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近日光)


人称嘴炮三王爷!
【四夷各部族的酋长和首领共同推举的天可汗,就是让大唐天子李世民当他们联盟的大哥,联盟的最高权利者。
维持联盟秩序的掌舵人呢,同时也是处理联盟成员之间矛盾的唯一仲裁者。】
“老大,真正的老大。”赵匡美感叹,“唉,还是当爹爽,当孙子真难受。”
“三叔,此言差矣,咱们大宋什么时候当孙子了,当孙子还收岁钱,你见过当孙子还给岁钱的?”赵德昭一本正纠正,绝对没半点讽刺大宋的意思。
被亲儿子和亲弟弟同时扎心…
【既然唐太宗李世民承担了这么多的责任,责任有多大,天可汗的权利就有多大。
第一,虽然各国还是独立国实行自己的制度,有自己的领袖,但是他们都必须接受天可汗李世民的任命,也就是说他们的储君上位,必须得由天可汗下诏册封,不然就是违法的。
比如回纥,就有有十二名可汗接受了唐朝的册封。
当然,叛逆造反的也有,例如受到册封的迷失度就被他的造反的侄子乌纥杀害,按理说如此造反定会造成动乱,但是大唐天可汗李世民会出手。
李世民是派兵擒杀了乌纥,又立迷失度的儿子作为回纥可汗。】
“真是一位负责人的好爹。”赵匡美不由感叹,“和宋徽宗那个王八蛋完全不一样!”
要说赵匡美思维的跳跃性也真够大的,神迹说天可汗,他竟然能联想到雪乡二圣。
赵匡胤……
【第二,他们的军队统一接受天可汗的调令,也就是说天可汗李世民享有最高军师权利。
一旦有联盟成员叛乱,李世民可指挥其他成员出兵讨伐,同时,若大唐内部有什么战乱,李世民亦可以调兵遣将。
再举个例子,吐谷浑侵犯凉州,除了唐军之外,突厥、契苾也参与其中,并立下功劳,这件事咱一会详细说说,在此就顺嘴一提。】
四夷各部族的酋长和首领们看向吐谷浑派过来的首领代表。
吐谷浑的代表明显慌了,“吐谷浑对大唐皇帝忠心耿耿。”
听到神迹说到吐谷浑,赵匡胤终于眼里有光。
到了大宋已经没有吐谷浑了,吐谷浑被吐蕃兼并,而吐蕃则是大宋难得能拿捏的邻居。
终于,大宋不被唐朝碾压了!
虽然赵匡胤知大宋根本没法和唐朝相提并论,但是处处被对比,处处被碾压,身为帝王的赵匡胤总是要点面子。
只见赵匡胤目光闪闪的看向赵匡美,等着他弟弟公平公正的稍微夸夸他们大宗。
赵匡美道,“敢挑衅大唐爹,吐谷浑是活的不耐烦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三弟,吐谷浑就是日后的吐蕃。”赵匡胤提醒,想让赵匡美继续说。
“那又如何,当时的吐谷浑和后来的吐蕃能一样么,一个是能和大唐硬杠的吐谷浑,一个是连咱们都打不过的吐蕃,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赵匡美说吐蕃连大宋都打不过时,没有自豪,满脸的嫌弃。
再次被扎心的赵匡胤,他到底在期待什么…
【除此之外,各联盟成员按照制度定期向大唐履行充质、入觐、朝贡等义务。
所谓充质,就是要把皇室子孙送到大唐当做人质,就和当年秦始皇的爹去做人质一个道理。
但是大唐也没有亏待他们,他们朝贡,大唐亦会回礼,会的礼还比他们朝贡的多,由此可见大唐的格局。
当然,大唐这是彰显礼仪,可大宋的白送可不一样。】
“那自然不一样,咱们送多少,送的咱自己都快吃糠咽菜。”赵匡美立马跟上一句,仿佛是乐瑶的捧哏,可惜赵匡美的话没法以弹幕的形式发到直播间。
直播间绑定的是赵匡胤,赵匡美只能看不能说。
只见赵匡美又开始细细算他们大宋到底出了多少银子。
赵匡胤……
【同时,大唐还不吝赐教,像是高丽、倭国等附属国纷纷派出人来到唐朝长安学习。
这就是最早的“留学生”们,能到唐朝学习的都不是一般人。
不得不说,唐朝真是一个开放却又包容的超级大国!
如今的漂亮国在唐朝面前就是一个弟弟!
据统计,当年向唐朝进贡的王朝有300多,而唐朝的附属国竟然达到70多,真可谓是“万国来朝”。】
乐瑶放出恢宏的音乐,一个盛世大唐的修复图在天幕铺开。
后世想象不出当年大唐的辉煌,这图片只是长安城的一角!
多么迷人又让人向往的大唐!!
【大唐也是史上最开放最包容的王朝。
李世民曾经道,自古以来都以中原为尊,其他名族为卑,如今朕要对他们一视同仁,如此他们才会对朕普通父母亲人一般。
李世民说道做道了!
哪个朝代,汉人可以和胡人谈笑风生,把酒言欢!唐朝可以!
哪个朝代,百姓可以谈论国事,百无禁忌!唐朝可以!
哪个朝代,如此对外开放,包容兼纳,经济、科技、国力达到了顶峰!唐朝可以!
而如此开放如此强大的盛唐,都是因为一个人!
唐太宗!李世民!
天可汗!李世民!】
乐瑶的情绪有些许激动!她如此激动的情绪也带动了天幕下的众位。
满朝文武以及四夷各部族的酋长和首领纷纷跪下,一同高呼大唐皇帝!天可汗!
整个大殿呼喊声震耳欲聋。
四夷各部族的酋长和首领们由为激动,果真,大唐皇帝就是天神下凡!他就是真正的天可汗!!
李渊哪里见过如此阵仗,是他想都想不出来的阵仗!
相比之下什么长安舞王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看看朕的眼光!看看朕选的继承人!
李渊竟然热泪盈眶了,盛世大唐,贞观之治!
而他!李渊!是天可汗的爸爸!!哈哈哈哈哈!!!
赵匡美受到神迹影响!也跟着大声叫道,“天可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
赵匡胤张张嘴,其他他想说大宋也挺开放的…
【大宋也挺开放的】
赵匡胤的心声不小心以弹幕的形式发到了屏幕上。
【的确,大宋也挺开放,经济也发达,但是吧,大宋的国力是真的弱,具体怎么弱,咱就不说了,毕竟是大怂,大送…
这点真的没法给唐朝相提并论,在唐朝是四方来夷都叫大唐爸爸,而大宋是到处认兄弟,赚了点钱都送出去了。】
赵匡胤……
“皇兄,刚刚神迹上那话是你说的?你说说你自取其辱干什么,万一被别的朝代看见多不好,丢人丢出去了。”赵匡美道。
赵匡胤……
他也没想到自己就默默的想了一下,神迹竟然就听到了自己的心声。
看着神迹再次提到大宋,李世民有点好奇,这个大宋到底如何,能让神迹如此的讽刺?
看着眼前的盛世长安,嬴政不得不承认,他羡慕了,他嫉妒了。
一直以来大秦都以严政为国策,唯有强硬手腕才能一统六国。
包容,仁政的怀柔之策是秦始皇嬴政所摈弃的,可如今见证了那么多昏君,以及今日的盛世大唐。
嬴政陷入沉思,秦法,是不是应该变了。
【大唐能有今天的成就全是唐太宗一手努力得来的。
之前咱们光说了唐朝的武德,接下来咱们说说唐朝的文治。】

第90章
【之前大家听我叨叨了那么多, 是不是觉得李世民接手就是一个盛世大唐,什么经济发达,百姓富裕。】
李渊点头,当然, 他交给他儿子的当然是盛世大唐, 不若他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如何会争权。
要说李渊的忘性真大, 李建成和李世民闹成这般, 合着他这个当爹的就没啥责任呗?
【大家千万不要误会,李世民从李渊手里接过来的真的是一个烂摊子。
要是把隋炀帝那样的开局给李世民, 怕不是整个世界都是咱们华夏的。】
听神迹说这话,李渊就不爱听了,什么叫隋文帝那样的开局,他李唐的开局怎么了,不好么?!
【隋文帝杨坚进入直播间】
乐瑶的直播间又进来一个许久不见的老粉丝, 真的是好久不见, 自打上次讲完了隋朝败家子杨广, 粉丝杨坚就再没出现过。
看见老粉丝来了, 乐瑶心里特别开心,立马充满干劲!
而直播间那头, 乐瑶的老粉丝情况好像没有那么好。
内殿中弥漫着一股药汤子味。
龙榻之上的杨坚面无血色, 老眼浑浊, 气息已愈发沉重。
隋文帝杨坚没想到自己大寿将尽之时还会再见神迹, 遥想当年, 那年神迹说他儿子杨广的昏庸无道还历历在目。
但是杨坚没狠下心来,毕竟他那几个儿子当中, 只有杨广拿的出手,他不可能仅仅因为神迹所言就杀了太子。
杨坚把杨广流放, 并派人观察。
“求问,神迹,我大隋国,国运 。”杨坚问,他想知自己的选择对不对。,他没杀杨广对不对。
可惜此时的杨坚气息太弱,他的话都没法以弹幕的形式出现在直播间屏幕。
“文治,到唐太宗的文治了!皇兄!”赵匡美干脆搬着小板凳在赵匡胤脚边坐下。
这小板凳是赵匡美特意带的。
虽然每次神迹出现,赵匡胤都会给赵匡美赐座,但是座总在一侧,看神迹要使劲伸头,好不方便。
于是赵匡美就为自己定制了这个小板凳,矮是矮了一些,但架不住视角好啊。
看着坐在自己脚边的赵匡美,赵匡胤的眼角抽了抽,“如何,那么多座不够你坐的?”
“弟弟只想守着哥哥。”赵匡美语气真挚,“难道哥哥嫌弃弟弟,不想让弟弟守着您么!”
赵匡胤皱起眉头,怎么觉的那么恶心……
【咱们先来说说隋炀帝留下的烂摊子,又是长城又是运河,又是三征高句丽。
基本把杨坚留下的人口都祸祸没了,这点咱们之前就说过。】
听神迹再次提起那个败家子杨广,躺在龙榻上的杨坚心头一紧。
【除了接了隋朝的烂摊子,再有的就是天灾,要说贞观之年既是盛世,又是大灾大难之年。
首先是水灾,三大天灾之一,历朝历代都抗击过水灾,但贞观年间的水灾不得不说,真的太频繁了。
咱们来细数一下,李世民在位期间到底发生了多少次水灾。
贞观元年(627年),发生了第一次水灾,大灾降于关中,几乎淹了所有庄稼,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
贞观三年,再次发生水灾,这次比关中之灾还要严重,累计受灾高达九州。
贞观四年,发生水灾,受灾三州。
贞观六年,再次发生水灾,受灾两州。
贞观七年,大灾,累计受灾达三十多州。】
听到这,李世民握紧了拳头,连年灾祸,都是他这个为君者不贤,却让百姓遭殃。
李渊一听,好家伙,除了贞观五年,年年发生灾害,这这这…
李渊心中感叹,幸好他退位退的早,不然面对如此烂摊子,他该怎么收拾。
难不成是天要亡了他们大唐?
幸好我不是亡国之君,李渊再次感叹。
听到如此多的天灾,赵匡美不由感叹,“太宗真是太不容易,若换成一般皇帝,怕不是要亡国。”
赵匡胤跟着叹了一口气,“有人说贞观之灾乃是太宗得位不正的天谴。”
赵匡美点头,“那咱们大宋的报应就得生了一串败家子,好不容易有两个不败家的,还短命。”
赵匡胤……
李世民得位是不正,但是赵匡胤也没好到哪里去。
赵匡胤看着他弟的小马扎,特别想一脚踹倒,亲弟弟,绝对的亲弟弟。
“太宗是天灾,咱们就纯纯的人祸了。”赵匡美摸着下巴,“皇兄,你说天灾和人祸,哪个更好?”
这让赵匡胤怎么选,他哪个都不想选!!
嬴政听到有如此频繁的天灾降于大唐,心疼李世民的同时,又再次感叹唐朝小儿的能力。
如此天灾的情况下,唐朝小儿还能让四夷称臣,不简单。
于是同时,嬴政又在思考,若天降大灾于秦朝,他该如何应对。
嬴政在竹简上又刻了一个“灾”字。
【贞观八年,大灾,累计受灾三洲。
贞观二十二年,又发生大的水灾。
咱们算算,这二十三年来,只有贞观四年没有发生水灾,灾难发生之频繁令人发指。】
乐瑶之前只知道唐朝多灾多难,但查完资料后,乐瑶自己都震惊了。
【一方降水一方必定大旱,除了水灾之外,唐朝还饱受旱灾摧残。
像贞观九年,就有二十多州大旱,贞观十二年,也有二十多州大旱。】
【除了水灾和旱灾,最让大唐困扰的还是蝗灾。】
隋文帝杨坚听此,不由感叹,没想到后朝竟然比隋朝还多灾多难。
隋朝的灾难也不少,当然不如唐朝那么多,水灾发生了十多次,旱灾也有九次,瘟疫较少。
别的不说,隋文帝对自己整治灾害的手段还是很自信的。
自己还设置了义仓,囤积的粮食足够后世子孙吃一辈子!
想到这,隋文帝杨坚忽然心口发闷,他留下的家底再多有何用,架不住有个败家子…
“陛下,您不可动怒。” 一旁太医道。
“朕知道。”杨坚让自己尽量不去想那个败家子,不过,神迹所述也不一定会发生,杨广也不一定是败家子,杨坚又在安慰自己。
【贞观二年(628)年,就出现了很大蝗灾,吃掉了长安的大片庄稼。
蝗灾难治,多少百姓因为蝗灾,眼睁睁的看着庄稼被糟蹋,却又无能为力。
且蝗灾总会和水灾和旱灾交替发生,并称古代三大灾,看贞观年的水灾旱灾有多少,就知道唐朝的蝗灾有多少。】
乐瑶放出一个小动画,屏幕上一群蝗虫跳了过去。
殿中大臣和四夷各部族的酋长和首领看到蝗灾中,都不由的皱起眉头来。
天灾可不分朝代不分名族,四夷之地都遭受过天灾,对于天灾,他们唯一应对的方法就是争抢别人的资源…
赵匡美看着面前的蝗虫,忍不住抬起鞋底子就要打,自然打不着。
“死虫子,你们不要落在我手上。”赵匡美咬牙切齿。
“如何,你还能吃了它们不成?”赵匡胤难得怼了赵匡美,心情一下好了很多。
【咱们来看看,面对如此天灾,唐太宗李世民到底该如何应对,成就了贞观之治呢?
在这先讲一则小故事,贞观二年,长安蝗灾,李世民在宫阙中看到蝗虫。
看着糟蹋百姓粮食的蝗虫,李世民心痛不已,他道,你们这些害虫,吃了百姓的庄稼不给百姓活路,百姓若是有错,那就是朕的错。
你们若是听的懂,就冲着朕来,吃了朕的心,不要祸害百姓。
说罢,李世民就把捉到的蝗虫吞了下去。】
听到李世民生吞蝗虫这一段,赵匡美真心佩服,不由感叹,“太宗果真一心为民,兄长!咱们也去捉个蝗虫吃吧!”
赵匡胤…
听天可汗竟然为了天下百姓生吃蝗虫,四夷各部族的酋长和首领心中佩服。
并要以李世民为榜样,等着回去,他们也生吃一个蝗虫!
【如此可见,唐太宗李世民当真是心里有百姓的好皇帝。
且还是个办实事的好皇帝,李世民登基之后,首先就减免了百姓的赋税。
大唐的赋税到底有多轻 ,举个例子,若收获了四十斤粮食,只需要上交给朝堂一斤粮食。
这么说大家可能还是没概念,那咱们就用别的朝代来对比一下。
咱就不和隋朝比了,毕竟隋炀帝后期都不拿百姓当人,最后哪里是收赋税,基本和强差不多。
咱们还是用同样经济发达的大宋类比。
大宋的赋税可是唐朝的七倍。】
再次被做对比组的宋朝。
还有不配对比的隋朝…
“没有办法,俺们大宋得付岁银,需要钱,哎呀。”赵匡美长长叹了一口气。
同时,赵匡胤也吐了一口气,不是叹气,是被赵匡美怼的有点心口发闷…

【除了减轻百姓的赋税外, 李世民还重点整顿官吏。
李世民认为严苛的法律并不能让百姓安乐,民间治安为何不好,农民为何起义,若百姓安居乐业, 吃穿不愁, 他们怎么会做偷奸犯科之事。
说白了, 还是繁重的赋税已经那些不干实事, 贪赃枉法的官员导致。
什么叫做官逼民反,官不逼民为何要反?】
一句话, 正中李世民心窝。
他心中的太平盛世不是官家的太平盛世,而是百姓的太平盛世!
说到这,乐瑶给李世民配上了如雷贯耳的掌声特效,要不说李世民是千古一帝,真处处为百姓着想。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