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知五弟性命无忧,朱棣当以自保为先,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明殿,朱元璋。
朱有爋还不知自己的恶行已经被他爹和皇爷爷知道,他还在盘算着如何才能把他大哥拉下台,凭啥,就凭比自己早出生几年就占尽便宜?!
他不服!
【见削藩如此简单容易,朱允炆立马膨胀起来,就着这个势头不能停。
第二个被削的是代王朱桂。】
别点名的代王朱桂立马绷直后背,他把握紧拳头的手背在后面,紧张又气恼。
凭什么第二个是他?!
朱桂等着神迹给他平冤昭雪。
【朱桂为人残暴,这个的确不是什么好东西,该削。】
朱桂???
听神迹肯定了自己,朱允炆挺直腰杆,果然,他是天道一方。
【插一嘴,朱元璋好的儿子是真好的,混蛋的是真混蛋,比如朱樉,朱桂。】
朱樉!!!
【朱桂也是被雷厉风行的别贬为庶人,到这里,朱允炆的削藩之路都特别顺,对方根本手无缚之力。
如此让朱允炆肯定自己之前的想法,削藩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也不知汉朝如何能削出七王之乱。
说白了还是实力不行呀。】
天幕再次出现熟悉的卡通小人,卡通朱允炆再次出现,对面站着的是拿着棋盘的汉景帝。
只见卡通朱允炆指着汉景帝,头上几个大字,你不行!
然后汉景帝开始拿着棋盘追着朱允炆打。
汉景帝没想到后朝小儿竟然瞧不起自己,他凭什么瞧不起自己?!
此刻的汉景帝真想化身天幕上的小人,上去打死他!
他倒要看看后朝小儿怎么行的,一削到底,他也不怕那些藩王联手起来对抗他?!
明明已经有自己的前车之鉴,还能愚蠢如此,可笑。
不光汉景帝吐槽,赵匡美的嘴也没闲着。
“他还沾沾自喜!后面肯定有反转!”赵匡美特别自信,要没有,他把墨水给喝了!
听朱允炆竟如此对朱棣,同样的凉薄,但偏偏他还以“仁”为名,做什么都要出师有名。
虚假的仁义更让扶苏觉得的恶心。
那自己之前的仁义,在父皇眼中又是什么?扶苏开始自省。
胡亥百无聊赖的听着,他觉得朱允炆真的太磨叽,既然手中有决定的力量那还等什么,一并都杀了呗。
若换成自己…胡亥扫视坐在他身前的各位哥哥们。
【已经顺利的削了两位叔叔,朱允炆开始寻找下一个目标。
套路和之前一样,找各位叔叔的罪名,然后合理合法的把他们贬为庶人。
作为守城的仁君,日后的明太宗,朱允炆绝对不让自己留着任何污点。
此时的朱允炆估计有点飘了,他把接下来的目标定湘王朱柏,朱柏可和前面两位藩王不同,有战功的藩王。】
卡通朱允炆又跳出来了,他掐着腰哈哈哈大笑,头上几个大字,“轮到你啦!”
【朱元璋让他驻守荆州,荆州大家很熟悉吧,三国时候咱们说过荆州的重要性,当年刘备败北,痛失了荆州是很大原因。
朱元璋很是看重这个儿子,他册封朱允炆为皇太孙时,特意把湘王和燕王召回南京观礼。】
朱柏没想到第三个被削藩的竟然是自己,气的朱柏整个都发抖,“我朱柏一生无愧于大明,父皇,这就是你选的好皇孙,薄情寡义!”
眼见朱柏被气的情绪失控,竟然指着朱允炆鼻子开骂。
“滚出去,什么时候脑子清醒再回来!”朱元璋也不惯朱柏毛病。
“我不出去,我得听听我仁善的大侄子给我加什么莫须有的罪名。”朱柏坐下了。
“出不出去,你出不出去!”朱元璋直接上脚,和平常人家打孩子差不多。
到底你爸爸还是你爸爸,朱柏还是怂了,他委屈的不行,竟然用手背擦抹眼眶,好似被气的哭了。
委委屈屈的现在殿外,朱柏越想越委屈,蹲在地上嚎啕大哭,气死他了!气死他了!
“给咱闭嘴!”朱元璋出去接着打,神迹也跟着他出去,见神迹不在,朱棣他们也跟着出去,殿外变的相当热闹。
【朱允炆第三次削藩可没有之前那么幸运,遇到硬茬了。】
朱樉他们跟着出去, 想知道老十二是如何硬茬,平日他性子是执拗了些。
不会是造反了吧?可神迹之前说只有Judy造反,难不成是他俩一起造的反。
也不是不可能,毕竟老五和老十二都和老四朱棣的关系不错, 特别老十二, 身边颇有老四朱棣的影子。
比起老五朱橚, 老四和老十二更像兄弟。
也奇了怪了, 老十二嗷嗷哭的时候,神迹也不动了, 好似等老十二哭完。
实际上,是直播间那头网络卡顿。
建文年,明殿。
已经定下来削藩之策,朱允炆着手开始布局,但一件事情却让他犯了难。
该如何有理有据的削藩。
“朕可不能冤枉叔叔, 毕竟, 他是朕的叔叔。”朱允炆面上不忍。
“陛下, 周王朱橚在先皇在位时期便昏庸, 先帝顾忌旧情才将他保他藩王。”黄子澄道。
朱允炆长叹一口气,“只是, 他毕竟是朕的叔叔, 之前犯的错已经过了, 总不能抓着不放。”
“周王不贤, 人人得而诛之, 不防先从他的从周王身边的人下手,找出周王罪证。”黄子澄提议。
朱允炆点头, 只能这般。
得朱允炆应许,黄子澄立马派人前往朱橚封地, 既然要大义灭亲,自然要找朱橚身边最亲近之人,如此说话才有力度。
黄子澄把目标定在朱橚的次子身上,他早有耳闻,朱橚的次子与朱橚长子向来不和。
朱允炆走出大殿外,他抬头看着明月,“皇爷爷,不是孙儿不遵守你的嘱托,实在是叔叔们…”
此时的大明,还如同往常一样的安稳。
朱橚还在摆弄他的草草药药,一如往常。
根本不知自己接下来的命运
代王朱桂在自己的封地仍旧肆无忌惮,半点没因新帝上任而收敛半本。
一个黄口小儿,能掀起什么风浪,不还得靠着他们这些当叔叔的!
燕王朱帝则看着他面前的神迹,眼神愈发深邃。
同一轮明月下,还有一人在痛哭。
真是众人的悲喜不同。
湘王府。
湘王朱柏看着圆月,又想起已经先逝的父皇,心头一酸,又大哭起来。
“王妃,大王又哭了。”府上的下人过来禀报,先帝去世不过三月,他家王爷想起来便会痛哭一番。
“由着大王哭吧,他心里难受。”湘王轻轻叹气,她太了解自家夫君了。
别看他家夫君在战场上英勇无比,平日亦是刚毅的性子,好似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但私下心却是很软,特别对先皇,她家夫君是打心里难过。
特别没能送先皇最后一程。
建文帝时期的朱柏在痛哭,朱元璋时期的朱柏也在痛哭,不知是不是不同平行世界同一个人产生了共鸣,直播间忽然蹦出一句话来。
【朱柏到死也没见到他父皇的牌位】
一个死字让朱元璋顿住了脚。
前面神迹所述,朱允炆虽削藩,两位藩王虽被贬为庶人,到底还留了性命。
且被削的朱橚,之前被就被朱元璋流放过,对于这个不能文又不能武的儿子,朱元璋一早就失望。
至于代王朱桂,莽将一个,他那些违法乱纪之事朱元璋都看在眼里。
但因他驻守边境有功,朱元璋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朱元璋对贪官污吏手腕强硬,但到了自家儿子这便犯了天下家长都会犯的病,给他一次机会,总会改吧?
但是到了湘王朱柏这,一个死字,让朱元璋心底一沉。
打归打,对十二子朱柏,朱元璋还是心疼的,手心手背都是肉。
看见飘过的弹幕,乐瑶不由的叹气,竟替朱柏感到不值得,但又不能说朱元璋做的不对。
只能说朱元璋真的方方面面为朱允炆铺路,无奈朱允炆又菜又不听话。
【李渊】:什么意思?为何不让他进宫?
李渊立马脑补,刚刚神迹说这个湘王是个硬茬,是不是他早有造反之心?!
李渊好奇的不得了,果然人类的本质是吃瓜,听后世王朝之事简直不要太精彩。
反呀!造反造起来!!
李渊纯属看热闹不嫌事大。
乐瑶这边的网络也不卡了。
【不但湘王朱柏没去,朱元璋所有的儿子们都不准到京城吊丧。】
乐瑶看粉丝李渊疑问,她就顺着他的疑惑多说几句。
【皇帝临死前,都会下遗诰,安排自己的身后事,像咱们之前说过的汉文帝,他的遗诰就是不能因为自己的死而叨扰百姓。
明太祖朱元璋也留下三条遗诏,其中两条都与皇太孙朱允炆有关,可见朱元璋的偏爱。】
【路人甲】:真不理解朱元璋为什么那么偏爱朱允炆,隔辈亲?
熟悉的粉丝路人甲跳出来吐槽。
【路人甲】:又不是嫡孙,难不成因为长的像朱标?丧子之痛的哀思转移?
朱橚朱樉他们不约而同的看向朱允炆,之前他们怎么没发现朱允炆长的那么像他们大哥。
所以?靠脸得宠??
朱棣把朱柏扶起来,“十二弟,可哭够了。”朱棣问。
朱柏抹了一把眼泪,“哭够了。”
方才他没崩的住,情绪崩溃,他不明白,如此德行的朱允炆他爹为何还要护着,难不成他们兄弟几人的命抵不过一个皇孙?
上来就削藩,他们做叔叔的哪里对不起他?!
朱柏赤红着眼,使劲瞪朱允炆,不敢相信这是他大哥的儿子。
【遗诏的第一条,“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注1
这条遗诏宣布了朱允炆的帝王之位,正统之位。
遗诏第二条,是让丧礼不用隆重,一切从简,这条能看出朱元璋心中是有百姓的,同时,如同之前的汉文帝。
遗诏第三条就很有意思了,“诸王各于本国哭临,不必赴京。中外官军、戍守官员,无得擅离信地,许遣人至京。”注1
按理说,一国之君驾崩,作为儿子的藩王们却不准进京哭丧,就是普通百姓人家也过于离谱。】
乐瑶的小动画再次出来,白胡子的皇帝小人躺在棺材里,棺材板上几个大字,“不准回来!”
【说白了,朱元璋如此委屈自己,作为开国皇帝,他的身后事不过寥寥几人就完了!
讲真就算是村里办白事也没朱元璋这么快的,堂堂的开国皇帝呀,太祖啊。
节俭就罢了,连儿子们的吊丧都免了,说白了,朱元璋在防着朱棣他们。
他怕诸藩王趁着自己驾崩之际,联合起来造反。
朱元璋真是为朱允炆的皇位操碎了心。
不过从另一方面看,朱元璋这么操心的根本原因不还是因为朱允炆他不行么。】
听着自家父皇的遗诏,所有的藩王都沉默了,他们的父皇,竟然如此防着他们。
“皇爷爷,是孙儿不孝。”朱允炆红了眼眶,眼泪半掉不掉的,对比之下,朱柏哭的真是半点美感没有,纯纯一个熊孩子。
“你不但不孝,你还不仁。”朱柏的声音还带着颤音,方才哭的过于激烈。
被朱柏怒怼,朱允炆反问,“允炆的确不如爹爹,是我辜负了爹爹 。”
朱允炆把朱标搬了出来,朱柏委屈,他还委屈,若不是自家爹爹去的早,他何必削藩?
“你爹让你削藩了?”朱元璋问话,他了解他一手教出来的太子,这种事情朱标做不出来,也不屑于做。
朱元璋是疼爱朱允炆,但如何也敌不过他对朱标的疼爱。
朱允炆的脸色刷的一下白了,“是孙儿说错话了。”朱允炆立马认错。
【咱们继续说说朱允炆是如何对付湘王刘柏。
方才也说过,湘王可不是什么草包,他文武双全,素有燕王朱棣之风。
选湘王做为第三个削藩对象,像极了先拿小号练练手。】
朱棣心底一沉,他看向朱允炆,他实在不明白,为何,到底为何逼着他造反?
【朱允炆削朱柏藩的理由是他在封地擅自铸造货币,这事到底是真是假,不得而知,咱们暂不分析。
结果就是朱允炆拍大将李景隆去抓捕朱柏,不过,朱允炆并没让李景隆明目张胆的去抓李柏,而是耍了个心眼。
从这能看出朱允炆并不蠢,甚至算的上精明。】
朱柏直勾勾的看向朱允炆。
【朱允炆让李景隆伪装成商人,然后带着军队悄悄的潜入朱柏所在的封地荆州。
在此之前,没任何预兆,朱允炆不给朱柏半点准备时间。
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朱柏的湘王府被李景隆的军队包围,确保朱柏插翅难飞后,李景隆才拿出朱允炆的圣旨,宣布了朱柏的罪行。并让朱柏束手就擒,立马跟他去南京受审。】
“好计谋,真是好计谋。”朱柏没想到他一向看不起的侄子还知看兵书,这招叫做什么,白衣渡江?
【按照朱允炆的想法,湘王朱柏定会束手就擒,毕竟他已经无力反抗。
偏偏朱柏反抗了,以全府上下的命反抗。
朱柏对自己的湘王妃道,自古以来贤良之臣被昏君冤枉,都会以死明志,像是汉朝的大将军周亚夫。】
汉景帝……
【而他自己,作为堂堂正正的皇子,守卫边境的将,如今受到如此侮辱,岂能苟且偷生。
且父皇病重时,自己不能去探望,父皇去世时,自己又不能奔丧,自己为人子女亦活的憋屈,如此不如一了百了,已证清白。
湘王朱柏和湘王妃说完这些话后,他饮下最后一杯酒,毅然决然的走向黄泉路。
只见他放火点燃了湘王府,骑着战马,挽着长弓,亦如当年带兵冲锋。】
乐瑶放出悲壮的音乐,音乐中,以将军打扮的将军骑着战马奔向火海。
【最终,湘王朱柏纵马跃入火海自焚而死。
见朱柏如此,他的妻妾还有湘王府的上上下下,没一人苟活,都跟着湘王朱柏一起去了黄泉路……】
朱柏听到自己如此下场,竟大喝一声,“好!”
大呵完这一声好字, 湘王朱柏又大笑起来,笑着笑着又哭了。
他心口发闷的很,他死得其所,他的妻儿何必跟着自己。
“老十二这是疯了?”朱樉往后倒退了一步, 怕朱柏一会发疯在把自己带走。
朱允炆也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一步, 这样又哭又笑的朱柏让他害怕。
俗话说的好光脚的怕不要命的, 此时的湘王朱柏就是那个不要命的。
其他几位藩王也默默的往后退, 生怕朱柏发疯,他都敢自焚而亡, 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
“快看看,他身上有没有火!”代王朱桂问 ,别一会朱柏发疯把皇宫给点了。
只有朱棣走到朱柏面前,眼神中透露出心疼,他拍怕朱柏的肩膀, 没说什么, 由着朱柏发泄。
“发什么疯?!”朱元璋一把把朱柏拽了过来, “咱老朱家, 不出自缢的怂蛋玩意。”
朱元璋看似是呵斥,实际上在安抚朱柏, 只是话说出口就这幅德行。
“啥宁死不屈, 自家人, 你低个头又怎么了。”朱元璋继续劝, 说实在的, 还不如不劝。
“好一个自家人,爹, 我拿他当自家人,他拿我当叔叔么?他拿我当仇人。”朱柏见朱元璋还护着朱允炆, 不由的心底发凉,愈发悲怆。
虽然事情还没发生,但是朱柏特别能体会自己当时的心情,若能活着谁想死,但朱允炆能让他活?
与其苟活,不如悲壮的死,用自己的死来撕破朱允炆“大义”的嘴脸。
“把黄子澄给咱押过来,挑拨离间的东西。”朱元璋把怒火转移到黄子澄身上。
自己孙子什么品行自己难道不知,若不是黄子澄一旁挑唆,他孙子怎可能会干出这些事。
朱元璋这人有个毛病,护短,他太信任家人了,觉得错都是外人的,绝对不是他们老朱家人的错。
【路人甲】:这湘王也是刚烈,唉。
【路人甲】:他就不能和他四哥学学,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路人甲】:手下亲信都愿意跟他死,为何不一搏。
朱柏看着眼前的一行大字,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悲呛的情绪竟被安抚住了。
见到朱柏情绪平复下来,朱元璋的情绪也稳定下来,他真怕朱柏做出什么过激的行为。
他已经死了一个儿子,再也经受不起第二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谁能体会的了。
“咱定饶不了挑拨离间的小人。”朱元璋把朱允炆拉过来,“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耳根子如此软,他们可是你亲叔叔,你不信你叔叔,信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