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今天依旧是工作日,还是冬季淡季,想来人也不会太多。
这般想着,姜宛当即从酒店大床爬了起来, 洗漱完后就带着包出了门,然后还顺手开启了直播。
嘿嘿,好不容易早起一次,她自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此时不过凌晨三点多,天空依旧是漆黑一片,但是路边的路灯却是将前路照得很亮,再加上随处都能见到摄像头,姜宛虽说是一个人,但却是一点不害怕。
这个点地铁自然还没开,姜宛便直接打了个网约车。
不过因为酒店在反方向,姜宛便决定自己先过了马路再上车,就不用再绕路了。
与此同时,诸朝的天幕也突然间亮了起来。
古人虽然起床比现代人早得多,但也远不到这么早就起床。
不过因着天幕的存在,皇帝们都让侍从一直注意着,随时禀报,于是姜宛一开播侍从们就赶忙进到寝宫唤醒帝王们。
秦,嬴政处理完政务刚睡下不过一个时辰,如今被吵醒自是有些不耐烦。
然而当听到侍从禀报是天幕已经开播时,他心中所有的不耐烦顿时都消失殆尽,忙起身披上龙袍,一边走还一边吩咐。
“你们赶紧去通知朝中大臣以及扶苏、赢嫚,让他们赶紧来见。”
侍从们自是应允,连忙小跑着到处去宣人觐见了。
嬴政旋即朝寝宫外走,生怕自己错过了什么大事。
刚走到庭院便迫不及待抬起头望向天幕,然后他便是一怔,这姜姑娘怎么一个人在昏暗的大街上走?
而且这个时间后世怕也还是深夜吧,姜姑娘难道不担心危险吗?
诸朝皇宫内几乎都发生着与秦朝差不多的事,帝王们着急忙慌地起床出门生怕错过姜宛的直播。
然后他们就看见了姜宛竟然一个人走在深夜的大街上,然后所有人都是一愣。
姜姑娘这是在干什么?
好在姜宛大概也知道自己深夜出门,还开了直播也有些奇怪,连忙开口解释。
“大家好啊!因为我昨天下午到酒店后就直接睡了过去,凌晨三点就醒了,再也睡不着了,所以趁此机会刚好去看升旗仪式!相信很多人哪怕来了帝都游玩,应该也因为无法早起所以错过了第一排看升旗,不瞒大家曾经的我也是一员呢。”
“所以,我决定趁着今天睡不着的机会,带大家一起去感受一下第一排看升国旗的仪式。”
天幕下的众人更是一愣。
秦,嬴政往前朝走去的脚步顿时一愣,国旗?那是什么?难道是跟他大秦的军旗差不多的东西?
可是这旗为何又要升起来?只是升一面旗帜又有什么可看的?
而且听姜宛那意思,看升旗的人还有很多,所以才需要一大早跑去看,但升旗难道不是最普通的一件事吗?有什么可看的?
明洪武,朱元璋此时也已经和马皇后急急忙忙起身,穿好衣服后赶到了特意设置与众臣一同观看天幕的大殿。
听到“国旗”二字,朱元璋咂摸了嘴,“这是啥玩意儿,咱也就知道军旗,还有那海商出海喜欢在船上挂旗子,可那都是起个信号的作用,这还真是第一次知道国旗,这倒是个新鲜的说法,也不知道是来干什么,起到个什么作用?”
马皇后却是十分淡定,笑着道,“咱们慢慢看,总会知道的。”
然而朱元璋却是心痒难耐,再加上这睡到一半便被吵醒了,他心中难免有些火气,当即便道,“不行,咱等不到那个时候,一定要现在问个明白!”
于是朱元璋当即发送弹幕。
【开局一个碗:国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去看升国旗?难道升国旗是什么很稀有的事所以才要抢着去看?】
此时天幕下大多古人才刚起了床,大脑还不甚清醒,因此弹幕稀稀拉拉根本没有几条,所以姜宛很容易便看见了这条弹幕。
她顿时一愣,突然间觉得这人怎么看着连地球人都不是了,哪怕身在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也应该知道国旗的吧。
不过她很快想到这个id从前的发言,或多或少都有点爹味,多半又是在跟她玩“我考考你”的小游戏。
姜宛在现实里是不太乐意搭理这种人的,但这毕竟是在网上,从前他也算是直播间的大客户。
更何况现在她一个人走在路上也有些无聊,于是乎姜宛决定还是回答他的问题,况且她还真知道一点。
“国旗就是国家的标志性旗帜,是国家的象征,它通过样式、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①
“最古老的国旗是来自于丹麦,红色为底,上面有白色十字形。据说是公元十三世纪时,丹麦国王征战之时,丹麦军队陷入困境之后,这面旗帜从天而降,并且出现一个声音,抓住旗帜就能获得胜利。这极大的鼓舞了丹麦军队,最终丹麦获得了胜利,而后这面旗帜随后就成了丹麦国王的象征。”
“国旗的这一形式逐渐在欧洲流传,但那时候还是君主专制,于是乎也没把国旗当回事,直到近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展开,大大提升了大家的公民意识和主权意识,于是乎几乎各个国家都开始设计国旗。而后国旗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出现在各个重大场合,在国际交往中更是成了一个国家的象征。”
姜宛恶毒这段介绍顿时让天幕下的帝王们眼神一亮。
秦,嬴政频频点头,“这个说法倒是有趣,虽然算不得多么了不得的发明,但是倒真是简单明了。若是当初六国还在,各国都有国旗,倒是一眼就能分辨了。只是他们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不过嬴政想了想还是招来了画师,“左右也不费劲,别人有的大秦自然也要有,你们赶紧设计出能代表我大秦的旗帜出来。”
画师们自然不敢不应,连忙点头答应。
随后嬴政望了望宫墙外更远的方向,虽然如今还是漆黑一片,完全看不真切。
六国的确是没了,但这世界还有那么多别的国家,他可以提前准备起来。
几乎所有的帝王都做出了跟嬴政同样的选择,特别是越到后面的朝代,皇帝们的积极性越高,毕竟他们与海外诸国交往得也越来越多,有个醒目简洁的旗帜代表自己自然是好的。
姜宛稍微顿了顿,才又开始解释升旗仪式。
“至于为什么要升旗,将象征着国家的旗帜升上天空代表着国家独立、统一和自由,同时还对观看升旗仪式的我们有着一部分教育意义。”
“所以几乎各大学校每周一都会有固定的升旗仪式,各个重大的公共场合每天都会有升旗仪式。在国家首都最中心,最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方的升旗仪式更是意义重大,所以每天都有不远万里的游客一大早排队试图抢占第一排的位置观看升旗。去晚了的话就只能站在最末尾处,远远地只能看见旗子升上去了。”
姜宛解释完后便刚好走到了打车点,而这时网约车也刚好到达,姜宛当即上了车,而后汽车朝向天安门广场的方向开去。
然而此时天幕下的帝王们却是再次陷入一阵不解之中。
这后世的百姓不远万里来到首都,甚至还半夜就去排队,只是因为想要观看每天都会进行的升旗仪式!
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
朱元璋更是直接嘟囔出声,“一个升旗有什么好看的,后世不是那什么科技很发达吗?为什么会去看这么小儿科的东西?而且听那姜宛说这也不是什么稀有物,不是全国都能自己立个杆子升旗吗?”
马皇后想了想道,“大概是因为京城的升旗仪式要规模更加盛大一些?意义也更加重大一些?”
然而这却依旧无法说服朱元璋,他摆摆手道,“每天都能举行的仪式能盛大到哪去?更何况朕看那姜宛的手机能播放那么多的视频画面,那升旗仪式肯定也能通过那手机播放到全国,又何必跑那么远?”
这话成功驳倒了马皇后,让她一时间也难以解释。
只是她心中隐隐约约的生出一种预感,那个答案会让自己身边的人更加难以接受。
不仅帝王们无法理解,天幕下的老百姓也很是不解。
浑身补丁的中年人很是有些不屑道,“咱倒是想去京城看看,但是想见识那京城的繁华,后世人怎么那么少见多怪竟然跑去看个升旗。”
青衫的读书人也摇头道,“有这时间和功夫,我一定会去京城拜访各个名师,可不干这么无聊的事。”
刚出来摆摊的中年女人也道,“咱都懒得去京城,有这钱还不如攒下来让在家大郎娶媳妇儿。”
就在众人的不解中,姜宛乘坐的车终于缓缓行驶到了目的地。
而后一处巍峨的朱红色城楼和一处十分广阔的广场出现在天幕上。
虽然天色依旧暗沉,但是因为广场上依旧有着路灯,所以依旧能隐约看到广场已经有不少人了。
而远处还有一根空空荡荡的栏杆伫立着,显然是即将要升旗的栏杆。
而更远处则是巍峨的城楼,看上面还挂着一副画像,而两侧各写着一句话。
皇帝们都是极有探索欲的生物,当即仔细辨别了起来。
很快他们便看清了那两行字——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这时姜宛也望向天安门出声道,“真是不论何时看见天安门城楼上的伟人画像和那两句话都很震撼啊。”
“这两句标语还有个小故事,据说最开始后一句是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但伟人看了觉得我们是新中国要发展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与联系,要表现我们愿意与世界各国一道推动世界进步的决心,不仅要解放中国,还要解放全世界,所以才改成了现在的两句话。”
“不得不说只有伟人才能有这样的胸襟,我们的目标从来都不只是华夏,而是希望整个世界都能变得更美好。”
姜宛这话一出,天幕之下再次寂静了下来。
姜宛虽然没有直说,但是帝王们都是聪明人,很快便猜出这画像上的老人应当就是这新中国曾经的领导人。
而他改动的标语与他自己无关,甚至与他建立的国家都无关,而是放眼全世界。
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胸襟和气概?!
秦,嬴政深深地叹了口气,诚然他很想统一全世界。
但却绝没想过要让全世界过上好日子,甚至如今的他都无法对秦人和六国之人一视同仁,更何况那些域外的跟他们都长得不太一样的人呢?
唐贞观,李世民自认胸襟宽广,哪怕胡人有才也会予以重任,但是他从内心深处依旧防备着他们。
他低声喃喃,“世界人民大团结?真是个宏伟的目标啊!难怪能创造那般自由、开放的后世。”
李世民是个极其自傲的人,但如今却也是摇着头叹息,“朕不如他啊啊!”
清,康熙久久沉默不语,而后哑然失笑。
“他竟然有这样的心胸,难怪这新中国竟然会饶了那溥仪一命,还给了他自由,让他能做一个普通人。”
康熙之前心中的躁动与担忧突然间都平静了下来,这一刻他突然间意识到那新中国既然有这样的胸襟,那他们满人的日子想必过得也不会差了。
从前终究是是他小人之心了。
姜宛感叹完,便没再多留,转头便跟在人流后开始过安检排队。
唔,前面已经有不少人了,她还是得抓紧了,不然抢不到第一排了。
这是国歌?
不过虽然看着人不少, 但真排起队来也挺快的,很快姜宛便跟着人成功地排到了第一排正中央。
此时天色依旧很黑,显然距离天亮还有不少地时间。
一旁还有人窃窃私语道, “看了下今天的升旗时间是早上七点半, 还有三个小时。”
这话一出,周围便有人吸了口气, “还挺久的, 慢慢等吧。”
一旁也有人帮腔, “人太多了,没办法, 只能等。这也不像那什么迪士尼, 环球影城还能花点钱购买快速通道。”
不过口中虽是这般抱怨,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提出要离开。
大家都站在位置上神色激动地等在着,显然对之后的升旗仪式很是期待。
与此同时, 他们身后的队伍也越来越长, 显然随着时间流逝来排队看升旗的人也越来越多, 最后甚至几乎将怎么广场都填满了。
看着黑压压的人头以及人们脸上期待的表情,天幕下的帝王们再次震惊了。
虽然“万岁”之声听了很多, 但他们心中很是清楚, 也不得不承认的是天下百姓并不会这般崇敬着他们,他们只是靠着皇权威亚逼得那些人对自己歌功颂德。
更有甚者, 哪怕在皇权的威亚之下也有那胆大包天的人骂他们。
大度一点的帝王们会将那些人贬斥, 而某些严苛的朝代甚至会兴起一轮又一轮的文字狱。
秦, 嬴政此刻陷入一阵沉思,他之前很是费解,但如今从这些人的神情中却窥见了一丝他们不远万里只为看升旗的原因。
他们发自内心的爱这后世的国家!
嬴政很是明白如今大秦是靠着所谓的天命来控制百姓,不管他自己是否相信, 但必须让百姓们相信。
所以他要去泰山封禅,制造天命来证明他是这个世界天命所归的帝王,让那些黔首们心甘情愿供他驱使。
哪怕他听了天幕这段时间的讲述,知道朝廷若是压榨黔首太狠,让他们活不下去,反倒会激起民变。
于是他开始修改严苛的法律、休养生息,但他却依旧未曾想过要真的善待黔首,获得他们的拥护。
毕竟那些黔首大字不识一个,碌碌无为,根本没有自己的思想。随便给他们两口吃的就能任性驱使他们。
那些如同蝼蚁一般的黔首们又怎么能值得他费心对待呢?
嬴政从不指望六国的百姓能真心实意认可大秦,甚至也从不在意秦人是否爱大秦,只要那些黔首们听话,不要民变,不要为朝廷带来麻烦就可以了。
可那后世的黔首却是仿佛真情实意地爱着那后世的朝廷,这怎么可能呢?后世的当政者又是怎么做到这点的?难不成有身噩梦
况且有这个必要费那么大的功夫吗?
唐贞观,李世民深深叹了一口气。
“姜姑娘果然没有夸张,竟然真那么多的百姓去排那么长的队看升旗,看来这后世的百姓的确很是爱戴后世的那个新中国。”
他虽然已经有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这段时间观看天幕之后更是意识到了百姓的重要性。
他自豪于历史里自己创造的贞观之治,更坚信自己未来还会创造更盛大灿烂的盛世。
只是他看着天幕上那些百姓的神情,他心中很是感怀。
他能让大唐的百姓如同这后世那么多百姓那样不远万里冒着寒风只为见到象征着国家的旗帜升起来吗?
明洪武,朱元璋曾做过百姓,自然知道百姓们大多数时候想的是什么。
那时的他每天想的都是明天的粮食在哪,该怎么办才能吃饱。
甚至他其实都没那么在意那朝堂上坐着的是汉人还是蒙古人,只要能让他每天吃饱,他都认了那皇帝。
只可惜蒙古人无道,那南方的汉人乡绅也很是无道,抢走了他家中的土地和粮食,让他一家除了他都被饿死了。
实在活不下去后,他被逼走上了造反之路,而那时他才知道原来造反还需要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
而后他读了些书,又有了谋士,才终于打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旗号。
他知道如今大明朝的百姓也一如从前的他那般,浑浑噩噩,说不定连江山换了人坐都不知道。
想让如今大明的百姓像天幕下这般,几乎是不可能的。
朱元璋心中百转千回,最终却是化成了一句,“奶奶的,也不知道那后世的国家元首有多么的英明,才能让这些百姓这般狂热。”
事件一分一秒的过去,终于当人群几乎填满整个广场时,天边也慢慢亮了起来。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哇,终于到点了,要开始了!”
整个人群也顿时沸腾了起来,所有人都朝着同一个方向看去。
就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之中,不远处从天安门城楼处出现了一队人。
他们分别穿着蓝、白、绿三色服装,依次排开,为首的三人则是各穿一种颜色的服装,最中间的人还扛着一面红色的旗子。
他们正用极其一致的步伐大踏步往前,朝着栏杆处走来。
此时广场上所有的民众们也纷纷举起了手机,对着那群人疯狂拍摄了起来,人群还时不时传来惊呼
姜宛自然也不例外,手机镜头直接对准了他们。
相似小说推荐
-
丹妮斯的重生(不如闲) 晋江2024-10-29完结
总书评数:8371 当前被收藏数:8510 营养液数:10269 文章积分:65,874,064
不沉溺过去。
不恐...
-
饥饿下的产物(获繁) [仙侠魔幻] 《饥饿下的产物》作者:获繁【完结】晋江2025-02-02完结总书评数:539 当前被收藏数:1972 营养液数: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