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秦穿之带着始皇开盲盒(袂浅)


若是单单喝羊乳解重金属毒的话,大多数官员们还是能够接受的,可是豆制品、麦食这一听就是用豆子、麦粒制作的,这,这根本难以下咽!庶民们吃着怕是都觉得痛苦,更别说他们这些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贵族们了。
若是仅仅为了多活几年,他们这些人就得被迫放弃大鱼大肉,端起陶碗、握着木筷,往嘴里扒拉着吃了能拉肚子的豆饭,咀嚼着拉喉咙的麦饭,额,这……这还不如直接让他们继续吃盛放在吉金器皿内的羊肉炖,给快快乐乐“毒”死了呢!
百官们这下都不吭声了,心中简直纠结极了。
坐于上首的皇帝陛下欣赏着下方众臣们究竟是“被豆饭、麦饭难吃死”还是“被吉金器皿毒死”的两种精彩表情的快速切换,没再吭声,而是看了不远处的赵高一眼。
赵高忙躬身一礼,步伐轻快地出去了,没一会儿刚刚离去的宫人们又捧着一道道盛放在陶盘、陶碗中热气腾腾的食物鱼贯而入了。
心中纠结着还拿不定主意的百官们突然嗅到了一种极其霸道、闻所未闻的香味,下意识全部望向了殿门口。
尉缭满眼不解地看着宫人放在他面前的奇怪食物,一个拳头大小、虚虚胖胖、像是小碗倒扣的食物放在一个褐色的陶盘之上,外表看着甚是松软如同天上的云朵一样,忍不住想要让人伸出手指往上轻轻按一按,感受一下手感,这可爱的外表还勾的太尉忍不住凑近轻轻嗅了一下,这一嗅就让他惊得瞳孔略微扩张了一下——香!是麦香!
这松软似云朵的半球胖团子竟是用麦子制作的?!
不等尉缭发出惊奇声,紧跟着又有一个宫人将一个小陶碗放到了他面前,里面盛着的乃是一碗淡黄色的热汤,汤上面还飘着一个个淡黄的小疙瘩,氤氲的水蒸气飘出来,不由凑近就能闻到浓浓的麦香气。
原本不是很饿的尉缭,这会儿突然觉得自己腹中空空,饿得厉害,嘴巴也不受控制地望着案几上的食物吞了吞口水。
在接下来的一刻钟时间内,宫人们手脚麻利的给一张张案几上放热气腾腾的食物,大殿之中变得极其安静,衬的官员们吞口水的声音分外清晰。
待每张案几上都有两道麦食、两道豆食,一道炒菜后,坐于上首的始皇伸手接过赵高捧来的湿帕子净了净手,在众臣们期待又隐含急迫的目光之下,伸手从陶盘内拿起一个淡黄色的半球胖团子对着百官们笑着介绍道:
“众位卿家,此种美食名为‘馒头’又叫‘蒸馍’,乃是宫中的庖厨们根据缨带回来的玄鸟食方制作出来的麦食,原材料正是硬硬的麦粒。”
“什么?这就是麦食?”
百官们闻言纷纷错愕的低头瞧他们陶盘内的半球团子,下一瞬就又听陛下接着道,“除了馒头外,众卿家手边陶碗内盛的热汤名为‘面疙瘩汤’也是用麦粒制作的。”
众臣们听到这话,眼睛瞪得更大了,太尉直接拱手对着陛下询问出了在场所有人的心声:
“陛下,这简直是太让人不敢相信了!麦食和麦饭的差距简直大的如鸿沟一样,不知,宫中的庖厨们究竟是用了何种神奇的方法,才能将那难以咀嚼的硬麦变成了如此好闻的麦食呢?”
慢半拍的官员们也都顺着尉缭的话茬子,纷纷对着上首的皇帝陛下俯身道:
“还请陛下为臣等解惑。”
始皇看了赵高一眼,赵高忙打开一副大大的白色绢帛,步伐缓慢的在百官们面前展示了一圈。。
百官们看着那图绢上绘画出来的圆柱石头,一个个全都迷茫的眨了眨眼睛,因为他们完全没见过这奇怪的圆柱体,也压根不认识这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
等赵高展示完毕,将手中的图卷合上再度安安静静退回大柱子旁当背景板,众臣们又全都眼睛发亮地看向上首的皇帝陛下,等着陛下揭开最大的谜底。
始皇也没耽搁,直接一语道破玄机:
“众卿家,今日这案几上摆放的五道美食,其中有四道都是靠着此图卷上的器物做出来的。”
“这图卷上绘画出来的石器名为‘石磨’,豆子单独吃时容易让人肠胃不舒服,硬麦咀嚼起来又异常困难,可是只要将这两种原材料配上一定量的清水,借助石磨研磨成麦粉、豆渣、豆浆后,难吃的豆子和难嚼的麦粒就会顷刻之间变成美味的豆食和麦食。”
百官们闻言又看向那案几上两道雪白的食物,淡黄的食物是麦食,那这白白的食物岂不就是豆食?
看到众臣们惊讶的目光,始皇颔了颔首,算是默认了他们心中的猜想,又一手端起一个陶盘,对着百官们详细地介绍道:
“朕左手边的豆食名为‘豆腐’,右手边的豆食名为‘豆腐皮’,这两道美食都是庖厨借助石磨用豆子研磨后、重新加工做出来的豆制品。”
“而这盘黄澄澄、香喷喷的食物名为‘炒鸡子’,乃是用铁锅热油炒出来的,‘炒’是缨在睡梦中跟着玄鸟学习到的一种全新的烹饪方式,我们庖厨内日常使用的铜锅与吉金器皿的材质其实是差不多的,长久使用后对身体也不好,故而朕今日设宴,目的有三,一是想要同诸位卿家们品尝这五道新奇的美食,二是想要更换大秦不适宜的厨具餐具,二就是想要诸卿与朕一起推广、丰富我大秦的饮食文化!”
“现如今我们大秦能食用的农作物太过有限,产量又不高,麦子、豆子都是大秦种植颇多的粮食,可是以往我们秦人并没有找到正确烹饪这两种粮食的方法,一直吃的都很粗糙也很受罪,如今长孙缨从玄鸟那里为我们带来了石磨的图样,带来了美味的麦食与豆食制作的流程,带来了新的‘铁锅炒’的烹饪手段,朕认为此事将会成为我大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的事件,预示着以后我们大秦将会多出来数道美食,能够全面改善粗糙的饮食文化!”
“自今日起,贵族们将不用再受到吉金器皿的侵害,更好的辅助朕治理大秦,而广大庶民们也能够借助石磨磨豆、磨面,将难以下咽的豆子、麦粒变成老少皆宜的养生美食,更好的帮助朕建设大秦,此乃我大秦大兴之兆啊!”
一听到陛下上高度的总结话,百官们瞬间高兴极了,忙纷纷从坐席上站起来俯身高呼:
“玄鸟在上!庇护大秦!”
“大秦万岁!”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长孙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
“……”
盛夏的中午,一声声满含激动与兴奋的欢呼声顺着巨大的雕花木窗,飘出偏殿、直冲云霄。
未时末,宫宴一结束,随着百官们纷纷离宫回府,在陛下有意的推广之下,满城瞬间传遍了“麦食”、“豆食”、“铁锅炒菜”的话语。
整个咸阳城都变得热闹了起来,美食谁能不喜欢呢?
原本生意一般的石匠和铁匠一下子迎来了订单高峰期,乌泱泱涌来下订单的顾客们竟然全都是来订做石磨和铁锅的!这可把石匠和铁匠们给急坏了,他们只听到了“石
磨、铁锅之名”,但却还并未亲眼见到“石磨、铁锅之实”啊!哪曾知道从宫中传出来的神奇“石磨”和“铁锅”究竟该怎么做呢?
正当石匠、铁匠们在家中急的抓耳挠腮,觉得要与这波泼天富贵遗憾的错过去后,就被他们里的里长紧急召集起来,而后里长又带领着他们去寻了亭长,在亭长那里见到在宫廷少府内任职的大石匠和大铁匠、以及由这些高级匠人们亲手绘画、制作出来的石磨和铁锅图样与成品后,庶民之中的匠人们呼吸都变得急促了,一各个眼冒金光地,赶忙跟着少府的匠人们认真学习了新手艺。
仅仅一日的功夫,石磨、铁锅的图样和石磨磨豆、磨麦的做法就以都城为中心,如同一道道射线般向整个天下飞速传播。
深深夜幕之下,星光也有些暗淡,隐藏在密林小木屋中的六国余孽们再次聚首了,众人看着木案上摊开放置着的石磨图样以及详细记有磨豆、磨麦方法的竹简,忍不住脸色都有点发绿了。
他们虽然阶级滑落了,但各个都是识字有文化的,即便是反贼,但也还算是这个时代顶尖聪明的一波人,自然知道这看起来平平无奇的石磨和磨豆、磨麦的法子若是真的传到庶民之家后,将会在天下诸郡带来多大的影响,又会让多少原本仇视秦国的山东诸国故地的庶民们为大秦的始皇帝生出些微的改观。
毕竟民以食为天,这天大地大再也比不上填饱肚子的事情大了。
秦军攻城略地、覆灭六国时,因为秦国的军功爵制度是按照所获得的敌军首级算的,秦国的战神白起生前更是将“运动战”和“歼灭战”运用的出神入化,整个战国时代约莫战死的人有两百多万,单单死于武安君白起之手的人就占了半数,故而白起在秦国有“战神”之名,但在函谷关外却被冠上了“人屠”、“杀神”的恶名。
正是因为无数亲人都在战场上死于秦军之手,就算是死了也会被割掉首级、尸首不全,眼看着自己的亲人们在秦军手下死无全尸,这让活着的人多么痛苦啊,故而六国故地上的庶民们都称呼秦军是“虎狼秦军”,破口大骂“蛮夷”,统一之前秦国的名声在天下七雄中最臭,统一之后的秦始皇也在六国故地之上民心寥寥。
暗戳戳地妄图想要趁机发动乱子、煽动民心、造大秦反的六国余孽们借助的就是“暴秦”的臭名声,以及六国庶民们对秦军野蛮行径的恨意,若是真让这能让“腐朽变神奇”的美食办法传到关外的千家万户了,让始皇帝借助无数麦食和豆食将碎的如一盘散沙的庶民们的民心给收拢了,让六国故地的庶民也向老秦人们一样心向大秦后,单单靠着他们这一小撮阶级滑落的贵族们还造个屁的反啊!
“家主,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呢?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嬴政把这石磨图样和磨豆、磨麦之法传到关外,收复六国民心吗?”
神情气愤、身着绿衣的中年男人看着自己坐在主位上沉默不语的家主紧张地询问。
面容秀美、气质儒雅的男人微微眯眼,勾唇讽刺道:“不用着急,嬴政想的虽美,但这事情看着简单但想要办成却是万万不容易的。”
一个楚人闻言立刻笑呵呵地说道:
“对,嬴政他懂个屁的庶民!他整日高高在上只会仰头看太阳的,哪里知道底层的民生疾苦?想得实在是太简单了!他难道真以为这石磨就是用俩路边的小石头拼接起来就做成了吗?”
“庶民们家中有豆、有麦就是没钱!”
“石匠又不会白送石磨!庶民们买不起、做不起石磨,连工具都没有,还磨个屁的豆!磨个屁的面!我看这麦食、豆食的风刮的挺大,但是等这阵风歇了,终究只能成为贵族富户们的口粮,呵——嬴政想靠此法改变关外庶民们对他的敌意,呵——呸!真真是在做白日梦!”
一听到楚人这不屑的痛骂话,在场的所有反贼们也全都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明白此事的困难之处再哪里后,一个个瞬间舒眉展颜、纷纷拍着大腿,哈哈大笑着嘲讽异想天开的始皇帝,准备等着看这场声势浩大、从上到下、铺天盖地的豆食、麦食制作方法的大宣传,在庶民们没钱做石磨的情况下,究竟如何迎来大翻车!
然而——
第二日,当在密林深处熬了大半夜,痛定思痛地追忆完昔日的家族荣光,照常翻来覆去痛骂完始皇帝后,临近丑时末才匆匆溜回家中睡觉的反贼们正躺在家中的土胚茅草屋内闭眼补觉时,就听到家外的蜿蜒黄土路上,一阵阵“咚咚咚——”的敲锣响声,伴着里长那高亢的秦腔,整间破屋子都被这扰人清梦的大噪音给震的噗噗掉灰——
“注意!注意!全体韩阳里的人都有!听到锣声后,速速来到大槐树下集合!”
“集合!全体韩阳里的人听到锣声后速速来到大槐树下集合!”
“特娘的!臧获!这大清早的究竟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困得眼睛都睁不开的反贼们听到门外的巨大吆喝声,被吵得睁开布满红血丝的双眼,立刻骂骂咧咧的从土榻上爬起来。
刚刚恼火的将目光转到木窗上,就听到里长紧跟着吆喝的话:
“全体韩阳里的人速速集合,玄鸟保佑!天大的好事来了!皇帝陛下派人来给咱们送少府制作出来的精品石磨了!”
“什么?!”
昨晚聚在大本营,苦苦熬到大半夜,全都在嘲笑、奚落、高居皇座的嬴政必然想不到“庶民们根本买不起石磨”的六国反贼们一听到这破天荒皇帝陛下竟然要给庶民送石磨的话,瞬间齐齐惊得瞪大了眼睛,下意识手脚并用的从土塌上爬起来,但因为睡眠严重不足,腿脚发软,又都纷纷“砰——”地一下重重摔到了黄土地上,挣扎着爬起来,仿佛听到窗外正在下稀奇的红雨一样,一个个草草穿戴好衣物就踉踉跄跄地冲出家门,朝着本里内最高、最大的百年古槐树下快速奔跑。

位于咸阳城郊韩郑县的韩阳里乃是帝都附近聚集老韩人最多的地方。
十年前,韩都新郑被秦军攻破,改名为“颍川郡”后,皇帝陛下遂在咸阳城郊的野地上划出了一片新的小县,县城内部又分化为了两个亭、二十个里,专门用来安置韩王国内全部的亡国贵族和富户们,其中韩阳里内安置的是原韩都——新郑城内所有的顶级亡国贵族。
经过三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发展,这片方圆大约六十里的小县已经和关中郡其他县完成初步融合了,无数老秦人和老韩人成亲,有人嫁出去,有人被娶进来,使得不大的小县内韩人、秦人几乎混合居住,其中还夹杂着个别后来亡国后,陆陆续续迁移过来成婚的楚人、燕人、齐人、魏人等。
可谓说这是一处文化极其多元、口音也非常复杂的地区。
盛夏的清晨,红彤彤的大太阳冉冉在东方升起,金灿灿的阳光照耀着一颗生长的极其高大、树叶非常茂盛的古槐树。
这棵古槐恰恰长在韩阳里的入口处,如伞般漂亮的大树冠在阳光的照耀下绿油油的发着亮光,细碎的光线从树叶的缝隙间漏到下方一个五米多高的土台子上,这正是每次韩阳里的里长召集里中的人传达上级事务时所站立的地方。
整个里内约莫有一百多户人家,总人口大约有七百多人。
经过里长提着铜锣,沿着每条街道大力吆喝之下,不到两刻钟的时间,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儿,全都顶着惺忪睡眼,陆陆续续赶到了古槐树前。
昨晚深夜偷偷摸摸齐聚到一起密谋的反贼们此时也都揉了揉布满红血丝的眼睛,混在人群之中,满脸疲惫的看着一个身穿黑袍、发须斑白、约莫五十岁左右的
里长提着一个金光闪闪的铜锣、迈腿沿着土阶梯,一步步走上高台后,就目视着下方所有人清清嗓子,操着秦腔高声吆喝道:
“诸位乡党们,额今日将大家召集起来,主要是想向大家宣告一下昨日黄昏时从亭长那里收到的政令。”
“想必大家昨日也听说都城内宣传的沸沸扬扬的石磨豆食和麦食了,额今日主要就是说这件事情的。”
“首先,这事儿确实是真滴!”
“这石磨、豆食、麦食还有新的烹饪方法——‘铁锅炒’都是额们皇帝陛下的皇长孙得天所爱从玄鸟那里得到的,是玄鸟赐给额们大秦的福泽!”
“哈哈哈哈哈,好!”
一听到里长提起了玄鸟,人群之中信奉玄鸟的老秦人们立刻高兴笑着,激动地拍起了手。
其余从关外迁来的韩人、楚人等,却全都神情复杂,毕竟这些迁来的人在亡国前身份都不一般,听到里长说这话是在特意给嬴秦皇室聚拢民心的。
放下国仇家恨的六国移民此刻听着这故意“夹带私货”的话,情绪倒还算平和,但是一众余孽们却听得忍不住紧抿双拳,眼神也变得幽深了起来。
瞧见下方的里民们都开始交头接耳地交谈了,站在高处的老里长立刻将两只大手挽了个“收声”的手势,并且高声喊道:
“大家静一静,老夫还没有说到重点呢。”
原本正在转身侧头沟通的里民们又都纷纷噤声,重新将目光投到了高台之上。
年过半百的老里长见状遂从袖中取出来了一卷竹简,翻开之后,往远处稍稍放了放,就看着上方所写的一列列墨字,继续高声吆喝道:
“昨日暮色时分,两位亭长主要给额们二十个里长传达了陛下颁发的三个圣诏——”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