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改,陆辛夷觉得比她现代听的要更有感情一些,她也听醉了。
一曲毕,所有人都没动静,片刻后陆辛夷带头鼓掌,其他人这才反应过来,开始跟着鼓掌,叫好声,喝彩声,络绎不绝。
芸娘坐在那不动如山,只含蓄的冲众人颔首,然后接着又是下一首。
下一首是纯音乐,没有唱词,但芸娘的一手琵琶,在花楼这一行里,也是能排得上号的。
这一首结束后,芸娘就不是主力了,主要的就是那两个小学徒弹了。
虽然没有芸娘的好,但大家伙也挺满意。
喝着酒,吃着烤肉,啃着猪蹄,听着悠扬的乐曲,美哉美哉!
有的还坐着不走,陆辛夷也不好上前赶。
走了的那一桌很快就被收拾出来,不一会儿就来了新的一桌客人。
这里可是花楼,戌时到亥时三刻,那可是花楼最热闹的时候。
很快,大力过来说“东家,羊肉串没有了。”
“猪肉呢?”
“还剩下一些。”
“都给串了,稍微腌制下,等下烤地时候多刷几次油,记得把羊肉串的牌子拿掉。”
大力点头离去。
陆辛夷让二月把二狗子喊进来。
二狗子颠儿颠儿的就来了。
“今晚我们的食材大概还能招待五六桌客人,你自己计算着点,超过就不接了。”
“好嘞东家。”二狗子又跑走了。
很快,走了一波又来了一波,芸娘又出来唱了一遍,再次迎来喝彩。
快亥时,有人闻歌声而来,结果二狗子上前道歉,说今天的食材卖光了,想吃明天请早。
第一天开张,因为准备的充分,人手也多,又有陆辛夷坐镇,整体忙而不乱。
等店里客人全部走完,已经快到子时了(23点)。
众人收拾外面的残羹剩饭,陆辛夷挑出那些还能吃的,让贵叔拿出去给那些乞丐。
等收拾好,翠凤端了一大盆的面出来了,还剩下一些饺子,大家一人吃两个,尝尝味道。
淋上卤汤汁,配着酸辣大白菜,除了陆辛夷跟芸娘,都是两碗起步。
陆辛夷一放下筷子,红英跟绿柳就赶紧将热水抬了上去。
陆辛夷很满意两人这眼力劲儿的。
“大家收拾好都早点睡,明天继续加油。”
“好……”
众人都很开心。
东家虽然没说今天挣了多少,但肯定不少。
只要有钱挣,那他们就能吃饱喝足穿暖。
陆辛夷泡好澡就钻进被窝里了。
账她早就算好了,今天一共接了十九桌客人。
平均每一桌的消费在一两半银子。
扣除成本,今天的净利润,差不多有十六两左右。
这里酒占据了一部分,这一部分基本没有利润可言。
这个利润,对于周围开妓院的来说,真的不算高。
但陆辛夷已经很满足了。
一个月只要稳定有两三百两银子,一年下来可也不少。
第二天陆辛夷让贵叔去木匠店又买了三张桌椅回来。
这个天坐在院子里不算冷,吃着烧烤喝着酒,偶尔来点凉风还是可以的。
上午众人正在吃早饭的时候,就有人来订桌了。
二狗子赶紧把人带了进来。
“我家老爷跟夫人,还有小娘子都要一起来,所以希望寻个安静点的位置。”
陆辛夷立刻说“二楼有屏风遮挡,主家只管放心。”
小厮点头离开了。
紧接着又有两家来定二楼的雅间。
二楼一共四桌,很快就定了出去。
桂姨高兴地道“小娘子,看来我们的好日子到了。”
陆辛夷笑笑,这才哪儿跟哪儿啊。
她的目标可是要打造一间像大宋樊楼那样辉煌的产业链呢。
除了二楼,陆陆续续也有人来定位。
结果还没到开张的时候,座位已经定出去七七八八了。
今天的食材要是再按照昨天的准备,那肯定是不够的。
羊肉只剩下一半,这个点去城外买不现实,所以又让二狗子多买了十斤五花肉,有的剩就自己人晚上吃了。
安排好这些,陆辛夷又去杂货铺扫荡了一些干货回来。
比如黑木耳,比如去年的陈花生,还在角落里发现了海带。
陆辛夷大喜,一口气全要了。
海带很贵,就那么五六斤,花了将近十两银子。
接着她又去药铺添购了一些花椒,孜然等,回去要磨成粉末。
回到家,先将木耳跟花生还有海带浸泡。
然后开始设计菜单。
今晚楼上有四桌贵客,全是卤味跟烧烤肯定不行。
有女眷,肯定也怕在自己家老爷面前吃相难看。
所以陆辛夷只准备了环肥燕瘦,顺风耳,飞黄腾鸭,羊肉串给他们下了三十五串,今天有羊排,昨天的羊排都留在了今天。
再加上凉拌黑木耳,盐水花生,凉拌海带丝应该够吃了。
她一共准备了两份菜单,其他都一样,就是一份是羊排,一份是烤羊腿,一个五两一桌,一个八两一桌。
酒也让二狗子买了两坛文人墨客都爱喝的高等剑南春酿,没掺水的那种。
又买了一坛子杏花醉,是果酒,给女眷准备的。
今天还有煎豆腐,煎豆腐工具上午才拿到的,做成长条状的,就放在炭火上煎。
这个得撒孜然跟辣椒面,稍微撒一点就成,好了后放一点小葱,味道好极了。
酉时差两刻的时候,陆陆续续就有人来了。
今天来的人都集中在了酉时,陆辛夷只不过是带着一桌预定好的贵客上楼点好菜,再下来的时候,刚才还空一半的大厅瞬间就坐满了。
大厅顿时就是各种询问什么是马踏飞蹄,什么是环肥燕瘦,几乎把昨天众客人问过的问题又都问了一遍。
这种情况陆辛夷觉得差不多要还要个大半个月才能消停。
很快,二楼另外三家也都来了,除了那天来的三位老爷中的两位外,还有两位陆辛夷没见过,看着似乎比那三位还要贵气一点,具体陆辛夷没问。
将人都按照妥帖又询问要哪份菜单后,陆辛夷下楼忙活起来了,楼上的菜都是陆辛夷亲自送上去的。
有个夫人很喜欢马踏飞蹄,但又碍于吃相,犹豫不决。
陆辛夷道“猪蹄的这一层皮,有美容养颜的功效,这些猪蹄我们从早上就开始炖,早就软烂脱骨了,夫人不用担心。”
闻言那位夫人很是高兴“那就来一份,再给我留一份,我要带走。”
“好的。”
同样要换菜单的事情在其他三桌也都发生了。
有的要啃鸭脖子,有的要吃鸭头。
陆辛夷一一满足,心道她还是小看了这些夫人们爱吃的本性了。
在美食面前,那些礼仪规矩,统统靠边。
第23章 土地
后面几天,陆辛夷就把这些鸭掌都做成了脱骨的,再放点醋,一调味后就更受这些贵人们的喜爱了。
哎,现在人买鸡鸭都是整只买,不然她一定要搞脱骨鸡爪。
开业没几天,樊楼的名气就在花街这一带传开了。
一开始来的也都是花街的常客,渐渐的,也在其他群里中流传开来了。
每天来樊楼定位置的,除了花街常客外,还有普通的百姓。
携带小娘子来吃饭的,也渐渐的占了大多数。
后来陆辛夷索性就把二楼的位置留给女客们了。
这是一家难得从东家到招待都是女子的食肆了,虽然开在花街的巷尾,但女客们还是会忍不住央求家中的哥哥弟弟带她们出来尝尝鲜。
除了脱骨鸭爪受欢迎,马踏飞蹄也颇受贵妇们的喜爱。
这天翠凤买菜回来后看到陆辛夷就道“最近猪蹄涨价了,要不是我们一直稳定进货,都不一定能买到。”
毕竟一个猪也就四个蹄子。
“今天猪肉张还跟我说,猪肉也涨价了,猪蹄现在是一天一个价,说是京城不少家的采买婆子说家里的主子指定要吃猪蹄。”
陆辛夷一听就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应该是我之前说猪蹄能美容,那些夫人们又不能天天来咱们店吃饭,所以就让府里的采买买回去自己做。”
“那怎么办?”翠凤有些担忧地问“猪蹄涨价就算了,要是买不到,那咱们怎么办?”
“这只是短暂的。”陆辛夷道“那些贵人们也就是吃个新鲜,再说了,咱们撸猪蹄的配方,他们可不知道,一般的猪蹄处理不好,骚味很重的,就算他们自己做的也好吃也无妨,没了猪蹄,还有羊蹄,烤鸭。”
翠凤一想也是,赶紧提着东西进厨房了。
如今快到清明了,天气已经渐渐暖了,白天的时候可以不穿薄袄了。
她想吃爆炒螺蛳了。
俗话说,清明的螺蛳赛肥鹅,可见清明前的螺蛳有多好吃了。
嗯,明天她要跟贵叔一起去一趟那个村子。
前几天她办了一件大事,就是在京郊外花了三百两,买了十亩地,其中两亩上等地,其他都只能算是中等偏下的,不然这个价格可买不到。
这是她打算用来种植辣椒的,也不需要太肥沃的地。
天气不冷了,辣椒可以育苗了,下半年能不能吃到火锅,就看这次了。
晚上结束营业的时候,陆辛夷算好账,对桂姨道“桂姨,明天我跟贵叔去城外看看买的那十亩地。”
“让大力跟着吧。”桂姨道,不然她不放心。
“不用。”陆辛夷道“我明天换上男装跟贵叔一起去,田就买在卖我们羊肉的那个刘家村里。
之所以能这么快买到京郊的地,还是因为是贵叔回来说的。
刘家村原本有个老秀才,这些年也给家里攒了点家底。
结果儿子不成器,是个赌徒,老秀才在的时候,还能约束着点,老秀才年前病死了,家里的田地就开始被赌徒儿子一点点的卖了。
之前还是一亩一亩的卖,一般都是村子里人自己买下。
这次听说欠了不少钱,在卖宅子跟卖地之间,对方选择了卖地。
陆辛夷之前就说想买几块地种植辣椒,贵叔前几天去买羊肉的时候听说这是回来就跟陆辛夷说了。
他觉得这里就不错,村长也还算公允。陆辛夷一听又去看了看,就买下了。
桂姨就道“那你带着红英,有什么事也能照应这点。”
“那我还不如带着二狗子呢。”陆辛夷道“到底是半大小伙子。”
桂姨一想也是,就喊来二狗子,让他明天陪着东家出城一趟。
这下给二狗子高兴坏了,忙不迭的答应了。
第二天早上吃好早饭,贵叔已经牵着驴车过来了。
驴车也是前天才买的,就是为了方便买菜拉货。
樊楼在西市,靠近金光门。
贵叔牵着驴子,陆辛夷坐在上面,二狗子在另一边蹦蹦跳跳的从金光门出了城。
出城后还要走一个时辰才能到刘家村。
京城周边的土地,基本都掌握在皇室以及达官显贵们的手中。
普通人想要买到一块地,很难。
刘家村全村五十三户,平均下来差不多每户也就十二来亩地,这是包括宅基地以及家门口的空地的。
剩下的,都被有钱人给圈了。
距离刘家村不远的上游,就有一块三百多亩的地,听说是某个皇室成员的。
平日里还好,干旱或者洪涝的时候,刘家村人就倒霉了,干旱时候上游把水给截了,雨水一多的时候,全往他们这里排,苦不堪言,但也没办法。
他们住在京城附近,比起偏远地区的百姓,已经算好的了。
一行人到了刘家村,贵叔先去找村长,买那家的羊,贵叔都听村长的,算是给了村长点特权,这样也方便他在村子里行事。
买地的时候来过一趟,所以陆辛夷带着二狗子熟门熟路的往自己家田里走去。
如今这气候,秧田里已经开始育苗了,上面盖着一层稻草,这是为了保温,一般等太阳很大的时候才会掀开给稻种透气。
不少人都在翻地,要种春小麦。
京城的气候,种不了两季的作物,大部分种的也是小麦,但贵人们喜欢吃大米,所以多少也会种点水稻售卖。
陆辛夷来到自己家地头的时候,就发现有人在她的地里劳作,像是在挖地。
这是想干什么?
陆辛夷也没大喊大叫,而是走到一个正在挖地的年轻男人跟前,喊了一声“刘三哥”。
听到有人喊,刘三桂抬起头,见是陆辛夷,第一反应是看了一眼不远处正在挖地的妇女。
“陆东家来了。”
陆辛夷点点头,指着远处挖地的妇女道“她是谁?怎么在我的地里挖地?”
刘三桂面色讪讪“这是刘鹏举的媳妇儿。”
刘鹏举就是之前卖地给她的人。
“她这是不知道地已经是我的了?”
刘三桂没说话,陆辛夷也就勉强,道了一声谢后走到地头蹲下“这位是刘家大嫂子吧。”
正挖的满身汗的刘大嫂子抬头,看到陆辛夷有些疑惑“小公子认识我?”
陆辛夷“我不认识你,但我认识这块地。”
刘大嫂子立刻就明白眼前这个小公子的身份了。
她立刻就道“你是陆东家吧,不好意思啊,之前卖地给你的时候,卖地的事我并不知情,当时不在家,我要是在家,我绝对不会让他把地卖了的。”
陆辛夷皱眉,没说话。
刘大嫂子继续道“陆东家,您是好人,您收我们村里的羊肉都比外面的贩子要多给二十文,我知道您是好人。”
“我们家一块地都不剩,我们一家人就得喝西北风了,陆东家,你就留两块地给我们糊口吧,求求您了。”
说着就要跪下。
陆辛夷立刻将人拦住“留给你们两块地也行,但你得把我这两块地的钱还给我。”
刘大嫂子的脸色顿时就更不好看了,她继续哀求道“陆东家,那钱……那钱……您就行行好,宽限我一段时间可好?”
陆辛夷朝刘大嫂子走过去的时候,周围干活的村民们早就把耳朵支棱起来偷听了。
陆辛夷自然也发现那些人在偷听了。
这里是刘家村,要是起了争执这些人肯定是偏向这个刘大嫂子的,不然也不会出现刘大嫂子在她的田里挖地的事情。
说不定这其中还有其他刘家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呢。
哎,她还是想得简单了,以为跟刘家村有合作,买下他们村的地以后就能有个关照。
没想到还有人耍赖这回事,毕竟当初村长那些人对她买下这些地可是感激涕零的。
哎。不是所有老百姓都是淳朴的。
她忽然想起之前开封府那位大人说的话了,牙行挣的每一笔佣金都不是白挣的。
后面买地就找牙行,绝不投机取巧了。
陆辛夷从头到尾都没有生气,一直表现的非常有礼貌。
听到刘大嫂子提出这般不要脸的要求,陆辛夷继续点头“好啊,那请问大嫂子,你说宽限一段时间,具体是多久呢?我买下这块地,也是把所有的银钱都给你家童生老爷了。
大嫂子,也请你为我考虑考虑,这三五天,我可以等,但太长我可等不了,耽误耕种我也要喝西北风的。”
被陆辛夷这么一问,刘大嫂子的脸涨得通红,只不说话的站在那抽泣着,任由谁看了,都是一副可怜被欺负的样子。
陆辛夷站起身“刘大嫂子,这块地我也不让你白挖,我看你应该干了有两三天了吧。
你之前说不知道,我相信你是真不知道,所以这三天,我就按照一天五十文的工钱开给你,算是感谢你帮我挖地了。”
说着从荷包里掏出一小串铜钱来,数了五十个下来,剩下的拴好递给刘大嫂子。
刘大嫂子不接。
陆辛夷笑了笑没说话,抬头就走。
刘大嫂子立刻从地里爬上来,要拉陆辛夷的手“陆东家,你不能给他钱啊。”
陆辛夷一闪,对刘大嫂子说“拉拉扯扯不太好看,大嫂子慎重。”
她是穿着男装来的,所以这一句话就把刘大嫂子定在那不敢拉扯了。
陆辛夷也不废话,直接往村长家走去。
刘大嫂子无奈,一跺脚又捡起锄头扛着飞快跟上去。
有些村民好奇,扛着锄头跟上去想继续看热闹,有的则摇摇头,教训自己家子孙,哪怕穷,也不能赌。
看看老秀才公一家,本来是村子里最有钱的,现在成了村子里最穷的了。
“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有个老大爷骂了一句。
等陆辛夷赶到村长家的时候,那边的羊已经杀完了,正在剥皮。
贵叔见到陆辛夷绷着脸过来,又看到后面还呼啦啦的跟了一群人,脸色顿时就不好看了。
他立刻朝陆辛夷走过去,“东家,怎么了?”
“先去找村长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