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挨饿年代带着猎犬汪汪队大口吃肉(陌上人如玉)


“谁怕了!”郑永强梗着脖子,“你讲!”
白杜鹃转头吹了声口哨,小玉跑了过来。
白杜鹃一把搂住小玉的脖子,“好了,你说吧。”
“等一下,给我一只狗搂着!”郑永强大叫。
白杜鹃只好把大嘴也叫过来。
郑永强也不管大嘴愿不愿意,他死死在抱住大嘴不放。
苏毅安在一块石头上坐下,“传说山里有个孤老头子,姓李,别人都叫他老李。
老李会看山景挖参,可是他住在大山里头,娶不到老婆。
有一年他出山卖兽皮时捡了个小乞丐,眼看那孩子快饿死了,被他收留,从此那孩子就跟着他过日子。
小乞丐跟着他姓,叫李小。
老李对李小很好,给他买衣裳穿,给他饭吃,教他挖参的本事。
李小对老李很孝顺,他也很聪明,跟着老李学在山里怎么讨生活。
转眼间老李七十多岁了,李小也快三十了,可是李小也讨不到老婆。
老李发愁,他想把家搬到山外去,不然没有女人愿意嫁到山里来。
李小却不想走,他舍不得山里这个家。
就在爷俩商量要不要搬走的第二天早上,天还没全亮李小就起床准备给老李做早饭。
他拿着木桶和木瓢到河边淘米。
他蹲在河边淘着淘着,忽觉眼前通红一亮。
他抬头一看,小河对面闪出一团亮光来。
那亮光朝着小河这边过来,红亮红亮的。
红光来到近前,竟是一盏红灯笼。
李小十分惊讶。
这红灯笼是哪来的?
再说他们这是在山里头,附近只有他们一户人家。
借着光,他仔细一瞅,发现打着灯笼的是一个大姑娘。
那姑娘一手挑着红灯笼,一手提着木桶。
到了小河边,姑娘蹲下,把红灯笼放在身边,弓起身子在河里淘起米来。
那姑娘穿着粉裤绿袄,梳着一根大辫子,头上插着一朵通红通红的大红花。
姑娘的脸盘有红似白的,眉眼清秀又明亮。
(注:有红似白,东北方言,形容脸色白净,红润,面容姣好)
李小在河这边看的入了神,竟忘记了淘米。
姑娘淘完了米没有走,她还蹲在那没动。
李小这才手忙脚乱地把自己的米淘洗完。
等李小淘完米姑娘才站起来,提着木桶,举着红灯笼朝南走了。
李小眼瞅着红灯笼消失在了林子里,这才拎起他的木桶回家做早饭。
他没有把这件事告诉老李。
第二天,天还没亮李小就打着火把到小河边淘米。
那个姑娘又来了。
还是挑着红灯笼。
打这以后,他们两个每天都在河边淘米,见面。
直到有一天,李小早上起晚了,他出门时外头的公鸡都打鸣叫过了头遍。
他生怕错过了时间,急忙忙奔向河边。
他刚到河边,那姑娘打着红灯笼也来了。
姑娘对着李小盈盈一笑,然后低头淘米。
淘完米,两人隔着河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走。
李小鼓起勇气先开了口,他问:这位大姐,你要往哪去啊?
姑娘说:我回家去。
李小吭哧老半天接不上话,最后只能看着红灯笼冒出一句:你这红灯笼可真好看。
姑娘说:你喜欢可以借给你。
李小是个实在人,他说:你借给我了你明天使啥?
姑娘说:我家里还有,要不你来我家取吧,我给你一个。
李小说:我家里有上岁数的老爹要伺候,我走不开,再说我连你家大门朝哪开都不知道。
姑娘笑了,说:咱们是邻居啊,我家就在南边的林子里,你回家跟你爹说,你爹就明白了。
姑娘要离开时天突然阴了下来,黑漆漆的,像是要下雨。
姑娘顺手把头上的大红花摘了一个瓣下来,丢到河里,花瓣漂到李小跟前。
姑娘说:你把这个拿在手里,就拿这个照个亮吧。
李小把花瓣托在手上,只见那东西有拇指盖大小,红莹莹地发亮。
他正想问姑娘这是什么,抬头时姑娘却已经不见了……”
………………
(本书到这个月末差不多就能完本了,下本书是以陈保柱为主角,故事从1950年开始,他与炭头的相遇……,第二年,正是咱小苏大夫父母双亡的时间节点。)
话说人家的书都是越写越靠近现代,咋我地书越写越往后头走捏?这要是真的写到昂帮爷爷年轻时,岂不是要写到民国,大清?0 0#

苏毅安继续讲《红灯笼》的故事。
“李小手以为姑娘害羞跑掉了,他手掌托着红色的花瓣,觉得心头酥麻麻地甜。
回到家后老李见他手里拿着个什么发亮的东西,还一个劲的傻笑,于是问他拿的什么。
李小就把他和姑娘相遇的经过说了。
老李听后顿时明白了个八九分,他捋着胡子笑呵呵地说:孩子,这是大喜事呀。
他从李小手里拿过红色的花瓣,眯着眼睛看了一会,笑的嘴巴都快合不拢了。
那根本不是啥红色的花瓣,那是一粒棒槌籽。
他对李小说:孩子,咱们得下趟山,买些东西,要准备给你操办喜事啦。
爷俩下了山,置办了很多东西。
回家后又杀鸡宰鹅,泡木耳洗蘑菇。
屋子也打扫的干干净净。
老头又把李小叫到跟前,细细叮嘱了一番,并告诫李小:你一定得记住。
第二天一早,李小还照样去河边淘米。
姑娘又提着红灯笼来了,她问李小:你跟你爹说起我了吗?
李小这次的胆子也放开了,他蹚着河水到了河对岸的姑娘身边,他说:我跟我爹说了。
姑娘:你爹说什么了?
李小有点脸红:我爹说让咱们俩个快点成亲,今天就成亲。
姑娘听了咯咯地笑起来。
李小趁着这个功夫从自己的衣襟上拔出早就准备好的系了一团红线的针。
他把针别在姑娘的衣领上。
姑娘淘完米就回去了。
李小马上回家去找老李,告诉老李他把针别好了。
爷俩一块蹚过了河,跟着地上的红线找去了南边的林子里。
不过半里路,面前出现一座立陡的石崖。
老李头仰头一看,就见红线挂在大砬子上。
大砬子上面有一团像火球一样的东西,又红又亮。
爷俩攀着藤蔓爬上了大砬子。
红线拴在一棵大棒槌的叶子上。
那火球似的东西是红榔头,就像一盏红灯笼。
每一粒参籽都有手指甲盖那么大,透亮的,放着红莹莹的亮光。
爷俩小心翼翼地把这棵参抬了出来,唯恐碰破一点皮,挑折一根须子。
参抬出来一看,足有一斤重,形状就像是一个人,就连四肢五官都长的齐全。
爷俩扒下一张红松皮,抓了几把青苔毛子,把棒槌包好了,带回家。
到家后,爷俩把棒槌放在新房里。
院当中摆上供桌,桌上摆满了供品,点了香烛。
放完一串鞭炮,新房里的那棵棒槌突然抖动起来。
棒槌籽爆落在地上,就像无数的红色玛瑙散落地面。
紧接着屋里就弥漫起了五彩烟雾,等烟雾散去,就见一个大姑娘笑盈盈地立在地当中。
李小一看,正是跟他一块淘米唠嗑的姑娘。
当晚李小和姑娘就在老李头的见证下二人拜了天地,成了亲。
两人婚后生活的十分幸福美满。
有一天李小跟媳妇开玩笑,问他:你既然是人参,为啥还要天天去河边淘米呀?
他媳妇咯咯地笑:傻瓜蛋,我那不是淘米呀,我是去淘人参籽,不然你们爷俩能在山里挖那么多的大棒槌?”
苏毅安讲完故事,郑永强咂吧着嘴,回头往溪流对岸瞅。
白杜鹃问郑永强:“咋了,你还真想也找个棒槌媳妇?”
“不能不能。”郑永强嘴里说着,却不耽误他眼睛一个劲的瞅对面。
就在这时,对岸忽地有什么亮起,远远看去就像一盏小灯。
这一次不单郑永强看到了,就连白杜鹃和苏毅安也都看到了。
“那是萤火虫。”白杜鹃道。
郑永强猛地反应过来,他敲了一下自己的头。
萤火虫他也见过的,刚才他却没有往这方面想。
第二天,大伙收拾好东西继续出发。
白杜鹃还是负责走在最前面看山景。
苏毅安依旧是骑着红云,慢悠悠地跟在队伍最后头。
快到晌午了,众人停下来吃东西。
白杜鹃问苏毅安:“算命哥,你说今天咱们能找到地方吗?”
苏毅安直接翻看他老爹留下的小本本,看了半天,抬头看着白杜鹃:“快了。”
“还有多远?”
苏毅安抬手指着不远处的一道岭,“翻过去就是。”
白杜鹃一把将苏毅安手里的小本本抢过来,看了看。
本本上画的简易地图,一个箭头指的位置是一道岭。
白杜鹃合上本本还给苏毅安。
郑永强等人坐在不远处,郑永强小声问刘铁,“你们说,苏毅安真会算吗?”
刘铁没说话。
郑永强不甘心,又去问乔奋斗,“姐夫,你说,他真会算吗?”
乔奋斗给了小舅子一拳头,“你都三十好几了,别像个毛头小伙似的,你给我消停点。”
郑永强被迫闭嘴。
下午众人翻过那道岭。
白杜鹃终于找到了她想要的“地方”。
观完山景就要开始立老爷府了。
白杜鹃指挥众人盖老爷府。
摆上香炉和香碗后,大伙跪下祭拜。
“山神爷,老把头。
大伙献你一口饭,
大伙送你一碗酒,
你别见外,
我们知道你最能宽容别人,
等我们拿了大货下山,
重新祭奉你山神爷老把头!”
立完老爷府就开始拿房子了。
拿房子就是搭建挖参人住的房子。
他们六个人除了苏毅安,个个都是干活的好手。
不管是砍木头还是挖土,样样都在行。
苏毅安只能牵着红云和歪歪,带着它们吃草。
搭好仓子后晚上要打火堆。
大伙围坐在火堆边谁也不说话,静静地烤着火,听着火堆里木柴噼噼啪啪的声音。
(注:打火堆时不能乱说话,特别是不能说不吉祥的话)
第二天一早,开始拉山。
拉山的时候作为把头,白杜鹃应该走在第一个。
不过他们的这支队伍有点奇怪。
走在第一个的居然是小玉。
乔奋斗他们觉得奇怪,不过他们谁也没有多嘴询问。
他们又不是正经挖参的人,不懂这些规矩。
苏毅安以前和白杜鹃挖过参,他知道小玉会找参,但他也不会把这事说出来。
小玉、白杜鹃、苏毅安、乔奋斗、刘铁、郑永强,五人一狗,一字排开往山下走。
曲振国留在仓子里,负责看着火,以及做饭。
众人手里拿着索拨棍,背上背着挖参工具,还有各自的干粮。
白杜鹃在出发前跟大伙说了“叫棍”的方法。
乔奋斗他们都记住了,只有郑永强两眼茫然,“姐夫,我咋觉得这棍敲的没啥区别呢?”
乔奋斗叹气不语:他这小舅子,脑子真的不行。
大伙一字排开,开始“拉山”。
白杜鹃一边仔细寻找一边跟着小玉。
半个小时后,小玉突然汪汪大叫,跑向了一棵树。
白杜鹃也跟了过去。
远远地她看到树上挂着个人,身体悬空……

树上吊着的个男人,看年纪30多岁,穿着粗布衣裳,上头全是补丁。
看打扮既不像猎人,也不像赶山的。
他的身体还是温热的,明显刚吊上去不久。
小玉跳起来咬住那人的裤角往下拽。
它本意是好的,想救人。
可是那人脖子套在绳子里,越拽勒的越紧,眼瞅着舌头都伸出来了。
白杜鹃连忙制止小玉。
她爬上树,抽出猎刀砍断了绳子。
吊着的男人摔到了地上。
白杜鹃跳下树蹲下来试探他的鼻息。
小玉急的直哼唧。
白杜鹃没有摸到那人的鼻息,于是开始施救。
(1950年到1960年已经开始推广人工呼吸的方法,不过会使用这种方法的都是经过正规培训的医生。
在乡下,更传统的方法是压胸抬臂法,或俯卧压背法,不需要直接口对口接触。
这两种方法效率较低,但更容易被文化水平不高的群众接受)
过了一会,那人有了些反应,但是还是没有自主呼吸。
白杜鹃只好从衣领里拿出她的哨子,吹响。
苏毅安离她最近,而且还有二郎和馋狗跟着他,听到哨声他会赶来。
十分钟后,二郎和馋狗拖着苏毅安跑来了。
白杜鹃这时为了救人也累出一身的汗,“你看看这人还有救不?”
“这是你挖参挖出来的?”苏毅安一脸震惊。
白杜鹃:“……这是人,不是人参精变的!”
苏毅安蹲下接替白杜鹃施救。
苏毅安施救的手法比白杜鹃专业,但他体力不行,按压十几次后给他累的直喘。
好在乔奋斗听到哨声,敲打索拨棍用“叫棍”的法子通知其他人。
郑永强和刘铁先找到了乔奋斗。
乔奋斗身边带着笨笨和铁豹,两条狗把他们带到了白杜鹃这里。
乔奋斗一来就接替了苏毅安。
他手劲大,按压了五分钟左右,那人缓过一口气。
“成了。”乔奋斗擦了把头上的汗,问苏毅安:“这人是谁?”
苏毅安:“我不知道,这是白杜鹃同志挖出来的。”
郑永强大惊,“这是……人参精变的?”
乔奋斗和刘铁同时瞪他。
白杜鹃指了指身后的树,“是小玉发现了他,他吊在这棵树上。”
要知道这里是深山老林,就算有人寻短见也不可能走到这里再上吊。
普通人空着两手根本不可能走到这。
十有八九会遇到野兽,早就被吃的骨头都不剩了。
能到达这里的,只有猎人或是赶山人。
可是这人的打扮,既不是猎人,也不是赶山人。
“看看他身上都有啥?”乔奋斗道。
“有个铲子。”白杜鹃指了指树根处,“我猜他应该是来挖参的。”
普通人为了钱也会冒险进山挖参,不过这种人一般会有人带着,自己是不可能找到人参的。
乔奋斗很快反应过来,“你的意思是……他被同伙害了?”
白杜鹃点头。
其他人这时也都明白过来。
苏毅安幽幽道,“这么说咱们来晚了,这附近的参很可能被他们挖走了。”
“有可能,不过我们还是在这附近找一找。”白杜鹃说着叫过来小玉。
苏毅安照看着刚被救回来还没醒的男人,其他人在附近寻找人参。
还是小玉最先发现目标。
那是一个被人挖开的大坑,看周围草被人踩倒的痕迹,应该是被挖走了。
乔奋斗观察着脚印:“只有两个人。”
白杜鹃要来一只那个男人的鞋子。
在其中一个脚印上试了试,正合适。
“那么另一个脚印就是凶手了。”郑永强气愤道,“太不像话了!”
刘铁却表现的很淡然,“钱财动人心。”
“那也不能……”
“所以进山一定要找靠得住的人搭伙。”刘铁道。
众人又在附近找了一阵,最后只找到一棵小棒槌。
因为太小,估计那两人没有发现。
大伙把它挖出来,小心地包裹在红松树皮里。
这时上吊的男人醒了过来。
苏毅安第一时间退到三步开外,关心地问他,“你怎么样了?感觉哪里不舒服?”
众人:“……”
苏毅安这人哪里都好,就是太惜命了。
只有白杜鹃能理解苏毅安。
实在是因为他太脆皮,不惜命不行啊。
那人睁着眼睛,茫然地看着白杜鹃等人,下一秒突然捂脸嚎啕大哭。
他挣扎着爬起来,跪在地上给众人磕头,“多谢你们救了我……老天不亡我,不然我家老的小的可怎么活啊……”
白杜鹃他们没有打搅他,让他哭了个够。
等那人平静下来,他才和众人说了他的来由。
他叫郭进步,是夹皮沟大队的社员。
他家里有两个孩子,老婆又怀了孩子,家里穷的快揭不开锅。
他大伯说他知道山里有参,但是不好找,于是他跟着他大伯一块进山碰运气。
他们带着镰刀铲子还有绳子,背着干粮,在山里走了六天,没想到还真的找到了人参。
他和大伯一块把参挖出来。
一共挖了五棵。
两人高兴坏了。
要是把这些参都卖了,就算是分一半的钱,他家里的孩子也不愁没饭吃。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大伯看到这些参后起了贪念。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