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美食网红打卡APP(卷尾巴猪)


很快,她失望地退出点评页面,要上架外卖的商家基本都在小众点评登记过店铺资料。
尽管没人评论,也没有门头照片,但人家有地址,有电话,有商铺名。
资料登记得极其标准。
算了,一时半会儿弄不好,还是先吃早午饭吧。
禾嫒尺的目光在食街飞快扫了一圈,最终停留在一家名叫大红油条的小铺门内。这家店的店面简陋程度在整条城中村也是属于拔尖的程度。
店铺占地极小,门口只有一口大炸锅和一些晾炸货的架子。再往里一些是一张大桌,桌上躺着待搓的面团子。店最里面被一袋袋面粉占满,摞得高高的,乍一看还以为是个放面粉的仓库。
小铺的店主是位没几根头发的大伯,他身上绑了件买调料送的黄色围裙,正头也不抬地往锅里下油条。
锅旁的架子上已经晾着一些炸好的油条,还有韭菜盒子。
大伯身旁还站着一位身材干瘦的大妈,她负责招呼客人,正用筷子把油条往塑料袋里装。
这家店不做网络外卖,现在小店门口的客人不算多,不需要排队,客人来来去去的,总会有几个。因此两人手上的动作几乎没怎么停过。
光从人流量来看,这家店现在算是整条街最多散客的店。
禾嫒尺眼看大伯用长筷子给蓬起来的油条翻面,表示她很理解这些客人们。
毕竟这是现炸老式油条啊,全国人民都知道的美味。
现炸老式油条在整个鹏城都少见,算是珍稀资源。
这东西做起来麻烦,利润不高,卖贵了没人吃,卖便宜了不挣钱。大多早餐店里卖的都是进的货,或是安心油条。
禾嫒尺不喜欢那个,她就爱吃不安心的老式油条,刚炸出来里面没什么瓤,外皮嘎嘣脆的那种。
就像眼前锅里炸的这种。
她看着锅里炸的油条在大伯熟练的翻转下色泽逐渐变得金黄诱人,决定早午餐就在油条店解决。
而且是自费!
她没想在大红油条用掉点评报销餐费的机会,毕竟1.5一根的油条她买得起。再说了,任务报销额度有足足20呢,得吃多少油条和盒子才能吃够这个价。
薅羊毛还是得往上限薅才让人高兴,这家店不合适。
她上前点了根油条,一个土豆盒子,用手机付款3.5元,并盯着炸锅里漂浮的油条,提出自己的小要求:“我想要刚炸出来的。”
夹油条的大妈显然经常听到这种要求,并不意外道:“这些全是现炸的,刚出锅晾着呢,太热烫袋子,拿不住的。”她熟练地把土豆盒子装袋里,问她:“油条要软一些的,还是脆一些的?”
禾嫒尺好不容易把自己的视线从油锅的炸货里挪到大妈脸上,回:“我喜欢脆的。”
“好嘞,给你根炸得老一些的啊。”
大妈把装油条和土豆盒子的袋子递给禾嫒尺,转头又继续开始问下一个食客要些什么。后面排队的食客显然都是熟客,他们点油条的时候,都会主动说自己要软油条还是脆油条。
装了炸货的袋子刚到手里,禾嫒尺就知道大妈说的都是老实话,不管是油条还是土豆盒子都还热乎着,甚至还有些烫手。
她刚张嘴想吃,忽然想起手机里那个奇怪的APP,决定吃之前先拍张照,说不定以后有什么任务能用上,有备无患。
手里的油条、店铺门头、在大油锅里翻滚的炸货,各拍一张,这次她有好好对准了焦才拍。
确认照片没糊,禾嫒尺收起手机,准备专心对付自己的早午饭。
她小心翼翼地隔着袋子抓住油条,张嘴往油条头上啃了一口。
随着被啃咬的油条身上传出脆响,焦黄色的面皮落入口中,禾嫒尺感动地用鼻腔吸了口气。
就是这个味!
刚出锅的油条还带着热乎劲,随着齿尖咬合,一入口就碎开来。略带咸香的油条脆皮伴着少量带着韧劲的瓤,两种口感在嘴中交叉混合,让人啃完一口还想再来一口。
这家的油条的调味比一般的淡些,更适合配点什么吃。
油条单吃好吃,配上其他食材也好吃。
一般流传较广的是油条配豆浆,几乎全国各地都能吃到这个搭配。
不同地方也各自有对付油条的方法。
北边某些地区会把油条放到烧饼里吃,上海人会用饭团包着油条吃,河南人会把油条泡进胡辣汤里,云南人喜欢用油条配豌豆粉。
不吃辣的广东人会用油条蘸着粥吃,某些嗜辣地区的人还会随机把油条淹死在一碗辣子米线里。甚至还有把油条划开,往里面放腌脆萝卜的吃法。
可惜大红油条店不卖这些配菜。
油条店不卖,或许还有别的店卖。
禾嫒尺又啃了一口油条,视线在食街上扫射,试图寻找卖豆浆的小店。
没有的话,粥也行。
其实像这种早餐类的东西,一般过了10:30都会收摊改卖别的,这家油条店开到傍晚已经算是异类,所以禾嫒尺对于自己是否能找到豆浆不报太大期望。
没想到她才花费几秒就找到目标——豆浆确实没找到,但油条店对面的杂货铺居然卖豆花。
买了油条的食客有不少转头就往杂货铺里扎,她只需跟过去就找到了,得来毫不费功夫。
油条店的热卖让杂货铺的豆花销量不错,杂货店的老板确实有些商业头脑。
“豆花怎么卖呀?”
“3元一碗。”塑料碗。
好嘛,一小碗素的甜豆花价格快赶上油条加土豆盒子的价了。
但其实这才是真实的物价,3元一碗的豆花在鹏城甚至还有些便宜。
禾嫒尺趁着店员小哥给打豆花的功夫,迅速拿出手机搜索大红油条,想看看这家店有没有被小众点评收录。

想着大红油条虽然店面老旧,但熟客数量已经足够让店主夫妻两人忙的,而且这两位看起来也不像是会在网上登记店铺消息的样子。
禾嫒尺怀抱希望按下搜索键,出来的消息让她大失所望。
大红油条不光在小众点评内有店铺介绍,看评论,这家店可能在网上还小有名气。好几位用户说自己想吃现炸油条,看了不知哪的早餐介绍慕名而来……
虽然这家店的店主夫妇看起来不会在网上宣传自家店铺,但他们的熟客会。
禾嫒尺从杂货铺店员小哥手里接过豆花,脑海中灵光闪现,那这个豆花呢?收录了吗?
结果很遗憾。
豆花虽然没有被作为单独的美食商铺被小众点评收录,但杂货铺有,属便民购物分类。
禾嫒尺吸溜一勺豆花,并恨恨咬下一大口油条,提溜着剩下的东西往自己那间小出租屋里走。
什么破APP发布的破任务,完成了不也就几百块的奖励嘛,她也没那么稀罕。
人还是得靠自己,她要回去找工作!
出租屋里唯一的小白茶几上斜躺着一台四年前的旧手机。
回到出租屋里的禾嫒尺没找工作,她正左手拿着土豆盒子啃,右手用一指禅在美食网红打卡APP的客服页面输入:新手系列任务无法完成会怎么样?
客服:系统会进入休眠,您将无法再接到任何任务。
禾嫒尺一个激灵。
那每日任务的20块钱饭钱报销不就没了嘛?一天20,一个月600,后面升级还能变50,或更多,不行不行不行,她拒绝让系统进入休眠。
这个事情要认真对待。
凭运气得到的系统,人要靠自己将它留下来!
啃完最后一口土豆盒子,禾嫒尺用一张纸巾把嘴巴和手擦干净,打开手提电脑,进入阿度地图开启全景模式。
与此同时,她还在手机上打开小众点评的美食地图模式。通过对比两个地图上的商户信息,进行地毯式搜索,她就不信这么找还找不到未登入小众点评的商户!
禾嫒尺信心满满。
三小时后。
“……”
禾嫒尺一整个大无语。
没想到啊,她千算万算没算到阿度的全景地图不是实时更新地图,上面的全景图基本都是几个月前的景。
每当她在阿度地图上发现一家未被收录的新商家,并尝试在小众点评进行商家登记时,就会发现这家店以前也曾经在小众点评登记过,只是它现在倒了。
所以她花三小时找到了好多家倒闭的餐馆。
这种时候也只能感叹一句——鹏城的餐馆倒得是真快啊!
找不到未登记新店铺的禾嫒尺,只好继续找工作。
毕竟如果这个新手任务无法完成,她就只能靠这个APP再薅7个每日任务,也就是共计140的羊毛。
还是找工作实在,等她找到合适的好工作,区区140,根本不抵她一日工资!
禾嫒尺的思绪在找工作与完成新手任务之间来回横跳,一边找工作,偶尔想起什么,又刷会儿浏览器,在搜索栏输入:未被点评收录的美食商铺之类的词条。
几小时下来烦躁得很,人一想事就很容易不记得吃饭,直到接近晚上八点她才发现自己饿得慌,决定下楼觅食。
还有个价值20元的每日任务没完成呢。
禾嫒尺穿过城中村的食街扫视一圈,继续往村外走。
如果是花自己的钱吃饭,禾嫒尺在这种没什么钱的时候,会尽量选择以前已经吃过的东西,不容易踩雷,也容易把控点餐的价格。
但现在不是能报销嘛,就可以稍微冒险些。
禾嫒尺这天在屋里看了好几个小时的小众点评,对附近的餐馆名字了如指掌,大概能知道不同店铺主营是卖什么的,开在哪儿。
至于哪家店好吃,哪家店不好吃她是不知道的,毕竟今天也就只看了店名,没仔细看评价。
考虑到评价写完之后不光能得到完成任务的餐费报销,后续还根据影响力会有影响力收入,禾嫒尺决定去新一些,评价数量少一些的店铺试试。
毕竟店铺的总评价数量越少,里面每一条评价能被看到的几率就越大。
在鹏城,20元想要正经吃顿有菜有饭的正餐还是有些困难,主要选择还是在快餐,或是米面粉类的东西。
所以她决定到对面街新开的馄饨店,老海馄饨铺尝尝新鲜。
去之前她已经看过了,这家店刚开没多久,里面的评论总共只有两条,全是一级小号发的五星好评,一看就是商家怕评论区太冷清,自己刷的。
等她去吃完再写下真实的评价,她的评价就是这家店唯一真实具有参考性的评价,看的人肯定不少。
看评价的人多起来,影响力就会增加,如果有人看了她的评价进行消费,还能有影响力收入呢。
这么一想,禾嫒尺干劲来了。
她还没进店,就拿起手机先给店铺大门拍了一张照片,准备给这个新评价上高规格牌面,凑个九宫格照片图。
大门+招牌的照片,安排!
拍完照片再往里走,能看见卖馄饨的店铺面积不大。
店面刚装修好不久,地板和墙面都贴着统一暖白色带点花纹的亮面瓷片砖。店里放了六张深褐色四人座的桌子,靠墙摆放,左边三张右边三张。
每张桌子上都摆着辣椒油、盐、醋等调料,四个角都贴着点餐二维码。
仔细一看二维码上还有编号,一张桌四个码都是不同号,坐哪个坐就扫哪个码点餐,这样设置显然是为了让客人拼桌时能自己点自己的餐,不容易弄混。
如果不想用手机支付也可以到点餐台点单。点餐台的位置在店铺最里面,靠近出餐口的位置。
或许是因为大多数客人都会使用二维码点餐,所以服务员只有在送餐,以及收拾餐具的时候才会出来,平时全在厨房里忙活,如果需要在点餐台点单,得从出餐口往厨房喊一声才会有人出来。
挺正常,最近的小店为了节省人手成本,基本都这么干。
鹏城下班时间晚,七八点正是吃饭的时候,这家新开的馄饨店每张桌子都坐了人。禾嫒尺在店内扫视一圈,迅速选定自己的拼桌对象。
禾嫒尺走到只有一名学生坐的桌子旁问:“妹妹,这个位置有人坐吗?”
“没有,你坐吧。”穿着校服的女孩抬头看了禾嫒尺一眼,又低下头去边玩手机边继续吃馄饨。
禾嫒尺往学生的汤碗里瞅了眼她吃的馄饨,大碗清汤里飘着绿油油的小葱,少量紫菜随着勺子的搅动时不时翻个身,馄饨个头挺大,看起来还不错。
肚子饿得已经开始咕咕叫的禾嫒尺迫不及待地扫取二维码,打开电子菜单点菜。
这家餐馆虽然叫馄饨铺,但是卖的东西种类还挺多,有各种口味的浇头粉面、水饺、黄焖鸡米饭、各种小菜、白煮青菜、肉丸之类的小吃,卖得都不贵,最贵的单品是大份全家福馄饨和大份牛腩饭28元,外卖多加1元。
她第一次来,决定还是点这里的招牌馄饨。
馄饨还分小馄饨和大馄饨,口味有鲜肉、荠菜肉、玉米肉、香菇肉、鲜牛肉、虾仁肉等。
同种类同分量的的小馄饨比大馄饨便宜5元一份,最便宜的鲜肉小馄饨10元一小份,在鹏城算是不贵。
手握20元报销额度的禾嫒尺在看完餐牌价位表后,决定给自己来一份20元的大份芥菜肉大馄饨。
手机下单支付成功,趁着馄饨还没上来,禾嫒尺拿起手机把店铺墙面上挂的餐牌、以及一些餐品图片拍了下来。
她记得这家店的点评页面还没有餐牌的图片,拍下来上传到小众点评的页面里也能给其他人提供参考。
没多会儿,禾嫒尺的大馄饨便被服务员送了上来。
托盘往桌上一放,个头饱满,皮里还透着绿的馄饨便随着水面晃动在碗里扭动身体,仿佛在对人大喊:“来吃我呀。”
一整天只吃了小碗豆花,一根油条,一个土豆盒子的禾嫒尺饥肠辘辘,她忍住直接用勺子把馄饨盛起直接吞的冲动,把手机拿稳,先拍张照。
照片拍完,禾嫒尺迫不及待直接抄起勺子,捞上一颗芥菜肉大馄饨吹两下,就往它身上咬。
咀嚼咀嚼,吞下。
她愣了会儿,再捞起一颗,咬开,咀嚼咀嚼,吞下,再喝一口汤。
怎么回事?
禾嫒尺吃馄饨的动作慢下来,疑惑地看着眼前这碗看上去卖相还不错的大馄饨。
她发现自己挑食不爱吃东西的毛病犯了。
这玩意怎么吃起来没有看着好吃?

深呼吸。
禾嫒尺环视四周,开始观察周围那些食客的表情,尝试找到跟她一样觉得馄饨不好吃的人——她不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见店里食客不算少,所以目前不太确定到底是自己不喜欢吃,还是馄饨真的不好吃。
很快,她发现端倪。
跟她一桌的学生没把馄饨吃完就擦嘴走了。
女孩穿的是中学校服,按年龄来算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嘛嘛香,一碗馄饨总共也不算多,居然吃不完,应该也是觉得不好吃。
嗯,一定是这样的。
禾嫒尺对自己的推理能力给予肯定。
不好吃,但她还是得吃完,毕竟吃不完就是浪费食物,20元不能报销呢。
禾嫒尺只能拿起勺子再来一口,并尝试借助桌面的调料,想要用辣椒油的辣味盖过馄饨给她带来的奇怪口感。于是辣椒油一勺,两勺,放碗里,搅拌,再吃……
还是不怎么好吃。
“哎。”禾嫒尺不禁叹了口气,这是她从小到大的习惯,只要吃到不爱吃的东西,就会边吃边吐气,挺煞风景的,但她忍不住啊。
禾嫒尺其实挺喜欢吃馄饨,大的小的都爱吃,虾的肉的来者不拒。
她吃过福建皮薄肉弹牙的纯肉小馄饨,也吃过广东鲜美爽脆的鲜虾大馄饨,麻辣味的抄手,江浙沪煮好了放高汤里吃的菜肉馄饨,煮的炸的都吃过。
做得好吃的,确实真好吃。
做得不好吃的,也确实……
就像眼前这一碗。
有些地方的大馄饨皮会比小馄饨厚,这样好包住更多的肉,她能理解,但这碗馄饨的皮也太厚了,比饺子皮还厚,而且吃起来口感发面,像是煮糊了一样。
而里面的馅,也很奇怪。
没有一般馄饨的紧实弹牙口感,吃起来略散,也不鲜。
她在甚至在第三个馄饨里吃出来一块弹牙的肥肉。
禾嫒尺不是不吃肥肉的人,不管是梅菜扣肉里蒸得软烂的肥肉,还是烤五花肉时烤得焦脆的肥肉,她都爱吃。
但她接受不了馄饨里出现一块单独的,弹牙肥肉。
这玩意明显就是搅馅的时候没搅烂呀!
再说馄饨的汤,汤是温的。
温得有些过头,甚至显得有些凉。
怎么说呢,能吃,不算无法下咽,比家里妈妈做的菜还好一些。
和煮糊的速冻馄饨差不多能打个平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