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恰在这时,姜宛之前一直关注的那架C919也终于动了起来滑进跑道,随后仿佛一只雄鹰一般升空飞翔。
姜宛很快将镜头对向那架正在起飞的国产大飞机,天幕下的帝王们也很是好奇地观看了起来。
然而在看见那架飞机后,帝王们却很是有些失望。
原因嘛自然是因为太小了,跟他们之前眼馋的大飞机完全比不上。
于是一瞬间他们不少人很是有些不解,华夏为什么要去发展这明显落后于别国的飞机?这明明只是民用机,完全可以向国外买嘛!
不过帝王们虽然疑惑,但谁也没开口。看了这么久的天幕,他们知道后世华夏的坚持肯定有他们自己的原因。
他们没有问,但姜宛此时却仿佛心灵感应了一般开口回答了他们的问题。
“的确C919跟空客A380这样的大飞机有着不少的差距,之前国产大飞机立项之时便有人质疑,觉得没有必要,赚不了钱云云,但是呢国家还是坚持搞了。”
“首先,造飞机是一个利润极大的产业,空客、波音每年都会从我国赚到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美金。如果我们能造自己的大飞机,就能将最赚钱的部分留在国内。”
“当然赚钱还不是最重要的,更怕是对方卡我们脖子不再将飞机卖给我们,那我们可就没飞机可用了。大家可不要觉得不可能,曾经我们也觉得老美不可能不卖芯片,但现在呢?”
“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国家就已经有过大飞机研究项目。然而那时候刚改革开放,百废待兴有太多的事情要做。那时候流行‘造不如买’的思想,很多人觉得自己研发反倒会投入更多的资源资金,不如买别人成熟的东西,于是这项研究在1985年被叫停。”
“不过好在我们醒来的不算晚,08年国家重新启动了大飞机计划,才有了如今的C919。哪怕现在落后一点,但未来被欧美封锁我们也不至于无飞机可用。而且凭借我国的工业能力和后发优势,我相信早晚能赶上波音和空客。”
“在现在贸易战芯片封锁的背景下,我们不得不佩服当初定下‘独立自主’方针的领导人们,虽然初期艰苦了一些,但从长远来讲却让我们华夏能够站起来,站得堂堂正正。”
天幕下,帝王们听着这段话纷纷陷入沉思。
虽然姜宛的有些词汇他们依旧听不懂,比如那芯片是什么?贸易战又是什么?但姜宛的那段话中隐藏的民族精神他们却是感受到了。
嬴政当即拍掌大笑,“好一句独立自主!后人果真是有骨气,华夏就该屹立在世界之巅,不向任何民族低头。”
朱元璋也是深有同感,“有骨气!跟咱老朱一样!咱华夏就是这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
说着他又咂摸着嘴,“真是越来越想见见那后世的‘皇帝’了,能如此的高瞻远瞩,一点不输咱!”
一旁的朱棣面上沉默,心中不断吐槽,他爹真是能给自己脸上贴金,他的眼界差远了好嘛!
不过朱棣年纪虽小,但也能感受到后世“帝王”的不同寻常,也期待了起来。
姜宛去了帝都,哪怕见不到“帝王”,想必也能听到更多关于那“帝王”的消息吧,他也真是好奇啊。
姜宛又跟众人闲扯了一会儿后,机场广播便通知他们的航班登机了。
如今民航虽然规定手机可以开飞行模式,不用关机了,但是直播是肯定不可能的。
姜宛解释了一番后,道别道,“大家再见,我关直播了!不用想念我哦,两个半小时后到了我就会重新开直播的~”
说完,她就没什么犹豫的关了直播键,而后诸朝天幕也恢复了白茫茫的一片。
然而这一次天幕下的众人却是迟迟不愿散去,他们已经迫不及待见到那后世的帝都了!
在众人的期盼中, 两个半小时后姜宛降落在首都最新的国际机场。
因为已经说好了要直播,怕网友们担心,所以姜宛下了飞机后便直接开了直播。
“大家好, 我现在到帝都了哦, 现在在首都最新的机场,这是我第一次来这个机场, 真的好大, 感觉我今天在两个机场都能走上两万步。”
说着, 姜宛还将手机镜头环顾了一圈,向大家展示周围的情况。
因着之前已经见过机场, 所以这一次的机场虽然更加宏伟, 但诸朝古人却也算不上特别惊讶。
但很快他们注意到了指示牌上都写着同一个地名——北京!
大家都不是傻子,很快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个“北京”应当就是后世的首都了!
唐贞观,李世民则是让人拿来之前让人记录下来的舆图, 又跟现在的舆图作对比。
一番对比观察后, “看来这北京应当是那幽州城, 这可都靠近高句丽了,没想到后世竟然将都城定在那!”
不过他想到后世的版图, 他忽然间又有些恍然大悟。
这北京于他们大唐是边疆, 但于后世可不是。
如今大唐是个汉人王朝,但后世想来也不止汉人一个民族, 没看他们把吐蕃和突厥的草原都占了吗?
北京可以联通南北, 更好的管理北方草原, 倒的确是个好的选择。
明永乐,朱棣此时可谓是彻底扬眉吐气,“哈哈哈”大笑起来。
朱棣登上皇位后,便想着迁都北京, 但朝中总有人唱反调,甚至是他的几个好儿子也不例外。
虽然他能够强行下令迁都,但总是觉得没那么爽利。
“果然后世跟朕选的是一样的首都!朕就说朕这都城的位置定得好吧,之前朕想迁都时,你们还一堆人反对!你们还真以为我是想念北京城的烤鸭所以才迁都的吗?”
朱高炽此时也是无话可说,不过他向来能屈能伸,很快便开口哄道,“老爷子,儿子的见识本来就比您少,不如您不是很正常?更何况这天下又有几个人眼界比您强的?
朱瞻基也在一旁讨巧卖乖,“对啊,皇爷爷,谁能比得比得上您?我们以后肯定不反对您迁都了!”
朱棣看着两人,虽然知道他们是在哄自己,但还是无比舒心,毕竟能让平时时不时就跟自己唱反调的胖儿子低头的成就感可不比让朝中那些迂腐大臣们低头的成就感低。
他摆摆手道,“算了,不怪你们,你们以后还是要多跟着朕学学,别成天唱反调!”
说完,他不由望向北方。
这后世也定都于此,想来应该能理解他非要迁都的用意吧?
经历两宋长期南北分治,元虽然名义上统一了华夏,但实际上北人、南人还是各自报团。到了他爹洪武朝之时,还出了震惊全国的南北榜案。
如果他不迁都北京,南方的那群士人肯定有朝一日要闹着放弃北方。
那南宋北伐不力,很难说跟那群江南士绅完全没有关系。
只有将首都定在北京才能维持南北的平衡,渐渐消弭南北之间的裂痕。
虽然来过几次,但姜宛对北京算不上熟悉,本着穷家富路的原则,她还是决定直接打车到酒店。
于是她很快按照指示牌去到打车点,上了一辆出租车。
“我现在打算去打车去酒店了,大家有兴趣就跟着我到处看看吧。”
天幕下的众人:有兴趣!当然有兴趣!我们想看的就是那后世京城的繁华了!
很快出租车便驶出了机场,然而入目的景象却是让他们有些失望。
倒不是说这帝都不好,就是与他们想象中更加繁华的都市的形象不太相符。
怎么那摩登的高楼没几栋?街边更是随处可见的矮楼?街道倒是挺宽的,但街边的树木却是光秃秃的,让整座城市显得更加的萧条。
此刻天幕下所有人都生出了一种疑惑,这帝都怎么仿佛还不如别的普通城市繁华?
大概是实在是难以理解,所以众人纷纷发起了弹幕询问。
姜宛一边看着窗外的街景,一边留心着直播间的弹幕。
看见大家的问题后,姜宛沉默了一瞬,这群人怎么突然间转性竟然还嫌弃起帝都的街景了?依照他们的风格难道不应该看什么都稀奇吗?
不过姜宛不得不承认的是,她第一次去北京的时候也是这种感觉,与印象中繁华的帝都不太相同,再加上彼时还有雾霾,更是觉得帝都有些土土的。
不过姜宛很快了解到了这般规划的原因,也体会到了这座六朝古城的魅力所在。
北京毕竟是首都,姜宛自然不能让它被这群疑似“外国友人”误解,于是连忙开口解释,“北京的确比不上上海的高楼多,但这并不是北京建不起来,而是不能建。”
“首先北京是北方城市,北方日照时间短,为了保证建筑的日照时间,所以建筑不能建得太高太密。”
“北京还有大量的科研教育机关,这些机关单位也不适合建设高楼。况且北京也不是没有高楼,只是主要集中在CBD区域。”
“不过最重要的自然是是因为北京是六朝古都,有大量的历史古建筑遗存,我们要保护的不只是历史建筑本身,还有整个城市的建筑天际线,所以对历史古迹周围都有严格的限高。特别是故宫附近,大家能想象故宫周围建上一个好几百米的超高层建筑吗?”
“现在提前告诉大家,明天我会去故宫,也会直播给大家看,大家跟着我走一段就知道了。”
明永乐,朱棣看着眼前相隔几百年却已经大变样的北京城,也很是感慨。
虽然北京城不如他预期的那般繁华让他有些受打击,但当听到这是为了保护历史古迹,他就立刻接受了。
毕竟后世那北京城里肯定有不少他大明遗留下来的古物,那些东西自然要被好好保护下来!
只是那“故宫”又是什么?他不记得自己建了个叫这个名字的宫殿啊?为什么听那姜姑娘的口气这“故宫”似乎是北京城里最受保护的建筑?难不成是那什么清朝建的?
想到这朱棣颇有些愤愤不平,他大明建的宫殿怎么就不如那什么清朝了?真是没眼光!
不行,他一定要问问姜宛,搞清楚那“故宫”究竟是什么宫殿!
唐,李世民很快抓住了重点,“保护历史建筑!朕记得之前姜姑娘还提到过后世对文物的保护特别严格,看来这后世很是重视对华夏古代文化的保护啊!”
但他旋即又生出疑问,“那故宫是什么宫?朕知道阿房宫、也知道未央宫、太极宫,倒是第一次听人有人把宫殿的名字取作这个名字,旧的宫殿?真是个奇怪的名字!而且宫殿还能随便让百姓进吗?不应该重兵把守吗?后世的皇帝难道不担心自己的安全吗?”
李世民的声音并不算小,足够贞观朝臣都听清,然而此刻却是没有人能回答出。
或者说哪怕其中有极其敏锐的人有了模糊的猜测,但也完全不敢开口回答。
显然不仅是李世民和朱棣有这样的疑惑,天幕下许多人都有许多的不解。
然而他们刚想发弹幕提问,姜宛却在此时下了车,走进了一栋外观看起来很是恢宏的酒店。
就当众人以为她会继续带着大家参观时,姜宛却开口道,“我现在到酒店了,马上进房间了,我之后估计还会收拾一阵,兵荒马乱的就不直播给大家看了,我们明天见!”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她没说,因为系统提醒她直播时间到了,她是不可能加一点班的。
天幕下的众人:主播你是不是故意吊我们的胃口!
不得不说姜宛虽然着急下班,但决不是故意吊他们的胃口,毕竟谁能知道这世界上有人不知道故宫是何物呢?外国友人也该知道的好吗!
刚进到房间的姜宛不禁打了个喷嚏,还以为酒店房间的空气不好,忙打开了新风系统换气。
不过抱怨归* 抱怨,第二天所有人还是一起床地等在了天幕下。
哪怕他们知道姜宛很少有开播得特别早的时候,但却依旧不愿错过一点。
不过毕竟是出门在外,姜宛自然不可能像在家里那般松弛,定了个闹钟,然后在早上十点的时候成功赶到了故宫大门。
到达后,她忙开了直播。
旋即天幕下诸朝古人便见到姜宛站在一处巍峨的红色城门前,正笑着打招呼,“大家好,我现在已经到达故宫门口了,一会儿带大家云逛故宫哦~”
秦汉唐宋的帝王看着这城门只觉得这城门还算宏伟,但明清的帝王却已经认了出来,这不就是他们现在住的皇宫吗?怎么后世平民们都能随便进去了?
于是乎他们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纷纷发送弹幕。
【Judy:这不是大明的皇宫吗?怎么你能够随便进去?还是说那大清新修了宫殿,你们现在的皇帝住那大清的宫殿里!】
【康麻子:这明明是大清重新修建的,那大明建的早就在火灾里损毁得差不多了。不过同样想问你们的皇帝不住皇宫里吗?难不成改朝换代另建宫殿了?】
【盖章狂魔:新换一个宫殿住也正常,毕竟这紫禁城也是好几百年了,住得的确不舒服,远不如那颐和园、圆明园住着舒服。不过把前朝的宫殿开放给平民参观也太不尊重前朝了。】
【大明煤山树怪:你们满清鞑子还谈什么尊重?你们那些东西就该一把火烧掉!咱大明的皇宫被你们占了也是晦气!】
姜宛看着满屏的弹幕,此时心中同样震惊。
这群人是怎么回事?怎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他们究竟是一点常识都没有还是想搞点什么封建复辟的活动呀!
为了避免惹祸上身,姜宛连忙道,“你们可不要乱说,现在哪有什么皇帝?清朝都灭亡一百多年啦!现在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所以明清的皇宫也被改造成了博物馆供所有人参观。”
姜宛这短短的一句话,直接将天幕下的诸朝古人炸了个彻底。
特别是那些帝王们,更是一时间脸色难看至极。
没有皇帝又谁来管理天下……
姜宛的话实在是太过直白, 连天幕下没上过学的最普通的老百姓都听明白了后世已经没了皇帝。
可是怎么可能呢?皇帝可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啊!
秦,嬴政脸色铁青, 他早已经接受了自己的大秦不会千秋万代, 但一直安慰自己他是华夏第一个皇帝,开创了大一统。
后世的那些皇帝哪怕不认可他的, 也得尊他为始皇帝。
可现在天幕告诉他后世已经没皇帝了?
汉, 刘彻此时也很是有些气急败坏。
虽然他很是不耐烦那董仲舒的什么天人三策, 但从心底也认为他能当上皇帝必然是有大气运、有天命之人,皇帝天生就能统御天下。
“怎么可能没有皇帝?没有皇帝谁来处理那些国家大事?朕看那后世真是昏了头!”
他很想再说上一句, 没有皇帝那后世肯定要出乱子, 然而想到姜宛视频里展现的生活,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唐贞观,李世民此刻却是有着仿佛“尘埃落定”的平静。
他从前早从姜宛的那些话中有所感, 但却是一直不愿相信承认。
他之所以一直想见到那未来的“帝王”除了佩服他的卓越才能外, 也是想为自己吃上一颗定心丸。
如今这话一出, 他心中再没了侥幸。
李世民虽然心中认可孟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但本质还是将自己置于高位。
而且姜宛还说什么来着?
对了, 为人民服务?
多么可怕的一句话啊, “君王”怎么可能是为人民服务呢?
而原本活跃的贞观群臣们,此时也是噤若寒蝉。他们知道, 哪怕他们的陛下再宽容, 都不愿听他们这些臣子讨论天下该不该有皇帝。
清, 康熙则是暴怒。
任谁听到自己的王朝末年末帝被逼退位心情都不会好,而且他大清还不是被改朝换代,而是华夏之后彻底没了皇帝!
康熙一时间不知道自己是该庆幸还是悲凉。
究竟是他大清的末代皇帝做得实在太差,还是那后世对所有皇帝都没了希望?
一时间康熙竟盼望着后一种情况, 至少这样他大清不至于被后世嫉恨太长的时间。
明万历年间,张居正经过之前天幕的一个刺激,此时身体竟是好转了许多。
此时他正一边观看天幕,一边教育朱翊钧。
然而万历是块朽木,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能够雕好的,他越教心中越是无奈,他甚至在想要不然从宗室里另选一个人来当皇帝算了。
然而想到姜宛口中大明那些奇葩皇帝,他又不禁想,换一个就真的会比朱翊钧好吗?万一换了一个更差的怎么办?
然而如今他听着姜宛的话,他却是心情豁然开朗,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呼之欲出。
相似小说推荐
-
丹妮斯的重生(不如闲) 晋江2024-10-29完结
总书评数:8371 当前被收藏数:8510 营养液数:10269 文章积分:65,874,064
不沉溺过去。
不恐...
-
饥饿下的产物(获繁) [仙侠魔幻] 《饥饿下的产物》作者:获繁【完结】晋江2025-02-02完结总书评数:539 当前被收藏数:1972 营养液数: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