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的带货直播通秦皇汉武(荔景)


杨妃一开始很是忐忑,她虽然知道长孙皇后是个厚道人,但听了天幕之前的那本小说的剧情,正常人心中难免会有些别扭。
于是当长孙皇后通传她去丽正殿觐见皇后时,她心中一片凄凉,揣测长孙皇后肯定要为难一番自己!甚至还要盘问她有没有反唐之心。
于是去的一路上她都在心中盘算要如何证明自己的清白,特别是看到几乎整个后宫妃嫔都来了之时,她更是连声哀叹“完了,完了,我肯定要被打入冷宫了!”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长孙皇后没有提及任何关于那本小说相关,而是招呼她坐下,然后对着殿中的一众妃嫔宣布。
“妇人生育如同踏进鬼门关,可大家生在皇家却也不能不为陛下开枝散叶,所以如何降低妇人生产的死亡率,让妇人产后能够尽快恢复是对我们所有人都无比重要之事。所以本宫以为这本《大唐小医女》里的病理知识需要我们所有人都来学习。”
杨妃此时缩在角落,尽量降低着自己的存在感,然而此刻也不禁震惊地抬起了头。
隋炀帝不重视她,她自然不如嫡姐那般博学,但也知道天幕中出现的肯定都是好东西。所以她默认皇帝皇后不会将这些好东西分享出来。
可现在皇后说要让他们一起学习这妇人生产的知识?这怎么可能?
此时殿中其余妃嫔也是满脸的震惊,显然很是不可置信。
然而碍于皇后的权威他们却无一人敢开口询问,直到一个低位的年轻妃嫔沉不住气开了口,“皇后娘娘,您说得可是真的?”
长孙皇后笑得温柔,“当然,本宫何时妄言过?当然本宫不是强人所难之人,你们若是不愿意学的现在就可以回自己寝宫,本宫绝不勉强!”
这话一出,众妃嫔皆是立刻回答“愿意”。
他们作为妇人怎么可能不知道生育的风险?哪怕有些妃嫔如今已经不再受宠不再怀孕,为自己的儿媳、女儿将来考虑也是好的。
于是一瞬间,整个丽正殿中妃嫔们都围在一起听着女官们念那本《大唐小医女》。
当然小说的剧情依旧是不是“创”大家一下,但现代爽文也的确很让人上头,大家不知不觉就听入迷了。
唯有在涉及到专业的医学知识时,女官们会特意放慢速度,带着大家一起学习。
长孙皇后看着这一幕很是满意,她知道想要推广天幕里那些现代妇科医学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后宅要比前朝封闭得多。
所以她打算从后宫妃嫔入手,每个后宫妃嫔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世家家族。上行下效后,比她命人强行推广可要好得多。
武周朝,武皇则是将学习现代妇产知识的任务交给了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很是有些不解,毕竟她虽然挂着先皇“才人”的名号,实际上却并不为先皇侍寝,至今无生育,未来也不打算生育,对这些实在是一窍不通。
然而武皇却看着她道,“婉儿,这朝中上下的男性臣子没人会盼着女人做官,这个任务交给他们他们肯定会推三阻四,甚至是故意捣乱。只有你,只有你会真心盼着女人好。”
上官婉儿一下子便懂了武皇的用意,郑重点头道,“陛下,臣一定不负陛下所托!”
至于明清诸朝,他们本来便引进了许多海外粮种,再加上海外来的传教士们,如此一来发展得自然更是顺利。
日升月落,又是新的一天的到来。
天幕下,诸朝人一边坐着手上的事,一边时不时留意着天幕,生怕错过天幕的开播。
不过今天天幕的确开播得很早,天刚亮时,天幕上便出现了睡眼惺忪的姜宛,她的手中还拖着一个银色的不知道什么材质做成的箱子。
姜宛的声音很是有些有气无力,显然是没睡醒。
“大家好,多亏大家这段时间照顾我的生意,所以我也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主播了,昨天竟然接到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品牌邀约,帮他们带货,所以今天我要一早赶去帝都啦!”
“至于品牌是什么容我先卖个关子,到时候再给大家惊喜!”
“不过呢,因为今天路上的行程太多,再加上品牌那边还需要准备,所以今天没办法上架商品了,但是我又不想断了全勤,所以我决定为大家直播下我路上的行程。”

“帝都”这个词让天幕下的人都躁动了起来, 这跟他们的“京城”是一个意思吗?
唐贞观,李世民心中涌出无限好奇,“姜姑娘所住的城市已经是那般的繁华, 也不知道后世京城还会繁华成什么样!姜姑娘去京城也不知道能不能见到后世的皇帝, 要是能见的话朕还真想看看后世的皇帝长什么样,才能建设出这样的盛世。”
李世民的话成功激起了贞观群臣的讨论欲。
程咬金也有些兴奋, “陛下, 俺也好奇, 俺一直觉得咱长安城已经很繁华了,结果还不如那后世的乡下。”
尉迟敬德也感叹, “谁说不是呢, 天幕出现后我才知之前真是坐井观天了,也不知道那建设了新中国的会是何等人物。”
此时长孙无忌却是笑着道,“臣倒是觉得不必神话那后世的人, 他们能发展成那样也多是多亏了多了一千多年的时光, 技术迎来了大爆发。若是我们大唐也能有这些技术, 肯定也不会差的。”
然后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朝向长孙无忌看去, 眼神中仿佛在说“你怎的那么会拍马屁!”
而魏征的眼神更是赤裸裸在说, “佞臣!你个佞臣!”
长孙无忌被这眼神看得有些心虚,只能摸了摸鼻子, 装作咳嗽。
最后还是李世民出来打圆场, “好了, 辅机也是不想朕被打击得太深!接着看下去吧!”
明永乐年间,朱棣则是和几个儿子也讨论了起来。
朱棣发出疑问,“也不知道后世的帝都在哪,距离那姜姑娘所住的地方远不远。要咱说朕想迁都的北京就是顶好的京城选址, 其他地方怕是比不上。”
朱高炽想了想回道,“那姜姑娘家的景色像是南方。后世那汽车虽然比之现在的马车快了不少,但也不至于一天之内从南到北,儿子猜想,后世的帝都应该不会在北方,可能是在南方哪个城市,譬如开封,金陵。”
朱棣对这个答案显然不满意,但他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能不情愿嘟囔道,“那后世的皇帝也没什么眼光,北京可是天子守国门的地方!也只是一群喜欢沉浸在江南温柔乡里的人罢了。”
末了他还不服输地加了一句,“哼,不过我倒觉得后世也不一定不选北京,你怎么知道没有比那个什么汽车更快的工具呢?”
朱高炽很想反驳说看那后世的地图蒙古的地盘都被后世占了大半,哪里还用在北京守国门?
那汽车就已经够快了,怎么还有可能有更快的工具?他爹真是把那当成地里的大白菜吗?
然后看着朱棣气呼呼的样子,他决定还是闭上嘴。他在财政上已经让他爹不痛快太多次了,这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还是别跟他爹杠了。
众人揣测间,一辆白色的汽车停在了姜宛家的小院前。
姜宛之前已经乘坐了好几次这个“铁盒子”,对于众人来讲汽车已经不算陌生。
明,永乐。朱高枳忍了半天还是没忍住,对着朱棣道,“爹,您看见没?这姜姑娘果然是乘坐那所谓的汽车!”
朱棣此时也是心中一凉,完全不想搭理在他伤口上撒盐的胖儿子,虎目圆瞪镇住大儿子后才又看了起来。
西汉元朔年间,刘彻则是好奇道,“没记错的话这姜姑娘家是没有自己的车,但这车又是怎么能准时出现在姜家村呢?”
一旁的卫青想了想道,“那后世联系那般方便,可能是姜姑娘提前雇好的人吧。”
而这时姜宛也终于放好了行李,仿佛知道他们的想法一般,开口道,“大家都知道我们村其实有点偏僻,所以不是很好打车,这车是我提前在app上预定的专车。”
姜宛显然很困,说完后她就靠在玻璃窗上闭目养神了起来。
姜宛虽说是解释了,但天幕下不少人却是更加迷惑。
刘彻,“诶屁屁?那是什么?为什么能叫这汽车?”
李世民也奇道,“这后世真是有太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了!”
就当众人以为之后就是姜宛坐着汽车漫长的赶路过程时,半个小时后汽车却是停在了一个小型的透明建筑旁。
众人疑惑之时,将行李从汽车上拿下后的姜宛开口解释道,“接下来要去机场啦,但机场有点远,打车的话需要接近两个小时。本着该省省,该花花的原则,所以我打算坐地铁机场专线去了。而且现在还是早高峰上班时间,说不定打车比地铁还慢,不如坐地铁了。”
姜宛如今虽然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主播,收入也还算不错,但主播的收入毕竟不那么稳定,长久以来的漂泊让她也没什么安全感,保留着能省就省尽量存钱的原则。
她解释完便提着行李箱进入地铁站,现在的地铁站基本上都有扶梯,所以哪怕提着行李也并不会怎么不方便。
然而这寻常的一幕却是再次让天幕下的人吃惊了。
秦,嬴政睁大双眼,“朕看姜姑娘一点没动啊,她这是自动下到地下去了?这黑乎乎的能传送人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还不待嬴政思索完,众人便见姜宛却是已经又下了那黑色传送带,入目的便是一个看起来很是开阔的空间。
灯火透明,甚至连地面都铺上了光滑的大理石,而空间内部还有许多他们都看不懂的东西以及设施。
他们想惊叹、疑问,然而姜宛的动作实在是太快,甚至他们都还来不及反应过来,便已经跳到了下一部分。
只见姜宛将她手上的行李又放在一个黑色传送带上,过了一个银色的机器,姜宛本人从一个白色的门的形状的东西穿过。
而后她再次提上行李,来到了一排半人高的机器前,机器中间有缺口,但是却又被两片暗红色的不知道什么材质做成的半圆片挡住了。
然而姜宛却依旧不慌不忙,她掏出了一个小卡片,对着那机器的一处一扫,那半圆片就自动打开,而姜宛也就快速走了进去。
随后,姜宛再次坐上了之前那个黑色的能自动将人传送向下的履带,又下到了第二层空间才停下来。
而第二层的建筑内部与第一层的装修风格差不多,但两侧却是透明的不知道用什么材质做成的墙。
透过透明墙,众人还能看到里面是一条黑乎乎的隧道,不知通往何处。
见到姜宛终于站定,回过神来的众人当即开始发问。
【祖龙大大:那能让人自动向下的是什么东西?】
【掌上明猪:为何要在地下修建这么大型的建筑,难道地面不够你们住的吗?】
【开局一个碗:地铁又是什么?为什么要在地下修建,咱只在地下修坟墓!】
看着这五花八门,令人喷饭的问题,姜宛却早已经习惯。
看着等车牌上写着下一辆车进站还有四、五分钟,想着等车也无聊,姜宛便又耐心地解释起来。
“地铁是现代城市里的一种轨道交通。虽然它名字叫做地铁,但实际上地铁不都是在地下跑的,在城市里因为地面空间实在太过拥挤,所以基本上在地下,但是在郊区开阔处,地铁则直接修在地上。”
“地铁最大的优点呢就是速度快、运量极大,每小时的客运量甚至能达到4.5万人,行驶速度也基本上能达到每小时80公里。”
“它的建立与设计初衷其实也是因为城市人口过多,地面交通拥堵,于是设计师们脑洞大开了。第一条地铁是1860年建于英国伦敦,那时候的地铁还不是电力牵引,而是蒸汽机。我国的第一条地铁则是1965年建成的帝都一号线。”
“改革开放之前,地铁在我国算得上是稀罕物,不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兴建地铁的城市越来越多,整个一、二线城市都几乎覆盖完毕,连不少三线城市也都修建了地铁。”
“甚至连最难办的古城西安现在也已经修建了不少线路了,虽然每次修一条线都要打扰好些个老祖宗,然后进行一番紧急考古,前前后后多折腾个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修好。”
天幕下,诸朝人啧啧称奇,但依旧难以想象地铁究竟是什么样的,怎么可能有车一个小时能运送几万人呢?姜宛坐的那个铁盒子最高不也就能运送5个人吗?
不过修地铁打扰老祖宗是什么意思?该不会是他们想的那样吧?难不成是挖到他们的坟墓了!
古人们向来重视身后之事,纷纷大喊起来,“不行,怎么能为了修建那什么地铁打扰先人!”
他们很想发弹幕询问究竟是哪些人的坟墓被打扰了,然而这时天幕中却突然间出现一阵“哗啦啦”的声音,似雷鸣又似兵戈铁马刀剑碰撞的声音。
而这时之前还漆黑一片的隧道里突然间出现了两个巨亮的光源,仿佛是两个黑夜里的月亮般。
天幕下诸朝众人都是一个机灵,甚至不少胆小的百姓已经抱头蹲地。
“啊啊啊,是不是老天发怒了!”
“怪物啊啊!!!”
“老天爷,我们什么都没干呀!”
好在这时,姜宛终于出了声,声音中透着开心,“哇,地铁终于到了。”
而随着地铁的驶进,众人也终于看清了地铁的全貌。
与那恐怖的声音比起来,这“地铁”算得上十分帅气。
那是一条长长的、一节连接着一节的“铁盒子”,周身刷着乳白色的漆,还透着温润的光芒。
很快这条长“铁盒子”缓缓停下,那堵透明的墙也配合着“铁盒子”的门打开,姜宛便快速地提着行李上了地铁,这时地铁内部也出现在众人眼前。
只见两侧是一条长长的泛着银光的凳子,车内遍布着各种扶手,灯光明亮而温馨,而且一眼望过去,竟是望不到这长长地铁的头!
随着地铁车门“砰”的一声重重关上后,地铁瞬间启动开始疾驰了起来。
虽然车外依旧是一片漆黑,但是听着那“呼呼”的风声就能知道,这地铁的速度绝对极快。
这时天幕之下的人终于理解了一些这地铁究竟是如何做到一个小时运送好几万人的。
只是很快更多的问题又冒出来了。
嬴政目光锐利,“这地铁一直在地下穿梭,这得在地下打多长的隧道,难道地上不会塌的吗?”
李世民也满是不解,“在这地下施工他们又是怎么定位的呢?如何确保他们挖的那条道到指定的位置呢?朕记得姜宛所在的城市很大吧。”
朱棣面对这钢铁巨兽更是眼神通红,“乖乖,这得花多少的铁,又是多大的工程量啊!牵引这么巨大的车又得用多大的力气?那姜姑娘好像说这好像是用的电,电能有这么大的力?”
说着他望向自己的好太孙朱瞻基,“那些教材你学得怎么样了?朕记得那个什么物理里提到过电吧,你来解释解释。”
朱棣自诩大老粗一个,并不打算自己去学习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但他肯定要将学些这些知识教给他信任的人,于是他十分信任且觉得聪慧无比的好太孙就成了这个最佳人选
朱瞻基昨夜挑灯夜读,本就昏昏欲睡,听到皇爷爷的问话,顿时一个激灵,忙提醒道,“皇爷爷,我昨天才拿到书,神仙也看不完啊!”
朱棣对于自己的三个儿子很是看不惯,但对孙子却是哪哪都喜欢,听到朱瞻基的话也不恼,只道,“那你好好看,到时候给爷爷介绍!”
而一旁朱高枳三兄弟听到老爷子这般和蔼的话顿时互相挤眉弄眼,显然心中很是不平,但谁都不敢公开抱怨。
真是可恶,老爷子真是有了孙子忘了儿子!
太多太多的问题萦绕在众人心头,甚至多到他们根本不知道从何问起。
姜宛特意打车到了地铁的首发站,所以地铁内人并不多,很容易便找到了一个座位坐了下来。
她在外面时地铁的声音极大,进了车厢后声音小了一些,但也无法支撑她继续直播。
再加上地铁内信号并不好,姜宛便不打算继续讲解,她任由手机继续直播着地铁内的场景,自己则靠着靠背闭目养神起来。
时间就在地铁“哗啦哗啦”的声音过去,车上的行人也渐渐地多了起来,随着地铁到站一会儿上来一批人,一会儿又下去一批人,但总的来讲车厢内部都填得满满当当。
诸朝古人们也终于见识到早高峰时地铁恐怖的人流量,啧啧称奇,连连发出感叹。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