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妃跪着道:“还请圣人将陆华亭下诏狱,以正宫闱之风。妾自请三尺白绫,发生这种事,实在无颜活着了。”
宸明帝瞧了她一眼,吕妃一下子说出了他要出口的处罚,倒叫他有些奇怪,但眼看着吕妃要寻死,只得叫人拦住她安抚。又下旨道:“来人,拿陆华亭,下诏狱!”
刑室内一片安静。
陆华亭的眼睫一下一下地颤动,眼前黑暗的牢房,与梦魇中青山绿水不断地交叠。
七岁前,他和怀远其他孩子一样,行走于山林间,叉鱼捕猎,过渔樵生活。
自然,最娴熟的还是煎药、看火。失去长子后,陆婉受了打击,开始缠绵病榻,对陆华亭的期许,不过是常伴身侧,平安长大而已。
阿娘常说,他阿爷孟光慎给李家几个小郎君做先生,便是为了艰难地养活一家人,因此她对李沣的赏赐感恩戴德,却从不花用,悄悄地俭省下来,给他攒着。
背着竹篓行走山间时,他从不觉得自己需要什么前途。
孟光慎给李玹他们授课时,他偶尔站在窗外旁听。
李焕被罚站外间,和他搭话,叫他代写功课,翻看他代写的功课时,吃惊地说:“你怎么什么都会呀?我怎么就不会呀?”
陆华亭但笑不语。
因为这些东西,对他很简单。若能换成银两,再好不过。
后来孟光慎发现他旁听,便走出来,将手搭在他肩上:“七郎,你阿娘离不了人。阿爷忙着授课,你若是再乱跑,你阿娘的药没人看,病情加重,都是被你连累的了。难道你想如此吗?”
他望着孟光慎,摇摇头,返回家中。
人都说他的阿爷是个温和儒雅的人,包括阿娘。
他有不同的感觉,又难以形容。是以父子之间,并不亲近。
孟光慎应也有所感觉,所以很少与他说话,只当他是家养的猫狗,角落的一株草。
后来,陆婉在寺中抽到他的短命签。增珈法师说,他命中带煞,若不积德行善,短命的命格便无法破解,令他阿娘忧心不已。
孟光慎将他送去寺庙中修行。
自此他做了增珈法师的徒弟,晨起时随众多小僧一起诵经撞钟,夜晚擦洗佛像金身,平日收殓饿殍。增珈法师为他抚顶,待他如慈父般关怀,他便也恭敬垂首,将师父赠下的檀珠戴在手上,不曾取下。
他本以为,这般无趣但平静的日子会持续到及冠时剃度,再持续漫长的一生。
直至楚国战乱,李家人招兵买马,开始四处举事。陆婉因有孕体弱,留在怀远旧宅,他回家照顾母亲。在那件小小的瓦房当中,他发现了墙角暗砖,其中藏着大兄的血衣,嗅闻之下,似有引兽的香料气息。
陆婉醒时,他便为阿娘奉药;趁陆婉睡下,他敲遍家中每一寸墙壁和地砖,发现了孟光慎的书房,与谢氏贵女多年往来书信尚有一二封,未曾销毁,昭示了阿爷的另一重身份,原来他离开长安之前,与谢氏已有婚约。
前因后果,无师自通地在他脑中铺陈开。
地下书房,藏匿着富可敌国的私库。
而床榻上,陆婉的肚子隆起,身上盖的,是打满补丁的薄被;桌上摆的,是最廉价的药物;手边放的,是用以补贴家用的绣布;床下藏的,是为儿子与丈夫攒下的银两。
正因陆婉浑然不知孟光慎身份,成了完美的掩护。此前她身为李玹、李焕的乳母,三度随李夫人进宫,与昌平长公主对话领赏,昌平公主都未曾想到,自己天涯海角寻觅的陆家逃犯,就藏匿在李家做教书先生,正是这年轻贫寒的乳母的丈夫。
为今之计,他唯一能依靠的,似乎只有师父。
于是,陆华亭翻山越岭回到寺中,将此事告诉了增珈法师。
增珈法师给他倒了一杯热茶。@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然而再醒来时,头晕欲裂,眼前黑暗狭小的空间几乎令人眩晕。外面是齐声而无情的诵经声,他终于意识到他在何处。
他在棺椁中。而外面的声响,是僧人们每次敛尸后所进行超度仪式。
答案很简单,增珈法师也是孟光慎的人。
棺椁之外,围站着一圈僧人。他们抵掌颂念,嘴唇一张一合,因火把的炙烤汗流浃背,听任那棺椁当中发出拍打挣扎的声音。增珈法师主持这驱邪仪式,他流下了一行清泪,将火把投掷在了棺椁上。
在火焰燃起的瞬间,所有人发出了惊叫。
那燃着火焰的棺椁居然被破开了。那少年如鬼魅般爬将出来,所到之处人人奔逃,他掰下断裂的木条,向上刺穿增珈法师的喉咙。
师父是他杀的第一个人。
是夜寺中火光冲天。弑师之罪是大不敬,他已犯过,为的是不让消息传到孟光慎那边。
惦念着陆婉,陆华亭在雪地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家中,却只见李焕铠甲未卸,满头大汗地横抱着陆婉,大声责问他怎么才回来。
他阿娘已经诞下一个妹妹。
婴孩生下来就浑身青紫,没有哭声,脐带还连在母体上。
陆婉很明显是早产和难产,青白的手垂落下来。两人剪断了脐带,李焕艰难地抱着她出门,上了马狂奔向医馆。
陆华亭沉默地抱着襁褓中的妹妹。
每隔一会儿,他便用颤抖的手指,探一下她的呼吸。
那呼吸越来越微弱,而陆华亭再也御不动马。
那是他第一次相思引发病。
他眼睁睁地看着妹妹在他怀里慢慢地失去了温度。
在雪地之中,在无数次的梦魇中,生志在渐渐消散,而恨意渐浓。他似乎依然困在那棺椁中,便是满头大汗,用尽全力,依然无法挣脱,焦灼的、压迫的恨意,如扼着喉咙的一双手,会将他溺死在黑暗中,而在片刻之后,却又陡然消散。
这个梦境居然发生了变化。
于那诵经声中,传来了空灵的风声。风将大火扑灭,把棺椁推开,令天光重现。在劫后余生的喘息中,他头一次望见经卷中的仙迹降临。
是一道穿青色裙的身影,自模糊远处走到了他面前,渺渺茫茫,如风而散。
因太久没有针灸救人,精神紧绷,群青蹲在地上,将六根针拔出,汗已浸湿眼睫。
她看见陆华亭睁开眼,安静地凝望着她裙摆,不知在想什么,竟抬手轻轻地抚摸她垂落的裙摆,直在她裙上留下了一串血渍。
群青正要说话,此人突然毫无征兆地抽搐起来。
她僵了片刻,意识到,不是她针灸有误,是相思引毒发了。
群青按住他的手臂,陆华亭别过头,反握住她的手腕,忽然用力将她推远。这一推力道极大,群青直接坐在地上,碰翻了烛台。
陆华亭已侧过身,群青取出药,刚触到他,便又被他用力推开。
情急之下,群青亦生出怒气,左手隔衣领扼住他的脖颈,强行将人翻过来,以全身力量压制其上,给了他右颊一巴掌,想叫他清醒些。
两人离得极近,急促的呼吸交叠在一起。
这一掌下去,陆华亭倒似真的清醒了,不再挣扎,他微微偏着脸,被烛火映得极亮的黑眸望着她,狼狈中有几分意外。
群青觉得,他大约从来没挨过巴掌。
但此时她顾不上这么多,左手压着他不放,她掌中半枚药丸已推进他口中,陆华亭忽然感觉到了药丸整齐的断面。
寒香丸。
是剩下那半枚寒香丸。
群青只见他垂下睫,近乎柔顺地吞下了寒香丸,他的唇便印在她掌心中。
“好些了吗?”过了一会儿,群青问。
陆华亭勉强撑坐起来,无谓一笑:“你想让某死,也没那么容易。”
不料群青揪住他衣领,那双清冷的眼睛望着他,平静地说:“寒香丸给你了,把林瑜嘉说我是细作的那份口供给我。”
陆华亭手中还有她的把柄,她得趁机要回来。
陆华亭似没想到迎接的第一句话竟是这个, 黑眸凝滞了片刻。
他垂睫,半晌,竟是绽出个光华璀璨的笑:“某很好奇。若某不答应, 娘子要怎么做?”
群青将他扯近些, 感觉到陆华亭微屏呼吸,方才看着他眼瞳里自己的倒影,认真道:“那我会作证,让你死。”
兵甲与人声打破夜中寂静,十几名金吾卫闯进来宣旨, 群青方放了手。
“圣人有谕, 陆长史对天子妃嫔不敬, 下诏狱。”
陆华亭看看这些金吾卫, 又望向群青,有几分意外。
群青的眼神却十分平静。
领头那名金吾卫见陆华亭周身染血,又见地上散落银针, 群青手中还捏着供词, 蹙了蹙眉:“依大宸律, 私刑逼供是重罪, 方才刑部侍郎已检举此女, 押入大理寺候审。”
陆华亭回头瞧了她一眼, 群青似是早料到有此结局,跪坐原地, 并未反抗。
其实她可以不蹚这趟浑水的。
此女处事谨慎,陆华亭从未期许她会搭救。
为何非要来,倒让他心中涌出一线波澜。
“群典仪, ”群青抬眼,见陆华亭的脸隐在阴影中, 一双黑眸望着她,倒映着熠熠的华光,“你等着。”
说罢他便被上了手镣带走。
群青没应声,亦被二人带走。
孟光慎立在门口以视线恭送她,那视线冷冷的。不久,李盼的轿辇到了:“太傅,陆华亭如何了?
孟光慎肃立夜中,似在平复情绪,半晌才道:“被带到诏狱去了,诏狱圣人亲掌,就连你皇兄也插不上手。”
“那吕妃不知为何突然出了昏招,看起来是罚,实则是让人脱离了我们掌控。吕妃宫中,有人在谋划。”
“果真是她?”李盼啧然。
“小娘子自恃聪明,不过是仗着太子偏爱,老夫才未动她,今日实不能忍。”孟光慎冷冷弯唇,“今日她敢亲自来,就别想着全身而退,干脆便将她从太子身边除去。”
李盼略加思忖,眼梢含笑:“那我去做,不会惹皇兄生气吧?”
“不久便是元后祭日,太子自几日前开始沐浴斋戒,你二人一母同胞,飞狐径一战又有舍己救命之恩。若是旁人,太子兴许会大怒,但若是你,”孟光慎冷冷道,“一个女使,还不足以与你相较。”
这厢群青被人带进大理寺。
她一面走,一面观察着周遭的环境。她并非第一次到大理寺。眼前这一排这“笼”,是关押犯人的方寸之地,是她上次因崔滢尸首之事待过的地方。
这次倒是奇怪,那两个狱卒没有让她进笼,而是将她带到一排木头牢房,以钥匙开门,让她进去。
借着火把的微光,群青见这里面宽敞干净,还有床铺,不由回头问:“可是因为我有官阶,所以不用进笼?”
那两名狱卒对视一眼,并不答话。
群青安静片刻,听到那薄薄的木板后传来咳嗽声和磨牙声,又问:“隔壁都有人?”
“这一排都是牢房,怎能没有人?”其中一个狱卒说。
待要锁上牢门,群青又问:“大理寺萧少卿可在?”
“萧少卿外出公干去了。”那狱卒看她一眼,“少攀关系,此处全是有官阶的,要么便是显贵,不是你一人特殊。”说着,看她一眼,关上了门。
唯一熟识的萧荆行也不在。
陆华亭身陷诏狱,自是不能指望他,这个结局她在出门时已有过预想。@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桌上连蜡烛都没有。群青在黑暗中静立片刻,做细作多年,她熟悉这种在陌生环境中的危机感。
想到此处,她拿帕子将桌案上的灰尘擦了擦,脱下外衣给自己盖着。
不敢在床榻上休息,她只趴在案上小憩。
不知多久,被响动惊醒,群青霍然起身,看见琉璃灯的一张笑吟吟的脸——居然是李盼,他带着两个小内侍,不知何时进了她的牢房!
这两个小内侍,手中端着木盘,盘上酒壶的样式她很熟悉。
上一世,她就是饮下鸩酒死去的。
群青知晓孟光慎不会放过这次铲除她的机会,但未料会这么绝,她忙去摇墙角的铃铛呼喊狱卒,但不知何时,这铃铛已被剪断。
李盼很欣赏她惊慌的神色,笑道:“群典仪,你猜是谁把本王带进来的?你便是大喊,旁人只会冷眼旁观罢了。”
隔壁声响归于寂静,仿佛所有人都在静观她的命运。
“臣不知何时得罪了赵王殿下。”群青道。
李盼说:“群典仪在宫中当值也有段日子了吧,怎么不懂讨好贵主,偏要与贵主对着干。”
群青道:“我供职六尚,不是奴婢。”
“在本王看来都一样。天下臣子,又何尝不是皇家的奴婢。”李盼露出犬齿,“便如本王上次告诉你的,做对的事,远比功绩更重要。”
群青说话便被他打断,他自腰上抽出那根鞭子:“等一下,本王还有一条路给你选,你让本王抽三鞭,然后本王会向圣人请命,让你做本王的侍妾。怎么了,看群典仪的表情,是不愿吗?”
群青垂目不语,忍了半晌道:“赐酒吧。”
李盼使个眼色,令小内侍把酒壶拿来,塞进群青手里,他就不信她喝得下去。
群青接过酒壶,掀开壶盖看了一眼,慢慢端起。
便在这个瞬间,她将酒全泼在木隔板上,又听一声脆响,桌上那琉璃灯被她拂到隔板上,击得粉碎。那两名小内侍慌忙去扶李盼,却已迟了。
烛火见了酒,一下子燃起几尺高的火苗,转眼烧出一个漆黑大洞来,隔壁传来慌张的骂声,拿衣裳几番扑打,却将火扇得更旺。
“南阁走水了!”远处的狱卒见着了浓烟,慌忙跑过来。
火光之中,李盼慌忙避到角落,望见群青冷而嘲讽的眼睛,被火光映得极亮:“殿下恐怕没有注意到这牢狱的提灯都是特制的吧,摔不碎,跌不破。多谢赵王殿下带如此贵重的灯前来,可是贵重之物,往往脆弱。”
她坐在案前,丝毫不避。外面的脚步声越来越多,越来越近。
一个狱卒抢先进来,嘱咐李盼:“殿下快走吧,若是惊动了大理寺卿,不仅是小人掉脑袋的事,恐怕赵王府都要被参。”
李盼耳畔仿佛还萦绕那声碎裂的巨响,没有回过神来,深深看了群青一眼,被两个内侍推了出去。
李盼是走了,一大桶灭火的水全部泼在了群青身上,浇灭了她披帛上的火。
“娘子吓傻了么,衣裳都着了不知道躲?”那个带她来的狱卒驱赶她,“赶快出去。”
群青拿裳衣裹着湿透的衣裳往外走,看见邻近几间牢房内关押的人。也都纷纷被带到了安全之处,因为天寒,一个郎君竟还带着两名小厮,慌忙给他披干衣。
这南区的木牢房,果然是给有官阶的、尚未定罪的人准备的。
群青转过头,抓住了一个狱卒,嘴唇轻轻哆嗦:“我的衣裳烧坏了,能不能叫人给我送件新的?”
“娘子,小人知道你冷,可深更半夜探望,哪有这条律令?”
“那他带家仆服侍,便合大宸律了?”群青指着远处那人道。
狱卒一时哑然,许久才悄声道:“那是相爷家的郎君,又尚未定罪……”
群青只觉得冰水似乎浸到她骨子里,带得周身微微地颤抖。
虽然那人形销骨立,精气神与上次见面大不相同,但她果然没认错,是孟观楼。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她望着那狱卒:“我也尚未定罪,算起来官阶比孟九郎还高,现在要与其他男犯关在一处也便罢了,还衣冠不整。若等我出去了还记挂着在大理寺受了屈,与太子说几句,你可要想清楚,要不要得罪我。”
被她拽着不放,那狱卒只好悄声道:“娘子要叫谁来?小人跑一趟就是了,太远可不行。”
“不远,便在大理寺旁,教坊司。”
不久后,有人匆匆进来。
她罗裙飘荡,脚步轻盈,一见群青,便将包好的衣裙展开,盈盈下拜:“娘子。”
天真的狐狸眼,微丰的美人面,是玉奴。
群青换了衣裳,发现玉奴抿唇在笑,不禁有些忐忑:“笑什么?”
“娘子不嫌弃我的衣裳,真好。”她清甜的嗓音响起来。
阿兄的心上人,她怎么会嫌弃呢?群青的神色一软,玉奴忙把自己的大氅脱下来,裹在她身上:“你穿着,我扛冷。”
群青将头上簪子拔下来,不顾玉奴的推拒,又取出一片金箔,包裹在簪头上,戴在玉奴发间。
她附耳同玉奴说了什么。玉奴虽懵懂,却还是点点头,提着篮准备离开。
却有一道声音急切地唤道:“玉奴、玉奴,是你吗?”
因木牢房走水,关这几间里的犯人,全被挪在一处大些的空牢房内。方才二人低声说话,不远处孟观楼便竖起耳朵,玉奴毕竟曾是他的爱妾,听到玉奴的声音,他再也按捺不住确认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