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八零之男配亲妈是大美人(终日看山)


而看到他“温和”表情的程以时则有些…不舒服。
这姐夫的笑很吓人!
简单的打过招呼,程以时也没再耽搁两个人的时间,忙把里面客人基本上到齐了等着两个人过去发言开桌的事情说了说。
现在结婚请婚宴,跟以前那时候有一些不同。不像过去说一个“大家吃饭”就能开桌,现在得需要刚刚结婚的新人一人说一串长长的结婚发言。
为此,程以时还让胡波从歌舞厅借了一个话筒。
对于发言这种事情,于春坊和苗磊的表现简直是天差地别。
于春坊本来为人朴实,后来离婚这件事情才让她性格里面多了一些勇气。但是当众发言这件事于她来说,还是有难度。因此就说了两三句话便把话筒移开了。
相比之下,苗磊在发言这件事情上面就显得“如鱼得水”一般自在多了。
南城气象站里没有人的学历比他更高,也没有人比他更懂得技术研究,所以在站长不在的情况下,他基本上就等同于技术人员的最高领导。
平日里就没少给这些人开会,这会说起他的新婚发言,他也能侃侃而谈。
程以时没去楼上的包间坐,就是为了听他这一段。因此在他说话的时候,她听得很是认真。
“其实我一开始觉得,我这一生可能要跟户外研究要跟那个观测仪器过一辈子了。”苗磊有一点自嘲的意思。也的确如此,在他说完这句话后,那群技术人员聚集的地方响起好几道回应。
“但是没有想到于春坊同志会突然出现。她就像一道光一样照进了我的生活。”苗磊笑着说,“可能有一些会觉得我们不配,觉得我们学历不配,婚姻不配,她二婚我头婚,但是其实我个人觉得我们特别般配。”
“般配到我觉得于同志煮糊的一碗面,我也觉得吃起来津津有味。般配到于同志穿一个红配绿,我也觉得她十分漂亮。”苗磊说话的时候,深情地看着于春坊,眼神只有她的影子,“所以,我想要和她一起名正言顺地走完后半生,让别人看看不般配的我们究竟会多么般配!”
他的话音落下,堂下已经响起雷鸣一般的掌声,而红衣潋滟的于春坊早已经感动得一塌糊涂。
“妈妈,于姨姨哭了。”在程以时一边,晃荡着小短腿的蒋行舟奶声奶气地说话。
程以时把他的小短腿按下去,不让他乱晃荡,然后对他说:“那是因为你于姨姨太感动了,感动就会流眼泪。”
蒋行舟年纪还太小,有一些不清楚这两者之间的逻辑。但是他不清楚这一套逻辑,却有他自己的一套逻辑,转头对程以时说:“那妈妈,以后我就不要感动了,我不喜欢流眼泪。”
程以时嘴巴张张,想要说一些什么,最后千言万语化为给他嘴巴里塞一个超大的蛋饺,然后说:“你别说话。”
外皮金黄,外软里嫩的蛋饺一下子吸引了蒋行舟小朋友的注意力,他马上就不纠结为什么“一个叔叔吃糊饭也能把姨姨感动哭了”的这件事,埋头吃起来了蛋饺。
当然,婚宴现场的客人不仅只有他注意到了那一大盘金灿灿的蛋饺。
来过小火炉的,或者是清楚小火炉上新速度的人马上就能反应过来,这个蛋饺就是小火炉为这次婚宴上的新品。
而因为给新人上了“五十”元厚礼而得以成功加入到客人中间的周建国瞬间就明白了这一点。
也的确如此,这款名为“黄金元宝”的蛋饺就是小火炉马上要推出的新品。
最初考虑制作到推蛋饺作为这段时间店铺的新品还是因为来自北方的孟鸳随口提了一句“想在火锅里吃饺子”的话。
南城不像北方,这边人好甜口。一些传统节日大多数都是吃一些元宵这类的食物,就连豆腐脑在这边本地人吃也大多数人是选择加糖,而不是加咸卤。
因此若是把传统的“北方水饺”放到小火炉中作为新品推出,必然会面临一个“天然”的推广难题。
最终综合了所有的因素,也考虑到了北方人南方人的差别之后,程以时选择推出这款名为“黄金元宝”的蛋饺,并改良了它的口味。
蛋饺的江湖历史,最初也是因为偏居一隅的客家人想吃饺子,但是却因为南方地区多种水稻没有小麦找不到可以做饺子皮的面粉,而选择了用酿豆腐的皮替代了饺子皮。
后来再经过演变,干的豆腐皮被更软的鸡蛋皮所替代,而有了“黄金蛋饺”的称号。
一份蛋饺想要好吃,一要看馅料,二要看鸡蛋皮。馅料不宜过咸,最好要保证肉的鲜感。鸡蛋皮则不宜过软,最好是软硬适中的程度,有松软度的同时又至于过软而软啪啪的没有口感。
程以时做馅料的时候,特地将肉分成了两类。一类偏甜一些,一类偏咸一点。
调肉馅也比较简单,将新鲜的五花肉,虾肉拿出来剁成肉糜的状态,紧接着在里面加入花椒、五香粉、酱油调味。
程以时做肉馅基本上用不到小剂子确定分量,手一掂就大致清楚了它的克数。熟练地做完肉馅把它放一边备用。
下一步就是制作蛋饺中间最重要的一步了,将原先调制好比例的蛋液来摊蛋饼。
摊蛋饼对于程以时来说也没什么难度,等火转成文火以后,她快速地在铁勺上抹上食用油,在火上稍稍加热之后倒入蛋液,然后快速地转动手腕让蛋液均匀地在铁勺里面铺开。
等蛋液流淌开来,在铁勺里凝固形成饼皮之后,马上用筷子夹起肉馅放在鸡蛋皮的最中间,用筷子轻压蛋皮,使它合拢。如此,一个漂亮的蛋饺便形成了。
程以时做的时候,动作不快,但是却很干净利落。
目的就是为了让后面两个人帮厨看得仔细,而两个帮厨到底也没辜负她的期待,看她做了一盘之后基本上就掌握了。
一开始做的几个蛋皮还有一些破了个洞,后面几个基本上就没什么瑕疵了。
因此,客人们也基本上不会知道这里面的蛋饺还是不同的人做的。
当然他们也没有那个时间去思考口中的蛋饺到底是谁做的,因为他们一门心思只想着赶紧吃完嘴里这一个,去盘里再夹一个。
原因也很简单。
那就是这个叫做“黄金元宝”蛋饺也太好吃了吧。
干吃蛋饺,鸡蛋皮松软又带一些香味,里面的内馅虾和猪肉的比例恰到好处,既没有猪肉的腻,又没有虾的腥,整体是一种和谐的口感。
而要是换一种吃法,把鸡蛋饺放在热乎乎的涮锅中煮上那么几分钟。黄金蛋饺则会呈现出一种跟之前单吃完全不一样的口感。涮锅的汤汁浸满了蛋饺,鸡蛋皮被煮得又弹又滑,咬一口下去,满嘴留香。
苗磊和于春坊邀请的客人,大多数都是一些气象站的员工,也有一些是于春坊工作的那个国营饭店的人。
他们有些本来对苗磊和于春坊两个人宴客的地方还有一些不满意,觉得涮锅能吃到什么肉,不是青菜就是萝卜。
结果事实就是他们被哐哐打脸,一个个恨不得再多长出来一个胃。
而除了这个黄金元宝蛋饺大受好评以外,婚宴上提供的白酒也得到了一堆“酒鬼”的夸赞。
这其中就包括了挨着桌敬完了酒又送走了客人此时此刻正要过来结账的苗磊。
他或许是因为高兴,或许是其他原因,自己喝的被人灌的,总之喝了很多。
于春坊不想闻他的酒味儿,扇了扇鼻子,把人推开,从他的上衣口袋里掏出钱包,要木芳芳算账。
木芳芳被程以时交代过,今日这位客人的“特殊身份”,算账的时候给她打了一个狠狠的折扣。
“…以时,你别给他省钱。”于春坊转头去看跟甄芳华玩游戏的人。
“对,以时,你别给我省钱,你姐夫有钱!”苗磊晕乎乎地拍了拍自己。
程以时见他这半晕不晕的模样有点想笑,问于春坊:“姐夫,这是喝了多少?“
谁知不等于春坊回答,抓到某个关键词的苗磊突然甩了甩头,大声地说:“酒,这是好酒,再来一壶!”
于春坊无语地把“发疯”的人又推了远了一些,然后才跟她说话:“本来准备的白水,谁知道这个人突然发什么神经,尝了一口桌上的酒之后,说什么也不要喝白水了,非要喝白酒不行。”
“喝酒,喝酒。”苗磊抬起脑袋,步伐有那么一些不稳,摇摇晃晃地对程以时说,“以时,那白酒买给姐夫一点。”
程以时:“……”
难得见一个沉稳冷静的人喝晕了还惦记着买酒,所以她是不是要把收购酒厂这件事情提上日程了?!
“别卖给他。”于春坊其实是知道程以时最近从某个酒厂里头弄到一些高质量白酒的事情的。也知道这些酒产量少,有些稀罕。
程以时明白她的意思,不过她倒是不觉得这酒给苗磊买走一瓶有什么大的问题。
“酒这方面都是小事情。”她说,“等到过两天我去办个小手续,就卖给姐夫两瓶。”
于春坊随口问她:“办什么手续?”
“就买个酒厂的手续。”程以时淡定自若地回她。
于春坊:“……”
这手续还叫小手续?她可能对小手续这件事情有什么误解吧!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 蒋父催促孟鸳回北城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从一开始的两三天一次变成了后面的一天一次。甚至在不知道从哪听说了孟女士带着小孙子跟老友还有老友的孙子一起去绍/市玩了一趟后,催促的次数直接提升为了一天两次,早晚各一次。
面对蒋父如此的催促, 孟女士也难得的有了那么一点点, 想要回北城的心。
蒋彦辞知道她的想法后, 马上托人去火车站买了一张后天回北城的卧铺车票。
孟女士拿到车票后,就在电话里跟蒋父说了。那一头得知妻子即将回来消息的蒋父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直呼到时候要推掉所有的事情,亲自去火车站接人。
这一头的孟女士也难得羞涩一次,不过还是接受了对方说要去接她的事情。
挂了电话, 孟女士脸上一片红光。
正在捣弄收音机的蒋行舟见此, 非常有分享欲望地跑到厨房里,对正在包饺子的爸爸妈妈说:“奶奶挂了爷爷的电话, 笑得可开心了。”
他这一小奶音喊得底气十足,客厅里面的孟鸳自然也没错过她小孙子的这句话, 脸上又红了几分。她也没想过, 这个年纪了, 还能被她小孙子给臊一下。
程以时听了她儿子的“泄密”, 也有些好奇, 饺子也不包了, 踮起脚尖去看客厅里面的人。只可惜,热闹还没看清楚, 她的脑袋就被一个大手给按了下来。
“专心包饺子!”蒋彦辞非常不解情趣地挡了一下。
“我看看妈妈嘛!”程以时被他教育了, 也一点没有要改正的意思。
蒋彦辞不置可否, 低头用一个小勺子在她手里那张饺子皮里挖了一大块的肉馅, 然后做了一个动作提示她看自己的手里的饺子皮。
程以时猝不及防被人在手里的饺子皮里面放了这么一大块的肉馅,看热闹的心瞬间熄灭了, 无语地瞥他一眼,然后叹口气去包手里的饺子,边包边瞪人,手上锁边的时候狠狠地用力,就好像是把什么仇人包在饺子里了一样。
蒋行舟:……
北方人讲究上车饺子下车面。
一顿丰盛的羊肉饺子吃完,蒋彦辞留下刷碗,程以时带着蒋行舟陪孟鸳去南城百货商城买带回去的特产。
之前寄到北城的东西,因为不清楚其他人的尺码,所以就给蒋父还有蒋言知寄了衣服。孟鸳在这么,正好记得蒋家大嫂蒋大姐还有蒋言知孩子的尺码,所以程以时提前就让人做了衣服,这会儿儿过来取。
取完衣服,又让蒋行舟作为“小孩参谋”帮着买了一大堆吃的,三个人这才大包小包的出了商场。
出了百货商场,可能是因为上次来商场的时候,感觉这边有个熟人的身影,程以时下意识向左边看了一眼。
这一眼,还真让她看到一个熟悉的侧脸。
“小时,车到了,赶紧过去。”孟鸳没注意她这个小动作,见回家的公交车过来了,急忙叫了一声程以时,然后拎着大包小包带着蒋行舟去赶公交。
现在的公交车都是人满不停的,而且错过了这一趟下一趟就不知道要过多长时间才能等到了。
程以时又往那边看了一眼,记下了那个小摊的名字,这才着急忙慌地去赶公交了。
第二天,上午十点。
胡波开着车载着程以时还有蒋行舟,将孟鸳连同她的大包小包一同送到了南城火车站。可能是因为军/属提前打过招呼的原因,到了火车站便有车站的工作人员拖走了那些不好随身携带的东西。
“妈,你车票还有钱包都装好。蒋彦辞给你买的车票是下面的卧铺,你别上车看谁可怜跟别人换,下面宽敞,睡着舒服一些。”程以时就像是叮嘱一个刚刚成年即将出门远行的小朋友一样不放心地跟孟鸳说话。
胡波听着她的话,才开始还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听到后面,越听越觉得怪怪的。就好像程以时叮嘱的不是她的婆婆,而是她的“孩子”。
孟女士当然注意到了他奇怪的小眼神,再看向唠唠叨叨对她不断叮嘱的程以时,也有些哭笑不得。不过那双眼睛里更多的还是不舍。
“放心,妈都知道,我一路上肯定能照顾好自己。”
程以时心中情绪有千万种,在这一刻却只记得这种离别的愁绪。千万无语最后只化为一句话:“妈,保重身体,等…过年我们就回去。”
这其实算是她第一次提回去过年这件事。
孟鸳的感伤也在听到她明确说回家过年之后突然消失了,她有些激动,想要再确认一下:“小时,你今年真要回北城过年了?”
其实不怪孟女士现在有些激动,纯粹是因为她从北城过来这些天就一直想问这个问题,但是还没等她问出口,就被她那不孝顺的儿子以“她想回就回去,不想回就不回”的话给堵了回去。
她一开始听到这样的话,还难免有些失落。
可后面跟着程以时感受了一下南城不同于北城的生活之后,尤其是在看到小火炉的客人们对小儿媳的认同之后,她又觉得好像回去不回去这个问题也不怎么重要了。
关键还是要人开心才好。
想到这一点,孟女士稍微压制了一下她那颗激动的心,温和地对程以时说:“不过小时,妈妈可不一定非要你们回去过年,在南城过年也挺好的。南城好玩的多,也没讨厌的人,过年更开心。”
她这句话绝对是发自内心的话。大院里面呆了几年,一开始还觉得挺新奇。后来处的时间长了,周围那些邻居伙伴都跟以前不太一样的。
当然除了这个原因,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她觉得,她小儿媳在北城那边受了太重的心伤了。以前过年都没回去,现在没必要因为他们想人就得让人回去。
她的顾虑,程以时都知道。不过回北城过年这件事情也不是她随口脑袋一热做出来的决定。她其实有这个想法也已经很长时间了。
以前,她总觉得逃避那群“亲人”才能让生活更平稳,让她更自由。但是自从知道了她那本书中剧情的她,早就没有这种想法。
有些事情,不是不去计较就会结束的。有些仇恨,也并不是靠忽略就会没有的。
“没事,妈妈。”程以时上前拥抱了一下孟鸳,对她说,“我也想我爸爸妈妈了,我想回去看看他们。”
孟鸳那些劝阻的话在听到她这句话后一句也说不出来了,只是默默地加大了一些手劲儿,紧紧地搂着她。
两人的情绪在这个拥抱之后平复下去。
程以时后退一步,把身边的蒋行舟推上去,对他说:“跟奶奶告别!”
蒋行舟不懂什么是离别的愁闷,但是他却清清楚楚的知道,如果奶奶离开以后,他周围的一些变化。比如说每天的奶糖投喂没有了,再比如说奶奶出门回来带的肉没有了,再或者说是一些玩具也要没有了。
所以尽管他很小,但是在面对孟鸳要走的这件事情上面表现出来了无尽的伤心。昨天晚上缠着非要跟奶奶睡以外,今天也红了眼睛,声音里带着点哭腔的调调跟孟鸳告别。
一边抹眼泪,一边软乎乎地说:“奶奶,你回去要注意安全,路上要好好吃饭。”说完顿了一顿继续说,只不过接下来的话就有些胡言乱语了,“回去之后不要给其他小朋友奶糖,早点重新回来看我,给我买玩具!”
程以时:“……”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