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贾璋传(惊鸦)


陛下他对这份情谊还是很珍视的。
潜邸旧臣这边在火急火燎地琢磨廷推新阁员的事情。
杨门这边儿却一点都不着急。
杨宗祯和绍治帝达成的默契就是,潜邸旧臣出身的阁臣要排在叶士高前面。
如今保皇党的阁臣还没被选出来呢,他们着急又有什么用?
更何况叶士高还需要过渡一下。
虽然这些年叶士高在江南那边做得不错,先是因为平乱有功,升任江苏布政使,后面又因为浙江出缺,转任浙江巡抚。
转任浙江巡抚后,叶士高稳扎稳打地改革织造局,谈成了好几笔大生意,赚了好些税银不说,还配合浙直总督打了好几场胜仗。
但叶士高和当初的原朴一样,都没有做尚书的经历。
所以杨宗祯还需要把叶士高塞进六部镀金。
户部空出来的这个权力极大的尚书空缺,他们是不用想了。
和赵树生一样,现任礼部尚书胡秋实做了陛下的纯臣。
很快,胡秋实就要被调到户部去看守国库了。
不过,胡秋实一走,叶士高就可以去礼部镀金了。
等到陛下属意的潜邸旧臣成为大学士后,他就可以操作弟子们的事情了。
是的,是弟子们,而不是叶士高一个人。
前任礼部侍郎致仕后,杨宗祯的另一个弟子沈四象就升到了礼部,如今已经做了两年侍郎了。
所以,杨宗祯的安排就是,叶士高先镀金入阁。
在叶士高入阁后,他再操作沈四象升任尚书的事。
至于他那两个考中进士儿子……
他们两个在读书和治民这两件事上还算有些小小的天赋,但却不擅权谋之道,甚至还有点短于谋身的意思。
所以,他们根本就不是阁员的种子。
在两个儿子年轻时,杨宗祯也投入过资源,大力栽培过他们。
但他们没出头,这就怪不得他这个父亲了。
杨门断然不能青黄不接、后继无人,所以杨宗祯一定会培养自己的亲传弟子。
杨门断然不能内斗不休,所以杨宗祯很舍得在两个儿子身上下注。
即便打水漂,杨宗祯他也不心疼。
他就是要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是他们自己不行,而不是他这个父亲偏心到只看重门下的亲传弟子,不看重他们这些亲生的儿子。
贾璋和叶荆得知叶士高即将回京的消息后,高兴得不得了。
两人亲自去市场上采买了好些东西回叶府,又请了好些糊裱匠、粉刷匠,急速收拾叶士高夫妇居住的主院,把屋子收拾得焕然一新。
贾璋开心地道:“我们家厨房研究出了好些精致小吃,等到师父回家后,我天天给师父带吃的。”
叶荆脸上的笑容也很明媚:“你们家菱哥儿和我们家碧姐儿都可爱得紧,母亲见到后,肯定稀罕得不得了。”
贾璋连连点头,表示自己很赞同叶荆的观点:“师母她老人家最喜欢小孩子了,前不久还写信说她没见到菱儿和碧儿,心里遗憾极了。”
“如今两个孩子终于可以见到思念他们的祖母了!”
师兄弟两人对月畅饮,一想到叶士高夫妇即将回京,两人都欢喜愉悦极了。
直到天色昏沉,贾璋和叶荆才从酒家分手,登上马车各自家去了。
贾璋回到家后,洗漱更衣后走进内间,掀开冰鉴后,捏了一颗鲜亮的樱桃含在嘴巴里,享受那股凉意。
黛玉瞧见了,直接把那装着樱桃的白玉碗端了出来,嗔怪地道:“怎么不拿出来缓缓再用?三哥哥愈发小孩子气了。”
贾璋凑到她身边笑道:“师父要回来了,我很开心。笑一笑,十年少,我八成就是这样变成小孩子的。”
黛玉听他开玩笑,轻轻地推了他一把:“整日里贫嘴婆舌的,说起来,我还没正式拜见过师父师母,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喜欢我。”
贾璋轻笑道:“师父师母肯定会特别喜欢皎皎,我好不容易娶了皎皎这么好的妻子,还得了菱儿这样好的孩儿,他们肯定都高兴坏了。”
“你没看到师母寄来的信吗,每次都会问,黛玉安否?菱儿安否?都没问过茂行安不安呢。”
黛玉拿起手边的云母纨扇扇了扇,轻咦道:“这是哪来的醋味儿?莫不是三哥哥家里的醋缸倒了?”
贾璋听她这样说,凑过去拉过她拿着扇子的手挡住了他们的脸。
然后躲在扇子后面亲她。
良久,他放开黛玉,看着黛玉绯红的脸颊,心满意足地笑道:“这是惩罚,我好心安慰你,你还笑话我,很是需要惩戒一番。”
黛玉听到他冠冕堂皇的话,在心里轻轻地呸了一声。
什么惩罚,依她看,三哥哥分明是在变着法儿地奖励自己。
真真儿是好不要脸!
叶先生回来后,一定要好好地检查一下三哥哥的功课,尤其是《礼记》,这本书可是重中之重!
黛玉总觉着,贾璋的《礼记》和《仪礼》大概是全都白学了……

又过了一些时日, 叶士高接到朝廷的调令。
因为杨宗祯早就在书信中通知过叶士高这件事,所以叶士高收到调令后,神态十分平静, 倒是让巡抚衙门的众位下官对他的养气功夫赞叹不已。
而叶士高他有条不紊地把文书、印鉴与公务移交给其他巡抚衙门的官员,然后与老妻一起收拾行李、打点行囊。
在参加完浙江官场的践行宴会后, 夫妻二人才坐上官船, 打好旗帜, 带着家丁健仆走水路上京。
叶士高在路上见云卷云舒、潮起潮落之景,心里颇有几分“青春作伴好还乡”、“漫卷诗书喜欲狂”之感。
不过他是功满还京,静待升迁, 与杜子美当时的情况又有很大的不同。
待到九月初三时候, 叶士高夫妇二人抵达通州河沿岸。
甫一下船, 他们两人就见到自家多年未见的宝贝儿子与宝贝徒弟正在岸边站着,静待他们的船只靠岸。
没过多久, 贾璋和叶荆也见到他们下船了, 他们两人连忙跑上前去, 向他们夫妇二人磕头请安。
叶士高夫妇连忙把他们两个扶了起来,眼中不由自主地泛出了喜悦的水光。
一别经年,如今总算是相见了。
这两个孩子都变成了大人模样,人也愈发稳重起来了。
想到这里,叶士高心里有些欣慰, 又有些心酸。
他连声说了几个好字,又问了碧姐儿和菱哥儿的事情。
贾璋和叶荆一一答了。
听到两个孩子都康健, 叶士高夫妇二人的眼睛都弯成了月牙。
只可惜,叶士高本就是巡抚之尊, 不久后又要转任礼部尚书,然后还要被绍治帝拔擢入阁。
像他这样的朝廷大员, 在归京后必须第一时间去宫里述职,所以他没有跟贾璋、叶荆二人慢慢聊天的时间。
师徒父子三人还没说几句话,就不得不挥手自兹去,暂时分别了。
叶士高踏上了进宫的马车,贾璋和叶荆二人殷殷服侍着师母/母亲坐上了叶家的翠幄青紬车,启程前往叶府。
回到家里后,叶夫人摘了幕篱,洗漱过后,跟叶荆、贾璋二人说了好些叙旧的话,以解自己的思念之情。
待到儿媳妇、徒弟媳妇收到消息,过来向她请安时,叶夫人毫不犹豫地抛下了儿子和徒弟,转而和两个新媳妇亲亲热热地说起话来。
叶夫人还把她在江南积攒下来的礼物送给了叶大奶奶和黛玉。
羊脂玉凤簪、苏绣象牙骨折扇、流光溢彩的嵌宝珍珠衫……
一匣匣礼物被嬷嬷们捧了出来,叶大奶奶和黛玉瞧见了,心里都很是讶异。
婆婆/师母给她们准备了这么多礼物吗?
尤其是黛玉,她心里思考的事情和叶大奶奶思考的事情还不一样。
在黛玉的视角里,她今天上门是来拜访待贾璋如亲子的师父师母的。
却没有设想过会遇到这种情况。
叶夫人的礼物实在是太多了,她不像叶大奶奶一样,是叶夫人的亲媳妇,真的收下叶夫人这么厚的礼物吗?
于是,黛玉把自己求助的视线投向贾璋,期冀着靠谱的三哥哥能帮她下决断。
叶夫人一瞧见黛玉在看贾璋,就猜到了这姑娘的心事。
她笑盈盈地握住黛玉的手:“好孩子,瞧你相公作甚?我给你的礼物,你拿着就是了。”
然后她又握住叶大奶奶的手:“荆儿媳妇也不要跟娘客气。这些年来,我都没送过你们什么好东西,这些就算是我补给你们的拿着玩的。”
“像你们这样年轻的小姑娘,就是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才好呢。一会儿就把这嵌宝珍珠衫换上,这东西正配你们今天穿的罗裙。你们这些小姑娘穿着好看,我瞧着也舒心呀。”
黛玉听到这话后,抿着嘴笑了。
这句话好像外祖母说的,她突然间觉得这位叶夫人好亲切……
如果母亲还在世,大概也会说出类似的话罢。
又过了一会儿,在叶家睡着的两个小孩儿醒了,乳母把他们两个抱了过来。
叶夫人见到两个玉雪可爱的孩儿后,先看了看这个,又看了看这个,只觉哪个孩儿都稀罕不够,抱着菱哥儿和碧姐儿亲香了好半晌。
直到两个孩子玩累了,被乳母抱下去吃奶,叶夫人才心满意足地撒开手,听从贾璋的劝告,回到卧房休息去了。
就在叶夫人和晚辈们叙旧时,叶士高在玉熙宫内伏惟叩首。
他朗声道:“臣浙江巡抚叶士高叩见陛下,伏惟陛下万福金安,长乐无极。”
绍治帝看向斯文儒雅,绯袍乌发,依旧保持着一身潇洒气度的叶士高,心想,他瞧着这叶士高一点都没老。
看着跟他离开京城时也没差什么,只有胸前的孔雀已经变成锦鸡了。
在不久后,那锦鸡又会变成白鹤——大盛的阁臣,都是有从一品的虚衔的。
思及此处,绍治帝笑问叶士高道:“叶卿今年还没到五十吧?”
叶士高听到绍治帝的话后,一边在心里暗暗思忖绍治帝问他年龄的用意,一边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启禀陛下,臣明年才满五十岁。”
四十九岁的尚书,虽说不算老,但也说不上是特别年轻。
周东野在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是内阁阁员了。
只是周东野显老,看不出年少有为、意气风发的模样;叶士高不显老,心态年轻,瞧着竟有一股万物竞发、生机勃勃之意。
绍治帝倒是很喜欢他这样,他看了一眼陆英,说了一句平身赐座。
陆英接收到绍治帝的信号后,立刻走过去,代替绍治帝把叶士高扶了起来,又搬了锦墩过来请叶士高坐。
在叶士高坐下后,绍治帝笑着赞美他道:“叶卿这年在江南成绩斐然,朕心里很满意;你回来接管礼部,朕也放心。”
绍治帝嘴上说的是礼部尚书的位置,实际上说的却是内阁阁员的资格。
叶士高完全能够听明白。
他虽然鲠直,但城府同样很深,头脑更是聪明。
所以在听到绍治帝的赞语后,叶士高恭声道:“多谢陛下盛赞,臣自知臣脑袋愚钝,唯有勤恳谨慎、实心用事,方能上不负陛下之恩,下不负黎庶之望,以此报效国家。臣能倚仗陛下的荣光,造福治下的百姓,就算是死得其所了。”
绍治帝听到他的奉承话后,不禁腹诽起来。
他这位叶卿,果真是科道出身的人,说奉承话的时候,语气不够生动,表情也不丰富。
若论拍马屁的本事,他不但比不上他师父,竟然还比不上他徒弟!
杨阁老和小贾拍起马屁来,那才叫情真意切,感情充沛呢!
绝非叶士高这两句干巴巴的奉承话可以比拟的。
不过叶士高难得说一次奉承话,倒是有些稀奇意味,绍治帝听着还是很顺耳的。
而且,如果拿叶士高和他们家那个跑去做御史的儿子相比,那叶士高就已经很有说话的艺术就了。
绍治帝对叶荆的印象相当深刻。
他记得那个小御史,官不大,话难听,他看叶荆弹劾李汲的折子时都有些叹为观止,足以证明叶荆有多么“会说话”。
在君臣问安的环节结束后,叶士高正式开始述职。
他主要向绍治帝禀告了自己这些年在江南的经历,主要讲述的内容是地方民政与江南局势。
顺带着讲了讲自己这些年的功绩。
这年头,只会做事不会表功可是不行的。
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砺,叶士高也终于掌握了见缝插针地为自己表功的技能。
绍治帝细细听完了叶士高的讲述,他默默地把叶士高提出的几个关键点记到了心里。
绍治帝心里琢磨着,等叶士高离开后,他就吩咐陆英派东鸾卫去查一查叶士高提过的那几个世家大族。
其实他心里已经有数了,叶士高不会说假话。
那几个世家大族肯定像叶士高说的那样鱼肉百姓,隐田避税了。
这种事情,在任何地方都会发生,区别只是他们做的到底有多过分……
绍治帝摩挲着手里的珠串,如果他们没有太过分的话,那他还能宽限他们一段时间。
只把他们当猪养着。
如果他们太过分的话,那就不要怪他这个皇帝破门抄家,翻脸无情了!
在这场君臣对话即将结束时,绍治帝意味不明地对叶士高道:“有些人的心太大了,朕不喜欢。有些人的心太小了,所以过于懒散。”
“你们师徒这样就很好,心里有朕这个皇帝,还有耕织为生的黎庶,这一颗心,从始至终都是忠诚本分的,而且不大也不小,最是合宜。”
“若是没有你们这些忠臣在,朕又怎能安枕呢?”
“好好跟着你师父学,你们这一支必然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朕心里都有数。”
听到绍治帝的许诺后,叶士高垂下眸子,脸上却挂上了一片欣喜笑意。
思及上皇去世后中枢的种种变迁,再想到师相信件中的叮咛,叶士高心中生起潮水般的巨大波澜。
但他只是按照皇帝所希望的那样俯身叩首,声音在恭敬中夹杂着一丝激动:“臣叶士高谨遵陛下恩旨。”
绍治帝对叶士高这副模样很满意,不论他这副模样是真心的,还是表演出来的。
所以他留叶士高在宫中用了午膳,赐膳结束后,才放叶士高带着赏赐归家。
他还特意赐下一根紫檀龙头拐杖,这东西,很明显是给杨宗祯准备的。
叶士高心里很是感慨,他看重师相,陛下就赐下了这东西让他送给师相。
如果他现在还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的话,恐怕已经生出“提携玉龙为君死”的雄心壮志了吧!
皇帝的小恩小惠总是会让臣子们感激涕零。
就像他,他分明知道皇帝是在邀买人心,但皇帝的目的还是达到了。
他虽然看得一清二楚,但心里依旧是有一丝动容的。
不过这一丝动容不会起到任何效用就是了,叶士高很向来清醒,他晓得圣恩就是一块裹着蜜糖的毒药,没有拔毒吃蜜的本事,就不要上钩,更不要投入太多真情实感……
从宫中离开后,叶士高急切地坐上马车。
他要前往小松径街,探望师相杨宗祯。
到达小松径街后,叶士高顶着拜谒者们的艳羡眼神,被大管家亲自迎到落花水榭。
在那里,杨宗祯正靠在栏杆旁喂鱼为戏。
听到来人的脚步声后,杨宗祯随手把手里的鱼食一把撒了下去,惹得无数流光溢彩的锦鲤争抢。
鱼尾击打水面,激起一阵阵浪花,真真儿是一副生动画卷。
而杨宗祯抬起眼皮,对叶士高招手道:“来,退之,来师父这儿,让师父好好看看你……”
叶士高一瞬之间,潸然泪下!

杨宗祯与叶士高久别重逢, 对他很是想念。
因此,杨宗祯拉着叶士高说了好些话,又与叶士高一起吃了茶点, 这才放他归家。
“荆哥儿和璋哥儿肯定都在家里等你呢,快回去和孩子们聚一聚吧。”
杨宗祯抚摸着叶士高拿来的紫檀龙头拐杖:“皇上赐你的东西很好, 我很喜欢, 你这些年在江南做的不错, 没丢我杨某人的脸。”
“老师很高兴。”
叶士高的眼睛又有些花了。
他忍着眼前的模糊,起身跪倒在杨宗祯身前。
在给杨宗祯磕了三个响头后,叶士高叮嘱杨宗祯一定要早点休息, 不要熬夜处理公务, 又恳求杨宗祯好生保养身体。
杨宗祯见他如此恳切, 没拒绝他的关心,点了点头, 直截了当地答应下来了。
叶士高见杨宗祯答应下来了, 心里有点欢喜;但仔细想一想, 他还是觉得不放心。
因此他把大管家找了过来,把刚才的话又殷殷嘱咐了大管家好些遍,又托大管家好好照看杨宗祯。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