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厂时髦亲妈(溜溜猪)


跟小许一起过来的小江觉得稀奇:“张局怎么舍得把闺女带单位玩来了?”
亭亭跟楼小乔长得像一点,皮肤白白的。
带着这孩子出门去,只有她是能让人一眼认出来是楼小乔亲闺女的,至于其他人都不能。
赵娟随口就说:“哪里是带孩子来玩,是来录口供的,有个女的找了人绑架这孩子,只差一点孩子就被带走了,好死不死撞上赵安楠跟张局两人一起回去,路过时瞧见了就一起带了来。”
没办法,现在新都城的主干道不多,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个,撞上的概率还是蛮大的,谁叫向杰两人这么倒霉,也是他们没有做贼的经验,真正有经验拐卖孩子的,都往乡下跑,谁没事往县城里面跑啊。
赵娟把画纸给她,跟她说:“看,画画的纸跟笔,阿姨都给你找来了。”
亭亭就很有礼貌的说了声谢谢。
小江:“这孩子真乖,能坐的住,我哥哥的孩子也是这么大,屁股一沾板凳都不行。”
亭亭也很习惯人家说她乖,家里面三个孩子,她一直都是最乖的那个宝宝。
大人越说她乖,她就越要乖。
有人过来问亭亭:“你来这里做什么呀?”
亭亭很有礼貌的回答:“我爸爸说我也要来这里工作。”
赵娟一时之间没忍住:“确实是来这边工作的,宝宝你真乖呀。”
亭亭就坐的更直了,她一直都是最乖的宝宝。
张让很忙,等到楼小乔听到风来警局接孩子,亭亭已经在单位跟很多人玩过了。
一有人要带她出去买雪糕,她就很有礼貌的跟人家讲:“可是亭亭已经吃过今天的份了呀。”
其实还是很喜欢吃的。
中午张让本来打算带她去食堂吃的,结果楼小乔就过来了,她一考完试没找到张让就发现不对劲,然后找了找就发现了正在大门口等着她的楼大乔,大乔是去给她送手机的。
“昨晚上我感冒了,昏昏沉沉的把你手机带走了。”楼大乔把早上的事情一说:“张让刚才给我打电话,说是亭亭已经找到了,现在在他单位待着的。”
张让叫楼大乔去接小乔,他自己有事不能离开单位。
但他又没有跟大乔说清楚事情的原委,楼小乔一听这话,赶紧就去张让单位找孩子。
结果到的时候,孩子还好好的待在会议室画画。
一见到妈妈,这孩子就夸张的很,跑去抱住妈妈的腰就撒娇:“妈妈,可给我吓的,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楼大乔也吓了一跳,哪怕见到孩子好好在面前,也忍不住左看看右看看的上下都看看。
松了一口气:“没事就好,大姨都吓死了。”
见楼大乔是真的担心了,小家伙拉了拉大姨的袖子,小小声说:“不要太担心啦,我没事啦。”
楼大乔给她的话逗乐了,捏了捏她的小圆脸:“你这家伙,还真是会说话,要吃什么不,大姨出去给你买。”
亭亭听到又有人要给她买吃的,小小声的叹气,摸着自己的小肚肚说:“不能再吃了,再吃就会变成大胖子的。”
这话是学的楼小乔吧,大乔没好气的又捏捏脸,对她说:“你还小呢,不会长胖的。”
亭亭看了一眼妈妈,又看了一眼大姨,说出了心里话:“其实我是吃太多了。”
在这里就总有人会给她买好吃的啊,尽管亭亭是个意志力很强的小孩子,但还是忍不住吃了好多,所以她现在是真吃不下。
楼小乔问清楚了是怎么一回事,除了生气就没有别的了。
“神经病吧,我又没有得罪她,干嘛盯着我?”楼小乔从没有什么时候这么恨过一个人:“她自己想走捷径过的不好,怪我咯?”
亭亭也学妈妈说话:“怪我咯?”
楼大乔捏捏亭亭的脸,这是谁外甥女啊,太可爱了吧。
她们俩来了,张让就让楼小乔把人带走,亭亭待在这里他就没办法安心上班,一会儿有人跑去投喂她,弄得张让也神经紧张。
回到家以后,刘菊花一把抱住了亭亭。
亭亭小爪子拍拍奶奶的背:“奶奶别害怕。”
刘菊花:“刚才到底是怎么回事,张让有没有把那些坏人抓起来?”
张让还没来,还在单位呢,楼小乔本来打算待到太阳下山了再过来的,后来想想怕老人家担心,等没那么热了就回来了,她刚才带着亭亭回家属院那边睡了个午觉,现在精神还好。
出了这事,倒是把高考的紧张感都忘记了。
亭亭刚从爸爸单位“工作”回来,过程记得还挺清楚的,跟刘菊花一板一眼的说:“刚才那个坏蛋伸手拉我手手,把我带出去了,他告诉我带我去找爸爸,我不信,他们就把我的嘴巴捂住。”
她其实讲的不算太好,但动作做的是绘声绘色。
后来问了邓泉两人,他们还原的真实情况应该是,这两人挤在买油条的人群里面,一个带走了亭亭,一个把另一个小孩塞到了刘菊花手里,当时市场上小孩那么多,随便找一个就行了,他们只是想要带走亭亭。
刘菊花还不知道这件事情跟露露有关,就当是两个混的不好的小混混,想拐孩子拿去卖。
“老天保佑,幸好被你爸爸撞见了,偷人孩子的不得好死。”
也幸好那个电话是给楼大乔听到的,不然给楼小乔听到,今天这堂就算不缺考,她也考不出正常水平来,历史还是她的拿分科目了,不过也幸好是给楼大乔听到了,张让回去的那个点赶的特别及时,早一点晚一点都会错过了,卷烟厂在桥对面,那两个小贼抓了孩子,还不一定往那边跑呢。
不过亭亭能平安回来,全家都特别开心。
没过多久,楼小乔的高考成绩出来了,超过了重本线五十分,在育才排名第一。
哪怕是在新都县城,这个分数也是很厉害的了。
数学成绩最突出,考出了148分的好成绩。
虽说她的这个成绩,在新都这一届的考生里面不算是特别突出的,但因为她的独特履历,在新都也还算是比较特别的,还有几家报纸采访了她这个“大龄”考生,楼小乔在采访中多次提到了齐老师的这一套资料。
“......帮了我蛮多,大概是下学期吧,我的数学成绩提高的特别快,当然也要感谢育才的老师们,尤其是我的班主任孙老师,这一年内如果没有育才的老师对我的帮助,我也不会考出这样的成绩出来。”
于是这一套《齐老师教你解答数学题》,算是彻底的走红了。
跟着《齐老师》一起火的,还有以前名不见经传的育才学校,就连附近的一些县市,高考结束以后都有人慕名来这边报名了。
孙老师私底下跟楼小乔说:“多亏你在采访的时候提到了育才,我们现在的生源比以前还好了。”
以前其实就有外县的生源,只是还是新都跟南江这两个地方的学生。
但最近是有别的市里的人来学校报名,人家一来就问:“那个叫楼小乔的,就是在你们学校读出来的吗?”
也有会钻空子的,来报名的时候很隐晦的问:“你们学校是不是有老师会压题?”
不然楼小乔那么大年纪的学生,怎么就能考到六百多分了?
大家都觉得蛮神奇的。
育才以前能招到学生,全是因为教育局有规定,正规的公立高中不允许招收复读生,所以育才才能在夹缝中求生存,而像楼小乔这样的考生,几年都不一定能碰到一个好吧,她算是这个社会的“漏网之鱼”。
楼小乔读初中是二十来年前,那会儿农村很多地方连温饱都没怎么解决,孩子能不能考上大学,不是一个农村家庭最关心的。
到了九十年代,只要是学习成绩好的,就算家里再困难,学校或者政府都会帮着扶持着读。
负责招生的老师对这些想钻空子的考生没好气的说:“楼小乔那是初中时候成绩就好,人家又努力。”
那就是育才没什么妙招呗,不想努力的那一拨人就打起退堂鼓来。
这事儿让孙老师当成笑话讲来听,学校了解了楼小乔的故事以后,决定在学校成立一个困难学子的帮助政策,如果学生成绩真的是特别好,家庭也确实困难的,学校可以给该学生免学费入读。
楼小乔知道以后,也找到了孙老师:“我愿意捐五千块,作为帮助困难学子的奖学金。”
她现在不差钱,下井村的房子都租出去以后,每月妥妥有一笔租金进账,造纸厂那边给她的顾问费也一直有给,关键是齐老师的这套资料,分销权都在她这里,只要是从正规渠道拿货,她都能拿走一部分抽成,这部分钱就能让她躺平养老不干任何事情了,她现在想做一点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也是很正常的想法了。
王四顺是从村里的人嘴里听到楼小乔的事情的。
离婚以前,这个女人他真是一点都没放在眼里的,但没想到她这么能折腾,短短的一年半时间,她做了很多人一辈子都做不完的事情,成功把自己嫁出去了,找了一个高不可攀的对象,她还干了别人一辈子不敢干的事情,在这个年纪参加了高考,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四顺,你有没有想到过,楼小乔是个这么厉害的角色的。”
如果当初没离婚......
现在王四顺都不敢想这个假设,如果当初没在外面乱搞,没离婚那他现在的日子会不会好过一些,他前段时间在工地干活摔断了腿,休息了一段时间只能出来上班了,但走路一瘸一拐的毛病算是落下来了,右腿短了一截,医生跟他说这辈子都别开车,他以后都不能开车了。
楼小乔读大学的这年,大学城陆续有大学入驻。
然后就陆续有关于大学新生的笑话传了出来,有个大城市的学生打车到了学校,还以为被拐卖了,在出租车上就报了警,新都警方接警以后迅速锁定了地方,等找到学生的时候,那人拎着行李箱,瑟瑟发抖的站在大马路边上,被警察告知这里就是某某大学的新址以后,头也不回就走了,据说是回去复读了。
下次报志愿之前,一定要去学校看一眼。
不是说百年高校,老牌学府呢,怎么是这种破烂地方?
这地方太破旧,连个AM机都没有,每周都有移动取款车来学校晃一圈,取钱还得排队,不然就要打车去十来公里以外的新都县城找个AM取款,很多新生叫苦连连,要不是高三难熬,真想回炉重造再考一次。
刚开始建成的学校的路大多数都没修起来,但教室跟宿舍是盖起来了的,由于学校面积是真大,也比以前宽裕多了,学生宿舍条件其实还是比以前好多了的,但即便是如此,大二以上的学生还是不愿意搬来这里。
大一新生一来,就带来了消费的中坚力量。
楼小乔就是报道的这几个大一新生中的其中一个,一到学校就发现,学校食堂可真难吃啊。
“不是一般的难吃。”这附近也没什么好吃的,木得办法,楼小乔只能找张玉娇给她留个饭菜,每天中午她回趟家,顺便去取给她留的那份饭。
张玉娇给她做饭的时候,特地的开了个小灶,给她的那一份是单独炒的。
没办法,谁叫楼小乔挑呢。
这会儿张玉娇出去了,只王盛在家,尽管事情多,但王盛可有干劲,家里刚刚盖完房子,还欠了大舅哥的一万多块钱没还呢。
因为缺钱,王盛还兼下了给楼小乔收租的业务,而且这段时间来这边租房的大学生也多了,他家又多了一层收入。
嗯,因为学校宿舍是大了,但住宿环境一般般,有些学生条件还行,干脆出来租房子住。
这段时间村里打出出租房子广告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但最受欢迎的还是楼小乔跟张玉娇家里。
原因很简单,这两家盖的时间晚一些,条件也稍微好一些,张玉娇家里当初盖房子的时候特地跟楼小乔取了经的,也学着她家那样走了全屋的冷热水管道,厕所装修的很好,那些出来租房住的大学生,肯定是挑着条件好的来。
其实当初盖房子的时候,楼小乔还想着一间房装个洗手间呢,但当时没那条件,也就罢了。
但租房的时候,她特地跟王盛讲了,最好把男生女生单独安排一层,这样安全性能得到保障一些,本以为条件要求的多些,房子会难租些,没想到她家房子异常好租,不管是男生女生,都觉得单独一层,隐私性好些也更自在些。
还不等大学开学,除去一楼其他的房子都租出去了。
等到了学校开学,楼小乔打算把一楼的房子也租出去,不过这房子她不打算按照租房的价格出租,今天来也是来跟王盛讲这件事的。
“什么,一楼你也打算租了?”
之前听楼小乔说一层不想租出去,还以为她要自住的王盛惊讶了一下:“你以后不打算回来住了?”
楼小乔说:“我这里打算做成商铺啊,以后要招租的。”
商铺能租到更多的钱,这是王盛没想到的,楼小乔定了个价格,大概是楼上的三倍吧。
王盛有些犯嘀咕:“这么贵,还要一起租,能租出去吗?”
楼小乔却是看着学校里面,很有信心的说:“能的,我觉得能租出去。”
没过多久,这房子还真的有人来打听,有人想来这里租房开个网吧。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大家的老熟人,菊子。
楼小乔没时间做小生意,所以才考虑出租,但菊子不是,她之前那个小超市搞的很好,现在店里还请了个人帮工,于是有时间干点别的,最近她也在打听别处有没有好的位置的商铺可以租,想开个麻将馆还是什么的。
但最近听王菁菁回去讲村子里的变化,也暗暗打听了一番,甚至来学校转了几圈,又找了女儿和儿子问,最后决定在这里开个网吧。
找了一圈有没有合适的铺面,结果就听说了楼小乔家里要出租的消息。
菊子想也没想就找上了门,直接跟楼小乔谈这事儿。

“你要开网吧?”网吧这种落在时代灰尘里的东西,在楼小乔穿越前还存在。
她那会儿叫网咖,后面拼的就是网速跟氛围感,但这个时候还没有漫天遍地的网吧,就连新都县城附近都没开几家,菊子的门路多,找熟人问了一下,办个网吧的证件大概要十万块钱,买电脑大概要花去十来万,另外还需要装修和租房子的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她打算找娘家哥哥借钱。
只是这个时候能开网吧,都是要有关系有人罩着的,菊子觉得租楼小乔家的房子正好,开网吧也是需要有点社会关系的,刚好他们家那口子现在的岗位也能唬得住人。
楼小乔家一层大概一百五十平米,一个大客厅三间卧室,每个房间里大概能摆4-5台电脑,加上客厅还能摆上一排,家里放三十台以内的电脑没什么问题,但菊子有这么多本钱吗?
别说,菊子还真有。
她离婚的时候分了不少,这一年在外面做生意又赚了一些,够拿下来一个网吧的执照。
剩下买电脑的钱,她打算找娘家兄弟借。
其实她娘家兄弟挺有钱的,这几年卖西瓜也赶上了风口,赚了不少钱,虽然还住在山里,但已经不是当年那样因为走不出大山才住山里了,山里地多好种瓜,种出来的西瓜也好,一年下来赚的钱,比城里上班的人可要多多了,所以听妹子一说要开网吧借钱,她大哥二哥都没犹豫就应了下来。
但她大哥提出来,出一半的钱,然后他要参股,这个网吧由她大侄子跟她共同管理。
菊子跟娘家的关系挺好,跟大哥合伙没什么问题。
而且她侄子懂这方面的知识,配电脑修电脑这些都会一点,只是学历不高,出去找工作也大多都是网管这种工作,她大哥心疼儿子,又不想儿子一辈子也在山里种瓜,刚好菊子问起来,两人就决定合伙搞个网吧。
网吧里面就搞三十台机子,一小时两块钱,晚上可以包夜,算上空置出来的时间,一台机子一天至少可以赚二十块钱,一个月就是六百,三十台机子就是一万八。
投入二十万而已,只要勤快点,一年多就能回本了。
菊子是算过这笔账的,觉得能做,既然她大哥提了,她也就应下来找店面的事情:“要找别人,我还有些担心呢,但找你我不怕,咱两关系这么好,只要房租我不赖你的,你应该也会一直租给我对吧?”
她知道楼小乔家里的事情多,她的钱来路也多,没有时间自己去搞店铺,所以租她的房子最合适。
再加上两人的关系,楼小乔至少不会作妖,半路收回铺子。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