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此刻他看向天幕喃喃自语,“原来爱国可以不等于忠君,这个国家也可以不是皇帝的天下,那我是不是应当对百姓负责,而不是万事依照皇帝命令行事。”
大概是心中本就不甘,再加上天幕这段时间带来的触动,岳飞终于下定决心。
他对着将士们下令,“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即刻攻城,绝不撤军,等到战事结束,收回故土,本将亲自向皇上解释。”
随着一声令下,军营内爆发出激烈的欢呼声。
不少将士更是激动得泪流满面,这一刻他们已经等得太久,太久了!
岳将军什么都好,就是太过忠君爱国了。
如今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生怕岳将军真的听令撤军,那可就全完了!
好在岳将军没有让他们失望。
随即,将士们朝着北方望去,眼神中满是杀意。
这一次他们一定要让金人们血债血偿!
至于那端坐殿堂的皇帝怎么想,他们并不关心,他们只是想为自己的家人报仇,想夺回他们的故土罢了!
姜宛很顺畅地回到了* 家中,虽然此次的带货效果并没有达到她自己先前料想的效果,但也算满足了品牌方的要求。
特别是对比起一些只有话题热度结果根本没有卖出去多少的所谓大网红,姜宛的这一次带货数据可谓是给品牌方极大的惊喜。
甚至品牌的pr还对着姜宛惊喜道,“哇,之前看你直播间里总卖那些奇奇怪怪的东西,结果卖得还那么多,我还以为是刷单什么的呢,没想到竟然是活人!竟然还真卖出去了那么多份!以后要是品牌有别的带货直播活动,我一定找你再合作。”
姜宛想到这一次自己直播间里观众明显要比之前冷淡许多,很是有些心虚。
她觉得下一次肯定就卖不了这般多了,张口想要拒绝,但想了想还是没有开口。
算了,等下一次卖不了那么多后品牌方自然会撤退,自己还能再薅一次品牌方羊毛。
然而让姜宛意想不到的是,通过这一次的合作,她竟然还真在不少品牌方那有了些姓名,而后接到不少品牌方递来的合作。
于是姜宛在回家后又帮着卖了几天村子里种的水果、农产品后,接到了一家还算大的公司的合作。
只是这带货物品却是让她有些吃惊,竟然是口罩!
至于原因嘛,自然是这家厂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扩大了生产线,然而随着疫情结束,厂商没能及时调整生产线,所以积压了一批货。
虽然如今时不时还有各种流感传播,但是呢人们的侥幸心理严重,大多数人抱着哪怕得了忍忍也就过去的心态,戴口罩的频率大大不如从前。
况且许多人疫情之前的囤货还没有用完呢,自然不会再额外购买,于是呢就导致曾经高价难求的口罩如今降价都滞销在仓库中。
姜宛想了想最终还是接了下来,毕竟如今流感高发,她还是要多向网友们宣传防范传染病的意识。
毕竟她家里蹲都因为不注意日常防范中招了,发烧头晕眼花了好几天!生病可真是太痛苦了!
而且她总觉得这些流感虽然是小病,但得多了总会损伤人的身体底子,能不得还是不要得的好。
于是又是一个直播日,在古人们又一次抬头望天时。
天幕中的姜宛坐在一个白色的背景板前,她面前的长条桌子摆满了许多盒子,而她手上还拿着一张蓝白色的“布”。
她对着众人笑着介绍,“大家好啊,想必大家对我手上拿的东西都不陌生,今天呢我要卖的就是口罩。”
天幕下的古人们:等等,口罩是什么?我们很陌生啊!这看着就是一块破布啊!天幕怎么卖起这般没用的东西来了!
姜宛并不知道天幕下众人的疑惑, 依旧说着自己的开场白。
“大家有没有觉得疫情过后更容易感染当季流感?有没有觉得感冒一场人比以前更加虚弱了?所以在流感高发季我们依旧要自己保护好自己 ,比如勤洗手、戴口罩。每天稍微花上几分钟注意一下,便能避免可能长达十天的不舒服, 这样难道还不划算吗?”
然而这话一出, 天幕下的古人却是更加不解了?这么薄薄的一片布就能避免生病?
唯有那些医术本就高超、对疫病多有研究的大夫们此刻瞥见了一些其中的诀窍。
东汉末,建安年间, 时任长沙太守的张仲景一边望向院中不断被抬进来的病人以及不断被抬出院子的病人尸体, 一边望向天幕上姜宛手中“口罩”。
如今瘟疫从汉灵帝时期流行至今, 已经有几十载。
张仲景眼见身边无数人死于疫病,张家更是两百余人口死到如今只剩下十一人, 于是便励志学医, 想要挽救患者们的生命。
然而纵使他努力了几十年,虽然也有了些应对这“伤寒”之病的医治办法,搜集到了不少有用的药方, 然而去世的病人依旧不计其数。
所以哪怕世人如今都称他为神医, 但他却是惭愧不敢接受, 毕竟如果他真是神医,这屋子里又怎么会死去这么多人呢?
“这姜姑娘所说的流感也是一种疫病?”张仲景低声喃喃, “口罩?是用这块布捂住嘴巴的意思?这样就能够防止被疫病传染了吗?”
凭借过往的医家经验以及他自己这几十年的从医经历, 张仲景已然知道阻断疫病应当将病人与正常人隔开,不然只会越传越广。
他猜测疫病多半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接触时传播, 可这捂住嘴巴, 难不成是呼吸也会传染?他倒是之前没有往这方面想过, 这倒是可以尝试下。
但旋即张仲景心中的疑问却是更甚了,哪怕这张“布”真能阻碍疫病的传播,但这不是百姓都能依葫芦画瓢仿制出来的东西吗?又有谁会去花钱买这样的一块布呢?
姜姑娘这一次要卖的东西真的能卖出去吗?
三国,曹魏。
曹操虽然也很是不解一块小小的“布”为何能防治疫病, 但是经过这段时间观看姜宛的直播,他却是一点不着急。
他知道哪怕姜宛售卖的东西用处没那么大,但是直播里透露出来的只言片语也足以让他们受益良多。
更何况这“疫病”二字就足以让他精神一震,仔细倾听起来,毕竟他可是这“疫病”的大苦主!
赤壁之战之前,他的军队爆发了严重瘟疫,死了一大批将士不说,还导致军心涣散!
他只能下令将生病的战士隔离起来,烧毁战船,下令撤退,阻止疫病进一步传播。
然而疫病最终是控制了下来,但赤壁之战却也是败了!
当然曹操私下也知道一些人说他是拿瘟疫当做战败的借口,但诚然吃败仗不能完全归结于疫病,但如果没有那场疫病,曹操相信自己肯定不至于败成那样!
更何况如今大大小小的疫病持续太久了,今年更是一场大疫,百姓十室九空,哪怕他下令枕在,但起到的作用也是收效甚微罢了。
军队内的战士虽然比之穷苦百姓身强体壮,但军队内也是被传染了一片,让他讨伐刘备、孙权的计划不断受阻。
若是这后世能有解决之法,他相信军队实力肯定能大增!
与此同时,坐在一旁的曹丕、曹植等人也顿时坐直了身体,仔细听了起来。
毕竟这疫病可不是只传染穷人,不传染贵族,他们的故交好友也不少感染了那疫病去世,比如那才华横溢的徐干、陈琳、应玚、刘桢四人竟然一时间全都死于了那场瘟疫!
他们在为好友难过之时,也生出浓浓的后怕。
故交们尚且躲不过,他们就能一直躲过这疫病吗?
如果后世真能有对付这些疫病的办法那可是再好不过了!
瘟疫对于古代历朝历代都是大事,皇帝们对于这些可能威胁到自己性命的疾病也自是避之不及。
因此哪怕如今他们的朝代并没爆发瘟疫,在听见“疫情”二字后他们也都认真了起来,一点不敢掉以轻心。
秦,秦国对瘟疫一向重视,已经有了一套完善的防控瘟疫的方法。
发生疫情之时,出秦国的马车要经过烟熏,同时对感染疫情者,知情人要与其主动断绝接触,不要与患者一起居住,吃饭。
嬴政当政后天下也发生过数次疫情,疫情甚至还往往伴随着大旱等别的灾情。
大秦从前的处理方法往往是对六国征战,抢来粮食和奴隶,弥补大秦的损失。
只是如今中原已经统一,大秦再也不能用以前的办法度过危机,只能想尽办法救灾。
嬴政看着天幕上,他很赞同姜宛的话,的确疫病最好就是从一开始就遏制住,再好的医家也不如自己不生病,只是这小小的一片“布”真的能做到吗?
不过他虽怀疑“口罩”作用,但是姜宛直播了这么长时间嬴政对她已经很是信任了,便也没多纠结,只吩咐左右道,“接下来天幕上的话你们一字不漏的记下来。”
唐贞观,李世民听到“疫情”二字,也是有些后怕。
他生平唯一一次战败就是因为他感染了瘟疫,重病不起,而后刘文静不听他指挥非要出征,导致唐军大败。
好在他那时年轻撑了过去,而后敌军薛举却是感染了瘟疫,一命呜呼,他也顺势带着唐军反败为胜。
况且他曾见过大疫时期天下百姓的凄惨生活,那可真是家家有缟素,户户有哭声。
所以在他登基后便制定了详细的防控计划,各州府一旦有疫情便要立刻上报,然后进行隔离控制,同时从长安派遣太医带着药材赶往疫病发生地,让瘟疫在小范围内被扼杀住。
如今天幕提到疫情,李世民自是精神为之一震。
当然他也不免疑惑姜宛手上的“布”,但他向来自信还乐观,只疑惑了一瞬便很快说服了自己,这肯定不是一块普通的布!
而且依照姜宛的风格,她之后肯定能提供更多防治疫病的方法。
这般想着,李世民当即全神贯注地听了起来。
然而此时天下正盛行大疫的崇祯却是没精打采地坐在龙椅上,目光空洞地望着天幕。
半晌后他露出个苦笑,如今哪怕从天幕那知道防治疫病的办法又能怎么样?
大明如今只剩下一个空壳子,洪水、旱灾、蝗灾、瘟疫连绵不绝,天下四处百姓起义,关外又有那满人虎视眈眈,解决一个瘟疫根本拯救不了大明!
天幕出现后,他也曾想要按照天幕所说的拯救大明,然后便发现他的圣旨根本传不出紫禁城,天下也没有几个臣子听他的了!
就连他好不容易兑换出来的高产粮食,也根本找不到可信赖的人种植,也无法推广到全国各地!
崇祯开始怀疑,就连这紫禁城里又有几个人真正忠臣于自己!
一切都来不及了!崇祯绝望的想,这是天要亡他大明!
可是为什么呢?明明他登基之后,夙兴夜寐,勤政爱民,想要中兴大明。
然而正如天幕之前所说他做的一切反倒起了反效果,大明竟然更快的就亡了!
或许他就应该如同原本的历史那般,直接去皇宫后面煤山上那棵树上吊自杀一了百了算了,说不定这样大明的百姓还能少受些苦。
然而想到祖宗创业的艰难,想到那万里河山,想到那关外满人的凶残与愚昧,崇祯又依旧不甘心。
不,他不能让那满人毁了华夏,不能毁了汉人之根基,哪怕只有一丝可能。
更何况现在的北京城每天都有上万具因为感染疫病死亡而被抬出城的尸体,这些都是他大明的百姓啊!
哪怕满清入关是必然,但只要能多活一个汉人,那也为大明多留了一丝火种!
这般想着,崇祯竟是又打起精神看了起来。
而此时的北京城也是一片寂静,几乎每家每户都挂上了白帆。
街上甚少有行人,以往喜爱在街上玩耍的小孩也早已经没了身影。偶有几个行人,也都是是神情麻木,步履匆匆。
什么明朝要亡了,李自成要打进京城了,满人要入关了通通不在他们的思考范围内。
甚至于连上天出现了天幕这样的神迹,他们也只是一开始兴奋了一会儿,然后发现第二天依旧照常死人之后,他们也就懒得在意。
毕竟他们都无法确认自己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又有何必要去在意那所谓的未来呢?
然而此时人们却是都抬起了头望向天幕,他们刚才听见了什么?疫情?是他们想的那个意思吗?难不成上天终于垂怜他们要拯救他们了?
只是口罩是什么?这看起来只是一块再普通不过的“布”啊!这真的能救他们吗?
就在天幕下众人疑惑之时,姜宛拿起那张“布”戴到了自己脸上,旋即她的嘴巴和鼻子都被完完全全盖住,甚至还用手捏了捏鼻梁,让那“布”与脸部尽量贴合,不留一点缝隙。
随后她才又开口介绍道,“今天一共有三种口罩,现在戴在我脸上的是最普片的医用外科口罩,一共三层,内里采用亲肤无纺布,外层是防水的无纺布,可以有效隔绝飞沫粉尘,至于中间则是加厚的医用熔喷布,能够隔绝95%以上的细菌。”
“口罩三层褶皱设计更加贴合脸部轮廓,同时还采用了记忆鼻梁条,保证密闭性,基本上就能满足我们日常通勤需求。如果不是对防疫要求特别高,这便是我们日常佩戴口罩的最合适选择!”
“现在100片独立包装口罩,不要100,不要10块,只要8.8,大品牌,大保障,是大家囤货的不二之选!”
姜宛一口气念完自己的广告词,然后才又瞄向了弹幕,然后便看见弹幕上满是缺乏常识又追根问底的提问。
【祖龙大大:为什么戴上这口罩捂住口鼻就能阻止疫病传播?这造口罩的无纺布和普通布又有什么差别?】
【掌上明猪:这个为什么要叫做医用外科口罩?其他两种叫做什么呢?有什么差别?】
【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细菌是什么?为什么要阻隔细菌?】
【李氏族谱清理大师:疫病难道是通过呼吸出来的气体传播吗?所以才要捂住口鼻?还有别的传播方式吗?】
【开局一个碗:咱之前只见过那元人皇宫里,那些宫女太监会在脸上蒙上一层布,那些蒙古人认为呼吸出来的气体会传染疾病,这口罩跟那有关吗?】
姜宛其实对直播间的网友们已经有了深刻的了解,对他们会这般提问已经有所预期。
然而此刻她还是有些头大,因为她细细想想,许多问题要真具体解释起来她还真回答不出来!
姜宛缓了缓才镇定住心神, 然后赶忙掏出自己的备用机一边搜索,一边开始回答众人的问题。
“开局一个碗说的元朝的确跟口罩有关系,据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游记记载, 公元13世纪时, 他来到元朝宫廷之时便发现元朝宫殿中为皇帝上御膳的宫人们脸上都罩着一层绢布,因为蒙古人认为他们呼出的气体会污染食物, 导致皇族生病, 所以需要让他们防护。”
“当然这一风潮只小规模在元朝宫殿内流行, 毕竟这种绢布是蚕丝和金丝做成,普通百姓根本用不起。不过当时上层根据经验已经有了这样的思想已经算是先进。”
明洪武, 朱元璋听到姜宛肯定的回答心中却又是不乐意了。
他憋嘴对着身旁的马皇后道, “那元人愚昧不开化,多半是从我汉家医师那偷学的,只是被他们抢了先。”
一旁的马皇后很是了解朱元璋, 他是向来不愿承认元人有任何可取之处的, 她也不欲与朱元璋争, 只道,“不管是谁发现的, 反正现在是我大明的天下, 有这样的好法子,之后万一大明出现疫情咱也能用。”
然而朱元璋还是不愿输给元朝任何一点, 见妻子不愿附和自己, 他决定去天幕上找认同。
【开局一个碗:这元人都是些野蛮人, 怎么可能懂这些?是不是从我们汉人这偷的?】
姜宛很快看见这条弹幕,不由得哑然失笑,不得不说这话还真是符合这个id扮演的人设。
不过到底是直播间的金主,她也不好反驳, 但碍于良心她也不能赞同他,于是想想了开口道,“其实相较于古代欧洲面对瘟疫只知道祈祷,撒圣水,大搞封建迷信,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了一套处理瘟疫的方法。”
“春秋战国之时,大家便已经有了患病之人应当自觉隔离的意识,据说某次孔子的弟子生病,孔子去看望之时便只是隔着门看望。”
“先秦之时,据出土的《云梦秦简》以及《睡虎地秦简》中记载,秦朝法律规定乡里如果出现了疑似的传染病,典甲需要调查并且迅速上报,朝廷则根据疫情派来医师检查和治疗,患者还会被送往历所进行隔离治疗。”
相似小说推荐
-
丹妮斯的重生(不如闲) 晋江2024-10-29完结
总书评数:8371 当前被收藏数:8510 营养液数:10269 文章积分:65,874,064
不沉溺过去。
不恐...
-
饥饿下的产物(获繁) [仙侠魔幻] 《饥饿下的产物》作者:获繁【完结】晋江2025-02-02完结总书评数:539 当前被收藏数:1972 营养液数: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