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神迹说到窦建德,李渊紧张起来,窦建德救援对他来说是最大的威胁。
和王世充不同,王世充昏庸无道,百姓早以离开心,灭他是顺天意,但是窦建德不一样,他对手下和百姓颇有恩惠,乃是李渊的心头之患。
【窦建德见王世充被唐军围攻,想着唇亡齿寒,于是亲自带领十万大军去援助王世充。
他先写信给李世民,让他退兵,维持三朝顶立的局面,不若自己将派兵打唐。
李世民怎么可能攻打王世充,于是窦建德率领十万大军出发,一切都是唐自找的!
如此王世充在内抵抗李世民,而他则率十万大军在外围攻李世民。
两面夹击,唐军必定失败!
这一战,窦建德信心满满。】
十万呀,十万!听到这,李元吉乐了,凭他李世民是天兵天将也解不了这个困局。
窦建德可是有十万大军呀,就是什么不做,一人一步就能把李世民给踩死。
李元吉恶毒的看向李世民,待会他可要好好听听李世民是怎么败的!是怎么死的!!
宇文歆没了方才的激动,反而是满心的担心,李二公子绝对是天降英才,若如此英年早逝乃是大损失。
“我愿意护将军左右!”宇文歆自己请命。
“你个叛徒马屁精,你就和他一起死吧!”李元吉恶毒的诅咒宇文歆。
宇文歆不看李元吉一眼,这样的畜生是国公的儿子又如何,他才不搭理!
“爹!”李元吉想告状,只见李渊皱眉,道,“闭嘴。”
李渊的心也提了起来,怎么看怎么都不会胜,自己好不容易培养出来了儿子将军,就这么没了?
李渊纠结了,该不该让李世民上,可若不派李世民,他培养这个儿子又有何用途!
派刘李建成?
李渊想了想随即否认,李建成可是嫡长子,身份自然与李世民不同,自己明知日后唐军有如此劫难,他定不会让李建成前往。
那应该派谁呢?
此刻的李渊似乎已经把李世民当做一个死人吧,他脑中罗列可用之人。
想来想去都没他二子李世民靠谱,难道再培养一个儿子?
唉…李渊第一次后悔自己的庶子杨智云被杀。
皇后怎么就生了三个儿子,李渊觉得根本不够用。
但此时的李世民却仍旧淡定,虽事情没有发生,但若真发生神迹所述之事,李世民的选择也不会变。
【眼见背后受敌, 不少将领请命让李世民暂且避开窦建德大军。】
李元吉冷哼一声,“怎么不打了?有本事别跑呀。”
李世民看都没看李元吉一眼,若真是撤退了,那他就不是李世民了。
十万大军, 背面受敌, 如何看撤退都是最佳选择, 但是嬴政知道唐朝小儿定不会退缩。
“你们如何看。”嬴政问向自己的儿子们。
“背面受敌, 以兵法而言,该退。”公子扶苏道, 不能贪一时之快,该退则退。
“退退退,肯定得退。”胡亥跟在扶苏后面道。
“他不会退。”嬴政道。
【但是李世民没有同意撤退,如今的王世充已经是强弩之末,城中士气大败, 且无粮草, 坚持不了多久, 只要守住城门, 不假时日,必不攻自破。
窦建德虽有十万大军, 但是他们刚刚打完了孟海公, 士兵还未恢复, 战力减弱。
只要守住虎牢关, 窦建德便无法援助王世充, 倘若他敢冒险,便将他杀个措手不及!】
【于是李世民兵分两路, 一路三千五百精兵,由他亲自带兵守住虎牢关。
另一支队伍继续围困王世充。】
以三千五敌对方十万大军, 听此,公子扶苏皱起眉头,他虽也欣赏李世民的骁勇善战,但如此匹夫之勇他却不赞成。
【李世民先带五百骑兵,一路上让他们埋伏在各个要塞。
而后只带了四名将领,其中就有大将尉迟敬德,他们路上遇到窦建德的士兵小队,李世民和尉迟敬德左右开弓,击杀数人。
随后窦建德的军队中了李世民埋伏,溃不成军…
与此同时,李世民还派人断了窦建德军队的粮道。】
【王世充那边见窦建德还没来人营救,再三催促,窦建德不想失信于人,于是强行要闯虎牢关,十万大军挺近洛阳。
但李世民无半点慌乱,他早有应对之策,窦建德之军军纪散漫,一旦头部军被击败,整个队伍就会溃散。
李世民两路攻之,他先让宇文士及率几百骑兵出击夏军,若对方军形不乱,则撤退。
若对方军形大乱便进攻,与此同时李世民率唐军从正面攻窦建德,几次搏斗后,窦建德军队士气大败,窦建德被生擒。
李世民以几三千唐军竟然打赢了窦建德!!!】
乐瑶的情绪跟着高涨起来,这听着感觉和神化了李世民一般,但是历史事实就是如此!李世民不愧是天策神将!
“怎么可能!”李元吉惊呼。
以三千敌十万,还赢了?!
【生擒窦建德后,王世充绝望了,于是开城门投降,这就是著名的虎牢关擒二王。
李渊得知后,和做梦一样,李渊知道他儿子厉害,但是不知道李世民如此厉害。
要说李渊另一个长处就是会哄人会画饼会给众人带高帽子。
于是李渊下诏,立马把李世民大夸特夸,说什么李世民让一下擒拿了两王,让做君父的他不担心,全都是李世民的功劳。
看,多会说,这是有多会说!】
“为父是真心实意的夸赞。”李渊道。
一下擒拿两王,李渊不由的看向李世民,果真,他没有看错这个儿子。
“这有什么,让…”李元吉不服气。
“闭嘴,孽障。”李渊开口道,夸一个儿子自然要骂一个儿子,真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看看李世民再看看李元吉。
【不过李渊没没有光嘴上说说,该有的赏赐还是要有的。
等李世民班师回俯,李渊加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之上,并增加食邑二万户,食邑是指可以享受多少百姓的税收,也就是说这些百姓归李世民管。
加上之前的一万户,李世民有食邑三万户。】
乐瑶放出天策将军几个大字。
听到李世民一战擒拿两王,蒙恬蒙毅他们不由的拍手叫好,自古英雄出少年,后世待有人才出。
公子扶苏楞住,他没有想到李世民竟然会成功,以三千敌十万人,李世民到底是怎王人物?!
“天策神将。”秦始皇嬴政重复道,后世小儿配的上此称呼!
公子高看着他家父皇赞许的眼神,他还从未见过他家父皇如此欣赏一个人。
朱元璋听的热血沸腾,“天策将军!唐太宗!以一敌百!唐太宗!李渊他何德何能有如此儿子!这皇位他好意思坐?!”
“天策将军。”朱棣眼中迸发光芒,他之前虽然知道李世民擒拿两王之事,但由神迹慷慨激昂的说上一遍,却仍让他激动不已。
朱棣的目标就是成为李世民那样的天策将军!把外族打的稀里哗啦!让大明成为第二个大唐!
【儿子如此厉害,但是架不住当爹的拖后腿,擒拿王世充和窦建德后,如何解决二人则成了大问题。
降兵不杀,之前王世充投降前李世民予他保证,因此李渊留了王世充性命。
但是李渊可没有放过王世充,李渊量王世充全族发配边疆,但十分凑巧的是还没等动身,王世充就被曾经的仇人定州刺史独孤修刺杀而死。
而王世充的儿子和兄弟因为路上造反,随着王世充一起下了皇权。
到这,李渊做的还不错,王世充是死有余辜,如此暴毙根本无人提出质疑。
百姓还高兴的庆祝这狗东西升天。】
【对于王世充有投降在先,但是窦建德就不一样了,他是败者为寇。
于是李渊不顾李世民及众臣子的劝阻,直接杀了王世充。
说白了,王世充和窦建德都曾经为帝,李渊不可能让他们二人活着,怕是春风吹又生。
只是李渊太小看了窦建德,作为贵族出身的李渊自然看不起农民起义的窦建德,一个平民造反,杀他还需要什么理由。】
听李渊杀了窦建德,李世民的脸色微变,唐刚得天下,根基不稳,如此草率的杀了窦建德,恐怕日后定为大患。
刘文静也如此认为,虽然窦建德必死,但是不能现在就死。
【这里咱们一起来说说窦建德是何人。
窦建德世代务农,白手起家,隋朝末年官逼民反,窦建德算的是农民起义的代表。
也是李渊瞧不起的下等人。
窦建德重信重义,大有梁山好汉的影子。
他善待手下,攻城所得财物,他全部平分还自己的手下,从不自己贪墨。
而且他自己私下缺十分节约,从不骄奢享乐。
如此真全的上起义中的一股清流,似乎他拿到是朱元璋的剧本。
可惜遇到了天策神将李世民,只能说窦建德的运气着实不大行。】
一下被提了名字的朱元璋。
“的确与咱很相似。”朱元璋感叹,若不是遇到唐太宗那样的天策神将,窦建德怕不是就成了第一个白手起家的皇帝。
可惜,没有如果。
【败者为寇,输了就是输了。
不过窦建德虽然是输了,但是他的民心还有声望还是在,这就是为何李世民劝诫李渊要三思。
于帝王而言,把乱贼赐死并没有错,若李世民上位,窦建德怕是也活不了。
但是李渊错就错在他不该立马处死窦建德,王世充那样的畜生尚且没处死,只是流放,虽然最后死了。
窦建德这样“仁义之君”却被如此痛快的处死,可想而之窦建德手下的将领和百姓会如何。
如何按照民义,应该立马处死王世充,而轻处罚窦建德才对,偏偏李渊反其道而行之。】
李渊听神迹所说心里不为苟同,他自认为处窦建德并没有错,他如此威望,卷土重来太容易了,为帝王者就要果断,绝对不能留下任何隐患。
【处死了窦建德后,李渊开始招揽窦建德手下的大将,明明该是之前就做的事情,偏偏让李渊颠倒了顺序。
不知是不是李渊看自己儿子招揽人才特别容易,也觉得自己只要张开嘴这些人就会立马诏安,他一纸圣旨就让窦建德的部下,范愿、董康买、王小胡等人强征到长安。
窦建德的手下可不吃李渊这一套,他们的悲痛欲绝,要为窦建德报仇,若是不然则无脸在黄泉路上面先帝。】
【于是窦建德的旧将部下决定造反,他们一同找到原来窦建德的部下刘黑闼,窦建德被擒后,刘黑闼一度隐居,
于是开始了以刘黑闼为主开始造反。
刘黑闼乃是一名猛将,在窦建德的军中尊称为‘神勇将军’,可见他的实力。
被自家儿子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李渊万万没想到窦建德的旧将会有如此实力,本想处死了窦建德便高枕无忧。
短短几个月,刘黑闼带领窦建德旧部迅速扩张。
十月,刘黑闼攻占了瀛洲。
十一月,刘黑闼攻占了定州。
十二月,刘黑闼攻占了翼州,当月又打败了李世绩,生擒薛万均,得了定州,三天内又连续攻打下了邢州、魏州、莘州。
势如破竹的架势,仅仅不到半年时间,刘黑闼就抢回了原来窦建德的所有地盘,甚至还更大。
不但如此,刘黑闼还交好契丹,得到外援,这下刘渊又感到从所未有的压力,本以为杀了窦建德就没事了,没想到该死灰复燃还是死灰复燃,甚至这火比之前烧的更加厉害。
不知此时的李渊有没有后悔自己当年没听李世民和众人劝阻,不该杀了窦建德。】
【可是如今再怎么后悔也晚了,李渊只能补救,于是他让自家儿子李世民再次出兵,上次打赢了窦建德,这次换刘黑闼!】
乐瑶当初动画,只见一个年岁苍老的皇帝抱着年轻将军的大腿,头上写几个大字,“儿子,爹靠你了!”
【这次战役李世民打的并不容易, 刘黑闼可不是一般鼠辈。
在李渊派李世民出征之前,他已派出淮安王李神通、幽州刺史李艺、将军秦武通等对刘黑闼进行讨伐,最后都大败而归。
无奈之下,李渊才派出李世民。】
李世民, 李世民, 又是李世民。
李元吉愈发的嫉妒同时更加忌惮李世民, 怎么就强的不似人一般。
【平阳昭公主李秀宁进入直播间】
乐瑶一看李秀宁进入直播间, 眨眨眼睛,昨天的老粉丝又回来了!
此时的李秀宁正在休整队伍, 昨日刚挫败隋朝派下的军队。
昨日李秀宁一骑当先,对方看是女将满眼的轻蔑,女子竟然还能上战场?!
不过姿色倒是很不错,可以活捉了回去暖暖营帐,兄弟们都寂寞着。
“来, 俺就在这不动, 小娘子你来射一个!”
“李家是没人了么?让女子上!哈哈哈哈!!”
李秀宁拉满弓, 一箭射中心口, 敌将死的时候脸上还挂着轻蔑的笑。
和李世民一样,李秀宁亦是左右开弓, 仅她一人就让对方人仰马翻。
娘子军们士气大震, 一举灭了隋军。
昨日一战, 着实爽快。
李秀宁率军继续北上, 驻扎在易守难攻的高地, 只等瓮中捉鳖,一举拿下户县。
李秀宁此次北上目标是攻下关中, 助自家爹爹一臂之力。
她要证明即便是女子也可建功立业,征战沙场。
不知爹爹那边进展如何, 有二弟李世民在应该没什么问题。
想到自家弟弟,李秀宁难得露出温柔的笑,不知自家弟弟知道她这个当姐姐征战沙场会是如何反应。
怕不是道上一句,“不愧是我姐。”
李秀宁和李世民二人关系极好,李秀宁未出嫁时,姐弟二人经常策马奔腾,一起骑射一起讨论兵法。
李秀宁还急的自己出嫁之日,李世民哭红了眼,他说,“若柴绍敢欺负自己,他定当手刃了他。”
一晃多年,她家弟弟已经成了征战沙场的将军,不知有朝一日,自己能不能和她弟弟一起征战沙场,为李家打天下!
神迹出现在李秀宁面前,听神迹提到自家弟弟,李秀宁的眼神亮了。
【几次交锋,刘黑闼连续战败。
李世民打算以洺水为攻打刘黑闼的据点,因为四面环水,易守难攻,吸引刘黑闼兵力,然后李世民在外围之。
他先让王君廓守城,随后刘黑闼猛烈攻打,李世民怕王君廓守不住,于是大将罗士信自告奋勇去守城,他率二百人接替王君廓。
没想到这一去乃是罗士信最后一战,年紧二十三岁。
罗士信之死让李世民痛心疾首,也让李世民重新认识了刘黑闼。】
【罗士信真的太可惜了,宁死不屈,决不投降,守洺水城到最后一刻,他是个英雄。
而被他换出来的王君廓却不是什么好东西,他后期骄纵越法,因心虚叛唐投奔突厥。
这样的人怎么不在洺水之战死了。】
听到罗士信因为自己的失误而战死,李世民握紧拳头,手上的青筋暴起,心中的内疚油然而生。
罗士信,他李世民记下了,这次,他定会好好护住。
王君廓他也记住,叛唐者,死。
【罗士信死后,李世民改了战术,刘黑闼军队最大的弱点是粮草不足。
于是李世民守着阵地不出战,同时派遣队伍不断袭击刘黑闼的粮道,断他的后方支援。
这一下打在了刘黑闼的软肋上,刘黑闼拖不起,于是只能强行和李世民决战。
李世民早就料道,他派人提前去洺水上游截断水流,等着双方开战的时候,一如关羽般水淹七军。】
李秀宁听的极其认真,心情也随神迹所述而波动,恨不得能通过神迹穿到李世民面前,她与弟弟一起征战,决定不能让名将枉死!
李世民和李秀宁二人真的相似,都很爱才,因此跟随他们的人也多。
【这次决战,李世民再次上阵,这次对战十分激烈,从白天打到晚上,不得不说刘黑闼带的军队的确很强悍。
李世民艰难占了上风,刘黑闼看大事不好,先行遛走,带着一千人去投奔了突厥。
但即便没指挥,敌军仍旧凶猛,最后李世民水淹七军,大水滔滔而下,敌军大溃,斩首万余级,溺死数千人。
洺水一战,李世民胜,虽胜利艰难,但大大挫败了刘黑闼的实力直接击垮了他的老窝。
随后李世民带军收复了刘黑闼所有地盘,然后班师回朝。】
听自家弟弟最终胜利了,李秀宁松了一口气。
但是神迹那边的李世民心情却沉重,虽然神迹没有多言,但是自己能用出水淹七军之策,怕当时唐军的情况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