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如何,这也算是缺点??
杨坚大为不解,本以为神迹会讲李世民老年昏庸,或者沉迷女色什么的“
不是个好父亲,这算什么缺点?!
【这当然算缺点,俗话说的好,子不孝父之过。
而且还是关于国运的太子,若隋文帝杨坚好好的教导孩子,最后怎么会被隋炀帝杨广败了江山。】
杨坚瞬间哑口无言,“太医。”
隋文帝杨坚唤太医来,他心口又发闷。
而此时的唐朝内殿。
李承乾没想到神迹会忽然提到自己,难道自己日后会是和隋炀帝一样的亡国之君。
毕竟现在的李承乾才六岁,只见他带着稚气的小脸瞬间白了,眼眶也红了,带着哭嗓看向长孙皇后,“阿娘。”
长孙皇后把李承铉揽入怀中,安抚道,“神迹只是说你阿耶不好,并没说高明什么。”
的确,神迹只说李世民不是个好父亲,并没说李承乾如何。
再说了,如今六岁的李承乾也不是太子。
“阿耶。”李承乾从长孙皇后怀里探出小脑袋,怯生生的看向李世民,怕是李世民说一句重话,李承乾的眼泪珠子就能掉下来。
只见李世民皱起眉头,满脸不解,为何神迹说他不是一个好阿耶呢?
哪怕神迹说自己治国哪里不对,李世民还能虚心接受,但是对自己的子嗣,他真的很在意。
毕竟自己经历过与兄长之争,若无神迹出现 ,玄武门之变定会发生。
正是因为如此,李世民很注重皇子间的兄弟关系,他想当一名合格的君主,也想当一名合格的父皇。
正好二皇子李泰也来了,虽然只比李承乾小了一岁,但是李泰却比李承乾整整胖了两圈,圆滚滚的样子十分讨喜。
“儿子给阿耶阿娘请安。”李泰进殿,其实他是听阿娘来了,故意跟来的。
他也想看看神迹是什么东西,和李承乾不同,李泰看到神迹没半分害怕,反而毕恭毕敬的给神迹行礼。
“兄长,你怎么哭了?”李泰跑到他哥李承乾跟前,左看看右看看。
“阿耶,兄长是不是被神迹给吓哭了?”李泰问道,“兄长,你不要怕,神仙可不会吃好人的,你是好人。”
李承乾看着比自己小的弟弟如此淡定,反观自己竟然哭了,半天没兄长的样子……
只见李承乾擦干眼泪,“嗯,弟弟,我不哭了。”
见李承乾不哭了,李泰也笑了,还夸赞李承乾,“兄长真勇敢,不愧是哥哥!”
看着大儿子和小儿子相处的如此和谐,李世民实在想不通自己怎么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了?
他等着神迹给出自己答案。
秦始皇嬴政对此也想到关注,他扫了一眼殿中的皇子,不知自己是不是一位合格的父亲。
在此之前,秦始皇嬴政心里只有统一六国,平天下。
“不过…”嬴政想到方才神迹说的是太子,应该无关秦朝。
秦始皇嬴政连皇后都册封,更不用说什么太子。
乐瑶开了话题,本来想今天晚上就开头讲完,但是意外总是预料不到。
一个加班的电话打过来,她得先做个表格,等着乐瑶做完之后,已经十点了…
没办法,这个话题只能明天接着唠…
等到了第二个,乐瑶准时直播,开头就道歉。
【昨天不好意思,有点事,今天咱们继续唠昨天的话题,为何千古明君的唐太宗李世民算不上一个好皇帝呢?】
【秦始皇嬴政进入直播间】
【汉文帝刘恒进入直播间】
【汉景帝刘启进入直播间】
【明惠宗朱允炆进入直播间】
【唐太宗李世民进入直播间】
【宋太祖赵匡胤进入直播间】
乐瑶数了一下,只有杨坚没来,但是多了一个新粉丝。
杨坚倒是想来,但是乐瑶的直播间的时间不同步,如今的隋文帝杨坚早已在奈何桥喝孟婆汤。
他原本还满心期待的等杨广回朝,好生交代一番,把大隋江山交付于他。
可没想到,他等来的不是他的孝敬儿子,等来的是造反的杨广。
隋朝没有抵挡住历史的车轮,还是亡了。
而李世民这边已经到了629年,大皇子李承乾已经十岁,二皇子李泰九岁。而三皇子李治出生才一年。
今日是三皇子李治周岁之宴,本是大喜之事,毕竟皇家子嗣越多越好。
但是李世民却高兴不起来,究其原因便是四年前的神迹那句唐太宗李世民不是一个好父亲。
这句话竟困扰了李世民四年,在这四年当中,除了完成唐朝大业,李世民还时时刻刻督促自己当一个好父亲。
绝不让当年之事重蹈覆辙。
没想到,就在满月宴这天,神迹出现了。
李世民站了起来,让他纠结了四年的事情,今日终可解惑。
【咱们就从太子李承乾说起。】
第95章
今日虽是宫宴, 但李世民一向要求节俭,因此三皇子李治的满月宴,李世民并没有大摆宴席了,就请了近臣。
一岁的李治刚喝完了奶, 迷迷糊糊的想睡觉, 神迹出现的时候他正好睡着了, 不然非被乐瑶吓哭不可。
其他人就淡定多了, 特别是李承乾。
开头就被点名的李承乾,如今李承乾十岁, 没了四年前的慌乱。
只是神迹上来就说自己,李承乾只觉的压力倍增,这些年,他真的很努力的做嫡长子。
这四年来,李世民对李承乾十分重视, 比之前更加的严苛, 派出有能之臣对李承乾进行教导辅助。
虽然还未册封太子, 但已然是未来储君的配置标准。
按理说, 册封储君才能稳定朝心。
但是有神迹护佑的大唐被预示了未来,臣子们都知他们的皇帝李世民英明且不短命, 太子之事便不着急。
【大家可能疑惑, 怎么唐太宗李世民才四个儿子, 在这解释一下, 唐太宗的儿女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长孙皇后生的,一类是其他女人生的。
长孙皇后生的儿子们是单独的一系, 可见李世民对长孙皇后,虽然花心但不耽误他偏爱。
历史唐太宗李世民共有十四个儿子, 但竞争皇位的就只有长孙皇后的李世民这几个嫡子。】
【要说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当真是史上佳话,两人虽然是政治婚姻,但却一见钟情,相濡以沫。
虽然也不耽误唐太宗李世民招惹花花草草,莺莺燕燕的。
乱七八糟的情史野史八卦一大堆,什么霸占了自己嫂子,抢了历史抢有名的萧皇后。】
李世民扶额,这都什么和什么,萧皇后??
长孙皇后在一旁抿嘴微笑,瞧着他家陛下无奈的表情。
李承乾则使劲低头,怕自己露出什么不适宜的表情。
不过,后世的野史过于离谱,不说别的,萧皇后都六七十岁的老妇,他家父皇不至于,真不至于。
魏征清了清嗓子,碰巧而已。
但李世民条件反射的以为魏征要劝诫,毕竟之前魏征没少劝谏。
“朕日后定会约束私德。”李世民先自省。
魏征一愣,既然他家陛下都开口了,那自己不说也不好,就老生常谈几句,“陛下万不能因为女色而自毁名声。”
李世民点头,对对对,你说的对。
至于房玄龄他们则没说什么,毕竟是他们陛下的私事,且一国之君,三宫六院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只要他们陛下勤勉持政,不沉迷女色便是。
“陛下,要不俺们走?”窦建德一听说的是他们陛下的家事,虽然好奇,但有点尴尬,特别还提到了萧皇后,当年,他和萧皇后还有过那么一段缘分。
“陛下找个女人怎么了,那是高看了她们!”尉迟敬德一听后世竟然如此诋毁他的陛下,立马不愿意,“祖上积德的事!”
尉迟敬德一甩手,“秦大人你扒拉我做甚。”
尉迟敬德是打心里对李世民忠心不二,史上的玄武门之变就是他噶了李元吉的脑袋。
还有当年他因为李世民夸了对方的战马,竟然单骑冲锋敌方阵中,抢夺战马,只要事关李世民之事,他就激动。
夸他家陛下可以,骂不行,谁都不行,神迹也不行。
秦叔宝……
“对对对!俺也同意!俺要是个女的,非陛下不嫁!”程咬金迎合,他特别同意尉迟敬德的说法。
只见两人对视一眼,碰撞的火花中冉冉升起两个大字,“知己!”
“对,俺是女的,俺也嫁。”尉迟敬德跟上一句,世间上哪里寻他家陛下这样的人中之凤。
“尉迟将军、程将军敢嫁,陛下可是敢娶?”李秀宁强忍着笑问道李世民。
程咬金和尉迟敬德目光闪闪的想向李世民。
李世民……
一时竟然不知该怎么答。
【路人甲】:主播要讲唐太宗的情史?
粉丝路人甲的及时出现把跑偏的题给拉了回来。
【没有没有,刚刚跑题了,都是野史,不考究不考究。】
乐瑶发现自己真的是爱跑题。
【言归正传,继续说回李承乾,从李承乾的名字大家就可看出李世民对他的期望,承继大业,总领乾坤。
从小李世民就对李承乾严格要求,并且把身边的能臣都派去指导李承乾,咱们来盘点一下督导太子李承乾的有哪些能臣。
第一位,秦府的十八学士之一的陆德明,唐朝大儒,训诂学家,善言玄理。
第二位,秦府的十八学士之一的孔颖达,不但学识渊博,还敢于进谏。
第三位,秦府的十八学士之一的于志宁,晋阳起兵跟随李世民,直言进谏。
第四位,杜正伦。
关于第四位,咱们插一个小故事。】
也是巧了,乐瑶点名的这几位今日全部在场,除了第四位杜正伦外,其余三位正担辅佐教导李承乾之职。
作为大唐忠臣,他们无愧于心,对于辅导皇长子他们尽心尽责,虽皇嫡子未封太子,但他们都以未来国君的标准来辅佐李承乾。
龙生龙,凤生凤,他们陛下的儿子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杜正伦听神迹要单独讲他的故事,他何德何能,日后他定要好好辅佐太子,方对得起神迹提点。
【因为玄武门之变还有唐太宗李世民的功绩,关于李世民是否改历史一直有争议。
其中就有一个有关于李世民和杜正伦的小故事。
贞观二年(628年),杜正伦负责记载《起居注》,就是记录皇帝一言一行的。
唐太宗李世民就问道,是不是他说的每句话都要记录,若言辞不当怕是对百姓造成影响,如此让他都不敢多说话。
杜正伦说当然要记,陛下既然自己说话的影响,该谨言慎行。
这故事被流传下来,也被作为李世民改史的依据,有人认为李世民干嘛问,是不是提醒史官不该记的不记。】
杜正伦先为李世民喊冤,“臣对天发誓,陛下所言句句属实。”
【因为杜正伦敢于直言,因此被李世民看重,让他任太子左庶子,并嘱咐他道,太子年纪小又有足疾,怕他走歪路信小人,要时刻劝谏,若是不听,就告诉自己。
杜正伦也不枉李世民信任,对太子李承乾时时劝谏,但是太子总不听。
无奈之下杜正伦就告诉太子,是你爹让我管你,你得听话,如此太子就更不听了。
不但不听,杜正伦此话还加剧了李世民和李承乾父子二人的矛盾。】
杜正伦的一腔热血一下被浇灭了…
怎么回事,太子为何不听,明明太子聪慧谦逊,难道是自己的德行让太子不服?
而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注意力全在神迹说的足疾上。
【李世民】:足疾?!
这还是李世民的心声第一次出现的弹幕上。
李承乾低头看自己的脚,心底一沉。而李泰听李承乾患有足疾,心里咯噔一下,目光随着看向他兄长的脚,若他兄长足疾严重如此,那自己……
【这个出处于旧唐书上,说太子李承乾有足疾,都很难行走。
但这个足疾应该不是天生的,对李承乾足疾这件事也有很多说法。
有说是李承乾自己摔的,有说是李承乾贞观五年(631年)还有贞观七年两场大病导致。
还有人说是李家的家族病,主播觉的这个比较靠谱。
毕竟长孙皇后也早去世,毙于贞观十年(636年),死的时候才三十六岁。
像李世民,晚年也受疾病困扰,据说最后病急乱投医,还让方士做丹药,要知道李世民向来不信求丹问佛,对秦始皇、汉武帝二人行为嗤之以鼻。
但最后李世民也如此,看来定是病入膏肓,算起来,唐太宗李世民的寿命也不算长,死的时候才五十一岁,想刘邦登基的时候已经五十四,还当了那么多年的皇帝。】
乐瑶这一番话可谓在唐朝投了一颗深水炸弹般。
“上天有何事就冲着我李世民一人来,为何要连累我的妻儿。”李世民捂着心口,语气悲切。
“皇兄,那咱们赵家是不是也有家族病。”赵匡美刚说完,“不对,就你我二人短命,赵光义那个王八蛋……”
说到这个赵匡美又顿住了,他好像发现了一个大秘密,赵广义那个王八蛋,会不会不是赵家亲生的!!
李世民的心声再次以弹幕的形式到了直播间上。
但是被直播间翻译了一下,呈现在乐瑶面前的话是,“李世民玄武门造孽,才得如此报应。”
这点乐瑶十分不赞同。
【这个报应不报应没有关系,若李世民这样的明君上天都要报应,那其他的皇帝不是要天打雷劈?】
乐瑶这一句话直接把李世民从自责的情绪里拉了出来。
神迹都发话了, 李世民也没必要再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李世民硬生生的把情绪憋了回去,明明眼眶都红了。
【先说说李承乾的足疾,首先李承乾没上过战场, 生于太平盛世, 应该不是什么旧疾复发。
那什么病因会让李承乾连走路都困难呢, 现在有这么一种说法, 李氏一族应该有遗传性糖尿病还有心血管、高血压等疾病。
李承乾的“烂脚”正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发病初期并没有什么太明显的反应, 只会口渴、多尿、身体消瘦。】
听神迹说糖尿病的症状,李承乾一一对应,竟然全部对上。
【若李承乾有糖尿病,长孙皇后和李世民二人之间应该也有人患次疾病。
再说说长孙皇后的早逝,她患有气疾, 类似于现在的心肺疾病。
这病若好好保养, 清淡饮食也不至于如此早去世, 主播觉的长孙皇后英年早逝, 和她生太多孩子有关。
本来就有哮喘,哪能遭的住这么生。
古代为何女子寿命短, 孩子夭折高, 和生孩子时年岁小, 且生的太频繁有必然联系。】
李世民不由的看向正在睡觉的李治, 这已经是观音婢生的第四个孩子。
回想起来, 每次生完孩子后观音婢就要修养很久,但自古以来女人生子都会虚弱, 李世民没想到生孩子竟然会耗娘亲的寿命。
“这将会是朕最后一个孩子。”李世民过来握住长孙皇后的手,不生了, 绝对不生了。
【至于李世民,更不用说,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这样的慢性病,加上早年征战沙场落下一身伤。
就这样,还日日熬夜操劳,能活到五十一算不错了。
这里不得不吐槽下大唐的饮食,从唐朝以胖为美就能看出,大唐饮食的高糖高热量。
不说胖不美,但是过于胖真的会不健康。】
【路人甲】:怎么变成健康快线了?
被粉丝路人甲一提醒,乐瑶发现自己越说越偏,是哦,怎么说道健康问题上了…
【咱们接上之前的话题说,太子李承乾的足疾绝对是个转折点。
本来意气风发,突然连走路都困难,不说李承乾身为太子,就咱们普通人忽然遇到这种事情,心里会如何?
反正要是我遇到这样的事情,我怕是会想不开。
特别李承乾还小,心智还不成熟,更需要家人的开导。
显然,李世民不是一个会开导的父亲,他的关心就是再派一个谏臣到李承乾身边,监督他不要因为这一点小事而松懈自己。】
乐瑶放出动画,一个孩子一瘸一拐的走着,后面的皇帝小人头上几个大字,“一点小事。”
“朕不会因此而轻视承乾。”李世民道。
此话以弹幕的形式发到直播间。
乐瑶叹了一口气,李世民是不会,但是李承乾自己呢?
【李世民不会轻视李承乾,可李承乾自己呢?他能承受的了如此大的挫折么,别忘了,他不过还是个孩子。
可能唐太宗李世民经历的太多,毕竟当年征战沙场,脑袋别在裤腰带打天下,抗挫能力自然要比太子李承乾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