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你先行一步,待我招兵买马,再与你汇合。”李秀宁道。
借神迹所言,希望自己能成功,李秀宁的眼神刚毅,势在必得 。
看着神采奕奕的李秀宁,柴绍的眼神也变的炽热起来,夫妻合心其利断金,晋阳起义定会成功!
此时,神迹消失了,原来是有人敲门,乐瑶去开门,她昨天买了个快递。
就这一开门的功夫,直播间那边却已过了半月。
柴绍早已起身去益阳,助李渊一臂之力。
而此时的李秀宁回到陕西,和神迹说的一样,李秀宁变卖了李家的家财,准备招兵买马。
李秀宁回了客栈,俊郎少年摇身一变成了温婉女子。
点起烛火,李秀宁以桌为纸,以水为墨,她画出陕西各处的义军图。
水渍很快干了,但是那图却牢牢印在她脑中,和自己弟弟李世民一样,李秀宁也过目不忘。
如今兵马已成规模,还缺少将才。
该由谁领军?
乐瑶回来了,继续唠嗑。
【李秀宁扮成李家公子,凭着出色的能力,迅速集结起一群有志之士。
由李秀宁亲自统帅,巾帼不让须眉,李秀宁在军事上的天赋显露出来。
迅速攻占了关中要塞,队伍也愈发庞大。
不但如此,李秀宁还组成娘子军!】
屏幕上出现了一名女将军,她身后带领着千万人马!
秦始皇嬴政看到此处,眼中赞赏,如此奇女子,李渊有女如此,实属大幸。
看到画面上的李秀宁,嬴政忽然有个想法,他之前只重视儿子的教导,倒是忽略了女儿。
“来人,传朕旨意,带众公主入殿。”嬴政道。
面对突然出现的神迹,李秀宁没半分慌乱,倒是她听到娘子军三字,眼神亮了。
“便由我领兵。”李秀宁下定决心,“多谢神迹提点。”
李秀宁起身向神迹行军礼,飒爽的英姿在她身上浑然天成。
谁说只有男子才能报国,女子照样可以!
隋帝之昏庸,不管民间疾苦,有多少女子失去了自己的亲人,难道只能在屋里哭泣么?
不!于其哭泣,不若拿起武器,为亲人而战!为自己而战!
李秀宁也不做公子打扮,她换回女装,没错,就以女将军的身份。
女子又如何!
马三宝是柴绍家僮,柴绍北上留下他照顾李秀宁。
李秀宁善于认人, 她发现马三宝有带兵天赋, 于是予以重任。
得此机会, 终于可施展抱负, 马三宝表现积极,不负李秀宁的一番信任。
他今日沿路打听, 已经把关中势力摸的差不多。
“明日你与我一同去。”李秀宁道。
明日李秀宁打算带马三宝一起游说何潘仁,何潘仁乃为县州中悍匪,身下有几万队伍,若能将其收编,定为一大助力。
何潘仁可是一块硬骨头, 他听有人过来游说他何家军, 还是个娘们, 何潘仁满脸不屑, 他跟着这娘们干嘛,绣花么?
可当他见到面前飒爽英姿的女将军时, 何潘仁大为震惊, 他从未从女子身上看到如此英雄气。
今天网络不好, 乐瑶的直播间老是卡顿, 眼看又转上了圈圈, 乐瑶只能等等。
“终于又连上网了!”乐瑶在第三次路由器,终于好了, 果真是万能的重启。
【在李秀宁的带领下,原本的队伍从几百人变成了几万人马。
如此阵仗得隋朝注意, 于是朝堂几次派兵剿灭,但全被李秀宁攻破,连续攻占了周至,武功等地。】
乐瑶的大柠檬头又出现了,把何潘仁吓了一跳,但李秀宁却很淡定。
何潘仁手下是从江都逃回来的,在江都的时候他就听说那昏君见过神迹,神迹如黄团,大嘴大眼,他本以为是胡说八道,没想到今日真见到神迹!
他大喝一声!神迹!
【李秀宁不但带兵如神,且军纪严明,受百姓拥戴。
短短时间内,平阳昭公主李秀宁竟然在关中集结了七万人马。
七万人马是什么概念,李渊起兵的时候手上不过三万人马。
估计李渊怎么也不会想到,原本怕拖自己后腿的女儿竟然如此厉害,不等他打到关中,李秀宁已经把关中扫平。
不得不说,李渊的命是真好呀。】
“这女娃娃这么厉害?”朱元璋不可思议,在他印象里女人就是生孩子绣花,怎能上战场。
可李秀宁不仅仅上了战场,还召集了七万人马。
“当真是女中豪杰!”朱棣不由感叹道,朱棣自幼喜欢兵法,在军营中也尤其勇猛。
见神迹如此肯定李秀宁,何潘仁不在犹豫,带着自己的人马投奔了李秀宁。
本来七万的人马,直接成了十五万大军。
长年的苛政下,百姓早就民不聊生,如今听到有神迹钦点的女将军,众人皆来投奔。
“各位如此信任我李秀宁,我定不负各位所望!反了此昏君!”李秀宁举起手中长枪。
众人应和!反了昏君!
李秀宁从未这般激动过,多年来压在心中的抑郁一扫而光,她自小以来的梦想就是征战沙场,但奈何是女子,只能被困于后院。
没想到有朝一日她能征战沙场,这辈子没有白活!
【唐高祖李渊进入直播间】
【平阳昭公主,李将军离开直播间】
呀,李渊也来了,乐瑶一看她的可爱粉丝又开始整活,李渊一来,平阳昭公主就离开了,隐约间怎么带着嫌弃。
乐瑶看着自己的小本本,虽然她特别喜欢大唐的这位战神公主,但是史上对她的记载特别少,只有寥寥几笔,到李渊起兵成功后,平阳昭公主就销声匿迹了。
也不知之后发生了什么,为何如此战功的大唐公主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呢…
一声叹气后,乐瑶翻页,继续讲李渊的好子女,太原公子!绝世无双的李二凤!
李渊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起兵,柴绍已到益阳,李渊正与子李世民李建成还有女婿柴绍正商议起兵之事。
李渊一声叹息,“如此起兵…”
李渊话还没说完,刘文静上前一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李渊除了有平阳昭公主这样的好女儿,还有李世民这样的好儿子。】
【路人甲】:主播又讲到大唐了,终于不用高血压了,哎呦,李渊呀。
【路人甲】:唐高祖李渊这辈子就做了两件好事,晋阳起兵,然后生了个好娃。
乐瑶的大柠檬头从天而降,直接落在李渊跟前,李渊大惊,往后退了一大步。
李世民拔剑,剑指黄团,面不改色。
“是神迹,我在长安见过!”柴绍道。
神迹??李渊看向柴绍,这大脸妖怪是神迹??
“儿子倒是有所耳闻。”李世民道,当年雁门之战,李世民听闻隋炀帝杨广殿中神迹所现,有眼无鼻,有嘴无耳。
听闻是神迹,李渊立马让李世民收剑,万不能冒犯神迹。
神迹忽然降临,此乃天命!
【既然说到这,咱们就一起唠唠李渊的成名之战,晋阳起兵。
李渊的高光时刻,不过对于晋阳起兵的到底谁是主导者,目前还有争论。】
听神迹提到晋阳起兵,李渊表情立马严肃,他想知道晋阳起兵到底成与不成,压上李家全部身家性命,李渊他可输不起。
想他李渊原本就是北周关陇贵族,受封唐国公,若不是隋炀帝杨广猜疑忠臣,他也不会走到这一步。
【目前有两种说法,其中之一的说法是李渊晋阳起兵完全是被李世民推着走的,李世民联合刘文静联手,逼迫李渊造反。
当李渊知道自己儿子有造反之心时,第一反应是向朝堂举报,大义灭亲。
但李世民态度坚决,不为所动,他认为如今隋朝民不聊生,造反乃是顺天意,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李渊见此,心软之下没有举报李世民。】
柴绍听此,不由看向李世民,他平日听自家夫人说她二弟李世民不是凡间人,日后定有作为。
原本柴绍还不信,不过十几岁的少年,能看出什么不凡。
柴绍只当是自家娘子对亲弟弟带有滤镜。
但益阳一见,柴绍看眼前的俊郎少年的坚毅眼神,却不一般。
【但李世民没有放弃,他让他之前拉拢的裴寂继续劝说李渊。
裴寂与李渊是故友,二人交情颇深,李世民也是看中了这点,才拉拢裴寂。
裴寂看出李世民之勇,遂与之谋大计,他让伺候隋炀帝的宫女侍奉李渊。
见李渊不愿出兵,于是劝道,此事若让隋炀帝知道,定对李渊不利,且如今天下大乱,有志之士皆揭竿而起,此时若再顾及什么小义小节,终究一死。
儿子如此,如今连自己的挚友也如此,他李渊已经退无可退。
李渊叹气,于是答应,他反了!被逼着反了!】
听此,李渊跟着叹了一口气,他本不想反呀。
此时乐瑶放出一个小动画,一个古代小人坐在地上连连叹气,头上一行大字,“我不想反,你们非让我反。”
唉!唉!唉!
好委屈!好委屈!
李渊……
【可是李渊真的如此无能么?若他死不想反,谁又能逼迫他造反么?
就像赵构,有岳飞这种天赐神将他都不想打,所以李渊真有那么怂么?他心里就真没半点想法?
大家信么?
在大唐起居录中,李渊的形象可不如此,其中记录,自打李渊到了晋阳后就等待时机。
晋阳起兵所有的谋划都由李渊拍板。】
【像李渊长子,李建成一早被派出,且李渊立马让柴绍速来晋阳。
如此果断,哪里像被逼的?
众人提议造反的时候李渊不说反也不说不反,总之是中立的,不表明态度。
其中和李渊优柔寡断的个性自是有关,但也从今一方面也能看出李渊的老谋深算。
他得看着别人先反的反应,他在造反。】
柴绍又看向李渊,心道他果真没看错,他这老丈人真是老狐狸。
【到底是李世民主导还是李渊主导的,为何留下的史册资料会如此不同呢?
主播各人见解,秦王李世民在此起兵中定是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李渊也绝不是丝毫无主见的废物。
大家换个思路想想,晋阳起兵虽成功,但怎么都是造反,对于受隋关照的李渊总显的不仁不义。
可若是造反的主谋是自己的儿子,自己只是迫于无奈才造反,他还是那个忠义之臣,而自己儿子才是那个反骨孽障。
若晋阳起兵失败了,那这锅就更扣在李世民头上。】
【李渊如此算计,李世民能不知么?他自然知道,但是他宁愿背上骂名也起军造反!
与李渊顾及名声相比,李世民即便背上骂名,为这天下!他也反了!】
【嬴政】:敢做不敢当,这爹真窝囊。
嬴政赞赏李世民,却看不上李渊所为。
李渊……
“国公自然不会如此。”刘文静给李渊台阶下,其实事情如何众人心里清楚。
李渊又看向李世民,显然刘文静的台阶不够大,还需要一个。
刘文静也看李世民, 好似道, 二公子, 就违心的给个台阶吧, 大丈夫能屈能伸。
“父亲忠肝义胆。”李世民给李渊一座高帽带着。
然后李渊又看向柴绍。
“对,忠肝义胆。”柴绍跟上, “柴绍从未见过如此忠肝义胆之君子。”
【六月,李渊和李世民等人用计谋反杀了隋朝安然在李渊身边的王威、高君雅。
随后在晋阳正式起兵。
李渊派长子李建成和二子李世民出兵西河郡,这是李世民第二战,此时的李世民不过十八岁。】
又提李世民,李渊抬眼看向正襟危坐的二字, 这小子自小就天赋异禀, 但也没有那么优秀, 神迹老说他作甚。
【西河郡位于太原和长安之间, 若李渊要攻下长安,此乃必经之路, 可以说若是西河之战败了那晋阳起义便结束。
于是李渊派二子出征, 这一战打的十分漂亮, 李世民为了振奋士气, 和士兵们同吃同住, 一路人尽管缺少军资,但决定不拿百姓的一分一毫。
如此军纪, 在四处起义的隋朝堪称清流。
仅仅用了几天就攻下了西河郡,打响了漂亮的第一战。】
听西河郡被攻下, 李渊大喜,不愧是他李家的儿郎!
秦始皇嬴政听到这里不由眼神一亮,小小年纪竟然如此贤良又英勇。
秦始皇嬴政看向他的儿子们,若他得子如此,大秦必定兴盛百年!
不过,他秦家的子嗣虽没有天降之才,该也不差,毕竟是他嬴政的儿子。
听神迹说了那么多奇葩皇帝,嬴政也总结出经验,血统很重要。
像宋朝,赵广义篡了皇位后,一代不如一代,好不容易出了宋神宗和宋哲宗,又短命。
直到回归正统国命才变,虽不知宋朝后续如何,起码有了骨气。
所以,他的儿子总不会太差。
朱元璋激动的,“好好听听!!这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站起来,都站起来!”朱元璋站起来,眼神中闪耀着光!
“父皇,咱要不要跪下?”二皇子朱樉问。
“行行行,你们都跪下!”朱元璋道。
众皇子……
他们知道他们父皇特别欣赏唐太宗,只是没想到会如此夸张。
唐朝李世民的故事朱元璋已经给众皇子讲了太多次。
因此朱标他们听到李世民的事迹并没有太多激动。
“盛唐天下,举世无双。”朱元璋不由感叹,通过神迹他似乎看到了盛世大唐,那个他不曾经历过的辉煌朝代。
李世民是朱元璋的偶像,也是朱元璋的榜样,他想创建普通大唐一般的王朝!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在京都建立了历代帝王庙,来祭祀历代伟大的皇帝。
祭祀先帝是历代王朝的传统,但朱元璋是真真正正的白手起家,开局一个碗。
因此明朝没什么先祖,作为开国皇帝的朱元璋就想了这个办法,祭祀历代的开国明君!
朱元璋选定了十六位开国皇帝,其中有李世民却没有李渊。
按理说李渊才是唐的开国皇帝,但是朱元璋觉得他不配。
唐朝的江山是唐太宗李世民打下来的!
唐朝的开元盛世也是唐太宗李世民一手创建的!
唐朝!唐朝呀!是李世民的唐朝!
朱元璋将李世民视为唐朝的开国皇帝,直接忽略李渊!
后世也没有人提异议,李世民值得!
【河西之战胜利后,也让隋朝注意到李渊,于是朝堂派隋朝的大将宋老生来平定李渊之乱。
大将宋将军率两万精兵固守城池,继西河一战,霍邑一战又成关键。
李渊必须在短时间内突破重围,不若一旦被拖住,李渊恐怕太原会遭偷袭。
此时的太原由李渊的四子李元吉驻守。】
李元吉听提到自己名字,一下兴奋起来,“爹,你放心,后方交给我没问题!”
“阿姐不知如何。”李世民道,比起让李元吉驻守太原,李世民更信任李秀宁。
李渊几个子女中,李世民和李秀宁的关系好,李建成则和李元吉的关系好。
别人可能不知自家姐姐的才能,李世民却知道,在李秀宁未出嫁时,姐弟二人时长在一起讨论兵法,李秀宁的见解总能给李世民不少启发。
谁说女子不能征战沙场,李世民觉得他家阿姐就可以。
但由于古代对女子的严苛,观念根深蒂固,女子根本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李秀宁也不例外。
此次李渊起兵,三个儿子全部各司其职,女婿柴绍也上阵。
但李秀宁却不在李渊的考虑范围内。
“她能如何,不给爹爹添乱便好。”李元吉不屑。
“秀宁已回关中,招兵买马,助爹爹一臂之力。”柴绍道。
“招兵买马?”李渊皱起眉头。
“对,招兵买马。”柴绍点头。
“不愧是阿姐。”李世民听李秀宁招兵买马,面上难掩喜悦之色,果真,阿姐没变。
“这败家的阿姐。”李元吉满脸嫌弃,“把祖宗产业都变卖光了,若是战败我们回去吃什么喝什么!”
“四弟。”李世民呵道李元吉。
李元吉看着发怒的李世民,不敢言语,但心里却不服气,就知道向着李秀宁,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李秀宁如今是柴家的人,不是李家的人!
“父亲,不如让阿姐驻守太原。”李世民举荐李秀宁。
李元吉不愿意了,他那么大的人现在这,让一个女人守城,他们李家是没有人了么!
李渊虽然对李元吉不满,但相比女儿,自然还是儿子靠谱。
“秀宁为女子,哪里能让她驻守。”李渊道,打心底,李渊瞧不起自己这个女儿。
生女儿唯一的用处就是结亲,以此拉拢人心,拓展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