每天都会让人订阅川市本地的报纸,人民日报,焱国日报等等。
看到有一篇关于某地模范军属的报道时,杨镇山还没怎么在意,只是在注意到驻扎部队的编号时,才想起是裴铮野所在的独立师。
他看的更认真了。
读完内容,看到宣传画,下意识觉得画的不错。
等他发现画师署名时,不可置信的揉了几下眼睛。
再三确认后,直接当着部下们的面大笑起来。
彼时他们正在讨论工作,部下们都聚精会神,不敢马虎。
结果顶头领导却突然笑得那么开心,把他们都给吓了一跳。
杨镇山的工作作风单位里人人都知道,向来是不苟言笑一本正经的。
他这样的反应属实反常,让部下们愣了好一会不敢开口。
等杨镇山笑完,立马让他们先暂停工作,把手头的报纸一一分下去给他们看。
他特地指着那篇报道,尤其是那幅宣传画,告诉他们这是他侄女儿的作品。
众人一听,个个都恍然大悟,难怪领导那么高兴了。
有圆滑的人精立马开始拍马屁。
平常杨镇山是很反感这一套的,不过今天听他们拍马屁,感觉意外的悦耳,舒坦。
可能是因为他们夸对了人。
下班后杨镇山把报纸全部带回家,先是告诉了孙玉琴。
让孙玉琴激动的从沙发上站起来,带着老花镜来来回回的看那份报纸。
孙玉琴好不容易平静下来,杨娇娇又回来了,她听到消息后反应比二老都大。
在家里跑了好几圈,要不是杨镇山拦着,她估计会跑到楼下拿个喇叭到处宣传。
孙玉琴高兴的表示,今晚加菜。
她跑到厨房里给父女俩加了好几道大菜。
杨镇山笑呵呵的说这回是沾到季如梦的光了。
杨义鑫平常只会关注社会和政、治几大板块的新闻。
看报纸的频率也不多,因为局里基本上每天都很忙。
他是回家了才从吴晓曼嘴里听说的。
吴晓曼本是心血来潮,在路边随便买了份报纸,回去之后杨礼文一直撒娇让她读报纸给他听。
读着读着,忽然注意到一幅宣传画下面的书名。
她越看那个名字,越觉得眼熟。
半晌后才拍着脑袋反应过来。
当即觉得很惊讶,不可思议。
过年时回来探亲的那个表妹,居然这么厉害?
杨义鑫一回来,刚进门连衣服都没换,吴晓曼就迫不及待的告诉他了。
就这样,远在千百里之外的杨家人,都发自内心的替季如梦高兴。
源城松县,裴铮野老家的小乡村里。
现在正是农忙时节,每家每户的人员一天到晚就是忙着上工下工,回家还要干活。
乡下的生活很充实,很忙碌,很少有人会去关注报纸这些。
而且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目不识丁的大有人在。
每天为了挣工分,为了一口饭,都忙得不可开交了,谁还有空去读书看报,消遣娱乐。
虽说村子里有一个知青点,里面住着很多有文化的知青。
但知青们也一样要上工干活,下工又要做饭吃洗衣服等等,没有空余时间再去关注别的。
裴老四的大儿子读过两年高中,是家里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之一,毕业之后一出来,家里就努力的为他争取在大队里做会计的工作。
刚开始还不太顺利,一个大队下辖有十一个村子,每个村里总有那么几个有能力的知识分子,更优秀的人也有。
裴四儿子的综合能力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不算出众。
当时差点就跟会计这个岗位失之交臂,还是裴铮野在可行的范围内,为他争取了一下。
在十里八乡中,裴铮野算是当地最有出息的一个军官了,不只是大队,上面公社也很愿意卖他一个面子。
毕竟他在外当兵,也没少为家乡谋福利做建设。
所以会计的职位最后还是落在了裴四儿子手中。
那天他刚处理完手里的工作,看到桌面上有一份报纸,趁着闲暇的时候拿起来看了会。
看着看着,就注意到有一篇地方妇联的报道,恰好跟他堂哥所在的部队是同一个地区的。
裴四儿子立马上心了几分。
看到一幅宣传画,他第一眼就觉得惊艳,那幅画太生动了,简直深入人心。
关注到署名,裴四儿子下意识觉得好像有那么一丝丝的熟悉?
不过他没太在意,抛诸脑后。
直到下班回家的时候,走在路上,忽然想到了什么。
他立马提起速度,冲回大队里,跟大队长要了这份报纸。
随后他马不停蹄的跑回村,一边喊着一边挥舞手里的报纸。
就像连环画里的卖报郎一样。
“上报纸了!爹,堂哥的媳妇上报纸了!”
“人民日报《灯火里的港湾》大家快去看,这是我堂哥媳妇画的!”
彼时正是家家户户休息做饭的时候,他这么一吆喝,从村头到村尾都听见了。
不少人都打开门走出来,想看看他到底在吆喝什么。
裴四累得半死,刚回到家一口水还没喝,又听见自家臭小子在大喊。
吊着最后一丝耐心走出来,吼道,“你吆五喝六什么玩意,还不滚回家来,手里拿的什么。”
第352章 凭什么这么命好
“爹,堂哥、堂嫂上报纸了,是堂嫂啊!”裴四儿子跑了半天,也喊了半天,嗓子眼都快冒烟了。
但他还是抑制不住激动的高呼。
裴四怔了一下,立马反应过来,“你说啥?谁上报纸,你堂哥,振业啊?”
“不是堂哥,是堂哥媳妇,我堂嫂啊!”
振业媳妇……
裴四猛敲大腿,“你是说振业那个城里媳妇?咋上报纸了?”
他儿子连忙将事情完整的说了一遍。
指着报纸上的画和报道,声情饱满的朗读起来。
语气里满是敬佩和自豪!
裴四听完后,差点没站稳一屁股摔地上。
张大嘴巴扶着门框,不停的喃喃,“我老娘啊,振业媳妇居然这么有出息!”
裴四父子的动静很大,尤其是他儿子咋咋呼呼的跑了几圈,闹得半个村子的人都好奇起来。
附近邻居走出来问他们怎么回事。
裴四儿子恨不得直接上广播,告诉所有人。
他反复的说了无数遍,做到有问必答。
不到一晚上的时间,全村人都知道裴老三家的儿媳妇,是个不得了的人物。
季如梦在这片从未踏足过的小乡村里,也彻底出名了。
本身裴铮野成了军官,军功赫赫,在十里八乡都很有名。
第二天,裴老大的媳妇张兰刚起来,上河边洗衣服的时候,就听见几个妇女凑在一起说八卦。
她平常最喜欢凑这些热闹。
端着洗衣盆也加入了进去。
一听到她们说起裴铮野,张兰就气不打一处来。
过年那会,宋春秀给裴四汇了钱,让他帮忙置办年节礼,给裴四五六家都送了礼。
唯独没给裴老大和张兰家送。
之前都撕破脸了,宋春秀当然不会再贴上去讨没趣。
她又不是什么很贱的人,非要上赶着贴别人的冷屁股。
张兰一直记恨着这件事,觉得宋春秀六亲不认,是故意恶心他们家的。
现下一听到别人提起裴铮野,她嘴里就蹦不出一句好话,全是闲言碎语,暗戳戳的诋毁。
其他人都知道张兰什么德行,懒得搭理她。
张兰刚想走,又从她们嘴里听到了一个不得了的消息。
宋春秀的儿媳妇,居然登上报纸了!
大晴天里,仿若一道雷劈在张兰头上。
她不想也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
宋春秀和裴铮野凭什么这么命好?!
咋啥好事都轮到他们家了。
张兰挂着一张如丧考妣的脸回到家,一进门就冲进房间里对着裴老大不停的抱怨。
“我怎么就嫁给你这个没用的废物啊,当年明明是该你去当兵,但你是个残废,这个名额白白让给了老三家,老三死了,他儿子却有出息了,都怪你都怪你,要不是你那么没用,我怎么会活得那么憋屈。”
裴老大一脸麻木的躺在床上,听到张兰的骂声,连眼皮子都没动一下。
相似小说推荐
-
被迫分手后我给对家组了CP(千岁啊啊) [现代情感] 《被迫分手后我给对家组了CP》作者:千岁啊啊【完结】番茄VIP2025-10-05完结双男主纯爱现代第一人...
-
宠妃(简小酌) [古装迷情] 《宠妃》作者:简小酌【完结】晋江VIP2025-10-14完结非v章节章均点击数:3681 总书评数:4270 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