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严雄,整日想当人家的哥哥。
李家一家人都让人欢喜,马姐姐更是打心眼里疼惜郎君,这让她也放心不少。
如此好的一家人,背后没有一点儿助力,以后香穗怕是不能跟郎君有个好结局。
她要帮他们一把,那就只能努力促成她马姐姐跟大当家的亲事。
“大当家以后发达了,会不会往家里塞满貌美小妾?到时候他再看不上我马姐姐?”袁婶子不放心的又是一问。
严老翁被她问住了,这个谁能保证呢,男人出人头地了,哪个不是三妻四妾的。
不过夏敞他好像又跟别人不一样,他从别的镖师口中听到的,他有些莫名的固执。
一起镖师的在走完镖之后都会放松一下,出去喝个小酒,找个花娘。
而夏敞只喝酒不找花娘。若是去花楼喝酒,他也是喝完酒就走。
他是没有亲眼见过,不知道真假。
袁氏不放心,他也能理解,一个寡妇,出了事儿,也没有娘家能依靠,以后大概也是指望不上的。
若是她嫁过去,日子过得不顺心,也没有人撑腰。
袁氏提前打探好大当家的人品,也是为了她以后着想。
严老翁都理解,就把上面他没有亲眼见过的事儿说了出来。
有些事情,并不会空穴来风,既然同行的人这样说,那定然是发生过的。
严老翁这样说,袁婶子又有疑惑,“他别是不行吧?”
袁婶子如此,将严老翁气笑了,“如此不是更好,就让他纯帮忙好了。”
袁婶子噗嗤也笑了,她语气不耐烦的说:“好了,我知道了。我去找马姐姐说说。”
翌日,天空湛蓝,太阳暖烘烘地照着院子。
岁节这几日不用干活,马氏心里急得慌。
袁婶子过来串门,他们就搬了板凳到院子里坐着。
程乾又带着香穗在堂屋里读书,石头跑去找舟儿玩去了。
刚巧,院里就她们两个人,袁婶子将椅子挪到马氏身旁坐下。
坐这么近干嘛马氏笑看了她一眼。
袁婶子鬼鬼祟祟地,压低声音问马氏:“姐姐,你还年轻,有没有想过再找一个?”
马氏想也没想地摇了摇头。
袁婶子不解,“为啥?”
为啥?怕再走一家,那家人对孩子不好呀。
不是自己亲生的,自然是不能打心里喜欢的,况且还要吃他们家的,喝他们家的,他们自然心中不喜。
马氏就跟袁婶子说了念儿的事儿,小女娘也就跟香穗一般大,在后爹家中什么活都干,即便如此,他还想药死她。
那李老栓在村里人眼中也不算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可是他眼中就是容不下他娘子带来的这个孩子。
袁婶子听了也沉默了一会儿,叹息了一声:“这样的人也是有的。可是,这天下那么大,也总是有好人的。”
“人心都一样,哪有什么好的。我守着孩子们,虽然苦了一点儿,他们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过活。穗儿卖豆芽累了些,她不用担心不知道哪天就被人药死。”
马氏说得这些都在理儿,袁婶子没有说通她,反而差点儿被她给说服。
她这固执的观点,定然是被同村的那个人给吓到了。
他们来到李家庄,香穗就赶紧的生豆芽卖钱,可马氏她也不花香穗挣的钱,自己去镇上拿帕子荷包回来绣。
挣了钱,给家中买粮食吃。给程乾做鞋子,她自己的鞋子上还带着补丁。
石头的衣裳,不是香穗穿小的衣裳改的,就是之前他父兄的衣裳改的。
一家人过得清苦,可是也有滋有味。
之前吃苦是没有法子,现在有个能过好日子的机会,总不能为还没有发生的事儿拒绝不是。
袁婶子想着他们的以后,就卯足了劲儿地游说马氏。
“姐姐长得貌美,自己带着孩子,孤儿寡母的,难免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马氏听了脸色渐渐变得难看。
袁婶子说的没错,先有柳林村的林二河,再有镇子上的佟员外,不都是如此。
若不是因为她,他们还在玉田县,柳林村过着安稳的日子。
虽然赋税重,可,若是家中没有花钱的地方,也是能吃饱的。
因着香穗去了程家,他们的日子才刚刚好了那么一点儿,就出了那样的事儿。
说起这事儿,马氏心里觉着对不起所有人,因着她的事儿,严家也跟着跑路。
袁婶子看马氏脸色苍白难看,马上伸手握住了她的手,宽慰:“姐姐别多想,眼看着郎君已经是大人了,他也能护着你的。不行还有我呢。”
袁婶子见马氏难过,她心里也不好受了起来,她不小心说到了马氏的痛处。
她说了那么多,都不如后面这两句。
有事儿,马氏可以自己扛着,可是若是麻烦到别人,她心里还是很过意不去的。
她也更不能麻烦程乾,程乾没有义务护着她。
若是真能遇到个好人家,能接受她带着三个孩子,她或许可以考虑考虑。
马氏脸上
慢慢恢复血色,她笑着对袁婶子说:“若是谁能接受我三个孩子,也不是不能考虑。”
有人能接受哩。
袁婶子压着声音也难掩兴奋,“姐姐觉着大当家怎么样?”
马氏当她在开玩笑,不经意地说:“什么大当家?清风寨的大当家吗?”
袁婶子严肃地盯着马氏,点了点头。
马氏噗嗤一笑,“他是不是疯了?他一个大当家,能看上我这半老徐娘,还带着三个孩子。”
真是对自己的美貌没有认识啊。
她瘦是瘦了点儿,可是骨相在那里呢。若是她能再吃胖一点儿,神妃仙子说得就是她。
“余师爷来家找严阿翁,想让严阿翁说和说和你跟大当家的事儿。”
袁婶子说了她过来的原因,马氏猛然收起笑容严肃起来。
两人说说闲话倒是没有什么,猛然一说,有人看上了她,马氏心突然乱了起来。
“这事儿,容我想一想。他图什么呀?他有娘子没有?”马氏脑子里乱糟糟的。
“他若是有娘子,能在夏娘子家待客。大当家不是夏娘子她相公的三叔吗,有机会咱们从她那里打听打听。我只从严阿翁那里听说,大当家这人是不错,其他的他许是也不了解。”
马氏心里有些慌,是那种对于未来不确定的慌乱。
袁婶子拉着她的手安抚,“咱们不着急,了解清楚了再给他们回话。”
马氏轻轻点头,不安道:“最后,我若是不同意,会不会对咱们有影响?”
袁婶子:“那不能吧。看他做的这些事,大当家应该是个君子。”
从这两次见到的大当家来看,他确实是个有进退的人。
马氏心慢慢平复下来。
袁婶子见程乾跟香穗在屋里看书,就随口问了一句:“穗儿也识字?”
马氏笑着点头,“小时候跟着她大哥学了一些,会写自己的名字,能认识几个。”
女娃能识字的极少,香穗能识字,那也是件让马氏骄傲的事儿。
“阿乾识字,我让穗儿跟他再学几个,闺女家能多识几个字也是好的。”
那确实,若是女子识字,去大户人家做女使能拿到的月钱都比别人多。
袁婶子突然之间就想到了石头,于是问马氏:“石头是不是过了这个节就七岁了,有没有想过让他去识字?”
马氏脸上刚露出的笑容又挂不住了,读书费钱,她一个人可是供不了石头读书。
香穗之前说过要好好挣钱以后也让石头去读书,可她怎么能用闺女的钱送儿子去读书。
马氏不知道该说什么,就沉默着没有说话。
说曹操,曹操到。
石头从外面跑了回来,看到马上跟袁婶子坐在院里,高声叫了声:“阿娘,袁婶子。”
石头后面跟着舟儿。
两人跑去堂屋,不一会儿,夏娘子就跟了过来。
她跟马氏和袁婶子打了声招呼,就笑着说:“在家玩的好好的,石头说要回来,臭小子也非要跟着过来,一会儿都分不开。”
袁婶子哈哈笑。
夏娘子自己拿了个椅子坐到了她二人跟前。
袁婶子打趣夏娘子,“你怎么不在家陪着夏百户,他好不容易回来一趟。”
夏娘子嘴巴一撇,说:“昨儿跟着三叔一起回寨子里去了。”
机会来了。
袁婶子脑子一转,就开始套话,“你们原来就是这村里的吗?怎么不见你婆家的人?”
夏娘子笑着说:“潮哥他是大夏庄的,离这里有十多里路呢……”
以此开头,夏娘子就将他们夏家的情况毫无保留地都说了出来。
夏家因着他三叔跟官府作对,家中如今已没有别的人了,如此等等……
“大当家的真是个人物,就是可怜了你婆家的翁婆,姑舅。”袁婶子感叹一声,又问:“当年大当家在外面跑江湖的时候也没有成个亲?”
“我嫁过来的时候,他就是一个人,没听潮哥说三叔成过亲。”
夏娘子知无不言,将她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三叔平常都住在寨子里,也就只有岁节的时候回来一趟,基本上当日就回去。”
夏娘子说完这些,心想这样说,会不会给人一种,她三叔不顾家的印象。
接着又补了一句:“三叔喜欢舟儿,上元节都会回来给舟儿送灯笼。”
袁婶子很满意,有些话都没有问呢,夏娘子自己都说了出来。
夏娘子呢,她自从偷听到余师爷跟大当家的谈话后,对马氏是无比满意。
她想多说些给马氏听。
夏娘子一口气将夏家的情况说了个透彻,袁婶子听完比较满意。
大当家没有成过亲,又是个忠义良善的,最重要一点,他好像挺喜欢孩子。
这样就挺好。
马氏不吭声,默默听着。
日头渐渐西斜,夏娘子又抓了舟儿回去吃间食。
袁婶子知道马氏会考虑,也没有追问她。她在这里坐得挺久了,回家意思意思给那爷俩烧点儿水。
家里孩子都在家,马氏也学着夏娘子,中午的时候会给孩子们做点儿间食。
岁节前,她用萝卜炸了些丸子,这会儿,她拿了些丸子出来,又切了了点儿白菜叶子,用小风炉做了一小锅萝卜丸子汤。
喝汤的时候,大家一起说起了香穗识字的事儿。
程乾说:“明儿,我就要回山上了,你以后看书遇到不认识的,先放着,等我回来再教你。”
马氏一脸惊讶,明儿也才初三,这么早就回寨子上?
程乾看出了马氏的惊讶,解释说:“有些人初二就回去了,我跟严雄还是回去晚的那一批呢。”
今儿也听夏娘子说,夏百户跟着大当家昨儿晚上就走了。
她相信程乾跟严雄是回去晚的。
既然明儿就走了,那给他做的鞋子还得赶紧做完。
她还想着家中还有什么好吃的,都拿出来做给他吃。
家里还有些猪杂没有舍得一次性吃完,她估摸着用小锅煎着还能吃一次。
第二日,一大早,马氏就将猪肠切了放到锅里煎,她想着上次严雄还挺爱吃的,就让石头去将严雄叫了过来一起吃。
这次严雄过来,碗里端了大半碗袁婶子做的红烧肉,不管袁婶子厨艺如何,肉总是香的。
马氏煎猪杂的时候,也往锅里给他们放了一小半。
香得他们吃得肚儿溜圆。
吃饱之后,一排四个小板凳整齐地放在门口,四个人坐在小板凳上消食。
马氏见了,可笑的不行。
她也不介意一些不知道什么时候传下来的土规矩,当天就拿出针线笸箩给程乾缝鞋子。
一冬天,程乾穿得都是单鞋,他们日日操练,穿单鞋也不冻脚。
紧赶慢赶,在程乾走之前,给他将鞋子做好,包在包袱里让他带上了山。
严老翁想着他这次上山,余师爷指定会问他结果,因而叫来袁婶子问了一嘴,马氏是怎么想的?
袁婶子自然实话实说,要考虑一下。
严老翁明了,半下晌的时候,带着严雄跟程乾回了寨子。
人都走了,村里人过节的吃食也该吃得差不多了,香穗就开始泡豆子生豆芽。
这日,香穗出去卖豆芽去了,马氏抱着针线笸箩在做针线活。
从门外来了个小郎,敲门问:“婶子,你家是不是卖豆芽的?”
马氏放下针线笸箩迎了出来,“小郎君,我家是卖豆芽的,你是要买豆芽?”
那小郎说:“是买豆芽,不是今儿要,明日,明日你们送三十斤豆芽上水泽山,找灶房老杨。”
“哦,好好好。”一下卖出去三十斤,马氏自然高兴,忙点头应下。
那小郎从怀里摸出一把铜板,“这是二十文定钱,剩下的豆芽送到了,灶房的老杨会给结。”
“好好好,都好。”马氏满口应下。
那小哥骑着门口的一头小毛驴走了。
马氏目送他离开,笑着回了家。
“阿娘,水泽山上要豆芽?水泽山那不就是清风寨,我老早就想将豆芽卖去清风寨了。”
香穗很欢喜,想着她没有骡马,就跑去找袁婶子借骡车。
“婶子,明儿我借你家骡车用一下。”
借人家的骡车总要说清楚缘由,香穗就将明儿要去清风寨送豆芽的事儿说了。
袁婶子很为香穗高兴,又忍不住有些多想,不会是大当家让送的吧?
管他呢,能挣钱就行。
翌日,一大早香穗跟马氏就提着豆芽去溪水边洗,洗好了,就用一个大大的木盘子装好放到太平车上。
严家的太平车太大,送这一点儿豆芽完全不值当。
袁婶子帮香穗赶着骡车,香穗坐在后面,想得是,若是清风寨以后让她长期送豆芽,她就去镇子上买头驴子回来。
买一头驴子,再买一辆小的太平车,这样她日日往山上送货方便,也可以多生些豆芽,架着驴车去其他村里卖。
香穗有了这个计划,就仔细看着袁婶子赶骡车,好像也没有什么难的。
要它走快点儿,就在屁股上抽一鞭子,要想慢下来就拉住缰绳,喊一声:“吁~”
这好像很好学。
从门口往东一直都大概有三四里,然后有一条往北的路,沿着这条路再走三四里,就到了山脚下。
山上有一条蜿蜒往山上走的小路,勉强走得下骡车,若是车子再大一些就走不了了。
他们刚走上这条路没有多久,前面就遇到了一棵挡住道路的大树。
“这怎么还挡住了?难道要我们背着豆芽上去?”香穗眉头轻蹙,有些着急。
昨儿过去的人也没说怎么送上山,她就用木盘装的豆芽,难道要她跟袁婶子抬上去?
骡车停下,袁婶子下去看了看,这根树木就是人为的挡在这里的。
他们两人左看看右看看,旁边也没有什么人。
“穗儿,骡车过不去了,咱们得走上去。”袁婶子无奈。
清风寨的这六十文钱真不好挣啊,他们若是抬着木盘上去,骡子就得放到这路上,如此一来,将整个道路都给堵住了,这样也是个问题。
可是这么大一个木盘,像自己这么一个人又整不上去。
他们两个也没来过山上,不知道从这里到寨子里还有多远。
不行只能先将骡车停到山下,他们再抬着豆芽上来。
一番折腾,袁婶子又将骡车赶了下去,在山下的树林里停好骡车,她跟香穗两个人抬着木盘就往上走。
袁婶子比香穗高,两人抬起来总之不是那么和谐。
袁婶子弯着腰,抬到刚才的树旁,腰都要断了。
香穗跟袁婶子抬着豆芽刚跨过大树,突然被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四个人堵住了去路。
“你们是干什么的?不许上去,快下山去吧。”
“我们是来送豆芽的啊,找灶房的老杨。”怎么还被拦住了,香穗急了,说得又快又急。
“没有接到命令,你们先在这里等一下。”
香穗跟袁婶子被拦了下来,其中一个人飞快往山上跑去。
他们不让两人上去,袁婶子就示意香穗将豆芽先放地上。
清风寨的人站在树里面,他们被赶到了树外面,几人大眼瞪小眼。
不过两盏茶的时间,从上面噔噔噔跑下来两个人,一个是刚才上去的人,还有一个是年少的小郎。
那人一回来就吐槽,“这小子昨儿忘了给咱们说,老杨罚他下来将菜背上去。”
那小郎背了个背篓,一脸被骂过的不爽快。
香穗小心翼翼地问:“给你装到背篓里吧?”
那小郎点头,将背篓放了下来。
香穗小心地将豆芽给他整齐地码放到背篓里。最后,从小郎手里接过剩下的四十文。
在那小郎走前,香穗忙又问了一句:“明儿还送吗?”
相似小说推荐
-
和顶流哥哥上综艺后我全网爆红(糯栗子) [现代情感] 《和顶流哥哥上综艺后我全网爆红》作者:糯栗子【完结+番外】番茄VIP2022-10-10 完结星光璀璨现代...
-
绊星(弥萝) [现代情感] 《绊星》全集 作者:弥萝【完结+番外】晋江VIP 2023-12-30完结章均点击数:105823总书评数:3112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