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行就是这点好,想怎么睡就怎么睡,前提是旅游搭子的作息也和自己一致。
大圈圈显然是个夜猫子。
她醒得比禾嫒尺还晚一些,主要是因为——
“小迟,我们预约一下去黄果树瀑布和龙宫的门票吧?”
她研究玩的事去了。
安顺附近景区不少,龙宫漂流距离市区只有24公里,黄果树瀑布则是10公里不到,来都来了,不玩白不玩。
大圈圈虽然说要拍一期贵州漂流挑战,但她第一站并没选择去特别惊险的漂流景区,而是先挑了个平缓的地方先试试。
当然啦,去龙宫实际上也不是奔着漂流去的,就是她觉着网友们发的图好看。
顺带的,还用这些好看的美照把禾嫒尺也给忽悠住,来跟她一块漂。
因为游人多,所以贵州的旅游景点到了旺季时,基本都需要提前预约门票。
要是不在网上提前购买,到了现场排队买票都不一定能排进去。
这不,黄果树瀑布的门票今明两天都卖没了,最快也得后天才能去。
倒是龙宫漂流去的人少一些,明天还有票。
从安顺过去也方便,高铁站到景区之间都有直通车,再不然打个滴滴也行,五六十块就能到。
两人算着时间,也不管那么多,把门票、观光车票先买了,然后便下楼找早餐吃。
禾嫒尺还念着昨晚没吃明白的剪粉来着。
然而才刚下楼,两人还没找到目标剪粉,便被路边一家正在炸饼子的老店吸引住眼球。
早上十点多,不上不下的,实在算不上什么饭点时间。
路上不管是早餐店还是正餐店里,客人都不多。
这家炸饼子的店里刚进去一波客人,看样子是不知从哪儿来的游客。
操着一口禾嫒尺听不太清楚的口音,在店里点东西吃,瞧着就热闹。
人的注意力总是容易会被声响引走,不自觉地奔向热闹的地方。
禾嫒尺还在一旁观察,判断自己到底是要继续找剪粉吃,还是进店看看这儿的大饼子到底是啥。
大圈圈已经快走几步,跑店门口的油炸摊前问:“老板娘,你卖的这个炸饼是什么?”
店里说话的人多,油炸声也不小,两人来回说了好几次禾嫒尺才听明白。
“油炸粑稀饭!”
这家店卖的不是炸大饼,而是一种她以前听都没听过的食物。
不对,也不能说是完全没听过。
因为她之前曾经在自己的视频评论区底下见过网友给她推荐来着。
名字听着有些复杂,一时没想起来。
作为一名美食博主,禾嫒尺对于所有自己没吃过的东西都拥有一定好奇心,所以她决定点一份试试。
“一份4元,扫码支付。”
“那我俩一人一份,来两份吧。”
禾嫒尺仔细问过,才知道其实油炸粑和稀饭也可以分开买,稀饭2元,油炸粑也是2元。
她点过单后,没像一般客人那样,进店直接找桌椅坐下,而是取出她的设备开始拍摄。
店老板见她取出道具拍摄后,动作也没什么变化。
她先是将巴掌大的圆饼状油炸粑放进油锅里炸。等火候差不多时,再将它从油锅里捞出,放至砧板上,按照井字切法给它来几刀。
刚炸好的油炸粑切起来“咔嚓”作响,光是听声音都觉着脆得很。
随后,老板又拿起手边的陶瓷敞口大碗,在盛放稀饭的大锅里打上一大勺稀饭,随后在稀饭上撒了一些黑色的瞧着像是芝麻碎的碎末,最后再往稀饭上淋一勺热猪油。
滚烫的猪油与稀饭接触时发出“滋啦”一声响,最后,再将切好的油炸粑盖在上头,一份安顺特色早餐油炸粑稀饭便快速完成。
禾嫒尺赶紧进店里坐下,把相机架好,准备调整角度。
而大圈圈则已经耐不住好奇,开始用一次性筷子搅盖在油炸粑底下的稀饭。
店里的稀饭和两人原本想象中的稀饭完全不一样,只见稀不见饭。
奶白色的米浆里看不见任何饭粒,黏稠得很,比起稀饭,或许跟禾嫒尺心中的米糊糊概念更相似,大概是将大米打碎了再熬的浓稠米汤。
油炸粑倒是跟禾嫒尺想象中比较相似,和平时吃的糍粑有些类似,大部分都是糯米做的。
里头裹了一层红豆沙,瞧着馅还挺多。
大圈圈见禾嫒尺在拍她研究油炸粑的样子,还主动地用筷子将它夹起,再用它拌上白稀饭,凑到镜头前让她拍个特写。
等确认禾嫒尺已经录下素材,她才试探着咬一口。
“咸的?”大圈圈对嘴里的味道有些惊讶,于是又再咬下一口细品。
“确实是咸的,不对,好像还有一点点甜?”
“不愧为西南四小龙之一,南北甜咸之争来到这里会全部懵圈的地方。”说着,她又补上一句,“昨天的破酥三鲜包居然也是咸甜口。”
禾嫒尺乐:“你还惦记着昨天的破酥包呢?”
大圈圈把油炸粑啃得咔嚓响:“肯定啊,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魔性。”
禾嫒尺被大圈圈说得好奇,不折腾相机了,先吃一口尝尝味再说。
她没像大圈圈那样,直接把油炸粑和稀饭混合了吃,而选择是先分别将不同的部分尝一遍。
刚出锅的油炸粑哪怕放在稀饭上好一会儿,也还是热得很,烫嘴得厉害。
咬一口,外壳酥脆,里头糯米的部分粘牙,还带着豆沙馅,一口下去层次相当丰富。
不过味道确实咸。
跟禾嫒尺印象中豆沙+糍粑的印象完全不同,还让她反应了好一会儿。
随后,她用筷子挑起少量稀饭尝。
稀饭的调味也属于咸口,味更轻,打碎的米浆喝起来有米香浓厚,而浇在稀饭上的那勺黑色碎末却带有一丝甜味。
这勺碎末被热猪油淋过之后,还带一股焦糖香,与浓稠的稀饭拌在一块,瞬间让这份只需2元的稀饭变得层次丰富起来。
于是禾嫒尺又用筷子将黑色的粉末挑起来一些品尝。
“这是什么?”似乎有些熟悉,却又没吃出来是啥?
酥脆的油炸粑裹上厚厚一层稀饭,咬上一口,专属于碳水化合物的满足感便直往上涌。
稀饭的油润绵香,与油炸粑的香酥粘牙一同在嘴里荡漾开来,虽然禾嫒尺暂时不太吃得惯,却又依旧被这种有些奇妙的口感吸引住。
将嘴里的食物咀嚼完后,下意识地又来上一口细品。
稀饭上那层黑色的粉末被搅拌过后,里头那层淡淡的粮食香气与少量甜味将咸口的油炸粑和稀饭衬得更魔性。
而且油炸粑是咸口的,所以尽管是炸物,吃起来却不那么容易腻,反而很适合当早餐。
要是能习惯这种吃法,一段时间不吃后,大概率会莫名想念这种神奇的口感和味道。
在这住的居民要是哪天离开家,估计会相当想念这一口。
给禾嫒尺的感觉和广东早餐时候常吃的肠粉、桂林的米粉有些相似。
适合当地人,且划算。
一份也才4元,单买更便宜,2元就行。
油炸粑和稀饭既然能分开卖,估计最早之前,就是两种分开卖的不同食物。
就像油条和豆浆。
也不知最初到底是谁先将这两种食物互相结合到一块吃。
总归不管在什么时候,人们都会想出能让自己吃得更好,过得更好的方法来。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马上适应这种新口味,例如隔壁桌的游客,就有一半吃不惯。
“我还以为豆沙馅会是甜的,吃起来好奇怪啊。”
“越吃越想念红糖糍粑……”
大圈圈倒是适应得快:“我以前好像也吃过类似的咸口粑,不过这么拌着吃还是第一次。”
比起红糖糍粑,现在的禾嫒尺则有更在意的事,例如洒在稀饭上的那勺黑色粉末。
禾嫒尺没尝出来这到底是啥,便干脆直接问老板:“稀饭上面黑色的是什么呀,黑芝麻碎吗?”
“这是引子。”
“引子,是一种食物的名字吗?”禾嫒尺干脆从座椅上起来,跑盛放食材的油炸摊那看。
老板也没闲着,没人买东西的时候,她就坐店里搓油炸粑,见她好奇,便放下手里的活跟她解释,“是紫苏。”
“紫苏?”在禾嫒尺的印象中,紫苏就是紫绿的叶子,炒菜的时候加一点会很好吃。
其次就是蒸大闸蟹的时候放一些干紫苏,能去腥增香。
和老板来回聊过几句,禾嫒尺才弄明白,原来这里说的紫苏,其实是紫苏的种子,紫苏子。
老板还给她看了一下生的紫苏子长什么样。
紫苏子大概就跟麦子差不多大,颜色黑中带紫,看起来莫名让禾嫒尺想起决明子枕头里的内馅。
贵州人似乎会把它代替黑芝麻当配料使吃之前,大多会先将它炒熟,然后磨成粉备用。
除了在吃稀饭的时候撒一些用作增香,也有像芝麻一样,做成汤圆馅,甚至包子馅一样的吃法。
禾嫒尺都没尝过,还怪好奇的。
油炸粑是真撑肚子,一人一份下肚,接下来啥也不用吃都能饱到下午。
尽管后来禾嫒尺还路过心心念念的剪粉摊,也只好暂时将它忘到脑后,在路上溜达消食。
溜达路上看见美食也只能暂时光看不买。
安顺虽说与景点近,白天在路上走的游人却不多。
更多的,其实都是本地居民。
这儿的居民似乎都不太爱往其他城市外走,有小孩,有大人,青年中年人的分布也比较均匀。
不少商铺其实都是年轻人或中年人在操持,不像某些地方,已经只剩长者,也不像鹏城,几乎全是年轻人。
这么看来,或许安顺还是个挺适合生活的地方。
会这样想的,不光只有禾嫒尺,显然还有别人。所以其实在安顺,还开有不少民宿,甚至‘青年养老院’。
青年养老院这个概念,是禾嫒尺最近才知道的。
刚听说时,她还挺莫名其妙。
年纪轻轻去什么养老院?
不过很快她也得承认,自己确实被这个概念吸引到。并相当好奇年轻人养老到底算怎么回事。
想起这事,禾嫒尺便顺嘴把青年养老院的事情给大圈圈说。
果然,她感兴趣得连眼睫毛都都跟着颤,“青年养老院?怎么养?我也想养!”
开玩笑,现在谁不想早些退休养老呀?
两人在路上就青年养老院的事情讨论起来,一人一句,很快,两个一知半解的人便开始上网搜索相关资料。
搜着搜着,事情开始往预想不到的方向发展。
“我联系上这家养老院的管理人了,他说我们要是感兴趣,可以现在就去!”大圈圈把对话框展示给禾嫒尺看。
“啊?现在就去?”禾嫒尺只是随便说说而已,好奇归好奇,还真没想去养老院参观。
“对,我看了,距离市区二十公里不到,打车就能去。”说完,大圈圈还将打车软件的导航页面显示出来。
她是个行动派,看样子似乎只要禾嫒尺答应下来,就要直接准备出发。
大半小时后,禾嫒尺便被脑门一热的大圈圈拉到一家名为悠悠养老院的大院门前。
实际上就是到了一个村里。
这家伙已经把拍摄道具全都开起来,说是这回要弄些新素材。
她在打车前往养老院的路上,甚至给P站给粉丝们发预告,说自己要去青年养老院探险,让家人们多等着点。
还真有几个粉丝在线回复她,让她路上小心,多拍些视频。
连人在六盘水的小罗看了她的朋友圈,都好奇地问她俩到底要去搞啥。
就,买不到景区门票闲着没事干,只好瞎跑乱玩呗。
由于大圈圈在网上已经提前和养老人的管理员沟通过,所以两人刚到,便已经有人出来接她俩。
小哥外头套着一件短袖蓝衬衫,里头是一件打底白背心,个头挺高,听口音似乎不是贵州人,更像北边的,晒得黢黑。
说话时笑起来,便显得牙特别白。
“你们好,刚才就是你们在网上说想过来看看我们这儿是怎么养老对吗?”
“对,我就是那个关注我吧大圈圈。”
“来,我给你们介绍介绍。”说着,来接两人的小哥便把两人往院子里引。
说实话,这家‘悠悠养老院’实际上看起来根本不像养老院,更像一家民宿。
不对,应该说是民宿的集合体,因为一般民宿没这么大。
整家养老院坐落在群山之中,房子基本都是一到两层的平房,每栋房子都不大,但多。
房子建造的地方,其实地势与梯田还有些相似,算是健在山脚上。不同的房子之间高低位置不同,显得还挺有层次感。
悠悠养老院的露天区域更大,加起来约莫和球场相当,连着好几栋不同的建筑。
建筑本身其实看上去已经有些年同,只是后来又翻新过,属于新中有旧,瞧着倒是挺有意思。
“如果你们想入住,基本就是住在这些房子里面,要带你们看看房吗?……那边大的不住人,里面是食堂。”
“在我们这里住基本包三餐,因为附近没什么餐饮店,外卖不到,也没地方可以消费。”
除此之外院里还有专门的瑜伽室、茶室、影音室、会议室等。
就连篮球场露营区都应有尽有。
小哥说:“要是你们喜欢,还能自己下地种田试试。”
禾嫒尺听见饭在这吃,菜在这种,倒是挺好奇,“你们这里食堂里的青菜都是自己种的吗?”
“不一定,有时候也得在外面买,因为种类没那么多,自己种菜每天收菜的量也不好控制。”
不过虽说这里名为养老院,却不会有配套的医疗设施,不适合真正的老年人,所以还有规定,说是45岁以上不能入住。
手举摄像道具的大圈圈实在没忍住,吐槽道:“有点过分了啊,现在企业不招35岁以上的员工,你们养老院还不招45以上的老人呀?”
小哥显然平时没少听人这么说,回得也很快:“年龄差不多好交流,不容易产生代沟啊。”
大圈圈想了会儿,“你们这个模式好熟悉啊,我想想……数字游民社区?你们是以前做数字游民社区做不下去了,才改个名字卷土重来吗?”
“严格来说还是不一样。”
“愿闻其详。”
“……”
实际上就是数字游民社区·改。
她俩在参观过程中,已经在里头看见不少用电脑工作的互联网工作者。
想想也是。
如果工作能远程完成,偶尔离开大城市跑到一个没人认识自己的地方歇歇也挺合适。
不过这种模式不适合禾嫒尺,毕竟她主业是探店。
大圈圈这种整活区up主适不适合就不知道了。
毕竟她能拍什么,全看她能整什么活。
目前看来她似乎已经有些什么想法,开始问小哥:“你们这里还请人吗,在这里工作工资多少呀?”
听说这里不请人,干活的管理人要么是老板,要么是用工作换取食宿的义工,她似乎兴趣变得更大些。
禾嫒尺悄悄在她耳边问:“你该不会想来一期什么,身无分文如何在安顺旁边的农村活一周这种视频吧?”
结果大圈圈眼睛一亮:“标题起得不错啊!”
禾嫒尺捂脸。
转头,大圈圈已经开始问在这养老什么价。
而禾嫒尺则东张西望,还想看看这家养老院种菜的地方在哪。
养老院的价格好像还行。
有分单人间和双床间,价格基本按房间算,均价一间房每日150~200左右。
周租7折,半月租6折,月租5折,算下来包月单人间是2250~3000还包饭,对于不想自己做饭,找个地方随便呆的人来说倒是可以接受。
就是房间条件瞧着一般,没她俩在安顺市区里的民宿好。
毕竟这里的地段虽说风景棒空气好,实际上已经算偏到不能再偏。
好些小城市如果自己租房,一千多一个月就能租着不错的一房一厅甚至两房三房,各种快递外卖都能顺利到家,加上吃饭钱也就两千多一个月。
好处就是这有院子,里头还时不时会组织活动,想玩就玩,不想玩也能在屋里躺平,没人会跟你急眼。
要是这里包的三餐够好吃倒是美。
这么想着,禾嫒尺便开始朝食堂的方向瞧。
听说安顺当地普通居民的厨艺也很好,不知这里的人今天午饭吃些啥呢?
虽然前不久才吃过扎实的早餐,但禾嫒尺的脑海里已经逐渐被吃的占据。
一旁的大圈圈却仍在认真思考养老的事,还在跟小哥掰扯。
“哎,想养老就是不想工作赚钱嘛,还要花钱就算不上完全养老啦。”
她不光说,还套近乎:“没事,这里没别人,你就老实跟我俩说,你们这里以前是不是做民宿,但是招不到足够客人所以转型啦?”
相似小说推荐
-
黑莲花他自带攻略系统(苏荷里耶) [穿越重生] 《黑莲花他自带攻略系统》作者:苏荷里耶【完结+番外】晋江VIP2024-08-30完结总书评数:290 当前被...
-
不渡雨(杯一安) [现代情感] 《不渡雨》作者:杯一安【完结】江VIP2024-09-04完结总书评数:695 当前被收藏数:15721 营养液数: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