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明, 臣再贤良也无用。
可但若奸臣当道, 君再明也无用。
嬴政手持刻刀, 写下君臣二字。
公子扶苏他们也低头刻字,记下神迹所示。
公子扶苏刻到“奸臣”二字, 不由顿住, 然后陷入深思……
【如此得来的江山, 司马一族自然也不会珍惜, 又不是自己打下来的江山, 而是瓜熟蒂落拣的现成的江山。
当然,刚开始当皇帝的司马炎还算是个人, 他自己也知道得国不正,需要些业绩来巩固一下自己威望。
先把强弩之末的东吴给灭了, 如此统一了三国!】
“东吴被这畜生给灭了?!”孙权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孙家的基业竟然被司马一族给灭了?!
讲真,若东吴被魏国给灭了,孙权还能接受,但别司马一家小人灭了,孙权忍不了!!
“主公,联刘抗曹。”鲁肃再次提出。
这次孙权没有敷衍的回孤知道了这类话,而是沉默思考。
孙权对蜀国的态度一直反复横跳,一面觉得该和蜀国合作,一面又怕蜀国做大做强。
孙权总觉得刘备是假的仁义,一肚子坏水,如今听了神迹所言,他得好好考虑考虑东吴和蜀国的关系。
【司马炎灭了吴国之后,功绩也够了,皇位也稳了,觉得可以享受胜利的果实,好好吃大桃子了。】
乐瑶放出小动画,只见一猥琐小人手里抱着一个大桃子,咬一口,头上几个大字,“真好吃。”
【司马一族觉得魏国的天下如此简单的被自己偷过来了,就根本原因还是因为魏国不重用自己的族人。
话说打架还用亲兄弟呢,若曹氏一族齐心协力,怎么轮到他们司马家上位!
于是晋朝开了历史的倒车,竟然开始实行分封制,早在秦始皇时期就废除的分封制。
分封制的弊端自不用多说,藩镇割据祸害百年。】
嬴政听到神迹否定了分封制,头一次露出舒缓的表情。
【但司马家族才不管什么祸在千秋,他们是极度自私的家族,毕竟连杀皇帝之事都能干出来。
他们只要维护自己的权利,什么家国天下,本来也不是他们的家国天下。
两晋尽是鼠辈出,这话不假。】
那个猥琐的小人又出现了,手上拿着一摞高高的帽子,封!封!封!
曹操看躺在地上已经没气的司马懿,心中的怒气并没消失多少,曹家辛辛苦苦打来的天下,到底从哪一步开始错了。
曹操看向曹丕。
“儿子有错。”曹丕立马恭敬认错,“不该重用司马懿。”
又是毕恭毕敬,套路般的认错,错到底在哪里?!
“只是不该重用司马懿?”曹操问。
曹丕沉默,他不知自己错在哪里,他努力谦逊,可他爹总是不满,论智他比不过曹冲,论才比过不曹植,为何,这是为何!
明明……已经努力了。
【以分封制为国策,司马炎开始对司马世家大封特封,他从他爷爷司马懿那辈份开始册封,比如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一代,正统的司马懿一代,加起来册封了二十七个王。
天下的权利全部掌控在司马家族手里。
从此寒门百姓再无无法翻身,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就全是酒囊饭袋,但只要是司马一族之人,就是上等人。
凭你本事再大,哪怕在世的诸葛亮,也只能编一辈子草鞋。
其实曹丕提出的九品中正制度已经埋下祸根,到了偷桃晋发扬光大。】
曹操只感觉太阳穴崩的一下,头疾又犯了,祸根原在这里,九品中正制!
曹丕身子一晃,直接跪下,顷刻间,曹丕觉的自己的努力是一场笑话,竟然如此葬送了曹家天下……
这次,真的是他错了。
【接着咱们一起看看司马炎是如何糟蹋曹魏天下。
晋朝是如何变成后世都不愿提起的王朝。
自分封后,由皇帝带头,全晋朝上下的醉酒金迷之风气。
以奢为荣,斗奢为乐,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石崇与王恺二人斗富。】
【石崇是西晋开国之臣石苞之子,因司马家族的按功行赏,石崇借此大捞特捞,一举暴富,后他听闻王恺比他富有,因此不服。
王恺,司马炎的舅舅,晋朝外戚,受司马家族恩泽,敛财无数。
二人斗富到什么程度,举几个例子。
石崇听闻王恺府上用糖水来洗锅,要是糖在百姓中属于奢侈品,一年也吃不上几次,偏偏王恺用来洗锅,石崇自然不甘示弱,于是他下令,以后府上不用柴火煮饭,用蜡烛烧饭。】
“荒唐,荒唐至极。”刘备不知该说什么好,只是恨不得立马灭了这昏庸王朝。
【王恺听此,不服气,于是便用赤石脂涂墙,要知赤石脂可是贵重的药材,王恺却如此浪费。
石崇一听王恺用赤石脂涂墙壁,那他便用名贵的花椒抹墙。
王恺气恼,去找司马炎告状,司马炎不但不责怪二人斗富,反而觉的有趣,还加入了斗富当中,赏赐给王恺一座两尺多高的珊瑚做的树。
王恺立马嘚瑟,心想他这次肯定赢了,不想石崇去直接给王恺砸了,王恺以为石崇输不起,没想到砸完后,石崇表示他赔,于是让人搬十几个珊瑚树,三四尺长,比石崇的华丽很多。
这样的斗富还有很多。】
【晋朝的百姓还在为填不饱肚子发愁,而富人们却以钱花不完为乐。
晋朝的贵族不光不拿钱当钱,也不拿人。
像是石崇府上有专门伺候客人喝酒的侍女,若是客人不喝酒,他便把侍女给杀了。】
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若只是奢糜就罢了,毕竟那些亡国君主哪个不奢糜,灭国的必经之路。
但司马一族不但奢糜成风,还贪心成性。
享受到了权力巅峰,司马炎就想让自己的子子孙孙一直福泽如此,即便他的儿子是个傻子,没错,估计是司马家族做的缺德事太多,到了司马炎一代,太子竟然是个傻子。】
傻子?!
刘备!!
曹操!!
孙权!!
【大名鼎鼎晋惠帝司马衷,当遭遇饥荒,百姓饿死路边只能吃树皮草皮,问出那句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糜的“傻子皇帝”
司马炎难道不知自己这个儿子是个智力低下的傻子吗?他当然知道,但是这个儿子是嫡长子,且身后有杨氏一族支持,绝对不能废。
于是司马炎又干起了和司马昭一样掩耳盗铃之事,让别人给司马衷做文章,极力的像天下证明,太子有才!大智若愚。
且,司马炎看重的是司马衷的儿子,他的好皇孙,司马衷过渡而已。】
【为了稳固住他的傻大儿的太子之位,同时稳固住他司马炎一脉的正统,司马炎给他的傻大儿选了贾充之女贾南风为太子妃,贾充想必大家都知,司马昭的狗腿,当街下令杀了皇帝那个。
因为有功,所以得以重用。】
【试想一下,他连皇帝都敢下令杀,如今傻子皇帝为女婿,晋国的偷来的天下会如何?
司马炎去世后,司马衷成为傀儡,由贾南风把持朝政。
可傻子为帝,这样的天下谁能服气,于是出现了著名的八王之乱。
整整持续了十六年的皇权争斗,为了权利你死我活的司马一族,终究让天下大乱,百姓民不聊生。
在司马一族眼里,只有权利!没有底线!】
【八王之乱直接导致了五胡乱华,外族南下,晋根本没抵抗之力,确切的说养尊处优的贵族才不会抵抗,他们直接南迁,留下北方的百姓生灵涂炭。
文明退化,本只存在于书上的茹毛饮血却成了真实,只是对象换成了人,他们被称作两脚羊…】
对于这段黑暗的历史,乐瑶不能多说,不然直播间会被封,她只能无奈叹息。
【五胡之后,中原的人数不过四万,可谓灭族之灾,华夏也差点断送。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司马一族!】
乐瑶放出悲凉的音乐,她实在理解不了为何有人会喜欢什么风流魏晋,是觉得自己定能托生富贵?
【有人会疑问,司马一族为何会如此遭人恨,为何像朱叫门赵构之类的都有人洗白,但是司马一族却没有。
因为放眼华夏五千年,从来没有一个朝代是偷了前朝果实,杀了前朝君主,偷来了江山后却大肆挥霍,从帝王到臣子,没有一个有脊梁骨。
没有一个王朝用傻子当帝王。
被外族入侵,丝毫不抵抗,反而助纣为虐,差点灭族!
所有的亡国必经路,晋全部占满。
就算在三国争霸的时候,曹操他们也不忘了抵御外族,民族的气节还在!】
【综上,抢了被人家饭碗,还把饭碗彻底砸稀烂的只有狗贼司马一家。
该骂!该死!唉……】
乐瑶一声叹气,明明出了那么多英雄的三国,为何下场这般。
【路人甲】:若能去三国,不为哪国粉,只想劝一句,先把外贼打趴下了,你们再斗,可好?@刘备@曹操@孙权
神迹消失,留下曹操、刘备、孙权三人久久不语。
等等,神迹怎么就这么消失了?孙权一愣,说完蜀国、说了被偷桃子的魏国,怎么不说说东吴呢,他那么大一个东吴呢??怎么灭的!怎么灭的!
神迹消失一年后
司马一族被灭了九族,曹操杀一儆百,并立下规矩,彻底废除九品中正制,防止出现第二个司马家。
且,三国之间竟先停战,魏、蜀、吴三国一致对外。
先保华夏,他们再打!
又讲了让人血压升高的朝代,乐瑶决定下次直播换个话题,她怕自己被气死。
明天晚上该唠唠哪个人物呢?乐瑶翻着自己的笔记本,来到了贴着唐的那一页,有了!
第二天晚上,乐瑶准时进入直播间。
【前两天说了那么多奇葩君主,今个咱们换个话题,给大家降降血压,谈谈华夏好儿女。】
【秦始皇嬴政进入直播间】
【明太祖朱元璋进入直播间】
【燕王朱棣进入直播间】
【平阳公主进入直播间】
看到最后一位粉丝,乐瑶的眼睛亮了,她的粉丝是长在自己的心巴上么,怎么知道自己要唠什么。
没错,这此直播,主题人物,大唐平阳公主!
第67章
【平阳昭公主, 唐高祖李渊第三女,女中翘楚!历史上第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公主!也是第一个有谥号的公主!
二凤的姐姐!战神姐弟!】
乐瑶放出慷慨激昂的音乐,来表达她此时的心情了,梦幻的大唐!
【隋大业十三年, 617年, 五月, 李渊在决定晋阳起兵, 推翻了隋炀帝杨广的政权。
此举得到了李渊一双好儿女的支持,其中就有平阳昭公主, 李秀宁!
对了,历史上未留下平阳昭公主名字,为了唠嗑方便,就暂且借用李秀宁这个名字。】
“拿隋朝的竹简。”秦始皇嬴政道。
之前听神迹已经讲过隋朝,杨广那个败家子, 嬴政一直不知灭了杨广后, 谁得天下, 方才听神迹提唐高祖, 该是那个叫做李渊之人。
李渊的女儿,唐朝公主, 女中翘楚。
能得神迹如此夸奖, 倒让秦始皇嬴政十分好奇, 不过没听完神迹所言, 嬴政不会发表任何评论。
毕竟嬴政作为铁杆粉丝, 已经经历过大明战神、大宋车神、雪乡二圣,嬴政都习惯了神迹的“反话”。
也不知这次神迹是真的夸赞还是假的?
神迹再次降临, 朱元璋一个跟头从龙榻起来,终于, 终于让他给等来了!
半夜三更,朱元璋让人把几个儿子都提溜到前殿,特别是老四朱棣。
朱棣无奈的跟在自家哥哥后面,自打上次神迹说朱叫门是自己后代,他这日子就没好过过。
朱棣发誓,他才不想当什么皇帝,自家大哥那么好,那么厉害,自己怎会和他争天下。
他就想当个大将军!
“四哥,你别叹气了,对身体不好。”五皇子朱橚道。
“四弟,别这叹气,等到了父皇那在再叹。”三皇子朱棡道,“要不你去叫个门?”
听到叫门两字 ,朱棣当下顿住,握紧拳头,朱标大步过来,“三弟,不得欺负四弟。”
朱棡瘪嘴,他就不明白了,神迹都说日后继承皇位的是老四,他大哥还向着那小子作甚!
“大哥,我从未肖想皇位。”朱棣无比严肃道。
朱标点头,“我知。”
他一手看大的弟弟他怎会不知。
神迹所言未必成真,未来之事谁又说的准呢,朱标向来不信鬼神。
隋末,长安。
杨广已逃往江都,长安城内人心惶惶,四处起义不断。
李秀宁和她夫君柴绍接到李渊信件,让他们二人速速回晋阳。
见到此信,李秀宁不但没惊讶,反倒是松了一口气的模样,她的父亲,终于反了。
与此同时,乐瑶的大柠檬特效也出现在李秀宁夫妇跟前,还是那张熟悉的大嘴。
条件反射般,柴绍赶紧把李秀宁护在身后,若是一般女子早就吓的花容失色,但李秀宁却面不改色,淡定从容。
只见李秀宁抽出柴绍的剑,刺向黄团,黄团纹丝不动,而剑亦无损伤,李秀宁收剑,动作干脆利落,看的出身手很是不错。
乐瑶不知自己又一次被当做妖怪了,谁让她一直用柠檬头的特效。
夫妻二人等了半天,见面前黄团没反应,本打算冲出屋去,不想黄团此刻发声。
【平阳绍公主李秀宁和她的夫君柴绍接到李渊之书信,让他们速速离开长安。
因为李渊要起兵造反,到时候天下定会大乱,作为自己女儿和女婿,若是留在长安定会作为人质。
更重要的是,李渊急需人手,特别需要柴绍这名大将。】
听神迹所述,柴绍一惊,“秀宁,这黄团是爹爹派来的?”
李秀宁摇头,“爹爹何事有此等本事,我却不知。”
李秀宁看了一眼手中书信,李渊派的是心腹之人送信,信中内容绝不会被第二人所知。
信上的蜜蜡封的死死,且信还做了机关,在烛火上烤一会,字迹才会现身。
李秀宁和柴绍带着疑问继续听黄团话音,他们倒要看看到底是什么妖物。
【要说李渊命是真好,不但有好儿子,还有好女儿和好女婿。
柴绍可是出身将门,自小军营长大,身后什么的自不用说,军事上也是大有才能 。】
听面前黄团开始夸自己,柴绍却没半分沾沾自喜,仍旧十分警惕。
【若能的柴绍相助,便多一分胜算。
柴绍接到此信十分纠结,倒不是纠结跟不跟李渊造反,而是若他夫妻二人一起走,太为显眼,定会惹人猜忌,到时候不但无法脱身,反而会连累晋阳之军。
若自己先行一步去支援岳父李渊,留刘秀宁一人在长安,他又不放心…】
“这妖物为何会知!”柴绍惊讶,方才这黄团所说和自己的心中所想一模一样!
李秀宁看向黄团,“或许不是妖精物,是神迹。”
【但是咱们的大唐公主如何会怕,李秀宁让柴绍先行一步,自己先留守长安,她会见机行事。
李渊起兵在即,此事刻不容缓,李秀宁当机立断让柴绍上路,可见其胆识!】
乐瑶放出柔和却又坚定的古风音乐,锣鼓中带着琴瑟。
“这的确是我心中所想。”李秀宁点头,“夫君,我知你志向,如此紧乱世不是儿女情长之时。”
李秀宁的语气特别肯定,“再者如今神迹出现,乃为天命,夫君,你立马启程。”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柴绍握紧李秀宁的手。
既然为天命,他便顺应了这天命!
柴绍只带了些细软,连换洗的衣服都没带。
【得李秀宁支持,于是柴绍先行。
不久后,李秀宁见机行事,她带着儿女回到陕西老家先行安顿下来。
但李秀宁并不是去老家躲起来,她深知李渊的造反代表什么,不成功便成仁。
若是失败,他们李家怕是躲到天涯海角都没用,于是李秀宁做一个重要决定,她变卖了老家所有的财产。
然后招兵买马,应援晋阳起义!】
慷慨激昂的音乐响了起来。
“这女娃子胆子很大,咱还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不过,女娃子,打什么仗。”朱元璋只觉的荒唐,勇气可嘉,但是纯属添乱。
没想到神迹会说破自己的心思。
李秀宁听着神迹所述,此刻,她的心中起了波澜,没错,她下一步的计划就是变卖家产,招兵买马。
虽为女子,但李秀宁却有雄心壮志,谁说女子不如男。
“不愧是我柴绍的娘子!”柴绍相当自豪拍着胸脯,敢问天下间还有这般奇女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